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電動車輛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39698閱讀:1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動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車輛,其經由減速機構向車軸傳遞電動機的輸出,從而使輪轂旋轉。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經由減速機構將電動機的輸出向車軸傳遞而使輪轂旋轉的各種電動車輛。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提出了一種輪轂電動機型的電動車輛,其在輪轂內側配設電動機及制動器,并且利用雙支承式搖臂支承所述輪轂及車軸。 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一種電動車輛,在輪轂的一個側面側,電動機和減速機構內置于搖臂,并且在該輪轂內側配置制動器,另一方面,在所述輪轂的另一個側面側,通過輔助臂支承穿過該輪轂的車軸,從而利用雙支承式搖臂支承所述輪轂及所述車軸。專利文獻I :(日本)實開昭53-136736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8-100609號公報這樣,在專利文獻I及2的各電動車輛中,利用雙支承式搖臂支承輪轂及車軸的左右兩側,但是因為在該輪轂的單側(一個側面側)配置有電動機那樣的重物,所以導致重物偏向所述輪轂的一個側面側,從而很難取得重量平衡。而且,在專利文獻2中,因為也在輪轂的一個側面側配置有減速機構及制動器,所以更難取得重量平衡。另外,如上所述,因為在輪轂的單側集中配設有電動機等驅動系統,所以也存在該驅動系統從所述輪轂突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現有的問題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車輛,其能夠容易取得重量平衡,并且能夠將電動機等驅動系統相對于輪轂緊湊地配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術方案。第一方面發明所述的電動車輛10,其將電動機16的輸出經由減速機構160傳遞至車軸52而使輪轂90旋轉,該電動車輛10的特征在于,穿過所述輪轂90并且與該輪轂90大致同軸地連結的所述車軸52為中空的筒狀軸,所述電動機16的電動機軸16a以從該筒狀軸52的兩端部伸出的方式與所述筒狀軸52大致同軸地穿過所述筒狀軸52的中空部分,在所述輪轂90的一個側面側,所述電動機16與從所述筒狀軸52的一個端部伸出的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基端部連結,在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所述減速機構160與從所述筒狀軸52的另一個端部伸出的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端部連結,所述減速機構160基于由所述電動機16的驅動而產生的所述電動機軸16a的旋轉,使所述筒狀軸52旋轉。第二方面發明所述的電動車輛10在第一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還具備雙支承式搖臂14,其在所述輪轂90的一個側面側支承所述電動機16,并且在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支承所述減速機構160,從而對所述電動機軸16a、所述筒狀軸52及所述輪轂90進行支承。第三方面發明所述的電動車輛10在第二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還具備電動機組件46,其構成為具有所述電動機16和收納該電動機16的電動機外殼44,并且能夠從所述搖臂14及所述輪轂90拆卸;減速機構組件50,其構成為具有所述減速機構160和收納該減速機構160的減速機構外殼48,并且能夠從所述搖臂14及所述輪轂90拆卸。第四方面發明所述的電動車輛10在第三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機組件46經由第一軸承194能夠相對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輪轂90上,所述減速機構組件50經由第二軸承254能夠相對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輪轂90上。第五方面發明所述的電動車輛10在第三或第四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動機組件46及所述減速機構組件50上分別安裝有懸架541、54r。第六方面發明所述的電動車輛10在第一至第五中任一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 征在于,所述電動機16具備為了使所述電動機軸16a旋轉而大致同軸地安裝于該電動機軸16a的基端部的轉子16b,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端部被第三軸承210、212支承。第七方面發明所述的電動車輛10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機構160具備第一齒輪216,其形成于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端部;第二齒輪220,其配置于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方并且與所述第一齒輪216哨合;減速軸218,其在所述筒狀軸52及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方,與所述筒狀軸52及所述電動機軸16a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與所述第二齒輪220大致同軸地連結;第三齒輪222,其形成在所述減速軸218的靠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的部位;第四齒輪224,其在所述筒狀軸52的靠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與該筒狀軸52大致同軸地連結,并且與所述第三齒輪222( 合。第八方面發明所述的電動車輛10在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還具備對所述輪轂90的旋轉進行制動的制動器260,所述制動器260以在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使所述筒狀軸52及所述電動機軸16a穿過該制動器260的狀態配置。根據第一方面發明,在輪轂的一個側面側配置電動機,并且在該輪轂的另一個側面側配置減速機構,電動機軸穿過作為與所述輪轂連結的車軸的筒狀軸的中空部分,從所述輪轂的一個側面側向另一個側面側伸出,在該電動機軸的基端部連結有所述電動機,并且在所述電動機軸的前端部連結有所述減速機構。這樣,由于在所述輪轂的單側配置有所述電動機,在其相反側配置有所述減速機構,因此容易取得重量平衡。另外,所述輪轂、所述筒狀軸及所述電動機軸大致同軸地配置,所述電動機及所述減速機構分別與該電動機軸連結,而且,所述減速機構經由所述筒狀軸與所述輪轂連結,因此,從所述電動機經由所述電動機軸、所述減速機構及所述筒狀軸到達所述輪轂的該輪轂的驅動系統配置在所述輪轂的軸上。由此,能夠不使所述驅動系統從所述輪轂的一個側面側或另一個側面側突出地將所述驅動系統相對于該輪轂緊湊地配置。另外,所述輪轂周邊的空間的自由度也提高,并且在所述減速機構中,基于所述電動機的旋轉驅動力,能夠容易地增大所述輪轂的轉矩。由此,在第一方面發明中,通過如上所述地構成輪轂的周邊結構,能夠實現如下的電動二輪車能夠容易地取得重量平衡,并且,能夠將所述電動機等驅動系統相對于該輪轂緊湊地配置。根據第二方面發明,通過如上所述地取得重量平衡,能夠在左右兩側經由所述電動機及所述減速機構支承所述輪轂、所述筒狀軸及所述電動機軸,而不會導致雙支承式搖臂過于牢固(高剛性)。根據第三方面發明,使所述電動機組件化而成為電動機組件,并且,使所述減速機構組件化而成為減速機構組件,由此,所述電動機組件(所述電動機)及所述減速機構組件(所述減速機構)相對于所述輪轂的安裝、拆卸或更換變得容易,并且能夠防止垃圾和灰塵等異物附著以至堆積在所述電動機和所述減速機構上而導致的塵埃污染。根據第四方面發明,所述電動機組件經由第一軸承能夠相對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輪轂上,并且所述減速機構組件經由第二軸承能夠相對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輪轂上,因此能夠更容易地進行所述電動機組件及所述減速機構組件相對于所述輪轂的安裝、拆卸或更換。 根據第五方面發明,分別將懸架安裝在所述電動機組件及所述減速機構組件,從而能夠有效地吸收因路面的凹凸等引起的沖擊,并能夠提高電動車輛的乘員的乘坐舒適性。根據第六方面發明,在轉子上固定所述電動機軸的基端部,并且利用第三軸承支承所述電動機軸的前端部,因此能夠提高所述轉子及所述減速機構相對于所述電動機軸的安裝、拆卸或更換的作業性。根據第七方面發明,由于所述減速機構的主要部分即第二齒輪、減速軸及第三齒輪配設在所述筒狀軸及所述電動機軸的前方,所以所述減速機構的重心位置位于比所述筒狀軸及所述電動機軸更靠前方的位置,其結果是,能夠實現重量平衡良好的電動車輛。根據第八方面發明,由于所述制動器以使所述筒狀軸及所述電動機軸穿過該制動器的狀態配置在所述輪轂的另一個側面側,所以能夠取得重量平衡,并能夠可靠地對輪轂的旋轉進行制動。


圖I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動二輪車的左視圖。圖2是圖I的電動二輪車的右視圖。圖3是被雙支承式搖臂支承的電動機組件、減速機構組件、電動機軸、車軸及后輪的概略俯視圖。圖4是圖3的搖臂中的左側的臂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圖5A是圖4的臂部的側視圖,圖5B是圖4的臂部的剖視圖。圖6是圖3的電動機組件的分解立體圖。圖7是圖3的電動機組件、減速機構組件、電動機軸、車軸及后輪的剖視圖。圖8是表示圖7的減速機構組件的其他結構例的剖視圖。圖9是表示圖7的減速機構組件的其他結構例的剖視圖。圖10是表示圖7的減速機構組件的其他結構例的剖視圖。圖11是表示圖7的減速機構組件的其他結構例的剖視圖。圖12是表示與搖臂和減速機構組件的結合相關的其他結構的電動二輪車的右視圖。
圖13是圖示了圖12的其他結構的搖臂、電動機組件、減速機構組件、電動機軸、車軸及后輪的概略俯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0電動二輪車14搖臂16電動機16a電動機軸 16b轉子16c定子401、40r 臂421、42r、92、94、102a 102c、164a 164c,290 臂部44電動機外殼44a收納部44b、48c蓋部46電動機組件48減速機構外殼48a第一收納部48b第二收納部50減速機構組件52車軸541、54r后懸架80電力供給線80a 80c匯流條90 輪轂110a、110b、118a 118c、126a、126b、132a 132d、166a、166b、294 螺栓112a、112b、172 螺母120a 120c 焊接螺母124a、124b、156a 156c 螺紋孔128a 128d螺紋孔138a 138c連接端子140中空部150支承部件152a 152c 螺釘154a 154c 孑L160減速機構162板狀部170 墊圈182、184、186、188、244、246、248、250 突出部190、252迷宮式密封結構194、198、200、210、212、226、228、230、254 軸承195錐形部214、286 孔部216、222 齒輪部218 減速軸220、224 齒輪232、234 油封282、288 頭部WR 后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列舉本發明的電動車輛的優選實施方式,參照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圖I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動二輪車(電動車輛)10的左視圖,圖2是該電動二輪車10的右視圖。電動二輪車10是具有踏板12的踏板型二輪車,通過設置在搖臂14上的電動機16 (參照圖3)的旋轉驅動力驅動后輪WR。向電動機16供給電力的高電壓(例如,72V)的主蓄電池181具有串聯連接多個蓄電池單元而成的多個組件。
在主車架20的上端部結合有以能夠自由旋轉的方式軸支承轉向柱22的頭管24。在轉向柱22上安裝有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軸支承前輪WF的左右一對前叉261、26r。前輪WF能夠通過具有安裝在轉向柱22上部的加速手柄的轉向把手28被轉向。在轉向把手28上設置有檢測加速手柄的轉動角度即油門開度的節氣門傳感器30。在主車架20上連結有向車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對側車架321、32r,在左右一對側車架321、32r上連結有向車身后上方延伸的后車架341、34r。在側車架321、32r的后部安裝有形成了搖臂樞軸36的樞軸板381、38r。在搖臂樞軸36上以能夠搖動的方式軸支承有通過左右兩側的臂401、40r支承后輪WR的雙支承式搖臂14的前端部42。在作為搖臂14后端部的左側的電動機外殼44 (包含該電動機外殼44的電動機組件46)和右側的減速機構外殼48 (包含該減速機構外殼48的減速機構組件50)上,通過車軸52 (參照圖3)以能夠自由旋轉的方式軸支承有后輪WR。電動機外殼44及減速機構外殼48分別通過后懸架541、54r被懸掛在后車架341、34r上。另外,在后車架341、34r上設置有尾燈56。 在樞軸板381上設置有側支架58,側支架58具有在該側支架58被收納在規定位置時輸出檢測信號的側支架開關60。在主蓄電池18的前部連結有空氣導入管621、62r,在主蓄電池18的后部設置有進氣風扇64。通過進氣風扇64從空氣導入管621、62r向主蓄電池18導入空氣并向車身后方排出。由此,主蓄電池18發出的熱量能夠被外部空氣冷卻。在左右一對后車架341、34r之間設置有儲存室66,在從該儲存室66向下部突出的儲存室底部68收納有主蓄電池18或從外部被充電的低電壓(例如,12V)的副蓄電池70。另外,在儲存室66中設置有將從主蓄電池18供給的直流電流轉換成交流電流并向電動機16供給的rou(動力驅動單元)72。在儲存室66的后方設置有DC-DC降壓轉換器(以下稱為降壓轉換器)74。在儲存室66的上方設置有兼用作儲存室66的蓋的駕駛員座椅76,在駕駛員座椅76上設置有駕駛員落坐時工作并輸出落坐信號的座椅開關78。此外,在儲存室66和電動機16之間設置有從TOU72向電動機16供給交流電流的電力供給線80。在頭管24的前部結合有托架82,在該托架82的前端部安裝有頭燈84。另外,在轉向把手28的附近設置有顯示車速等的儀表單元86。以下,對于電動二輪車10的后輪WR周邊的結構,按照與雙支承式搖臂14的關系,參照圖I 圖7進行說明。搖臂14如前所述地是通過左右兩側的臂401、40r支承后輪WR的雙支承式搖臂。具體的是,搖臂14的前端部42 (第五臂部、第八臂部)由以下部件構成供搖臂樞軸36穿過的中空的圓筒部42a ;分別從圓筒部42a的左右兩側向后方延伸的臂部421、42r ;連結左右兩側的臂部421、42r的連結部42b。左側的臂401從前端部42延伸到構成作為輪轂總成的后輪WR的輪轂90的左側面側(一個側面側),即,臂401由如下部件構成前述的臂部421 ;沿車寬度方向與臂部421的后部結合的臂部92 (連結部、第三臂部);沿車寬度方向與該臂部92結合的臂部94 (連結部、第四臂部);沿車寬度方向與臂部92的后部結合的電動機外殼44。另外,電動機外殼44由以下部件構成形成有能夠配置電動機16的凹部的收納部44a (第一臂部);蓋部44b (第二臂部),在電動機16配置在收納部44a的凹部中的狀態下,所述蓋部44b沿車寬度方向覆蓋收納部44a,從而與收納部44a共同地封閉電動機16。因此,將電動機16配置在收納部44a,并通過蓋部44b覆蓋該收納部44a而構成電動機外殼44,從而構成包含電動機16及電動機外殼44在內的電動機組件46。臂部421、92、94、收納部44a及蓋部44b沿電動二輪車10的車寬度方向(圖3的左右方向)相互結合。具體的是,板狀部96a、96b從臂部421的后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臂部92是以使其前端部覆蓋臂部421的后端部及板狀部96a、96b的左側的方式整體形成為截面大致C形的板狀部件,在其右側,板狀部98a、98b沿上下方向延伸。而且,臂部94是以與截面大致C形的臂部92相對的方式形成為截面大致C形的板狀部件,在其左側,板狀部100a、IOOb以與板狀部98a、98b相對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在收納部44a的前端部,臂部102a、102b以指向臂部92的各板狀部98a、98b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因此,使板狀部96a、96b的后端部和板狀部98a、98b的前端部重合,將螺栓110a、I IOb分別穿過形成在板狀部98a、98b前端部的孔108a、108b并與沿車寬度方向焊接固定在 板狀部96a、96b的后端的螺母112a、112b擰合,則能夠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臂部421和臂部92。另外,使板狀部98a、98b的中央部分和板狀部100a、IOOb重合,將螺栓118a 118c分別穿過形成于板狀部98a、98b的中央部分的共計三個孔114a 114c (板狀部98a的兩個孔114a、114b及板狀部98b的一個孔114c和以與三個孔114a 114c相對的方式形成在板狀部100a、IOOb上的三個孔116a 116c,并與固定在板狀部100a、IOOb上的焊接螺母120a 120c擰合,則能夠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臂部92和臂部94。而且,使板狀部98a、98b的后端部和臂部102a、102b的前端部重合,將螺栓126a、126b穿過分別形成在板狀部98a、98b的后端部的孔122a、122b,并與分別形成在臂部102a、102b的前端部的螺紋孔124a、124b擰合,則能夠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臂部92和臂部102a、102b (具有所述臂部102a、102b的收納部44a)。另外,在從側面觀察時為大致圓形狀的收納部44a,沿周向形成有四個螺紋孔128a 128d,并且在大致圓盤狀的蓋部44b上,與各螺紋孔128a 128d相對地形成有孔130a 130d(參照圖6)。因此,在使各螺紋孔128a 128d和各孔130a 130d位置對齊的狀態下,將各螺栓132a 132d分別穿過各孔130a 130d,并與各螺紋孔128a 128d擰合,則能夠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蓋部44b和收納部44a。此外,收納部44a的底部被加工成平坦形狀,并且蓋部44b的底部也與收納部44a的底部對應地被加工成平坦形狀。另外,在收納部44a的后部,臂部102c指向后方地延伸,在形成在臂部102c的前端部分的孔124c中,連結有后懸架541。在收納部44a的處于臂部102a和臂部102b之間的部位形成有向前方鼓出的鼓出部134,并且在蓋部44b上,與鼓出部134對應地形成有向前方鼓出的鼓出部136。電動機16是由大致同軸地穿過中空圓筒的車軸52(參照圖7)的電動機軸16a、大致同軸地與電動機軸16a連結的轉子16b和圍繞轉子16b的環狀的定子16c構成的內轉子型的三相電動機,將定子16c固定在收納部44a的凹部,在該定子16c的內側配置電動機軸16a所穿過的轉子16b,由此,電動機16被收納在電動機外殼44中(參照圖3、圖5及圖6)。在該情況下,在電動機16中的靠鼓出部134、136側的位置,以被該鼓出部134、136夾持的方式指向前方地設置有匯流條型的連接端子138a 138c (連接部)。如前所述,由于截面大致C形的臂部92、94沿車寬度方向被結合,所以通過各臂部92,94的結合,在C形的部分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部140 (參照圖5A及圖5B)。另外,從PDU72延伸出電力供給線80 (參照圖I 圖3)。該電力供給線80從收納TOU72的儲存室66后方向下方延伸,并通過搖臂14的臂部421側方,從朝向上方呈圓弧狀彎曲的臂部94的前端部142a、142b之間進入中空部140,并到達連接端子138a 138c。在該情況下,電力供給線80由作為三相線的匯流條80a 80c構成。各匯流條80a 80c在從儲存室66到臂部94的前端部142a、142b之間,利用絕緣護套144從外部被電絕緣。在中空部140中,由電絕緣材料形成的截面大致C形的支承部件150通過螺釘146及螺母148的擰合被固定在臂部94上。因此,各匯流條80a 80c不與各臂部92、94接觸地被支承部件150支承。另外,在各匯流條80a 80c的電動機16側的前端部,形成有供螺釘152a 152c穿過的孔154a 154c。因此,螺釘152a 152c穿過孔154a 154c并分別與形成在各連接端子138a 138c上的螺紋孔156a 156c擰合,從而能夠將匯流條80a 80c固定(連接)在連接端子138a 138c上,其結果是,從PDU72通過匯流條80a 80c及連接端子138a 138c向電動機16供給三相交流電流,能夠使轉子16b及電動機軸16a旋轉驅動。另一方面,右側的臂40r從前端部42延伸到輪轂90的右側面側(另一個側面側)(參照圖2及圖3)。S卩,臂40r由前述的臂部42r和與臂部42r的后部結合的減速機構外殼48構成。另外,減速機構外殼48由以下部件構成第一收納部48a,其設置在輪轂90的右側面側,并形成有能夠配置減速機構160的凹部;第二收納部48b,其以圍繞減速機構160的側部的方式沿車寬度方向與第一收納部48a結合;蓋部48c (第七臂部),在將減速機構160配置在第一及第二收納部48a、48b (第六臂部)的狀態下,所述蓋部48c沿車寬度方向覆蓋第二收納部48b,從而與第一及第二收納部48a、48b共同地封閉減速機構160。因此,將減速機構160配置在第一及第二收納部48a、48b,并用蓋部48c覆蓋第二收納部48b構成減速機構外殼48,從而構成包含減速機構160及減速機構外殼48在內的減速機構組件50。在臂40r上沿車寬度方向相互結合有臂部42r、第一收納部48a、第二收納部48b及蓋部48c。具體的是,側面觀察時呈V形的板狀部162從臂部42r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另外,臂部164a、164b以從第一收納部48a指向板狀部162的方式延伸。因此,分別將螺栓166a、166b穿過未圖示的板狀部162的兩個孔并與臂部164a、164b的未圖示的螺紋孔擰合,從而能夠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臂部42r的)板狀部162和(第一收納部48a的)臂部164a、164b。另外,關于第一收納部48a、第二收納部48b和蓋部48c,也能夠使用未圖示的螺栓等沿車寬度方向按順序結合。此外,在第一收納部48a的后部,臂部164c指向后方地延伸,在形成在臂部164c的前端部分的孔168中,連結有后懸架54r。后懸架54r從圖3的俯視圖觀察時在比后懸架541更靠前方的位置與臂部164c連結。減速機構160與延伸到輪轂90的右側面側的電動機軸16a連結,并且減速到比通過電動機16的驅動而旋轉的電動機軸16a的轉速低的轉速,而使車軸52旋轉,由此,使與該車軸52連結的包含輪轂90在內的后輪WR旋轉。以下,對于輪轂90和配置在該輪轂90的左右兩側的電動機組件46及減速機構組件50,參照圖7的剖視圖更具體地說明。在構成作為輪轂總成的后輪WR的輪轂90上,大致同軸地穿過有中空圓筒狀的車軸52。在該情況下,車軸52中的穿過輪轂90的左側部分的外徑及內徑分別比與減速機構160連結的右側部分的外徑及內徑小。因此,車軸52作為具有階梯的筒狀軸構成。另外,在車軸52的外周面上的穿過輪轂90的部分實施花鍵加工,從而與輪轂90的花鍵槽嚙合(參照圖3及圖7)。而且,在從輪轂90稍微突出的車軸52的左端部(一個端部)形成有未圖示的螺紋槽(螺紋部)。因此,在將墊圈170安裝在車軸52上的狀態下,通過使螺母172和所述螺紋槽擰合,能夠結合輪轂90和車軸52。此外,由螺紋槽、墊圈170及螺母172構成將輪轂90和車軸52結合的結合部192。
在車軸52中,電動機軸16a以從該車軸52的兩端部向左右兩側延伸的方式大致同軸地穿過。在該情況下,電動機軸16a作為與車軸52的中空部分的形狀相匹配且具有階梯的圓柱軸構成。電動機軸16a穿過電動機16的轉子16b。在從轉子16b向左側突出的電動機軸16a的左端部上形成有未圖示的螺紋槽,在安裝有墊圈174的狀態下,通過使螺母176和所述螺紋槽擰合,能夠結合電動機軸16a和轉子16b。另外,在蓋部44b的中心部以與電動機軸16a的左端部相對的方式配置有能夠拆卸的蓋子180。另外,在收納部44a的靠輪轂90側的部位,以圍繞電動機軸16a的方式設置有向輪轂90側突出的環狀的突出部182、184,在輪轂90的靠收納部44a側的部位,向收納部44a側突出的環狀的突出部186、188以圍繞電動機軸16a的方式設置在前述的突出部182、184之間。在該情況下,收納部44a的突出部184和輪轂90的突出部188之間成為迷宮式密封結構190。另外,在設置在比各突出部184、188更靠內側的各突出部182、186之間配置有軸承194 (第一軸承),通過該軸承194將電動機外殼44 (電動機組件46)相對于輪轂90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支承。因此,通過迷宮式密封結構190,可以抑制在電動二輪車10行駛時被后輪WR卷起的飛石等直接向軸承194飛散。此外,該軸承194通過使用密封軸承,從而可以將電動機軸16a側形成密閉空間。而且,突出部182的與螺母172相對的部位作為形成為錐形的錐形部195而構成,以避開該螺母172 (朝向螺母172擴展)。另外,電動機軸16a上的處于轉子16b和車軸52之間的部位成為階梯,在該階梯上安裝有軸環196。另外,在轉子16b、軸環196和突出部182之間夾設有軸承198,另一方面,在轉子16b的靠蓋子180側的部位和蓋部44b之間安裝有軸承200。通過這些軸承198、200,電動機外殼44相對于電動機軸16a及轉子16b能夠相對旋轉地被支承。此外,這些軸承198、200也是密封軸承。另一方面,電動機軸16a的右端部通過軸承210、212被支承在第二收納部48b及蓋部48c。減速機構160構成為具有齒輪部216(第一齒輪),其形成在電動機軸16a上的處于軸承210、212之間的部位;減速軸218,其與電動機軸16a及車軸52大致平行地配置在電動機軸16a及車軸52的前方;齒輪220 (第二齒輪),其配置在減速軸218的靠蓋部48c側的部位,并與齒輪部216嚙合;齒輪部222 (第三齒輪),其形成在減速軸218的靠輪轂90側的部位;齒輪224 (第四齒輪),其配置在車軸52的右端部,并與齒輪部222嚙合。而且,在減速機構外殼48內,減速軸218的兩端部通過軸承226、228被支承在第一收納部48a及蓋部48c,齒輪224通過軸承230被固定在車軸52的右端部和第二收納部48b上。而且,為防止齒輪部216、222及齒輪220、224的燒結,向減速機構160注入油。因此,在車軸52的右端部和電動機軸16a之間、以及第一收納部48a的靠輪轂90側的部位和車軸52之間,夾設有油封232、234。在輪轂90中的與第一收納部48a相對的部位形成有環狀凹部240,在第一收納部48a的靠輪轂90側的部位,與環狀凹部240相對地也形成有環狀凹部242。由此,在輪轂90 的右側面,以圍繞車軸52的方式形成有向第一收納部48a側突出的環狀的突出部244、246,在第一收納部48a的靠輪轂90側的部位,以圍繞車軸52的方式形成有向輪轂90側突出的環狀的突出部248、250。在該情況下,在輪轂90的突出部246和第一收納部48a的突出部250之間形成有迷宮式密封結構252,由環狀凹部240、242形成的突出部246、250內側的空間通過該迷宮式密封結構252而成為密閉空間。另外,在車軸52和形成在比各突出部246、250更靠內側的位置的各突出部244、248之間,配置有密封軸承即軸承254 (第二軸承),通過該軸承254將減速機構外殼43 (減速機構組件50)相對于輪轂90能夠相對旋轉地支承。而且,在由迷宮式密封結構252形成的密閉空間中的環狀凹部240側,以圍繞車軸52的方式配置有鼓式制動器260。鼓式制動器260是公知的鼓式制動機構,構成為具有安裝在輪轂90上的鼓262 ;安裝有襯片264的領蹄266 ;安裝有襯片268的從蹄270。在該情況下,在領蹄266和從蹄270之間夾設有未圖示的彈簧部件,通過液壓缸等抵抗所述彈簧部件的拉伸力使領蹄266和從蹄270沿前后方向分離時,領蹄266的襯片264和從蹄270的襯片268分別推壓鼓262,其結果是,能夠對安裝有鼓262的輪轂90的旋轉進行制動。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只要能夠對輪轂90的旋轉進行制動,當然也可以代替鼓式制動器260使用盤式制動器。本實施方式的電動二輪車10如上所述地構成,以下,對于后輪WR、電動機組件46及減速機構組件50相對于電動二輪車10的安裝、拆卸及更換(安裝、拆卸雙方)的作業,參照圖I 圖7進行說明。首先,對后輪WR、電動機組件46及減速機構組件50向電動二輪車10的安裝進行說明。首先,將安裝有電動機軸16a及車軸52的減速機構組件50安裝在電動二輪車10上。在該情況下,作業者將螺栓166a、166b穿過從搖臂14的臂部42r延伸的板狀部162的兩個孔,使該螺栓166a、166b與減速機構組件50側的臂部164a、164b的未圖示的螺紋孔擰合,從而使板狀部162和臂部164a、164b沿車寬度方向結合。另外,作業者將鼓式制動器260安裝在車軸52上,然后,使后懸架54r與臂部164c的孔168連結。
以下,將輪轂總成即后輪WR安裝在車軸52上。在該情況下,作業者以使形成在車軸52左端部的花鍵結構與形成在輪轂90上的花鍵槽嵌合的方式將后輪WR安裝在車軸52上。此外,在輪轂90上還預先安裝有軸承194。然后,作業者在固定了后輪WR的狀態下,使用扳手緊固螺母172。然后,作業者將電動機組件46安裝在電動機軸16a上。在該情況下,作業者將軸環196安裝在電動機軸16a上之后,以使電動機軸16a穿過轉子16b的中空部分(中心軸)的方式將電動機組件46安裝在電動機軸16a上。然后,從蓋部44b拆下蓋子180,并將墊圈174安裝在電動機軸16a上之后,使電動機軸16a的螺紋槽和螺母176抒合,而使電動機軸16a和轉子16b固定。電動機軸16a與轉子16b固定之后,作業者將蓋子180安裝在蓋部44b,然后,將后懸架541安裝在臂部102c的孔124c中。
然后,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臂部421、92、94及電動機外殼44。在該情況下,首先,使匯流條80a 80c與連接端子138a 138c連接。S卩,將螺釘152a 152c穿過孔154a 154c并分別與各連接端子138a 138c的螺紋孔156a 156c擰合,從而使匯流條80a 80c和連接端子138a 138c連接。然后,使臂部92和臂部421沿車寬度方向結合,并且使臂部92和臂部102a、102b沿車寬度方向結合。在該情況下,只要將螺栓126a、126b穿過臂部92的板狀部98a、98b的孔122a、122b并與臂部102a、102b的螺紋孔124a、124b擰合,就能夠使臂部92和臂部102a、102b沿車寬度方向結合。另外,只要分別將螺栓IlOaUlOb穿過板狀部98a、98b的孔108a、108b并與螺母112a、112b擰合,就能夠使臂部421和臂部92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而且,在利用支承部件150支承匯流條80a 80c的狀態下,只要分別將螺栓118a 118c穿過孔114a 114c和孔116a 116c并與焊接螺母120a 120c抒合,就能夠使臂部92和臂部94沿車寬度方向結合,并且能夠不使匯流條80a 80c與各臂部92、94的內壁接觸地將其支承在中空部140內。通過如上所述進行操作,能夠將后輪WR、電動機組件46及減速機構組件50安裝到電動二輪車10。以下,關于后輪WR、電動機組件46及減速機構組件50從電動二輪車10的拆卸,按照與前述的安裝作業相反的順序進行拆卸即可。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搖臂14的左側的臂401能夠分割成臂部421、92、94及電動機外殼44,并且從側面觀察時,后輪WR的外周或外側是分割位置(臂部421和臂部92的分割位置),因此,通過解除臂部421、92、94的沿車寬度方向的結合,由此,能夠從一個方向拆卸電動機組件46及后輪WR。在此,后輪WR的外周不限于該外周本身,也包含外周的附近(與后輪WR的外徑相比直徑稍大或稍小的位置)。另外,關于后輪WR、電動機組件46及減速機構組件50的更換作業,只要采用前述的安裝及拆卸的作業,就能夠容易地進行。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動二輪車10,在輪轂90的左側面側(一個側面側)配置電動機16,并且在該輪轂90的右側面側(另一個側面側)配置減速機構160。在該情況下,電動機軸16a穿過與輪轂90連結的車軸52的中空部分,分別從該車軸52的左端部及右端部伸出。而且,在電動機軸16a的左端部連結有電動機16的轉子16b,并且在電動機軸16a的右端部連結有減速機構160。這樣,由于在輪轂90的單側配置有電動機16,在其相反側配置有減速機構160,因此容易取得重量平衡。另外,電動機軸16a與該車軸52大致同軸地穿過車軸52的中空部分,因此,用于使輪轂90旋轉的軸的結構成為電動機軸16a及車軸52的雙重結構,從而能夠提高該軸的剛性。另外,輪轂90、車軸52及電動機軸16a大致同軸地配置,電動機16及減速機構160分別與該電動機軸16a連結,而且,減速機構160通過車軸52與輪轂90連結,因此,從電動機16經由電動機軸16a、減速機構160及車軸52到達輪轂90的該輪轂90的驅動系統配置在輪轂90的軸上。由此,能夠不使驅動系統從輪轂90的左側面側或右側面側突出地將驅動系統相對于該輪轂90緊湊地配置。另外,輪轂90周邊的空間的自由度也提高,并且在減速機構160中,基于電動機16的旋轉驅動力,能夠容易地增大輪轂90的轉矩。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如上所述地構成輪轂90的周邊結構,能夠實現如下的電動二輪車10 :能夠容易地取得重量平衡,并且,能夠將電動機16等驅動系統相對于該輪轂90緊湊地配置。另外,通過如上所述地取得重量平衡,能夠在左右兩側經由包含電動機16在內的電動機組件46和包含減速機構160在內的減速機構組件50支承輪轂90、車軸52及電動機軸16a,而不會導致雙支承式搖臂14過于牢固(高剛性)或重量過大。而且,使電動機16組件化而成為電動機組件46,并且,使減速機構160組件化而成為減速機構組件50,由此,電動機組件46 (電動機16)及減速機構組件50 (減速機構160)相對于輪轂90的安裝、拆卸或更換變得容易,并且能夠防止垃圾和灰塵等異物附著以至堆積在電動機16和減速機構160上而導致的塵埃污染。另外,電動機組件46通過軸承198能夠相對旋轉地安裝在輪轂90上,并且減速機構組件50通過軸承254能夠相對旋轉地安裝在輪轂90上,因此能夠更容易地進行電動機組件46及減速機構組件50相對于輪轂90的安裝、拆卸或更換。另外,分別將后懸架541、54r安裝在電動機組件46及減速機構組件50,從而能夠有效地吸收因路面的凹凸等引起的沖擊,并能夠提高電動二輪車10的乘員的乘坐舒適性。而且,將轉子16b固定在電動機軸16a的左端部,并且利用減速機構160側的軸承210、212支承電動機軸16a的右端部,因此能夠提高轉子16b及減速機構160相對于電動機軸16a的安裝、拆卸或更換的作業性。另外,由于減速機構160的主要部分即減速軸218、齒輪220及齒輪部222設置在車軸52及電動機軸16a的前方,所以減速機構160的重心位置位于比車軸52及電動機軸16a更靠前方的位置,其結果是,能夠實現重量平衡良好的電動二輪車10。另外,由于鼓式制動器260以使車軸52及電動機軸16a穿過該鼓式制動器260的狀態配置在輪轂90的右側面側,所以能夠取得重量平衡,并能夠可靠地對輪轂90的旋轉進行制動。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動二輪車10,搖臂14中的處于輪轂90左側面側的部分(左側的臂401)由能夠分割的多個臂部421、92、94及電動機外殼44構成,僅通過在輪轂90的左側面側從電動二輪車10拆下臂部92、94,就能夠從一個方向拆卸輪轂90及電動機16,或者從一個方向安裝。即,只要從電動二輪車10拆下臂部92、94,就能夠從輪轂90的左側面側容易地拆卸后輪WR(輪轂總成)及電動機外殼44,或者容易地安裝。因此,能夠提高輪轂90及電動機16的安裝及拆卸的作業效率。而且,由于電動機外殼44是左側的臂401的一個構成要素,因此也能夠抑制零件個數的增加。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地構成輪轂90的周邊結構,從而能夠實現如下的電動二輪車10 :能夠容易地取得重量平衡,并且,能夠提高輪轂90和電動機16的安裝、拆卸及更換的作業效率。而且,在與電動機外殼44連結 的臂部92、94的中空部140配置電力供給線80,從而能夠適當地保護該電力供給線80,并且電動二輪車10中的搖臂14所處位置的外觀變好。另外,即使是由金屬材料形成的臂部92、94,通過支承部件150避免臂部92、94的內壁和電力供給線80接觸,從而也能夠可靠地防止該電力供給線80短路。另外,在電動機外殼44的前方側,連接靠電動機16側的連接端子138a 138c和電力供給線80即匯流條80a 80c,從而能夠保護電動機16和電力供給線80的連接部位。這樣,由于連接端子138a 138c是匯流條80a 80c的固定部,所以匯流條80a 80c相對于連接端子138a 138c的安裝作業變得容易。通過沿車寬度方向結合各臂部421、92、94及電動機外殼44,作業者在處于電動二輪車10左側的狀態下,能夠進行輪轂90及電動機16的拆卸、安裝或更換,因此能夠減輕該作業者的作業負擔,并能夠有效地進行作業。另外,通過沿車寬度方向結合各臂部421、92、94及電動機外殼44,僅拆下成為作業對象的構成要素即可,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另外,通過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臂部92、94,能夠可靠地形成供電力供給線80穿過的中空部140。而且,使用多個螺栓110a、110b、118a 118c、126a、126b、132a 132d、螺母112a、112b及焊接螺母120a 120c,沿車寬度方向結合各臂部421、92、94及電動機外殼44,從而作業者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與安裝、拆卸或更換相關的作業。搖臂14中的處于輪轂90右側面側的部分(右側的臂40r)也由能夠分割的臂部42r及減速機構外殼48構成,因此能夠在輪轂90的右側面側,從電動二輪車10進行減速機構160的拆卸、安裝或更換。在該情況下,也能夠提高減速機構160的安裝、拆卸及更換的作業效率。另外,通過將減速機構外殼48作為臂40r的構成要素,也能夠抑制零件個數的增力口。而且,通過利用螺栓166a、166b沿車寬度方向結合臂部42r及減速機構外殼48,僅拆下減速機構外殼48即可,因此能夠謀求提高作業效率。另外,通過大致平坦地形成電動機外殼44的底部,能夠抑制電動機外殼44的下表面與地面接觸。而且,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動二輪車10,如前所述,在輪轂90的單側即電動機軸16a的左端部連結有電動機16,在其相反側即電動機軸16a的右端部連結有減速機構160,因此能夠容易地取得重量平衡,而且在輪轂90和電動機外殼44之間通過結合部192結合車軸52的左端部側部位和輪轂90,并且以圍繞該結合部192的方式以迷宮式密封結構190將輪轂90和電動機外殼44之間密封,因此結合部192被配置在由迷宮式密封結構190密封的密閉空間。由此,能夠保護結合部192不受電動二輪車10行駛時后輪WR卷起的飛石的影響、防止乘員等人接近螺母172等而產生干擾。另外,能夠阻止來自外部的泥等的侵入,其結果是,不需要為應對螺絲脫扣而將螺母172形成為粗螺距,其結果是,能夠將螺母172形成為細螺距以提高緊固精度。另外,結合部192由形成在車軸52的外周面的螺紋槽、墊圈170、和與螺紋槽擰合的螺母172構成,因此能夠容易地進行車軸52和輪轂90的結合。另外,由于在電動機外殼44和輪轂90之間夾設軸承194,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驅動系統的剛性。電動機外殼44中的與結合部192相對的部位(錐形部195)為了避開螺母172而形成為錐形,從而能夠使電動機外殼44(的電動機16)靠近輪轂90側,并能夠將電動機外殼44更緊湊地收納于輪轂90。另外,只要螺母172是通過右旋螺紋進行緊固的類型,即使在螺母172在電動二輪車10行駛過程中松動的情況下,由于后輪WR沿螺母172的緊固方向旋轉,所以通過錐形部分和螺母172的接觸,能夠在電動二輪車10的行駛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緊固螺母172。 另外,由于在減速機構外殼48和輪轂90之間夾設軸承254,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驅動系統的剛性。而且,在減速機構外殼48和輪轂90之間以圍繞軸承254的方式形成迷宮式密封結構252,從而能夠阻止來自外部的垃圾等的侵入。另外,在迷宮式密封結構252和軸承254之間的中空部分配置鼓式制動器260,從而能夠排除外部環境的影響,并能夠有效地對輪轂90的旋轉進行制動。另外,若在電動機外殼44和電動機軸16a之間夾設軸承198、200,并使軸承194、198、200、254全部采用密封軸承,則能夠有效地阻止來自外部的垃圾等的侵入,并能夠可靠地保護結合部192或鼓式制動器260使其不受干擾,并能夠容易且有效地進行輪轂90與電動機組件46、減速機構組件50之間的密封。另外,通過在車軸52的右端部和電動機軸16a之間夾設油封232,電動機軸16a的轉速和被減速機構160減速的車軸52的轉速之差變小,能夠提高耐久性。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參照圖8 圖13進行說明。圖8示出了螺絲刀或六角扳手能夠插入的孔部214形成在電動機軸16a的右端部且在蓋部48c上的與孔部214相對的部位安裝有蓋子280的情況。在該變形例中,作業者緊固螺母172時,該作業者拆下蓋子280,并將螺絲刀或六角扳手插入孔部214,再通過扳手固定螺母172,在該狀態下,使用螺絲刀或六角扳手轉動電動機軸16a時,螺絲刀或六角扳手對電動機軸16a施加的小的旋轉力經由齒輪部216、齒輪220、減速軸218、齒輪部222及齒輪224被傳遞到車軸52,因此在結合部192產生大的緊固力,從而能夠利用該大的緊固力將螺母172相對于輪轂90容易地緊固。這樣,在圖8的變形例中,通過在電動機軸16a的右端部形成孔部214,在固定螺母172的同時使用螺絲刀或六角扳手轉動孔部214時,該旋轉力經由減速機構160被傳遞到車軸52,因此能夠利用小的旋轉力在結合部192產生大的緊固力。圖9示出了在蓋部48c安裝有蓋子280且在電動機軸16a的右端部設置有螺栓的頭部282的情況。在該情況下,若使用一個扳手固定螺母172,并且在將蓋子280拆下的狀態下,使用另一個扳手轉動螺栓的頭部282,該旋轉力經由減速機構160被傳遞到車軸52,因此能夠利用小的旋轉力在結合部192產生大的緊固力,其結果是,能夠利用該大的緊固力將螺母172相對于輪轂90容易地緊固。
圖10示出了在蓋部48c安裝有蓋子284且在減速軸218的右端部設置有螺絲刀或六角扳手能夠插入的孔部286的情況。在該情況下,若使用扳手固定螺母172,并且在將蓋子284拆下的狀態下,將螺絲刀或六角扳手插入孔部286而轉動減速軸218,則并非是圖8及圖9所示的結構中那種程度的大的緊固力,相對于孔部286處的小的旋轉力,能夠在結合部192產生某種程度的大的緊固力,其結果是,能夠將螺母172緊固在輪轂90上。圖11示出了在蓋部48c安裝有蓋子284且在減速軸218的右端部設置有螺栓的頭部288的情況。在該情況下,若使用一個扳手固定螺母172,并且在將蓋子284拆下的狀態下,使用另一個扳手轉動螺栓的頭部288,則與圖10的情況同樣地,相對于螺栓的頭部288處的小的旋轉力,能夠在結合部192產生某種程度的大的緊固力,其結果是,能夠將螺母172緊固在輪轂90上。圖12及圖13示出了如下情況四條臂部290從第一收納部48a朝向前方延伸,與這些臂部290相對地在板狀部162的前端形成平板狀的后端部292,多個螺栓294分別穿過沿前后方向形成在后端部292的未圖示的孔并與各臂部290的未圖示的螺紋孔擰合,從而將板狀部162和各臂部290利用四根螺栓294沿前后方向結合。這樣,通過沿電動二輪車 10行駛的前后方向進行結合,從而能夠實現較強地抵抗剪切力(施加于前后方向的力)的牢固結合。以上,對本發明使用優選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記載的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追加各種變更或改良是顯而易見的。從權利要求的記載明確可知這樣的追加了變更或改良的實施方式也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范圍內。另外,權利要求記載的附圖標記是為容易理解本發明而與圖中的附圖標記相應地添加的,本發明不應被標注了該附圖標記的要素限定解釋。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車輛,其將電動機(16)的輸出經由減速機構(160)傳遞至車軸(52)而使輪轂(90)旋轉,該電動車輛(10)的特征在于, 穿過所述輪轂(90)并且與該輪轂(90)大致同軸地連結的所述車軸(52)為中空的筒狀軸, 所述電動機(16)的電動機軸(16a)以從該筒狀軸(52)的兩端部伸出的方式與所述筒狀軸(52)大致同軸地穿過所述筒狀軸(52)的中空部分, 在所述輪轂(90)的一個側面側,所述電動機(16)與從所述筒狀軸(52)的一個端部伸出的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基端部連結, 在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所述減速機構(160)與從所述筒狀軸(52)的另一個端部伸出的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端部連結, 所述減速機構(160)基于由所述電動機(16)的驅動而產生的所述電動機軸(16a)的旋轉,使所述筒狀軸(52)旋轉。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車輛(10),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雙支承式搖臂(14),其在所述輪轂(90)的一個側面側支承所述電動機(16),并且在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支承所述減速機構(160),從而對所述電動機軸(16a)、所述筒狀軸(52)及所述輪轂(90)進行支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輛(10),其特征在于,還具備 電動機組件(46),其構成為具有所述電動機(16)和收納該電動機(16)的電動機外殼(44),并且能夠從所述搖臂(14)及所述輪轂(90)拆卸; 減速機構組件(50),其構成為具有所述減速機構(160)和收納該減速機構(160)的減速機構外殼(48),并且能夠從所述搖臂(14)及所述輪轂(90)拆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車輛(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機組件(46)經由第一軸承(194)能夠相對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輪轂(90)上, 所述減速機構組件(50)經由第二軸承(254)能夠相對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輪轂(90)上。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電動車輛(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電動機組件(46)及所述減速機構組件(50)上分別安裝有懸架(541、54r)。
6.如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輛(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機(16)具備為了使所述電動機軸(16a)旋轉而大致同軸地安裝于該電動機軸(16a)的基端部的轉子(16b), 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端部被第三軸承(210、212)支承。
7.如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輛(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機構(160)具備 第一齒輪(216),其形成于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端部; 第二齒輪(220),其配置于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方并且與所述第一齒輪(216)哨合; 減速軸(218),其在所述筒狀軸(52)及所述電動機軸(16a)的前方,與所述筒狀軸(52)及所述電動機軸(16a)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與所述第二齒輪(220)大致同軸地連結;第三齒輪(222),其形成在所述減速軸(218)的靠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的部位; 第四齒輪(224),其在所述筒狀軸(52)的靠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與該筒狀軸(52)大致同軸地連結,并且與所述第三齒輪(222)嚙合。
8.如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輛(10),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對所述輪轂(90)的旋轉進行制動的制動器(260), 所述制動器(260)以在所述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使所述筒狀軸(52)及所述電動機軸(16a)穿過該制動器(260)的狀態配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車輛,其能夠容易地取得重量平衡,并且將電動機等驅動系統相對于輪轂緊湊地配置。電動二輪車(10)的車軸(52)是中空的筒狀軸,電動機軸(16a)與車軸(52)大致同軸地穿過該車軸(52)的中空部分。在該情況下,在輪轂(90)的一個側面側,電動機(16)與從車軸(52)的一個端部伸出的電動機軸(16a)的基端部連結。另外,在輪轂(90)的另一個側面側,減速機構(160)與從車軸(52)的另一個端部伸出的電動機軸(16a)的前端部連結。
文檔編號B62M11/06GK102730150SQ201210057908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明者中島正浩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新疆| 彭泽县| 陇西县| 桐柏县| 张北县| 栾川县| 报价| 鲜城| 胶州市| 彭山县| 伊通| 通州市| 合山市| 财经| 阿城市| 南乐县| 淮阳县| 茂名市| 临潭县| 苗栗市| 吐鲁番市| 滁州市| 连州市| 丰顺县| 霍山县| 霍州市| 佛学| 静海县| 吉水县| 洛阳市| 沭阳县| 繁昌县| 抚顺市| 根河市| 湟中县| 贺兰县| 宜川县| 会泽县| 芦山县|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