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重載移動機器人,特別涉及一種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
背景技術:
重載移動搬運機器人(AGV)主要應用在港口和冶金、工程機械、軍エ等行業,主要是以激光、電磁、磁點等導航方式為主,由于需要實現重載貨物的輸送,一般均采用多輪系系統,在歐美、日本及韓國的企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目前我國冶金及工程機械行業對大型物料自動搬運需求量巨大,但我國目前還不具備重(超重)載自動搬運機器人的自主開發能力;我國超大型工程機械的快速發展對重(超重)載自動搬運機器人需求快速增長,造船、橋梁施工、港口物流等行業對室外環境下エ 作的重(超重)載自動搬運機器人需求也旺盛,上述裝備是典型的機器人化生產和現場大型作業裝備,具有大載荷、大慣量的特點,且自由度高能夠滿足室外工作環境要求,我國目前移動搬運機器人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載重能力僅為5噸左右,使用范圍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實現載重能力達到15-60噸的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包括矩形機架,其創新點在于所述矩形機架的底部四角分別安裝有由低壓三相交流感應電機驅動的驅動輪,矩形機架中部設置有四只被動輪,所述驅動輪、被動輪的支架與矩形機架之間均設置有板簧組件。進ー步的,所述板簧組件包括ー對左右對稱設置主板簧,所述主板簧的兩端通過板簧連接板連接固定,并在所述兩主板簧的中部上、下側分別設置副板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結構決定了搬運機器人的運動學關系,直接影響到車體運動的機動性能。矩形機架底部四角均設置由低壓三相交流感應電機驅動的驅動輪,并在中部設置被動輪,構成多輪系支承結構,支承穩定,從而實現重載搬運。驅動輪、被動輪與矩形機架之間設置板簧組件,確保各輪與地面接觸,受カ平衡,避免局部過載。
圖I為本實用新型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板簧組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I、2、3所示,包括矩形機架I、驅動輪2、被動輪3、板簧組件4。上述矩形機架I的底部四角分別安裝有由低壓三相交流感應電機5驅動的驅動輪2,矩形機架I中部設置有四只被動輪3,被動輪3的分布可根據實際空間位置設置,驅動輪
2、被動輪3的支架與矩形機架I之間均設置有板簧組件4。板簧組件4包括ー對左右對稱設置的主板簧6,主板簧6的兩端通過板簧連接板7連接固定,并在兩主板 簧6的中部上、下側分別設置副板簧8。
權利要求1.一種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包括矩形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機架的底部四角分別安裝有由低壓三相交流感應電機驅動的驅動輪,矩形機架中部設置有四只被動輪,所述驅動輪、被動輪的支架與矩形機架之間均設置有板簧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組件包括ー對左右對稱設置主板簧,所述主板簧的兩端通過板簧連接板連接固定,并在所述兩主板簧的中部上、下側分別設置副板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系統,包括矩形機架,其創新點在于所述矩形機架的底部四角分別安裝有由低壓三相交流感應電機驅動的驅動輪,矩形機架中部設置有四只被動輪,所述驅動輪、被動輪的支架與矩形機架之間均設置有板簧組件。重載移動機器人底盤結構決定了搬運機器人的運動學關系,直接影響到車體運動的機動性能。矩形機架底部四角均設置由低壓三相交流感應電機驅動的驅動輪,并在中部設置被動輪,從而實現重載搬運。驅動輪、被動輪與矩形機架之間設置板簧組件,確保各輪與地面接觸,受力平衡,避免局部過載。
文檔編號B62D61/10GK202657140SQ20122011069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2日
發明者邵正國, 鄒俊麗 申請人:南通皋液液壓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