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ー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
背景技術:
嬰兒車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家庭用品,為人們提供了很多方便。現在大多數的嬰兒車都包括車架、車輪、嬰兒座,這樣可以為嬰兒提供舒適的乘坐環境。同時為了提高安全性,還可以在嬰兒座前面増加ー個前護欄。現有的嬰兒車為了提高便攜性,通常會設計成可折疊式的以放入車輛的后備箱中。通常折疊時需要將車架上的前護欄收折,并將車體折疊。舉例來說,通常車車體會包括上部的扶手和下部成"人"字形結構的支撐架,包括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且支撐架上設有三個或四個車輪。在收折時,會將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相向移動以貼靠在一起,形成一字·型結構。而在使用時則將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相對移動恢復成人字形。為了提高穩定性,通常會設置ー個固定銷。在該固定銷成鎖定位置時,人字形的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被鎖定無法移動,而當該固定銷松脫時,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可以相向移動以貼靠在一起收折成一字型結構。這種結構穩定性好,但是同樣帶來ー個問題就是不便于收折。在使用吋,父母單手抱著嬰兒,另ー只手很難通過單手將嬰兒車收折起來。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嬰兒車不便于單手收折的問題和缺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了ー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了ー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包括上車架、下車架、主車架;所述上車架通過折疊關節連接所述下車架,下車架通過第二折疊關節連接主車架;其特征在干,所述折疊關節包括上連接部、下連接部,所述上連接部與所述上車架固定,所述下連接部與所述下車架本體固定;所述上連接部具有一圓形的上連接殼,所述下連接部具有與所述上連接殼相適配并與所述上連接殼裝配在一起的下連接殼,以使所述上連接部能夠相對于所述下連接部轉動;所述折疊關節通過連接結構與所述固定銷連接以聯動;所述折疊關節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連接殼與下連接殼之間的分離滑塊、齒輪、收車旋轉塊;所述上連接殼內表面具有突出的中心凸軸,且所述上連接殼內壁和所述下連接殼內壁都設有沿周向設有齒,所述齒與所述齒輪的齒相適配并嚙合;所述分離滑塊、齒輪、收車旋轉塊依次套接在所述中心凸軸上,所述中心凸軸與所述收車旋轉塊以帶動所述收車旋轉塊旋轉,以使連接線繞接在收車旋轉塊的槽,內把固定銷往上提脫離完成下車架的折疊;在上車架上設有ー個旋轉手柄,該旋轉手柄通過鋼繩與分離滑塊連接;所述分離滑塊側壁具有分離斜坡,所述分離斜坡朝向內壁一面形成斜坡;在上連接殼的內壁具有與該分離斜坡相對應的斜坡。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還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上連接殼與下連接殼旋轉角距離的限位機構。[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限位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連接売上的弧形槽和設置于所述下連接売上的凸起,所述凸起設置于所述弧形槽內。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連接殼與齒輪之間的復位彈簧。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通過折疊關節使得上車架可以相對于下車架折疊,且帶動固定銷移動使得下車架可以相對于主車架折疊。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可以實現在抱小孩子的時候單手完成折疊,折疊后體積小,方便存放,攜帯美觀、高雅。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使用的附圖作ー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列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 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設置于右側的折疊關節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2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ー步地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如圖I所示的折疊式嬰兒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包括上車架2、下車架4、主車架5。其中上車架2通過折疊關節I連接下車架4,且下車架4也通過第二折疊關節6連接主車架5。在所述下車架4上設有用于固定的固定銷3。在固定銷3打開時,下車架4可以通過折疊關節I相對于主車架5折疊;在固定銷3鎖死吋,下車架4
無法折疊。如圖I所示的,所述上車架2通過折疊關節I連接所述下車架4,下車架4通過第ニ折疊關節6連接主車架。其中第二折疊關節6通過固定銷3控制。如圖2、圖3所示的,所述折疊關節I包括上連接部11、下連接部15,所述上連接部11與所述上車架2固定,所述下連接部15與所述下車架本體固定;所述上連接部11具有一圓形的上連接殼12,所述下連接部15具有與所述上連接殼12相適配并與所述上連接殼12裝配在一起的下連接殼16,以使所述上連接部11能夠相對于所述下連接部15轉動;所述折疊關節I通過連接結構與所述固定銷3連接以聯動。如圖2、圖3所示的,所述折疊關節I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連接殼12與下連接殼16之間的分離滑塊17、齒輪18、收車旋轉塊19。如圖2、圖3所示的,所述上連接殼內表面具有突出的中心凸軸13,且所述上連接殼12內壁和所述下連接殼16內壁都設有沿周向設有齒14,所述齒14與所述齒輪18的齒相適配并嚙合;所述分離滑塊17、齒輪18、收車旋轉塊19依次套接在所述中心凸軸13上,所述中心凸軸13與所述收車旋轉塊以帶動所述收車旋轉塊19旋轉,以使連接線20繞接在收車旋轉塊19的槽,內把固定銷3往上提脫離完成下車架4的折疊。如圖I所示的,在上車架2上設有ー個旋轉手柄57,該旋轉手柄75通過鋼繩56與分離滑塊17連接。如圖2、圖3所示的,所述分離滑塊17側壁具有分離斜坡171,所述分離斜坡171朝向所述12內壁一面形成斜坡。如圖2所示的,在上連接殼12的內壁具有與該分尚斜坡相對應的斜坡60。這樣,在使用時先旋轉滾旋轉手柄57以帶動鋼繩56往上提,把分離滑塊17的斜坡171與上連接殼12的內壁斜坡60分離,分離的同時把齒輪18完全頂入下連接殼16內。這是上車架向前折疊帶動中心凸軸13旋轉,旋轉的同時把收車旋轉塊19也帶動旋轉(收車旋轉塊19內壁的兩塊突塊88與中心凸軸13上的兩塊突塊55相咬合帶動收車旋轉塊19旋轉),收車旋轉塊19 ー轉動就帶動連接線20繞接在收車旋轉塊19的鋼絲槽內把固定銷3往上ー提就脫離下車架折疊關節,可以折疊。其中,鋼絲槽是在旋轉的時候防止鋼絲移位。如圖2、圖3所示的,還包括復位彈簧21。該復位彈簧21是在嬰兒車打開時把齒輪18頂回上連接殼12的殼內。在使用的時候齒輪的一半在12的殼內,另一半在15的殼內,通過齒輪在中間把兩邊的上連接殼12、下連接殼16咬緊,使上連接殼12與下連接殼16不能旋動。如圖2、圖3所示的,還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上連接殼與下連接殼旋轉角距離的限位機構。該限位機構可以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連接殼12上的弧形槽和設置于所述下連接殼16上的凸起,所述凸起設置于所述弧形槽內。工作過程先旋轉該旋轉手柄57以帶動鋼繩56往上提,使分離滑塊17旋轉,分離滑塊17上的斜坡171與上連接殼12的內壁斜坡60配合分離,分離的同時把齒輪18完全頂入下連接殼16內,使齒輪18與上連接殼12分離,上連接殼12就可以旋轉向前折疊帶動中心凸軸13旋轉,旋轉的同時把收車旋轉塊19也帶動旋轉(收車旋轉塊19內壁的兩塊突塊88與中心凸軸13上的兩塊突塊55相咬合帶動收車旋轉塊19旋轉),收車旋轉塊19 一轉動就帶動連接線20繞接在收車旋轉塊19的鋼絲槽內把固定銷3往上ー提就脫離下車架折疊關節,可以折疊。其中,鋼絲槽是在旋轉的時候防止鋼絲移位。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ー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車架、下車架、主車架;所述上車架通過折疊關節連接所述下車架,下車架通過第二折疊關節連接主車架;其特征在干,所述折疊關節包括上連接部、下連接部,所述上連接部與所述上車架固定,所述下連接部與所述下車架本體固定;所述上連接部具有一圓形的上連接殼,所述下連接部具有與所述上連接殼相適配并與所述上連接殼裝配在一起的下連接殼,以使所述上連接部能夠相對于所述下連接部轉動;所述折疊關節通過連接結構與所述固定銷連接以聯動;所述折疊關節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連接殼與下連接殼之間的分離滑塊、齒輪、收車旋轉塊;所述上連接殼內表面具有突出的中心凸軸,且所述上連接殼內壁和所述下連接殼內壁都設有沿周向設有齒,所述齒與所述齒輪的齒相適配并嚙合;所述分離滑塊、齒輪、收車旋轉塊依次套接在所述中心凸軸上,所述中心凸軸與所述收車旋轉塊以帶動所述收車旋轉塊旋轉,以使連接線繞接在收車旋轉塊的槽,內把固定銷往上提脫離完成下車架的折疊;在上車架上設有ー個旋轉手柄,該旋轉手柄通過鋼繩與分離滑塊連接;所述分離滑塊側壁具有分離斜坡,所述分離斜坡朝向內壁一面形成斜坡;在上連接殼的內壁具有與該分離斜坡相對應的斜坡。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上連接殼與下連接殼旋轉角距離的限位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連接売上的弧形槽和設置于所述下連接殼上的凸起,所述凸起設置于所述弧形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連接殼與齒輪之間的復位彈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一種多功能嬰兒車單手收車裝置,包括上車架、下車架、主車架;所述上車架通過折疊關節連接所述下車架,下車架通過另一折疊關節連接主車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通過折疊關節使得上車架可以相對于下車架折疊,且帶動固定銷移動使得下車架可以相對于主車架折疊。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可以實現在抱小孩子的時候單手完成折疊,折疊后體積小,方便存放,攜帶美觀、高雅。
文檔編號B62B7/06GK202657083SQ20122025397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李增貴 申請人:李增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