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掩車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機械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便攜式掩車裝置,包括圓管、固定管、第一擋塊、第二擋塊及螺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所述圓管的一端與所述固定管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所述螺母轉動帶動所述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分別置于兩條軌道上方,轉動螺母帶動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使兩個固定板緊緊與道軌內側表面貼合,使其達到輔助運輸車輛安全停靠的目的。能夠防止溜車跑車的情況,具有安全系數高、使用方便,便于攜帶等優點。
【專利說明】
便攜式掩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便攜式掩車裝置,特別是一種安全系數較高的便攜式掩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便攜式掩車裝置被稱為擋車器或者穩車器,是針對我國公路收費站過往車輛闖崗逃逸現象而研制開發的新產品。是用于控制車輛減速的專用設施。
[0003]目前,現有礦車為煤礦井下作業的主要運輸設備,擔負著將煤炭、矸石等運輸的任務。由于煤礦井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斷層較多,煤巷巷道起伏較頻繁,且局部起伏較大,造成運輸困難。而礦車在巷道里隨時需要進行停車、換繩等操作,為了輔助礦山車輛停靠,大體采用以下的方法,枕木、膠塊,其缺點和不便如下:
[0004]當礦山運輸車輛在平巷停靠時,為了防止其不穩,公認的方法為將枕木、膠塊墊于車輛前后輪處,以防止在裝卸車時對工人造成傷害,但由于枕木的形狀是長方形,后車由于慣性碰撞前車時,使得枕木偏離原來的位置,容易導致溜車、跑車等事故的發生,安全存在很大隱患。
[0005]膠塊是按照車輪的形狀弧形設計的,因此大大高于枕木,但是由于膠塊體積太小,煤礦的環境復雜,很容易丟失,給管理人員及煤礦帶來損失,不符合《煤礦安全監督條例》規定要求和可持續發展產業政策。
【實用新型內容】
[0006]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現有技術中的礦山運輸車輛在平巷停靠時,為了防止其不穩,公認的方法為將枕木、膠塊墊于車輛前后輪處,以防止在裝卸車時對工人造成傷害,但由于枕木的形狀是長方形,后車由于慣性碰撞前車時,使得枕木偏離原來的位置,容易導致溜車、跑車等事故的發生,安全存在很大隱患的技術問題。
[0008]技術方案
[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包括圓管、固定管、第一擋塊、第二擋塊及螺母,所述圓管的一端與所述固定管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所述螺母轉動帶動所述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所述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上均設置有與道軌內側貼合的固定板,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上。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分別置于兩條軌道上方,轉動螺母帶動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使兩個固定板緊緊與道軌內側表面貼合,使其達到輔助運輸車輛安全停靠的目的。能夠防止溜車跑車的情況,具有安全系數高、使用方便,便于攜帶等優點。
[0011]進一步地,還包括套設于所述圓管及固定管外且與所述螺母連接的移動管,所述第一擋塊設置于所述移動管上。移動管與所述螺母接觸連接,所述第一擋塊套設于所述移動管上。
[0012]為了防止第一擋塊在移動管上轉動,進一步地,所述移動管及固定板均為方管。
[0013]為了抱緊道軌的側方,第一擋塊與固定板連接,固定板設置于第一擋塊的右側。
[0014]同樣為了抱緊道軌的側方,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管設置有所述固定板。固定板與第二擋塊連接,且設置于第二擋塊的左側。
[0015]為了使得固定穩定,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中的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固定膠皮。
[0016]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與所述擋塊焊接。
[0017]為了便于轉動螺母,進一步地,還包括與所述螺母連接的折疊式扳手。
[0018]為了便于左右都能夠承受車輪的力,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上均設置有凹面。為了便于更好的貼合,本實施例二中可以根據需求在擋塊與車輪接觸的表面上設置有多個防滑條紋,從而增加摩擦力。
[0019]為了增加使用壽命,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的材質均為合金鑄鋼。
[0020]進一步地,所述圓管與所述固定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即圓管與固定管的左端連接,第二擋塊設置于固定管的右端。
[0021]進一步地,所述圓管上對應于所述螺母設置有螺紋。圓管使得螺母接觸頂力越大,抱軌越緊。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使用時,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分別置于兩條軌道上方,通過驅動單元帶動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向右移動,使兩個固定板緊緊與道軌內側表面貼合,使其達到輔助運輸車輛安全停靠的目的。取出時反方向移動第一擋塊,使得第一擋塊向左移動,擋塊不與道軌表面貼合,可以取下整個阻車器,操作簡單,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數。驅動單元可以為螺母與折疊扳手的組合,或者螺母設置為外齒輪與電機的組合,或為氣缸直接帶動移動管從而帶動第一擋塊,或為螺母設置軸與電機的組合。為了便于貼合第一擋塊與第二擋塊上設置有凹面。
[0023]為了便于控制,本實施例二中螺母可與電機連接,無需通過手動轉動折疊式扳手,直接由電機帶動與螺母連接的軸,從而實現螺母轉動,電機與控制器連接,通過控制控制器從而控制電機實現自動化操作及精確控制。
[0024]本實施例中也可以根據需要,將移動管與氣缸連接,無需通過螺母的轉動,氣缸與控制器連接,氣缸直接帶動第一擋塊向右移動。氣缸由礦井壓風機氣源推動,對組成器形成閉鎖狀態。
[0025]可以將螺母設置為外齒輪形狀,在需要自動控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電機帶動齒輪傳動或通過蝸輪蝸桿的傳動方式帶動螺母進行轉動,從而控制第一擋塊向右移動。電機的轉速可以通過控制器進行控制,便于操作。
[0026]有益效果
[002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所述圓管的一端與所述固定管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所述螺母轉動帶動所述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分別置于兩條軌道上方,轉動螺母帶動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使兩個固定板緊緊與道軌內側表面貼合,使其達到輔助運輸車輛安全停靠的目的。能夠防止溜車跑車的情況,具有安全系數高、使用方便,便于攜帶等優點。
【附圖說明】
[002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的擋塊的結構示意圖。
[0031]附圖標記:
[0032]1-折疊式扳手;2-螺母;3-螺紋;
[0033]4-移動管;5-圓管;6-第一擋塊;
[0034]7-固定板; 8-固定管; 9-凹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6]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7]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8]實施例一
[003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該便攜式掩車裝置包括圓管5、固定管8、第一擋塊6、第二擋塊及螺母2,所述圓管5的一端與所述固定管8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螺母2螺紋連接,即圓管5的左端與螺母2螺紋連接,右端與固定管8連接。所述螺母2轉動帶動所述第一擋塊6沿所述圓管5的軸線移動,所述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上均設置有與道軌內側貼合的固定板7,即向左移動。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8上。
[004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第一擋塊6及第二擋塊分別置于兩條軌道上方,轉動螺母2帶動第一擋塊6沿所述圓管5的軸線移動,使兩個固定板7緊緊與道軌內側表面貼合,擋塊能夠阻擋車輪,使其達到輔助運輸車輛安全停靠的目的。能夠防止溜車跑車的情況,具有安全系數高、使用方便,便于攜帶等優點。
[0041]本實施例一中的所述圓管5上對應于所述螺母設置有螺紋3,即圓管5的左端設置有螺紋3。圓管5使得螺母2接觸頂力越大,抱軌越緊。
[0042]本實施例一中還包括套設于所述圓管5及固定管8外的移動管4,移動管4與所述螺母2接觸連接,所述第一擋塊6套設于所述移動管4上。固定管8設置于移動管4內。
[0043]為了防止第一擋塊6在移動管4上轉動,本實施例一中的所述移動管4及固定管8均為方管,即方形管或在移動管4上與第一擋塊6接觸的部分設置為方形的,固定管8與第二擋塊接觸的部分為方形的。為了使得固定穩定,本實用新型中的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固定膠皮。所述固定板7與所述擋塊焊接。
[0044]為了抱緊道軌的側方,本實施例一中的所述移動管4上對應于所述固定管8設置有固定板7。第一擋塊6與固定板7連接,固定板7設置于第一擋塊6的右側。
[0045]同樣為了本實施例一中所述固定管8上對應于所述圓管5設置有所述固定板,固定板與第二擋塊連接,且設置于第二擋塊的左側。
[0046]為了便于轉動螺母2,本實施例一中還包括與所述螺母2連接的折疊式扳手I,轉動折疊式扳手I可以轉動螺母2。
[0047]為了增加使用壽命,本實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擋塊6及第二擋塊的材質均為合金鑄鋼。
[0048]本實施例一中所述圓管5與所述固定管8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8的另一端。即圓管5與固定管8的左端連接,第二擋塊設置于固定管8的右端。
[0049]實施例二
[0050]為了便于左右都能夠承受車輪的力,本實施例二中的所述第一擋塊6及第二擋塊上均設置有凹面9。凹面9與車輪貼合。
[0051]為了便于更好的貼合,本實施例二中可以根據需求在擋塊與車輪接觸的表面上設置有多個防滑條紋,從而增加摩擦力。
[0052]為了便于控制,本實施例二中螺母2可與電機連接,無需通過手動轉動折疊式扳手I,直接由電機帶動與螺母2連接的軸,從而實現螺母2轉動,電機與控制器連接,通過控制控制器從而控制電機實現自動化操作及精確控制。
[0053]實施例三
[0054]本實施例中也可以根據需要,將移動管4與氣缸連接,無需通過螺母2的轉動,氣缸與控制器連接,氣缸直接帶動第一擋塊6向左移動。氣缸由礦井壓風機氣源推動,對組成器形成閉鎖狀態。
[0055]實施例四
[0056]可以將螺母2設置為外齒輪形狀,在需要自動控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電機帶動齒輪傳動或通過蝸輪蝸桿的傳動方式帶動螺母2進行轉動,從而控制第一擋塊6向右移動。電機的轉速可以通過控制器進行控制,便于操作。
[005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使用時,第一擋塊6及第二擋塊分別置于兩條軌道上方,通過驅動單元帶動第一擋塊6沿所述圓管5的軸線向左移動,使兩個固定板緊緊與道軌內側表面貼合,使其達到輔助運輸車輛安全停靠的目的。取出時反方向移動第一擋塊6,使得第一擋塊6向右移動,擋塊不與道軌表面貼合,可以取下整個阻車器,操作簡單,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數。驅動單元可以為螺母與折疊扳手I的組合,或者螺母2設置為外齒輪與電機的組合,或為氣缸直接帶動移動管4從而帶動第一擋塊6,或為螺母2設置軸與電機的組合。為了便于貼合第一擋塊6與第二擋塊上設置有凹面。驅動單元能夠控制調節第一擋塊6與第二擋塊之間的距離。
[005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所述圓管的一端與所述固定管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所述螺母轉動帶動所述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掩車裝置中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分別置于兩條軌道上方,轉動螺母帶動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使兩個固定板緊緊與道軌內側表面貼合,使其達到輔助運輸車輛安全停靠的目的。能夠防止溜車跑車的情況,具有安全系數高、使用方便,便于攜帶等優點。
[005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圓管、固定管、第一擋塊、第二擋塊、及螺母,所述圓管的一端與所述固定管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所述螺母轉動帶動所述第一擋塊沿所述圓管的軸線移動,所述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上均設置有與道軌內側貼合的固定板,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設于所述圓管及固定管外且與所述螺母連接的移動管,所述第一擋塊設置于所述移動管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管及固定板均為方管。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固定膠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與所述擋塊焊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螺母連接的折疊式扳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上均設置有凹面。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的材質均為合金鑄鋼。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管與所述固定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掩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管上對應于所述螺母設置有螺紋。
【文檔編號】B61K7/16GK205706699SQ20162059722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發明人】商永立, 李文博
【申請人】商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