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前驅人力三輪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
背景技術:
[0002]三輪車是20 世紀三十年代以后逐漸流行的一種運輸或者載人工具,從結構上來看是自行車和人力車的結合體,現(xiàn)有的人力三輪車基本包括車架,前輪、后軸、后輪、車廂或者平板、車把以及鏈式驅動裝置,其鏈式驅動裝置結構和自行車結構基本相似,其龐大的結構適用于載人或者物料運輸,如果作為單人交通工具則非常不方便;另外一方面現(xiàn)有的人力三輪車不能倒車,遇到障礙不能前行時,只能向后推行,同時由于其體積較大,而且不能折疊,不方便攜帶。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通過簡化三輪車結構,直接由前輪驅動,而后架和車座設為可折疊結構,縮小體積,方便攜帶,適用于老年人出行。[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動可折疊三輪車,包括車架、車把、轉向機構、前輪、后輪車座以及車座升降機構;所述車架包括支撐板、借助于豎向旋轉套與支撐板后端連接的后架;所述后輪借助于后軸設于后架下端;所述前輪借助于轉向機構設于支撐板下方;所述車把固定設于轉向機構頂端;所述車座借助于車座升降機構設于支撐板上方。[0005]所述轉向機構設于支撐板下方,其包括轉向桿、旋轉齒輪、固定齒輪以及前叉;所述轉向桿下端穿過支撐板以及支撐板下表面上設置的套管后與旋轉齒輪固定連接,旋轉齒輪與套管之間設置軸承;所述固定齒輪與后架固定連接、且旋轉齒輪與固定齒輪嚙合。[0006]所述前輪借助于前叉和萬向軸與支撐板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萬向軸穿過所述豎向旋轉套設置、且所述豎向旋轉套為折線形管狀結構;所述豎向旋轉套與前叉之間設置止推軸承。[0007]所述豎向旋轉套與前叉相對一側設有缺口,所述套管上水平固定有連接板,連接板后端穿過所述缺口與萬向軸固定連接。[0008]車座升降機構包括設于車座底部的兩根滑道、可沿滑道滑動的矩形支撐架、三根支撐桿以及絲杠驅動機構;所述三根支撐桿下端與支撐板上表面上設置的鉸接耳鉸接,其中兩根支撐桿上端與矩形支撐架后部鉸接,其中一根支撐桿上端與矩形支撐架前端鉸接; 所述矩形支撐架包括兩根與滑道平行的套管和與其固定連接的滑桿,所述滑桿位于滑道內,所述套管前端固定設有螺母;所述絲杠驅動機構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絲杠,所述兩根絲杠分別穿過兩根套管設置、且與套管端部的螺母配合;所述轉向桿中部設置滑套,所述滑套外壁上固定設有齒輪架,齒輪架上設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的旋轉軸線與絲杠軸線平行,所述兩根絲杠端部均設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被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的輪軸端部設有升降手輪。[0009]所述后架借助于水平設置的擺軸和彈簧與后軸連接。[0010]前輪的輪軸與前輪之間設置變速裝置。[00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將原來的后輪驅動改為現(xiàn)有的前輪驅動,取消鏈傳動機構,而后架直接與豎向旋轉套鉸接,簡化三輪車結構,縮小體積,可折疊, 方便攜帶;同時將車座設為可升降結構,方便老年人或者腿部有病害的人群使用,由于其體積大大縮小,不僅可以在室外騎行,還可以作為室內代步工具;通過在前輪和輪軸之間設置變速裝置,實現(xiàn)前行和后退,在騎行過程中車座隨車把轉動,解決前驅自行車轉向時騎行不方便的問題。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0013]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4]圖2是圖I的俯視圖;[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tài)示意圖;[0016]圖4是圖3的左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轉向狀態(tài)示意圖;[0018]在附圖中1、車把;2、轉向桿;3、滑套;4、升降手柄;5、升降驅動絲杠;6、支撐板;7、旋轉齒輪;8、前輪;9、變速機構;10、后輪;11、后軸;12、擺軸;13、后架;14、前叉;15、支撐桿;16、螺母;17、車座;18、踏板;19、固定齒輪;20、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動可折疊三輪車(參見附圖I和 2),包括車架、車把I、轉向機構、前輪8、后輪10、車座17以及車座升降機構;所述車架包括支撐板6、借助于豎向旋轉套與支撐板6后端連接的后架13 ;所述后輪10借助于后軸11設于后架13下端;所述前輪8借助于轉向機構設于支撐板6下方;所述車把I固定設于轉向機構頂端;所述車座17借助于車座升降機構設于支撐板6上方。[0020]所述轉向機構設于支撐板6下方,其包括轉向桿2、旋轉齒輪7、固定齒輪19以及前叉14 ;所述轉向桿2下端穿過支撐板6以及支撐板6下表面上設置的套管后與旋轉齒輪 7固定連接,旋轉齒輪7與套管之間設置軸承;所述固定齒輪19與后架13固定連接、且旋轉齒輪7與固定齒輪19嚙合。[0021]所述前輪8借助于前叉14和萬向軸與支撐板6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萬向軸穿過所述豎向旋轉套設置、且所述豎向旋轉套為折線形管狀結構;所述豎向旋轉套與前叉14之間設置止推軸承。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固定齒輪19相對于后架固定不動,而旋轉齒輪與轉向桿固定連接,當轉動車把帶動轉向桿轉動時,與轉向桿固定連接的旋轉齒輪繞著固定齒輪公轉,同時自轉,進而支撐板繞固定齒輪的回轉軸線旋轉,從而實現(xiàn)轉向,由于車座借助于車座升降機構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所以在支撐板轉動過程中車座也隨之轉動,實現(xiàn)車座隨車把轉向,由于現(xiàn)有前驅自行車車座不能隨車把轉向的時候轉動,當轉向時車座與前輪的前進方向之間產生夾角,造成人的雙腿的用力方向與踏板受力方向之間產生夾角,無法用力,不便于騎行,而本實用新型在轉向過程中,車座隨著車把轉動,在轉向過程中車座與前輪前行方向平行,不存在夾角,方便雙腿用力,便于騎行。[0022]所述豎向旋轉套與前叉相對一側設有缺口,所述套管上水平固定有連接板,連接板后端穿過所述缺口與萬向軸固定連接,豎向旋轉套一側的缺口角度一般設為60度,限制車把在左右各30度范圍內轉向,防止過度轉向時車座的重心超出前輪和后輪形成的穩(wěn)定支撐范圍而造成的傾倒,提高安全性。[0023]車座升降機構(參見附圖3和圖4)包括設于車座17底部的兩根滑道、可沿滑道滑動的矩形支撐架、三根支撐桿以及絲杠驅動機構;所述三根支撐桿下端與支撐板上表面上設置的鉸接耳鉸接,其中兩根支撐桿上端與矩形支撐架后部鉸接,其中一根支撐桿上端與矩形支撐架前端鉸接;所述矩形支撐架包括兩根與滑道平行的套管和與其固定連接的滑桿,所述滑桿位于滑道內,所述套管前端固定設有螺母;所述絲杠驅動機構5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絲杠,所述兩根絲杠分別穿過兩根套管設置、且與套管端部的螺母配合;所述轉向桿 2中部設置滑套3,所述滑套外壁上固定設有齒輪架,齒輪架上設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的旋轉軸線與絲杠軸線平行,所述兩根絲杠端部均與主動齒輪嚙合的被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的輪軸端部設有升降手輪4。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在車座下部設置滑道,矩形支撐架上部的滑桿位于滑道內,滑道的長度方向與車座長度方向相同,滑桿的軸線方向與滑道的長度方向垂直,當需要升降或者折疊三輪車的時候,轉動升降手輪,與升降手輪同軸連接的主動齒輪驅動兩個被動齒輪轉動,進而利用絲杠驅動矩形支撐架水平移動,由于矩形支撐架通過三根支撐桿連接在支撐板上,矩形支撐架水平移動過程中,三根支撐桿繞其與支撐板之間的鉸接點旋轉,改變支撐桿頂端與支撐板之間的垂直距離,從而實現(xiàn)車座的升降。[0024]所述后架13借助于水平設置的擺軸12和彈簧20與后軸11 (參見圖5)連接, 所述后架前端與豎向旋轉套之間設置折疊鉸鏈(具體結構參見在先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 201120415793. 5,專利名稱一種可折疊自行車)。[0025]前輪8的輪軸與前輪之間設置變速裝置,該變速裝置結構參見本申請人在先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專利申請名 稱自行車變速裝置。[002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原來的后輪驅動改為現(xiàn)有的前輪驅動,取消鏈傳動機構,而后架直接與豎向旋轉套鉸接,簡化三輪車結構,縮小體積,可折疊,方便攜帶;同時將車座設為可升降結構,方便老年人或者腿部有病害的人群使用,由于其體積大大縮小,不僅可以在室外騎行,還可以作為室內代步工具;通過在前輪和輪軸之間設置變速裝置,實現(xiàn)前行和后退,在騎行過程中車座隨車把轉動,解決前驅自行車轉向時騎行不方便的問題。
權利要求1.一種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車把(I)、轉向機構、前輪(8)、后輪(10)、車座(17)以及車座升降機構;所述車架包括支撐板(6)、借助于豎向旋轉套與支撐板(6)后端連接的后架(13);所述后輪(10)借助于后軸(11)設于后架(13)下端;所述前輪(8)借助于轉向機構設于支撐板(6)下方;所述車把(I)固定設于轉向機構頂端;所述車座(17)借助于車座升降機構設于支撐板(6)上方。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機構設于支撐板(6)下方,其包括轉向桿(2)、旋轉齒輪(7)、固定齒輪(19)以及前叉(14);所述轉向桿(2)下端穿過支撐板(6)以及支撐板(6)下表面上設置的套管后與旋轉齒輪(7)固定連接,旋轉齒輪(7)與套管之間設置軸承;所述固定齒輪(19)與后架(13)固定連接、且旋轉齒輪(7)與固定齒輪(19)嚙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8)借助于前叉(14)和萬向軸與支撐板(6)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萬向軸穿過所述豎向旋轉套設置、且所述 豎向旋轉套為折線形管狀結構;所述豎向旋轉套與前叉(14)之間設置止推軸承。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旋轉套與前叉相對一側設有缺口,所述套管上水平固定有連接板,連接板后端穿過所述缺口與萬向軸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其特征在于 車座升降機構包括設于車座(17)底部的兩根滑道、可沿滑道滑動的矩形支撐架、三根支撐桿以及絲杠驅動機構;所述三根支撐桿下端與支撐板上表面上設置的鉸接耳鉸接,其中兩根支撐桿上端與矩形支撐架后部鉸接,其中一根支撐桿上端與矩形支撐架前端鉸接;所述矩形支撐架包括兩根與滑道平行的套管和與其固定連接的滑桿,所述滑桿位于滑道內,所述套管前端固定設有螺母;所述絲杠驅動機構(5)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絲杠,所述兩根絲杠分別穿過兩根套管設置、且與套管端部的螺母配合;所述轉向桿(2)中部設置滑套(3), 所述滑套外壁上固定設有齒輪架,齒輪架上設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的旋轉軸線與絲杠軸線平行,所述兩根絲杠端部均設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被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的輪軸端部設有升降手輪(4)。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13)借助于水平設置的擺軸(12)和彈簧(20)與后軸(11)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可折疊三輪車,其特征在于前輪(8)的輪軸與前輪之間設置變速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座可隨車把轉動的前驅動可折疊三輪車,包括車架、車把、轉向機構、前輪、后輪、車座以及車座升降機構;所述車架包括支撐板、借助于豎向旋轉套與支撐板后端連接的后架;所述后輪借助于后軸設于后架下端;所述前輪借助于轉向機構設于支撐板下方;所述車把固定設于轉向機構頂端;所述車座借助于車座升降機構設于支撐板上方;其優(yōu)點在于將原來的后輪驅動改為現(xiàn)有的前輪驅動,取消鏈傳動機構,而后架直接與旋轉套鉸接,簡化三輪車結構,縮小體積,可折疊,方便攜帶;同時將車座設為可升降結構,適用于不同身高人群,使用范圍廣。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2783583SQ20122044942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fā)明者吳慧勇 申請人:吳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