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和具有該結構的客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正碰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客車上使用的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和具有該結構的客車。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對乘用車的碰撞安全研究的比較多,并且制定了各種法規,但對客車的正面碰撞研究相對較少。乘用車可以通過前端保險杠及發動機艙的變形吸收碰撞能量,而客車由于其保險杠與車架縱梁和橫梁之間的前部空間有限,該前部空間通常沒有設置吸能結構,客車主要依靠前圍及車架縱梁變形來吸收碰撞能量,碰撞安全性差,容易造成乘員傷亡。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種客車正碰吸能結構,即能充分利用客車前部空間,又能提高其碰撞安全性。中國專利文獻CN102398559A公開了一種客車正碰潰縮機構,該機構利用設置在車架縱梁前端的縱梁加強盒吸收較高物體的碰撞能量,利用設置在車架縱梁前端下方的防撞梁和在防撞梁內側設置的吸能盒、吸能盒導向板來吸收如轎車等高度較低物體的碰撞能量,該機構中,高、低吸能構件分散設置、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并且吸能盒及吸能盒導向板需要通過一個結構復雜的連接座固定安裝到車架縱梁上,使整個機構結構復雜、制造和裝配工藝性較差,同時,連接座通過螺栓裝配在縱梁的側面,對吸能盒的支撐強度相對裝配在縱梁前端面上降低很多,難宜保證吸能盒被充分壓潰,影響吸能效果;另外,高吸能構件僅有兩縱梁加強盒,其碰撞接觸區域非常有限,只有當撞擊力直接作用在兩加強盒上時才會起到壓潰吸能作用,若撞擊點偏離或者未正面撞擊縱梁加強盒,則縱梁加強盒起不到吸能作用或者不能被充分壓潰從而降低所吸收的碰撞能量,不能很好地保護乘員的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并能在較高或者較低物體撞擊時均能被充分壓潰吸能的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這種結構的客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車架縱梁,在兩車架縱梁前端的前方設置有保險杠,在保險杠與兩車架縱梁之間均設有壓潰吸能裝置,該壓潰吸能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車架縱梁前端面上的條狀基板,該基板的兩端對應懸伸出車架縱梁的上、下側面,在基板兩端懸伸部分的背面與車架縱梁的對應側面之間均設有增加基板支撐強度的斜撐梁,在基板前板面的上、下兩端部均設有至少一個吸能盒,吸能盒的前端固定連接在保險杠的背面上。所述兩壓潰吸能裝置的基板之間設有加強橫梁,加強橫梁的兩端分別固設在對應的基板上。所述基板由橫截面呈矩形的型材制成。所述吸能盒的截面呈雙六邊形或者方形,吸能盒內部中空或填設有吸能材料,吸能盒的外表面上設有平行于所述基板板面的壓潰誘導槽。所述吸能盒的雙六邊形或者雙方形呈上下排布。本實用新型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車架縱梁,在兩車架縱梁前端的前方設置有保險杠,在保險杠與兩車架縱梁之間均設有壓潰吸能裝置,該壓潰吸能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車架縱梁前端面上的條狀基板,該基板的兩端對應懸伸出車架縱梁的上、下側面,在基板兩端懸伸部分的背面與車架縱梁的對應側面之間均設有增加基板支撐強度的斜撐梁,在基板前板面的上、下兩端部均設有至少一個吸能盒,吸能盒的前端固定連接在保險杠的背面上。所述兩壓潰吸能裝置的基板之間設有加強橫梁,加強橫梁的兩端分別固設在對應的基板上。所述基板由橫截面呈矩形的型材制成。所述吸能盒的截面呈雙六邊形或者方形,吸能盒內部中空或填設有吸能材料,吸能盒的外表面上設有平行于所述基板板面的壓潰誘導槽。所述吸能盒的雙六邊形或者雙方形呈上下排布。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充分利用了客車前部空間,當客車前部發生碰撞時,高度較高或者較低的碰撞物體都能與保險杠發生碰撞接觸,繼而將其向后的沖擊力通過保險杠傳遞至吸能盒,同時由于吸能盒后端設置在基板上,基板通過斜撐梁加強其支撐強度,使得在碰撞過程中,吸能盒產生的破壞變形能夠被充分壓潰,從而吸收了大部分的碰撞能量,使車門立柱及車架縱梁變形量都較小,提高了客車的行車安全性能,同時對高度較低的小車也起到了保護作用。另外,高、低位置的吸能盒與兩車架縱梁上的吸能盒均連接在保險杠上,充分增大了碰撞接觸的有效面積,并且上、下和左、右吸能盒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能夠聯動壓潰變形,以最大程度的吸收碰撞能量,將車內乘員受到的傷害降低到最小。本實用新型的壓潰吸能裝置結構簡單,制造和裝配工藝簡單、成本低,并且其整體安裝在車架縱梁的前端,受力結構合理,支撐強度高,有利于吸能盒充分吸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一種實施例的吸能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中采用雙六邊形吸能盒的壓潰吸能裝置剖開吸能盒后的截面視圖;圖4是采用方形吸能盒的壓潰吸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其吸能部分的實施例見圖1-圖3所示,該客車包括車身骨架,車身骨架包括左右兩根平行設置的車架縱梁2,兩車架縱梁的前端通過車架橫梁連接在一起,在兩車架縱梁前端的前方設置有保險杠1,保險杠I通過其兩端設置的保險杠連接梁4螺接固定在對應的車架縱梁上;在保險杠I與兩車架縱梁2之間均設有壓潰吸能裝置,該壓潰吸能裝置包括焊接固定設置在車架縱梁前端面上的條狀基板6,該基板的兩端對應懸伸出車架縱梁2的上、下側面,在基板兩端懸伸部分的背面與車架縱梁2的對應側面之間均設有增加基板支撐強度的斜撐梁3,斜撐梁3的兩端對應固設在基板6和車架縱梁2上,斜撐梁3與車架縱梁2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基板前板面的上、下兩端部均設有一個吸能盒5,吸能盒的前端通過設置連接板螺接固定在保險杠I的背面上。本實施例中,吸能盒5的截面呈雙六邊形,且雙六邊形中的兩個六邊形呈上下排布,見圖3所示,吸能盒內部中空或填設泡沫鋁、蜂窩鋁、聚苯乙烯等吸能材料均可,并且吸能盒5的外表面上設有平行于所述基板板面的壓潰誘導槽8,該誘導槽為環形槽,當然,誘導槽8的環形特征并非必要,只要誘導槽能保證吸能盒在受撞擊時被壓潰即可。另外,吸能盒也可以采用方形截面結構,如圖4所示。當然,吸能盒的截面形狀不限于上述兩種,還可以采用其他形狀的截面,比如圓形、長圓形、兩個相交的雙圓形等均可;基板6上、下端部所設置的吸能盒的數量也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增設,這樣通過簡單的結構改變就可以進一步地增大碰撞接觸面積,使安全性提高,增設時,可以相應的延長基板的長度,同時還需增加保險杠的寬度,并且各吸能盒沿基板的長度方向設置,此種情況下,吸能盒的雙六邊形中的兩個六邊形可以上下排布也可以左右排布。本實施例中,對應設置在兩車架縱梁2上的兩壓潰吸能裝置的基板之間設有加強橫梁7,加強橫梁7的兩端分別焊接固設在對應的基板6上,將左右基板連接形成一個支撐的整體,以對左右吸能盒起支撐作用的基板進一步加強,當然該加強橫梁7在基板強度滿足使用要求時也可以不設。本實施例中,壓潰吸能裝置的基板6由橫截面呈矩形的型材制成,當然,基板6也能采用強度符合要求的其他截面結構的型材或者具有適合強度的板材制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實施例與上述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中所采用的壓潰吸能部分的結構相同,此處不予重述。
權利要求1.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車架縱梁,在兩車架縱梁前端的前方設置有保險杠,其特征在于在保險杠與兩車架縱梁之間均設有壓潰吸能裝置,該壓潰吸能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車架縱梁前端面上的條狀基板,該基板的兩端對應懸伸出車架縱梁的上、下側面,在基板兩端懸伸部分的背面與車架縱梁的對應側面之間均設有增加基板支撐強度的斜撐梁,在基板前板面的上、下兩端部均設有至少一個吸能盒,吸能盒的前端固定連接在保險杠的背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壓潰吸能裝置的基板之間設有加強橫梁,加強橫梁的兩端分別固設在對應的基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橫截面呈矩形的型材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的截面呈雙六邊形或者方形,吸能盒內部中空或填設有吸能材料,吸能盒的外表面上設有平行于所述基板板面的壓潰誘導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的雙六邊形或者雙方形呈上下排布。
6.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車架縱梁,在兩車架縱梁前端的前方設置有保險杠,其特征在于在保險杠與兩車架縱梁之間均設有壓潰吸能裝置,該壓潰吸能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車架縱梁前端面上的條狀基板,該基板的兩端對應懸伸出車架縱梁的上、下側面,在基板兩端懸伸部分的背面與車架縱梁的對應側面之間均設有增加基板支撐強度的斜撐梁,在基板前板面的上、下兩端部均設有至少一個吸能盒,吸能盒的前端固定連接在保險杠的背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壓潰吸能裝置的基板之間設有加強橫梁,加強橫梁的兩端分別固設在對應的基板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橫截面呈矩形的型材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的截面呈雙六邊形或者方形,吸能盒內部中空或填設有吸能材料,吸能盒的外表面上設有平行于所述基板板面的壓潰誘導槽。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正碰壓潰吸能結構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的雙六邊形或者雙方形呈上下排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客車正碰壓潰吸能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客車,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車架縱梁,在兩車架縱梁前端的前方設置有保險杠,在保險杠與兩車架縱梁之間均設有壓潰吸能裝置,該壓潰吸能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車架縱梁前端面上的條狀基板,該基板的兩端對應懸伸出車架縱梁的上、下側面,在基板兩端懸伸部分的背面與車架縱梁的對應側面之間均設有增加基板支撐強度的斜撐梁,在基板前板面的上、下兩端部均設有至少一個吸能盒,吸能盒的前端固定連接在保險杠的背面上。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客車前部空間,在碰撞發生時,對高度較高或較低的碰撞物體都能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同時對高度較低的小車也起到了保護作用。
文檔編號B62D21/15GK202827752SQ20122044931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司俊德, 孫明英, 李政茂, 鐵巍巍, 袁世潔 申請人: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