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包括機架、車把,機架下部設有支撐架,支撐架通過軸承與連接軸連接,支撐架上部與車把連接,連接軸兩側設有后輪,所述后輪之間的支撐架上設有剎車機構,車把設有剎車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與剎車線后端連接,剎車線的前端與剎車機構連接,剎車線的外套管與設于剎車殼體的剎車線支撐端連接。本發明操作方便,當剎車機構在處于停車狀態時主動剎車,避免在斜坡上溜車,剎車可靠性高,提高了小車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嬰兒推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嬰兒小推車多為腳踏式剎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技術的嬰兒小推車多為腳踏式剎車裝置,停車時需要主動踩下剎車裝置,剎 車不方便,有時候使用者在停車時忘記剎車、特別是在斜坡上停車時容易溜車,安全性差、 容易出現不安全因素甚至事故,同時現有技術中的腳踏剎車機構比較小、操作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嬰兒小推車剎車裝 置;本發明操作方便,剎車可靠性高,當剎車機構在處于停車狀態時主動剎車,避免在斜坡 上溜車。
[0004]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包括機架、車把,機架下部設有支撐架,支撐架通過軸承與 連接軸連接,支撐架上部與車把連接,連接軸兩側設有后輪,所述后輪之間的支撐架上設有 剎車機構,車把設有剎車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與剎車線后端連接,剎車線的前端與剎車機構 連接,剎車線的外套管與設于剎車殼體的剎車線支撐端連接。
[0005] 所述剎車機構包括剎車外殼體,剎車外殼體與支撐架連接,所述剎車外殼體為軸 向一端設有開口、一端為封閉端面的圓柱槽,所述圓柱槽軸線與后輪軸線重合,所述封閉端 面上設有以軸線為對稱線的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第一連接孔設有齒輪固定軸,第二連 接孔設有凸輪軸,凸輪軸在伸出剎車外殼體端面的外側與剎車線連接桿后端連接,剎車線 連接桿前端與剎車線前端連接,所述圓柱槽的內腔中設有外齒輪、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 輪,所述外齒輪的內孔與連接軸連接,所述外齒輪與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嚙合,所述第 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與外殼體連接,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為半圓柱環形結構,所 述半圓柱環形結構的內表面設有突出的內圓柱面,所述內圓柱面設有內齒,所述第一內齒 輪、第二內齒輪在靠近半圓柱環一側端面的軸向位置分別設有齒輪軸向連接孔,所述齒輪 軸向連接孔與齒輪固定軸配合,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的另一側端面與凸輪軸的凸 輪表面配合,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分別在靠近端面及端面處設有彈簧掛鉤,同一側 的彈簧掛鉤分別與一根彈簧的兩端連接,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的外圓柱面與剎車 外殼體內表面之間設有徑向間隙。
[0006] 所述外齒輪的軸向凸臺設有螺紋定位孔,外齒輪通過定位孔、及與定位孔配合的 螺栓與連接軸固定。
[0007] 所述第二連接孔設有軸承,凸輪軸與軸承內孔過盈配合。
[000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剎車裝置操作方便,剎車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小推車在運行時需握緊剎 車操作手柄;松開剎車操作手柄,剎車機構處于停車狀態時自動剎車,避免在斜坡上溜車。 當用手握住車把上的剎車、用力推車時,剎車線帶動凸輪軸轉動,凸輪軸克服彈簧阻力,第 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分別圍繞同一個齒輪固定軸擺動預定角度,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 向徑向間隙內張開,相嚙合的內齒輪與外齒輪脫開,小車就能夠移動;當松開剎車時,在彈 簧回彈力作用下,凸輪軸恢復到正常位置,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分別與外齒輪恢復嚙 合,小推車處于制動狀態、停止移動,實現嬰兒小推車的主動剎車功能,高了嬰兒小推車的 安全性。
[0009] 2.外齒輪的軸向凸臺設有螺紋定位孔,外齒輪通過定位孔、及與定位孔配合的螺 栓與連接軸固定,外齒輪與連接軸固定可靠,拆裝方便, 3.第二連接孔內設有軸承,凸輪軸與軸承內孔過盈配合,安裝固定可靠,轉動靈活、操 作省力。
[0010]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剎車機構及連接示意圖; 圖3為剎車機構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0012] 如圖1所示,一種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包括機架24、車把13,機架下部設有支撐 架16,支撐架16通過軸承與連接軸7連接,支撐架16上部與車把13連接,連接軸7兩側 設有后輪12,所述后輪之間的支撐架上設有剎車機構,車把13設有剎車操作手柄11,操作 手柄11與剎車線10后端連接,剎車線10的前端與剎車機構連接,剎車線10的外套管與設 于剎車殼體的剎車線支撐端3連接;所述剎車機構包括剎車外殼體1,剎車外殼體1與支撐 架16連接,所述剎車外殼體1為軸向一端設有開口、一端為封閉端面的圓柱槽,所述圓柱槽 軸線與后輪軸線重合,所述封閉端面上設有以軸線為對稱線的第一連接孔25、第二連接孔 26,第一連接孔設有齒輪固定軸6,第二連接孔設有凸輪軸9,所述第二連接孔設有軸承,凸 輪軸與軸承內孔過盈配合。凸輪軸9在伸出剎車外殼體端面的外側與剎車線連接桿2后端 連接,剎車線連接桿2前端與剎車線10前端連接,所述圓柱槽的內腔17中設有外齒輪18、 第一內齒輪19、第二內齒輪20,所述外齒輪18的內孔與連接軸7連接,所述外齒輪18的軸 向凸臺設有螺紋定位孔,夕卜齒輪18通過定位孔、及與定位孔配合的螺栓15與連接軸固定; 所述外齒輪18與第一內齒輪19、第二內齒輪20嚙合,所述第一內齒輪19、第二內齒輪20 與外殼體1連接,所述第一內齒輪19、第二內齒輪20為半圓柱環形結構,所述半圓柱環形 結構在半圓柱環的內表面設有突出的內圓柱面21,所述內圓柱面設有內齒,所述第一內齒 輪、第二內齒輪在靠近半圓柱環一側端面28的軸向位置分別設有齒輪軸向連接孔,所述齒 輪軸向連接孔與齒輪固定軸6配合,所述第一內齒輪19、第二內齒輪20通過齒輪軸向連接 孔、齒輪固定軸6與剎車外殼體1連接,所述第一內齒輪19、第二內齒輪20的另一側端面 27與凸輪軸9的凸輪表面配合,所述第一內齒輪19、第二內齒輪20分別在靠近端面28及 端面27處設有彈簧掛鉤22,同一側的彈簧掛鉤22分別與一根彈簧5的兩端連接,所述第一 內齒輪、第二內齒輪的外圓柱面與剎車外殼體內表面之間設有徑向間隙23,當用手握住車 把上的剎車、用力推車時,剎車線10帶動凸輪軸9轉動,凸輪軸9克服彈簧阻力,第一內齒 輪19、第二內齒輪20分別圍繞同一個齒輪固定軸擺動預定角度,相嚙合的內齒輪與外齒輪 脫開,小車就能夠移動;當松開剎車時,在彈簧5回彈力作用下,凸輪軸9恢復到正常位置, 第一內齒輪19、第二內齒輪20分別與外齒輪18恢復嚙合,小推車處于制動狀態、停止移動, 實現嬰兒小推車的主動剎車功能,提高了嬰兒小推車的安全性。
[0013]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 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 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包括機架、車把,其特征是,所述機架下部設有支撐架,支 撐架與連接軸連接,支撐架上部與車把連接,連接軸兩側設有后輪,所述后輪之間的支撐架 上設有剎車機構,車把設有剎車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與剎車線后端連接,剎車線的前端與剎 車機構連接,剎車線的外套管與設于剎車殼體的剎車線支撐端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剎車機構包括剎車外殼 體,剎車外殼體與支撐架連接,所述剎車外殼體為軸向一端設有開口、一端為封閉端面的圓 柱槽,所述圓柱槽軸線與后輪軸線重合,所述封閉端面上設有以軸線為對稱線的第一連接 孔、第二連接孔,第一連接孔設有齒輪固定軸,第二連接孔設有凸輪軸,凸輪軸在伸出剎車 外殼體端面的外側與剎車線連接桿后端連接,剎車線連接桿前端與剎車線前端連接,所述 圓柱槽的內腔中設有外齒輪、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所述外齒輪的內孔與連接軸連接, 所述外齒輪與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嚙合,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與外殼體連接, 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為半圓柱環形結構,所述半圓柱環形結構的內表面設有突出 的內圓柱面,所述內圓柱面設有內齒,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在靠近半圓柱環一側端 面的軸向位置分別設有齒輪軸向連接孔,所述齒輪軸向連接孔與齒輪固定軸配合,所述第 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的另一側端面與凸輪軸的凸輪表面配合,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 輪分別在靠近端面及端面處設有彈簧掛鉤,同一側的彈簧掛鉤分別與一根彈簧的兩端連 接,所述第一內齒輪、第二內齒輪的外圓柱面與剎車外殼體內表面之間設有徑向間隙。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外齒輪的軸向凸臺設有 螺紋定位孔,外齒輪通過定位孔、及與定位孔配合的螺栓與連接軸固定。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小推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連接孔設有軸承,凸 輪軸與軸承內孔過盈配合。
【文檔編號】B62B9/20GK104057996SQ201410341656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明者】李輝, 周春梅, 李作麗, 毛興強 申請人: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