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屬于農業機械試驗裝置【技術領域】。包括車架、測試支架、驅動機構、傳動機構及測繪機構,所述測繪機構包括傳動軸、軸套、測繪支桿及測繪桿件,軸套安裝在傳動軸一端,所述測繪支桿一端安裝在軸套上,另一端對應待測部件測繪點設置有測繪桿件,在測繪桿件的端部安裝測繪筆。本發明可以模擬田間工況使待測部件做擺線運動,在待測部件做擺線運動時,通過測繪機構測試待測部件不同圓盤半徑若干待測點的運動軌跡并將其繪制在圖紙上,形成不同圓盤半徑若干待測點的運動軌跡,本發明適用于測試各種做擺線運動的土壤工作部件的空間運動軌跡,為研究設計做擺線運動的土壤工作部件的運動軌跡,如何更有效提高其工作性能提供理論依據。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試驗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田間擺線運動土壤工作 部件運動軌跡測試裝置。 運動軌跡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免耕播種機是東北壟作區保護性耕作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機具之一。東北壟作區 玉米種植制度為一年一熟,生長周期長,秸桿、根茬粗大,要求免耕播種機具有很好的破茬 能力。通過對國內外現有免耕播種機以及破茬刀類型的分析可知,現有免耕播種機破茬部 件多為圓盤類破茬部件,對免耕播種的配重要求高,主要是靠機具自身重量切茬。我國免耕 播種機主要采用懸掛式以適應地塊小,拖拉機馬力不足等問題,這就需要破茬刀能夠更好 地進行破茬作業。綜合分析各種類型的破茬刀,設計一種有效的圓盤破茬刀切割玉米根茬 運動特性的測試裝置,得出各種類型的破茬刀上不同點在切割玉米根茬時的運動軌跡,為 研究設計破茬刀如何更有效更便利地切割玉米根茬提供理論依據,對研制適合東北壟作區 的免耕播種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發明內容】
[0003]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同時測量不同圓盤半徑若干待 測點的運動軌跡并將其繪制在圖紙上,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它能夠測試擺線運動部件的運 動軌跡。
[0004]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包括車架、連接架、測試支架、驅動機構、傳動機構及測繪機構,所述測試支架一 端通過連接架連接在車架上,另一端連接測繪機構,驅動機構置于車架上,通過傳動機構連 接車架的車輪,所述測繪機構包括傳動軸、軸套、測繪支桿及測繪桿件,軸套安裝在傳動軸 一端,所述測繪支桿一端安裝在軸套上,另一端對應待測部件測繪點設置有測繪桿件,在測 繪桿件的端部安裝測繪筆,測繪時,待測部件安裝于傳動軸上。
[0005] 所述測繪桿件為筒形結構,其上固定測繪筆。
[0006] 所述測繪支桿數量根據所測點位數量確定,多個測繪支桿間相互錯開角度設置, 且多個測繪支桿上的測繪桿件伸出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同時繪制運動軌跡。
[0007] 所述待測部件為擺線運動土壤工作部件。
[0008] 所述待測部件為齒盤時,測繪桿件為至少三個,分別對應齒盤外邊緣、中線、底線 關鍵待測點的位置,其上固定有不同顏色測繪筆。
[0009] 所述測繪支桿為螺紋桿,測繪桿件與測繪支桿通過螺母連接。
[0010] 所述測試支架一端帶有三角框,另一端帶有兩個連接傳動軸的連接桿,三角框的 交點處分別連接連接架的三個連桿。
[0011] 所述連接架包括與測試架和車架分別連接的三個連桿,在上端的連桿和連接下端 連桿的車架間連接有彈簧。
[0012]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為室內實驗裝置,可以模擬田間工況進行測試,在待測部件軌跡做擺線運動時, 通過測繪機構測試待測部件不同圓盤半徑若干待測點的運動軌跡并將其繪制在圖紙上,形 成不同圓周半徑若干待測點的運動軌跡圖,本發明適用于測試各種做擺線運動類型的土壤 工作部件的空間運動軌跡,為研究設計做擺線運動類型的土壤工作部件如何更有效工作性 能的提高提供理論依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 圖2是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15]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0016] 圖4是圖1中測繪機構示意圖。
[0017] 圖5是實施例1中待測部件測繪點結構示意圖。
[0018] 圖中:1.車架,2.連桿,3.滾動軸,4.測試支架,5.待測部件,6.測繪機構,61. I 號測繪桿件,62. II號測繪桿件,63. III號測繪桿件,64.測繪支桿,65.軸套,66.傳動軸, 67.測繪筆,7.傳動鏈輪,8.減速機,9.電動機,10.車輪,11.第一傳動鏈,12.第二傳動鏈, 13.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圖3所示,本發明包括車架1、連接架、測試支架4、驅動機構、傳動機 構及測繪機構6,所述測試支架4 一端通過連桿連接在車架1上,另一端連接測繪機構6,驅 動機構置于車架1上,通過傳動機構連接車架1的車輪,所述測繪機構6包括傳動軸66、軸 套65、測繪支桿64及測繪桿件,軸套65安裝在傳動軸66 -端,所述測繪支桿64 -端安裝 在軸套65上,另一端對應待測部件5測繪點設置有測繪桿件,在測繪桿件上固定有測繪筆 67 ;測繪時,測繪機構的傳動軸66上安裝待測部件5,使軸套65和待測部件5能夠以相同 的角速度同軸轉動;在測繪筆67端的土槽壁上設置繪圖紙,測繪筆67與繪圖紙相接觸,從 而繪制運動軌跡。
[0020] 本例待測部件5為阿基米德螺旋線型的圓盤刀,所述測繪桿件為三個61、62、63, 分別對應阿基米德螺線刀的兩端圓弧點及其中間點位置。各個測繪支桿間相互錯開角度設 置,且三個測繪支桿64上的測繪桿件伸出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同時繪制運動軌跡。所 述測繪支桿64為螺紋桿,測繪桿件與測繪支桿64通過螺母連接。
[0021] 機架是圓盤破茬刀切割玉米根茬運動特性測試裝置的主體。如圖1所示,機架由 車架1、連接架、測試支架4組成。車架1與測試支架4通過三根連桿2構成的連接架三點 連接。在車架1內安裝由電動機9、減速機8構成的驅動機構,兩者之間通過傳動機構的第 一傳動鏈11連接,減速機8和滾動軸3間通過傳動機構的第二傳動鏈12連接。所述測試 支架4上端帶有三角框,下一端帶有兩個連接傳動軸66的連接桿,三角框的交點處分別連 接連接架的三個連桿2。所述連接架包括與測試支架4和車架1分別連接的三個連桿2,在 上端的連桿2和連接下端連桿的車架1間連接有彈簧13,以自動調節待測部件5保持入土 深度穩定,機架各零件由角鐵和矩形管焊接而成,并通過螺栓連接起來。以此保證整個裝置 運行流暢及其穩定性。
[0022]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本發明為室內實驗測試裝置,如圖1所示,在測繪時,將本發明置于實驗土槽上,由電 動機9提供動力,使鏈輪轉動,通過第一傳動鏈11減速傳動及第二傳動鏈12傳動,使滾動 軸3以一定的轉速轉動,從而帶動車輪10前進,使小車以相應的速度前進。通過連接架連 接測試支架4及測繪機構、待測圓盤刀,使圓盤刀在土槽內運動,模擬切割玉米根茬,同時 測繪機構將圓盤刀上的若干待測點的運動軌跡繪制下來,完成測試。
[0023] 實施例2 :本例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為更好地固定測繪筆67,本例所述測繪桿件 為筒形結構,其上固定有測繪筆67,測繪桿件為多個時,相互錯開角度設置,其上的測繪筆 67等長,使得測繪筆67的測繪端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同時繪制運動軌跡。
[0024] 實施例3 :本例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待測部件5為圓盤結構,測繪桿件為一 個即可完成其運動軌跡測繪。
[0025]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 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 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連接架、測試支架、驅動機構、傳動 機構及測繪機構,所述測試支架一端通過連接架連接在車架上,另一端連接測繪機構,驅動 機構置于車架上,通過傳動機構連接車架的車輪,所述測繪機構包括傳動軸、軸套、測繪支 桿及測繪桿件,軸套安裝在傳動軸一端,所述測繪支桿一端安裝在軸套上,另一端對應待測 部件測繪點設置有測繪桿件,在測繪桿件的端部安裝測繪筆,測繪時,待測部件安裝于傳動 軸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繪桿件為筒形結構,其 上固定測繪筆。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繪支桿數量根據 所測點位數量確定,多個測繪支桿間相互錯開角度設置,且多個測繪支桿上的測繪桿件伸 出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同時繪制運動軌跡。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測部件為擺線運動土 壤工作部件。
5. 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測部件為齒盤時, 測繪桿件為至少三個,分別對應齒盤外邊緣、中線、底線關鍵待測點的位置,其上固定有不 同顏色測繪筆。
6.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繪支桿為螺紋桿, 測繪桿件與測繪支桿通過螺母連接。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支架一端帶有三角 框,另一端帶有兩個連接傳動軸的連接桿,三角框的交點處分別連接連接架的三個連桿。
8. 如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運動軌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架包括與測試 架和車架分別連接的三個連桿,在上端的連桿和連接下端連桿的車架間連接有彈簧。
【文檔編號】B62D63/00GK104118491SQ201410341559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6日
【發明者】林靜, 陸澤城, 辛明金, 李寶筏 申請人:沈陽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