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童車固定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童車固定機構,包括底盤和固定機構,所述的底盤上設有安裝槽,安裝槽的一側面設有第一通孔,另一側面設有第二通孔、第一卡孔和安裝凹槽,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的固定機構包括調節桿、卡環、支撐臂、活動板、彈簧和蓋板;蓋板罩于活動板上并置于安裝凹槽上;所述的支撐臂的中間設有通槽,支撐臂的側面設有第二卡孔;所述的活動板上設有套柱和卡塊;調節桿的末端設有柱孔,調節桿依次穿過第一通孔、通槽、第二通孔,和活動卡板上的套柱連接;卡塊穿過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則活動板與支撐臂連接。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活動的固定方式,免去了拆卸工具,而且安裝和固定十分方便和快捷。
【專利說明】 一種童車固定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童車部件領域,尤其是一種童車固定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學步車的支撐臂在安裝時,一般利用螺栓固定于底盤上,固定后是不可隨意拆卸的。如有破損需要更換配件時,需要利用工具松動螺栓,然后進行拆卸更換工作。這種固定方式組裝費力,效率低,更換也十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活動的童車固定機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現有學步車的支撐臂在安裝時,利用螺栓固定于底盤上,如有破損需要更換配件時,需要利用工具松動螺栓,然后進行拆卸更換工作。利用螺栓固定的方式,組裝費力,效率低,更換也十分麻煩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底盤和固定機構,所述的底盤上設有安裝槽,安裝槽的一側面設有第一通孔,另一側面設有第二通孔、第一卡孔和安裝凹槽,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的固定機構包括調節桿、卡環、支撐臂、活動板、彈簧和蓋板;蓋板罩于活動板上并置于安裝凹槽上;所述的支撐臂的中間設有通槽,支撐臂的側面設有第二卡孔;所述的活動板上設有套柱和卡塊;調節桿的末端設有柱孔,調節桿依次穿過第一通孔、通槽、第二通孔,和活動卡板上的套柱連接;卡塊穿過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則活動板與支撐臂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實用新型這樣活動式的固定機構,安裝和拆卸支撐臂十分容易。只要輕按調節桿活動板上的卡塊,使得卡塊與支撐臂和安裝槽上的卡孔分離就可以拔出支撐臂,或者將支撐臂插入安裝槽后,松開調節桿,卡塊自動穿過卡孔,實現支撐臂的固定。這種可活動的固定方式,免去了拆卸工具,而且安裝和固定十分方便和快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安裝槽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支撐臂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活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卡環和調節桿的示意圖。
[0012]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蓋板的示意圖。
[0013]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5]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盤2和固定機構。
[0016]底盤2上設有安裝槽5,安裝槽5的一側面設有第一通孔5-1,另一側面設有第二通孔5-2、第一卡孔5-3和安裝凹槽5-5,且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5_2在同一直線上。
[0017]固定機構包括調節桿4、卡環3、支撐臂1、活動板6、彈簧8和蓋板7。蓋板7罩于活動板6上并置于安裝凹槽5-5上。
[0018]如圖3所示,支撐臂I的中間設有通槽1-2,支撐臂I的側面設有第二卡孔1-1。
[0019]如圖4所示,活動板6上設有套柱6-3和卡塊6-2。如圖5所示,調節桿4的末端設有柱孔4-2,調節桿4依次穿過第一通孔5-1、通槽1-2、第二通孔5-2,和活動板6上的套柱6-3連接;卡塊6-2穿過第一卡孔5-3和第二卡孔1-1,則活動板6與支撐臂I連接。
[0020]如圖5所示,卡環3安裝于安裝槽5上的第一通孔5-1內,卡環3上設有卡槽3_1,調節桿4上設有卡勾4-1,卡環3套在調節桿4上,卡勾4-1和卡槽3-1接觸。
[0021]如圖4和圖6所示,蓋板7上設有第一固定孔7-1和套桿7_2。彈簧8套于套桿7-2上。活動板6上還設有套孔6-1,活動板6利用套孔6-1也套于蓋板7的套桿7_2上,則活動板6可沿套桿7-2滑動,彈簧8設于蓋板7與活動板6之間。如圖2所示,安裝凹槽5-5的一側面上還設有第二固定孔5-4,第一固定孔7-1和第二固定孔5-4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將蓋板7安裝于安裝凹槽5-5上。
[0022]拆卸時,按下調節桿4,則調節桿4推動了活動板6沿著蓋板7上的套桿7_2向后壓。此時,活動板6上的卡塊6-2穿出了支撐臂I上的第二卡孔1-1和安裝槽5上的第一卡孔5-3。支撐臂I解除固定后,可以從安裝槽5內拆卸出來。當替換上新的支撐臂I時,松開調節桿4,調節桿4移動至接觸到卡環3的卡槽3-1上,活動板6在彈簧8的作用下前移復位,活動板6上的卡塊6-2,穿過安裝槽5上的第一卡孔5-3,再穿入支撐臂I上的第二卡孔1-1,則支撐臂I就固定在了安裝槽5和活動板6上。
[0023]本實用新型為學步車底盤上半邊的固定機構,另一半邊與本實用新型以對稱的形式設于另外半邊的底盤上。如圖7所示,為安裝后的示意圖。
【權利要求】
1.一種童車固定機構,包括底盤和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盤上設有安裝槽,安裝槽的一側面設有第一通孔,另一側面設有第二通孔、第一卡孔和安裝凹槽,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的固定機構包括調節桿、卡環、支撐臂、活動板、彈簧和蓋板;蓋板罩于活動板上并置于安裝凹槽上;所述的支撐臂的中間設有通槽,支撐臂的側面設有第二卡孔;所述的活動板上設有套柱和卡塊;調節桿的末端設有柱孔,調節桿依次穿過第一通孔、通槽、第二通孔,和活動卡板上的套柱連接;卡塊穿過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則活動板與支撐臂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童車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環安裝于安裝槽上的第一通孔內,卡環上設有卡槽;所述的調節桿上設有卡勾,卡環套在調節桿上,卡勾和卡槽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童車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板上設有第一固定孔和套桿;所述的彈簧套于套桿上;所述的活動板上還設有套孔,活動板利用套孔也套于固定板的套桿上,則活動板可沿套桿滑動,彈簧設于蓋板與活動板之間;所述的安裝凹槽的一側面上還設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將蓋板安裝于安裝凹槽上。
【文檔編號】B62K9/00GK203714072SQ201420085514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7日
【發明者】邱靖濤 申請人:平湖米家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