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折疊式自行車,特別是一種能快速完成折疊或展開操作的快速折疊自行車。
背景技術:
由于人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從家里到站點、中途換乘及下車到工作單位都有一定路程,自行車起到了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現有的自行車體積大、重量重,不能隨身攜帶到公共交通工具上。為此,人們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折疊自行車,以便于人們隨身攜帶使用,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方便。
但現有的折疊自行車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是折疊或展開結構復雜,操作煩瑣,費時費力,連接不可靠。二是前輪向后輪折疊,雖然縮短了車身長度卻增加了寬度,不方便攜帶。針對現有折疊自行車存在的上述問題,但至今尚未有較滿意的產品面世。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折疊自行車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折疊簡單方便、連接牢固可靠的車架總成且能實現快速折疊或展開的快速折疊自行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折疊自行車,包括折疊車架、折疊把立、前叉、鞍座、后輪、前輪,在折疊車架的頭管后端設置第一鉸鏈座,第一鉸鏈座有兩鉸鏈孔;在折疊車架的中管上固定第二鉸鏈座,第二鉸鏈座的一端位于中管的前端,另一端位于中管的后端,位于中管前端的第二鉸鏈座前端上有兩鉸鏈孔,位于中管后端的第二鉸鏈座后端上有一個鉸鏈孔,頭管處第一鉸鏈座上兩鉸鏈孔和中管上第二鉸鏈座前端兩鉸鏈孔通過上連桿、下連桿兩個連桿鉸接成平行四邊形結構,下連桿后端底部設置第三鉸鏈座;折疊車架的后平叉前端設置第四鉸鏈座,第四鉸鏈座上有前鉸鏈孔和后鉸鏈孔;中管內插入座管,座管可在中管內上下移動,并通過束緊環緊固,座管的下端前后方向設置第五鉸鏈座;座管下端第五鉸鏈座的前方鉸鏈通過前連桿與下連桿后端第三鉸鏈座鉸接;座管下端第五鉸鏈座的后方鉸鏈通過后連桿與后平叉上的第四鉸鏈座后端鉸鏈孔鉸接。
所述第二鉸鏈座上設有二級驅動機構,二級驅動機構包括腳踏總成、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一鏈條、第二鏈條和后飛輪,腳踏總成固定在第二鉸鏈座上,第二鏈輪可轉動的設置在后平叉上的第四鉸鏈座的前端鉸鏈孔上,第一鏈輪固定在腳踏總成上,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帶動第二鏈輪轉動,第二鏈輪通過第二鏈條帶動設置在后輪上的后飛輪轉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下移動中管和鎖緊中管上鎖緊環,即可方便實現快速折疊或展開折疊自行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快速折疊自行車的使用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快速折疊自行車的折疊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快速折疊自行車的折疊車架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本發明的快速折疊自行車,包括折疊車架、折疊把立1、前叉2、鞍座3、后輪4、前輪31,在折疊車架的頭管6后端設置第一鉸鏈座7,第一鉸鏈座7上有兩鉸鏈孔8;在折疊車架的中管9上固定第二鉸鏈座10,第二鉸鏈座10的一端位于中管9的前端,另一端位于中管9的后端,位于中管9前端的第二鉸鏈座10前端上有兩鉸鏈孔11,位于中管9后端的第二鉸鏈座10后端上有一個鉸鏈孔12,頭管6處第一鉸鏈座7上兩鉸鏈孔8和中管上第二鉸鏈座10前端兩鉸鏈孔11通過上連桿13、下連桿14兩個連桿鉸接成平行四邊形結構,下連桿14后端底部設置第三鉸鏈座15;折疊車架的后平叉16前端設置第四鉸鏈座17,第四鉸鏈座17上有前鉸鏈孔18和后鉸鏈孔19;中管9內插入座管20,座管20可在中管9內上下移動,并通過束緊環5緊固,座管20的下端前后方向設置第五鉸鏈座;座管下端第五鉸鏈座的前方鉸鏈21通過前連桿22與下連桿14后端第三鉸鏈座15鉸接;座管下端第五鉸鏈座的后方鉸鏈23通過后連桿24與后平叉上的第四鉸鏈座17后端鉸鏈孔19鉸接;第二鉸鏈座10上設有二級驅動機構,二級驅動機構包括腳踏總成25、第一鏈輪26、第二鏈輪27、第一鏈條28、第二鏈條29和后飛輪30,腳踏總成25固定在第二鉸鏈座10上,第二鏈輪27可轉動的設置在后平叉16上的第四鉸鏈座17的前端鉸鏈孔18上,第一鏈輪26固定在腳踏總成25上,第一鏈輪26通過第一鏈條28帶動第二鏈輪27轉動,第二鏈輪27通過第二鏈條29帶動設置在后輪4上的后飛輪30轉動。
當座管20下移動時,其前端鉸接的前連桿22帶動車架前輪31向中管9處靠攏,其后端鉸接的后連桿24帶動車架后輪4向中管9處靠攏,這樣車架前、后輪相互靠近,車架處于最小折疊狀態。當座管9上移動時,座管下端兩連桿22、24撐住車架前輪31、后輪4向前后移動,鎖緊中管9上鎖緊環5固定座管20后,折疊車便牢固、可靠的展開。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于使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不能僅以本實施例來限定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即凡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變化或修飾,仍落在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