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摩托車,尤其是一種摩托車的減震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摩托車零部件如腳踏板、前貨箱、擋泥板等與車架之間需要通過螺栓、螺母等緊固件實將兩者安裝固定,而為了減小兩者間的震動傳遞,有時還需要在兩者間增設有減震結構。
參照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傳統減震連接結構,包括安裝體1以及支撐體2,兩者之間通過工字型的橡膠減震墊實現減震。減震墊通過變形裝入安裝體1的安裝孔11內,且中間開有可插入襯套5的連接孔;緊固螺栓或螺釘由安裝體1一側穿過襯套5與另一側支撐體2的螺母擰緊固定,使安裝體1與振動的支撐體2之間完全被軟性材質的減震墊隔開,震動得到減輕。
其中,工字型的減震墊的小徑(D1)與安裝孔11的孔徑根據需要可間隙配合、過渡配合或者過盈配合,但為了使減震墊能夠變形裝入安裝孔11內,需滿足以下幾點要求:一是其厚度(t1和t2)不能太厚;二是減震墊大徑(D2)和小徑(D1)之間形成的與安裝體1的重合寬度(b)不能過大;三是減震墊的選用材質不能過硬。否則減震墊與安裝孔11之間裝配困難甚至無法裝入,因此無法獲得明顯的減震效果,只能使用在振動小或者不要求獲得明顯減震效果的場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摩托車的減震連接結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摩托車的減震連接結構,包括通過連接件實現緊固的安裝體以及支撐體,所述安裝體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的一側設有T型減震墊,另一側設有柱形減震墊;所述柱形減震墊設有沉孔,所述T型減震墊的小徑端依次插入所述安裝孔及沉孔內;所述T型減震墊及柱形減震墊均設有軸向貫通孔,兩個所述貫通孔共同形成供襯套插入的連接孔,所述連接件穿過襯套實現緊固。
所述連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
所述螺母一體焊接在所述支撐體上。
所述螺母由所述支撐體直接開有的螺紋孔形成。
所述T型減震墊和/或柱形減震墊設有若干個圍繞所述連接孔軸向布置的減震細孔。
所述連接孔為齒形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安裝孔兩側分別設置有T型減震墊及柱形減震墊,T型減震墊的小徑端插入柱形減震墊的沉孔內,使安裝體與支撐體完全隔離,有效減弱緊固部位軸向和徑向方向的振動傳遞,防止因零部件振動產生噪音和震感問題;且分體式的減震墊結構,裝配更為簡便,避免了以往裝配中工字型減震墊需要費力變形裝入安裝孔內的問題,省時省力;同時減震墊能夠根據振動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尺寸和材料,減震效果明顯,適用場合更廣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減震連接結構;
圖2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圖3為圖2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種連接方式;
圖5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
圖6為減震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減震墊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8位本發明的應用實例。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2、圖3,一種摩托車的減震連接結構,包括通過連接件6實現緊固的安裝體1以及支撐體2,安裝體1設有安裝孔11。
所述安裝孔11的一側設有T型減震墊3,另一側設有柱形減震墊4;其中,柱形減震墊4內設有沉孔41,使T型減震墊3的小徑端31插入沉孔41內相互嵌合,能夠避免T型減震墊3的小徑端31由于過短而在徑向作用力下變形而被擠出安裝孔,從而影響減震效果。
T型減震墊3及柱形減震墊4均設有軸向貫通孔,兩個貫通孔共同形成供襯套5插入的連接孔51,連接件6穿過襯套5實現所述安裝體1與支撐體2之間的緊固連接。
安裝體1與支撐體2可采用螺栓或螺釘實現緊固。采用螺栓連接時,與螺栓61緊固的螺母62可以一體焊接在支撐體2上,安裝簡便、省力;或參照圖4,直接在支撐體2上開有螺紋孔形成螺母62,制造更為簡便。
螺栓61或螺釘能夠從安裝體1一側依次穿過T型減震墊3、柱形減震墊4與支撐體2上的螺母62連接固定,使安裝體1與支撐體2完全隔離,有效減弱緊固部位在軸向和徑向方向上的振動傳遞,防止因零部件振動產生噪音和震感問題。
且分體式的減震墊結構,其能夠在安裝孔11兩側直接對插組裝,避免了以往工字型減震墊需要外力按壓使其變形才能裝入的問題,裝配更為簡便,省時省力。
同時減震墊的尺寸設計如厚度t或重合寬度b,以及減震墊的材質選用都更為自由,能夠根據振動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尺寸和材料,可應用在如摩托車的腳踏板、前貨箱、側蓋、頭盔箱、擋泥板等安裝緊固部位,以此消除振動帶來的不利影響;甚至在其它零部件如燈具、儀表、箱體等安裝緊固部位也能采用類似結構,可以減少因振動帶來的磨損、斷裂以及功能失效等問題,減震效果明顯,適用場合廣泛。
參照圖5,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安裝孔11上的T型減震墊3與柱形減震墊4的位置相反,緊固螺栓61能夠從安裝體1一側,依次穿過柱形減震墊4、T型減震墊3與支撐體2上的螺母62連接固定。
參照圖6,T型減震墊3和/或柱形減震墊4設有若干個圍繞連接孔51軸向布置的減震細孔,可以降低減震墊徑向的剛度,提供更好的徑向減震效果。
參照圖7,將連接孔51設置為齒形孔,也能起到降低減震墊徑向的剛度的作用,從而提供更好的徑向減震效果。
參照圖8,為本發明在摩托車上應用的具體實例。為了提高駕駛員的舒適感,減輕振動從車架8、腳踏板7傳遞到駕駛員的腳上,腳踏板7與車架8的固定設有本發明的減震連接結構,軟性材質的T型減震墊3和柱形減震墊4將腳踏板7與車架8隔開,震動得到減輕,舒適度得到改善。
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后,摩托車零部件之間減震連接結構的裝配更為簡便快捷,且減震墊能夠根據實際所需選擇合適的尺寸和材料,減震效果明顯,適用場合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