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尤其涉及一種空間利用效率佳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
背景技術:
嬰幼兒推車為一種常見的嬰幼兒載具,能在家庭出游時輕松地帶著孩童游玩,減輕許多父母的負擔,而能提高家庭出游之意愿,拉近親子關系。近來推車款式不斷推陳出新,在產品需求考慮上也更為細膩,如針對部分家庭中有兩個嬰幼童,即雙人座之嬰兒推車產品可供選擇。
常用的雙人座嬰兒推車是讓孩童以并排方式乘坐,兩人均可在行進中欣賞沿途風景,但左右座椅式嬰兒推車的車身較寬,在移動及收納上相對不便,且兩個孩童依年齡不同可能也有較顯著的體重差距,在操控上容易發生重心偏移而導致操作不易,在外觀上也顯得笨重而遲鈍。
鑒于左右座椅式推車有著上述缺點,業界推出另一種前后座椅式嬰幼兒推車,此種推車依座位設置方式不同,其影響會反應在車身長度上。如美國公告US8955869B2號的專利案,由所述專利案圖3可見,其利用兩個連桿分別連接前、后車輪,并在兩個連桿銜接處安裝座位墊高離地距離,并再額外加裝另一組車架及座位,此種設置方式使得兩個座位的前后間距較長,故在前座的孩童與家長的距離較遠,且容易位于視線死角而不易照看。又,如美國公告USD616338號專利案,是將其中一個座位墊高,以高低方式設置兩個座位,此種設置方式除了會增加推車整體高度外,又因座位間空間狹小難以將嬰幼兒安置在座位上。是以,如何改善習用前后座位式雙人座嬰兒車空間利用效率不良所造成的缺失,實為業界亟欲克服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解決現有技術中座位空間利用效率不佳的問題。
技術方案:一種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包含有一第一組裝部、一第二組裝部、以及一第三組裝部。所述第一組裝部,包含有一第一座位,二連接于所述第一座位兩側的第一車架,一連接每一所述第一車架的把手,以及一介于每一所述第一車架之間并可供設置所述第一座位的第一容置區。所述第二組裝部,包含有一第二座位,二連接于所述第二座位兩側的第二車架,復數連接于所述第二車架遠離所述第二座位一側的車輪,以及一介于每一所述第二車架之間并可供設置所述第二座位的第二容置區。所述第三組裝部,包含有一連接于每一所述第一車架遠離所述把手一端的第一連接件,一連接于每一所述第二車架遠離所述第二座位一端的第二連接件, 且每一所述第一車架相對每一所述第二車架傾斜形成L型設置。
進一步的,上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所述第三組裝部包含有二跨設于每一所述第一車架與每一所述第二車架相鄰一側的加強桿,每一所述加強桿兩端分別連接于其中一所述第一車架與其中一所述第二車架。
進一步的,上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所述第三組裝部包含有一設置于每一所述加強桿之間的抗壓板。
進一步的,上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所述第二組裝部包含有二分別連接于所述第二座位兩側的托架,以及二設置于所述第二車架并對應每一所述托架設置的定位件,且所述第二座位透過每一所述托架及每一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每一所述第二車架。
進一步的,上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每一所述托架包含有一自所述第二座位中央朝向其中一所述第二車架延伸的縱向連桿,一連接于所述縱向連桿一側的卡扣,以及一連接所述縱向連桿并遠離所述卡扣延伸的橫向連桿,以及一連接于所述橫向連桿末端的滑輪,每一所述定位件包含有一設置于其中一所述第二車架且對應所述卡扣設置的卡槽,以及一遠離所述卡槽并可供所述滑輪進入及旋轉的滑軌。
進一步的,上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每一所述定位件包含有一自所述卡槽朝向另一所述定位件延伸的鎖定桿,每一所述托架包含有一撥片,以及一開設在所述撥片上并對應所述鎖定桿的鎖定孔。
進一步的,上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所述第一座位樞設于每一所述第一車架,且所述第一座位可于所述第一容置區內樞轉。
進一步的,上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所述第二座位樞設于每一所述第二車架,且所述第二座位可于所述第二容置區內樞轉。
進一步的,上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每一所述第一車架相對每一所述第二車架傾斜角度為55度至65度。
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結構合理,提供一種車體輕巧、結構穩固且安全性佳的雙人座嬰兒車,本發明之第一車架、第二車架是采L型連接方式,此種空間配置方式可在增加推車長度與高度之間求取平衡,且有效利用車輪周邊空間,改善了習用雙人座推車空間利用效率差之缺失,同時能產生新穎之設計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實施例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的實施例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的實施例1的另一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6為本發明所述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的第二車架與第二座位之組裝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所述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實施例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
第一組裝部.10 第一座位.11
第一車架.12 把手.13
第一容置區.14 第二組裝部.20
第二座位.21 第二車架.22
車輪.23 第二容置區.24
托架.25 縱向連桿.251
卡扣.252 橫向連桿.253
滑輪.254 撥片.255
鎖定孔.256 定位件.26
卡槽.261 滑軌.262
鎖定桿.263 第三組裝部.30
第一連接件.31 第二連接件.32
加強桿.33 抗壓板.34
架高組件.40 嬰幼兒提籃.5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的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包含有一第一組裝部10、一第二組裝部20、以及一第三組裝部30。其中所述第一組裝部10、所述第二組裝部20主要的用途在于提供幼童座位的支持骨架,并由所述第三組裝部30將兩者組合成一體。
具體而言,所述第一組裝部10包含有一第一座位11,二連接于所述第一座位11兩側的第一車架12,一連接每一所述第一車架12的把手13,以及一介于每一所述第一車架12之間并可供設置所述第一座位11的第一容置區14。本實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車架12與所述把手13共同構成環繞所述第一座位11的外框,所述第一座位11與每一所述第一車架12樞接,且所述第一座位11可于所述第一容置區14內樞轉,可供使用者調整所述第一座位11的角度,以便將孩童安置在所述第一座位11上。
此外,所述第二組裝部20包含有一第二座位21,二連接于所述第二座位21兩側的第二車架22,復數連接于所述第二車架22遠離所述第二座位21一側的車輪23,以及一介于每一所述第二車架22之間并可供設置所述第二座位21的第二容置區2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位11、所述第二座位21可套接軟質布料、泡棉等構成座椅,以供幼童乘坐。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座位21樞設于每一所述第二車架22,且所述第二座位21可于所述第二容置區24內樞轉,可供使用者調整所述第二座位21的角度,以便將孩童安置在所述第二座位21上。
所述第三組裝部30包含有一連接于每一所述第一車架12遠離所述把手13一端的第一連接件31,一連接于每一所述第二車架22遠離所述第二座位21一端的第二連接件32, 且每一所述第一車架12相對每一所述第二車架22傾斜形成L型設置。較佳地,每一所述第一車架12相對每一所述第二車架22傾斜角度可為55度至65度。透過上述結構,所述第一座位11與所述第二座位21可依安裝狀況調整推車整體之長度、高度配置,且所述第二座位21位置距離車輪23較近,無須架高浪費底部空間,得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空間利用效率不佳的問題。
進一步地,為提高本發明所述高空間利用率的嬰幼兒雙人座手推車的整體結構強度,所述第三組裝部30包含有二跨設于每一所述第一車架12與每一所述第二車架22相鄰一側的加強桿33,每一所述加強桿33兩端分別連接于其中一所述第一車架12與其中一所述第二車架22。所述第三組裝部30包含有一設置于每一所述加強桿33之間的抗壓板34。借此可提高所述第一車架12與所述第二車架22之間的支撐力。
此外,如圖4-6所示,所述第二組裝部20包含有二分別連接于所述第二座位21兩側的托架25,以及二設置于所述第二車架22并對應每一所述托架25設置的定位件26,且所述第二座位21透過每一所述托架25及每一所述定位件26固定于每一所述第二車架22。每一所述托架25包含有一自所述第二座位21中央朝向其中一所述第二車架22延伸的縱向連桿251,一連接于所述縱向連桿251一側的卡扣252,以及一連接所述縱向連桿251并遠離所述卡扣252延伸的橫向連桿253,以及一連接于所述橫向連桿253末端的滑輪254。每一所述定位件26包含有一設置于其中一所述第二車架22且對應所述卡扣252設置的卡槽261,以及一遠離所述卡槽261并可供所述滑輪254進入及旋轉的滑軌262。借此,使用者可輕易地組裝所述第二座位21及所述第二車架22、或將所述第二座位21自所述第二車架22上拆除。
在另一實施狀態下,每一所述定位件26包含有一自所述卡槽261朝向另一所述定位件26延伸的鎖定桿263,每一所述托架25包含有一具有彈性的撥片255,以及一開設在所述撥片255上并對應所述鎖定桿263的鎖定孔256。當使用者將每一所述定位件26連接至每一所述托架25的過程中,所述撥片255會被所述鎖定桿263朝內推開,并在所述鎖定桿263扣入所述鎖定孔256時,所述撥片255便回彈并扣接在所述鎖定桿263上。使用者亦可撥開每一所述撥片255并將每一所述托架25提起,即可使每一所述托架25脫離每一所述定位件26。
實施例2
另參照第7圖所示,本發明亦可將所述第二座位21拆除,并更換上二架高組件40,而能作為連接一嬰幼兒提籃50之用,此種推車型態適用于年齡小的嬰兒,由于嬰幼兒座椅與提籃已為本領域相當常見之構件,在此不加以詳述其結構。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車體輕巧、結構穩固且安全性佳的雙人座嬰兒車,本發明之第一車架12、第二車架22是采L型連接方式,此種空間配置方式可在增加推車長度與高度之間求取平衡,且有效利用車輪23周邊之空間,改善了習用雙人座推車空間利用效率差之缺失,同時能產生新穎之設計感。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