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推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自動收折手推車。
背景技術:
手推車是以人力推、拉的搬運車輛,它是一切車輛的始祖。雖然手推車物料搬運技術不斷發展,但手推車仍作為不可缺少的搬運工具而沿用至今。手推車在生產和生活中獲得廣泛應用是因為它造價低廉、維護簡單、操作方便、自重輕,能在機動車輛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離搬運較輕的物品時十分方便。
不同用途的手推車都有著不同的車體結構,通用四輪手推車大多有一個載貨平臺。專用手推車則結構繁多,有的車體制成箱形,適于搬運重量輕而便于裝卸的物品,有的車體伸出托架,便于安放桿、軸和管子等零件。
固定式手推車都存在一個共通的缺點:手推車在存放時,占用空間大。雖然目前有一些可折疊的手推車,但是其結構復雜,而且收折也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收折方便且收折后占用空間小的自動收折手推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措施:
自動收折手推車,包括前支撐桿、后支撐桿、長桿、短桿、折疊架和行走輪,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分別有兩根,且相互平行設置,同一側的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之間安裝有折疊架,折疊架一側上端固定在前支撐桿的頂部,下端與前支撐桿滑動配合連接,折疊架另一側上端固定在后支撐桿的頂部,下端與后支撐桿滑動配合連接,折疊架的中部頂端、前支撐桿的上端和后支撐桿的上端分別固定有卡箍件A,長桿卡合在卡箍件A內,前支撐桿的上端和后支撐桿的上端還分別固定有卡箍件B,短桿卡合在卡箍件B內,所述行走輪安裝在前支撐桿的下端。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完善: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行走輪為可上下伸縮式結構。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后支撐桿為中空結構,且后支撐桿的下方還設置有伸縮支腳,伸縮支腳套裝于后支撐桿內,伸縮支腳在豎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調。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長桿包括一根端頭桿和至少一根縮口桿,所述縮口桿的一端設置有縮口部,端頭桿的一端與其中一根縮口桿的縮口部配合連接,其余縮口桿的縮口部與另一根縮口桿配合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端頭桿與縮口桿之間、一根縮口桿與另一根縮口桿之間分別通過連接繩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縮口桿為三根。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折疊架由多個折疊單元組成,所述折疊單元包括兩根折疊桿和中鉸鏈,兩根折疊桿的中部通過中鉸鏈鉸接成一體結構,一個折疊單元的折疊桿下端與另一個折疊單元的折疊桿下端通過下鉸鏈鉸接在一起,一個折疊單元的折疊桿上端與另一個折疊單元的折疊桿上端通過下鉸鏈鉸接在一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前后支撐桿與折疊架連接,可實現在水平面內的收折,通過伸縮支腳和行走輪的高度可調結構,可實現在豎直面內的收折,可最大限度地縮減手推車的存放空間。
2、收折時,將長桿和短桿分別取下,即可將后支撐桿向前支撐桿移動,同時將伸縮支腳和行走輪收回前后支撐桿內,整個收折過程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收折手推車的使用狀態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收折手推車的半折疊狀態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收折手推車的折疊狀態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長桿的折疊示意圖;
圖中:1-前支撐桿,2-后支撐桿,3-長桿,4-短桿,5-折疊架,6-卡箍件A,7-卡箍件B,8-行走輪,9-伸縮支腳,301-端頭桿,302-連接繩,303-縮口桿,3031-縮口部,501-折疊桿,502-下鉸鏈,503-中鉸鏈,504-上鉸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請參考圖1至圖4,自動收折手推車,包括前支撐桿1、后支撐桿2、長桿3、短桿4、折疊架5和行走輪8,前支撐桿1和后支撐桿2分別有兩根,且相互平行設置,同一側的前支撐桿1和后支撐桿2之間安裝有折疊架5,折疊架5一側上端固定在前支撐桿1的頂部,下端與前支撐桿1滑動配合連接,折疊架5另一側上端固定在后支撐桿2的頂部,下端與后支撐桿2滑動配合連接,折疊架5的中部頂端、前支撐桿1的上端和后支撐桿2的上端分別固定有卡箍件A6,長桿3卡合在卡箍件A6內,前支撐桿1的上端和后支撐桿2的上端還分別固定有卡箍件B7,短桿4卡合在卡箍件B7內,所述行走輪8安裝在前支撐桿1的下端。
所述行走輪8為可上下伸縮式結構,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通過調節行走輪8的伸縮結構來調節手推車的整體高度,方便簡單,使用靈活。
所述后支撐桿2為中空結構,且后支撐桿2的下方還設置有伸縮支腳9,伸縮支腳9套裝于后支撐桿2內,伸縮支腳9在豎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調,在折疊時,可最大限度的將手推車的折疊尺寸縮減到最小。
所述長桿3包括一根端頭桿301和至少一根縮口桿303,所述縮口桿303的一端設置有縮口部3031,端頭桿301的一端與其中一根縮口桿303的縮口部3031配合連接,其余縮口桿303的縮口部3031與另一根縮口桿303配合連接。長桿3也可“折疊”,進一步縮減手推車在折疊后的尺寸。且端頭桿301與縮口桿303之間、一根縮口桿303與另一根縮口桿303之間分別通過連接繩302連接,可防止端頭桿301和縮口桿303在折疊后,散落,致使無法回裝。
在本實施例的方案中,所述縮口桿303為三根,且端頭桿301、縮口桿303、短桿4的長度相同,即打開的手推車的長度為寬度的四倍。
所述折疊架5由多個折疊單元組成,所述折疊單元包括兩根折疊桿501和中鉸鏈503,兩根折疊桿501的中部通過中鉸鏈503鉸接成一體結構,一個折疊單元的折疊桿501下端與另一個折疊單元的折疊桿501下端通過下鉸鏈502鉸接在一起,一個折疊單元的折疊桿501上端與另一個折疊單元的折疊桿501上端通過下鉸鏈504鉸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使用時,后支撐桿2向外移動,折疊架5沿著手推車的長度方向展開,將端頭桿301和多跟縮口桿303依次首尾連接,形成長桿3,將長桿3扣合在卡箍件A6內,長桿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前支撐桿1和后支撐桿2上,將短桿4卡合在卡箍件B7內,調節行走輪8和伸縮支腳9的高度,使其符合使用需求,推動時,提起前支撐桿1即可向前推動,簡單方便,手推車處于靜止狀態時,伸縮支腳9支撐于地面上,不需人力保持。折疊時,將長桿3和短桿4分別取下,將長桿3分別拆開,將行走輪8和伸縮支腳9分別收回前支撐桿1和后支撐桿2內,將前支撐桿1和后支撐桿2折疊在一起,實現收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