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備胎安裝支架和車輛。
背景技術:
備胎安裝支架是固定備胎的支架。目前現有的備胎安裝支架與備胎規格之間是唯一對應關系,即,一個備胎安裝支架只能用于一種型號的備胎的安裝,無法匹配多種型號的備胎的安裝,無法滿足備胎安裝支架的通用化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備胎安裝支架,該備胎安裝支架能夠適應不同規格的備胎的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該車輛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備胎安裝支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備胎安裝支架,該備胎安裝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上設置有緊固備胎中心的第一緊固件,以及設置有用于箍緊所述備胎外周的箍緊件,其中,所述箍緊件的長度可沿所述備胎的徑向調節。
可選地,所述箍緊件包括第一拉帶和第二拉帶,所述第一拉帶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拉帶的第一端可沿所述備胎的徑向可滑動地安裝到所述支架本體上,所述第一拉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拉帶的第二端可拆卸地相連。
可選地,所述第一拉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拉帶的第二端中的一者設置有帶扣,另一者設置有鎖舌,所述鎖舌可拆卸地插入至所述帶扣的插槽中。
可選地,所述支架本體上形成有滑軌,所述滑軌的滑槽沿所述備胎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拉帶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拉帶的第一端設置有滑芯,所述滑芯嵌裝到所述滑槽中。
可選地,所述滑軌和所述滑芯之間設置有滾動件,所述滑芯包括滑動板和連接在該滑動板上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用于和所述第一拉帶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拉帶的第一端相連,所述滑軌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滑動腔和第二滑動腔,所述滑動板的相對兩側邊緣分別可滑動地插入所述第一滑動腔和第二滑動腔內,所述第一滑動腔和第二滑動腔內分別容納有夾持在所述滑動板上下兩側的所述緊固件。
可選地,所述連接架包括從所述滑動板上向上垂直延伸的第一連接板和從所述第一連接板的末端沿平行于所述滑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連接板,且所述第二連接板和所述滑動板均朝向所述備胎延伸,所述第一滑動腔和所述第二滑動腔的面向所述備胎的側壁上形成有避讓所述滑動板的第二夾縫,所述第二連接板連接到所述第一拉帶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拉帶的第一端。
可選地,所述支架本體包括十字形支架和連接在所述十字形支架上的第一環形圓管,所述第一環形圓管的圓心和所述十字形支架的相交點重合并用于設置所述第一緊固件,所述第一拉帶和所述第二拉帶的數量均為兩個,并分別連接在所述十字形支架的四個端部上,且所述第一拉帶和第二拉帶呈直線布設。
可選地,所述支架本體安裝到車輛尾門上。
可選地,所述備胎安裝支架還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到所述支架本體上的護罩,所述護罩用于將所述備胎罩蓋在所述支架本體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車輛,該車輛包括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備胎安裝支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安裝備胎時,首先可以通過第一緊固件將備胎的中心固定于支架本體上,然后可以通過箍緊件箍緊備胎的外周,從而保證備胎牢靠地固定到備胎安裝支架上。另外,由于箍緊件的長度可沿備胎的徑向調節,因而可以根據備胎的型號調節箍緊件的長度,能夠匹配多種型號的備胎的安裝,滿足用戶各種備胎安裝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備胎安裝支架沿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備胎安裝支架沿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十字形支架具有滑軌部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沿圖3中剖面線A-A所剖得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沿圖4中剖面線B-B所剖得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備胎安裝支架的爆炸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備胎安裝支架的裝配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 支架本體 100 十字形支架 101 第一環形圓管
102 第二環形圓管 11 滑軌 110 第一夾縫
111 第一滑動腔 112 第二滑動腔 113 第二夾縫
12 滑芯 120 滑動板 121 第一連接板
122 第二連接板 13 滾動件 14 第二緊固件
141 第二螺栓 142 第二螺母 143 第二加強板
15 車輛尾門 20 第一緊固件 21 第一螺栓
22 第一螺母 23 第一加強板 30 備胎
40 箍緊件 41 第一拉帶 42 第二拉帶
400 帶扣 401 鎖舌 50 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內、外”是指相應部件輪廓的內和外。
如圖1、圖2和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備胎安裝支架,包括支架本體10,支架本體10上設置有緊固備胎30中心的第一緊固件20,以及設置有用于箍緊備胎30外周的箍緊件40,其中,箍緊件40的長度可沿備胎30的徑向調節。
這樣,安裝備胎30時,首先可以通過第一緊固件20將備胎30的中心固定于支架本體10上,然后可以通過箍緊件40箍緊備胎30的外周,從而保證備胎30牢靠地固定到備胎安裝支架上。另外,由于箍緊件40的長度可沿備胎30的徑向調節,因而可以根據備胎30的型號調節箍緊件40的長度,能夠匹配多種型號的備胎30的安裝,滿足用戶各種備胎30的安裝需求。
箍緊件40可以為任意長度可調節的結構,為方便調節箍緊件40的長度,且方便備胎30的拆裝,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1和圖2所示,箍緊件40包括第一拉帶41和第二拉帶42,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可沿備胎30的徑向可滑動地安裝到支架本體10上,第一拉帶41的第二端和第二拉帶42的第二端可拆卸地相連。
在這種情況下,箍緊件40可以包括三種不同的結構。具體地,在第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均可以沿備胎30的徑向可滑動地安裝到支架本體10上,此時可以提高備胎30的安裝效率;在第二種實施方式中,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可以沿備胎30的徑向可滑動地安裝到支架本體10上,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固定到支架本體10上;在第三種實施方式中,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固定到支架本體10上,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可以沿備胎30的徑向可滑動地安裝到支架本體10上。
下面以第一種實施方式為例闡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備胎安裝支架是如何匹配不同尺寸的備胎30的安裝的。當需要安裝小尺寸規格的備胎30時,可以朝向靠近第一緊固件20的方向分別滑動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使得第一拉帶41和第二拉帶42的總長度減少,以匹配小尺寸的備胎30的安裝。當需要安裝大尺寸規格的備胎30時,可以朝向遠離第一緊固件20的方向分別滑動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使得第一拉帶41和第二拉帶42的總長度變大,以匹配大尺寸的備胎30的安裝。
另外,在其他可能的變形方式中,箍緊件40還可以為抽拉式拉帶結構,該抽拉式拉帶結構的兩端固定到支架本體10上,可以通過抽出和拉回操作調節箍緊件40的長度,以適應不同規格的備胎30的尺寸大小。
支架本體10可以為任意合適形狀的結構,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為減輕備胎安裝支架的重量,且保證足夠可靠的結構強度,如圖2所示,支架本體10可以包括十字形支架100和連接在十字形支架100上的第一環形圓管101,第一環形圓管101的圓心和十字形支架100的相交點重合并用于設置第一緊固件20,第一拉帶41和第二拉帶42的數量均為兩個,并分別連接在十字形支架100的四個端部上,且第一拉帶41和第二拉帶42呈直線布設。換言之,相連的一對第一拉帶41和第二拉帶42與另一對相連的第一拉帶41和第二拉帶42呈十字形布設。
其中,如圖6所示,第一緊固件20可以包括第一螺栓21、第一螺母22和第一加強板23,且第一螺母22焊接到第一加強板23上,第一加強板23焊接到支架本體10上,以增加連接強度。安裝時,第一螺栓21可以依次穿過平墊片、備胎30、第一螺母22和第一加強板23,并螺紋連接到支架本體10上,通過旋擰第一螺栓21既可快速地將備胎30固定到支架本體10上。另外,為方便用戶戶外徒手拆裝備胎30,第一螺母22可以花型螺母。
為進一步增強支架本體10的結構強度,如圖2所示,支架本體10還可以包括連接在十字形支架100上的第二環形圓管102,該第二環形圓管102和第一環形圓管101的圓心重合,且位于第一環形圓管101的內側。
為方便拆裝備胎30,第一拉帶41的第二端和第二拉帶42的第二端可拆卸地相連,具體地,如圖1所示,第一拉帶41的第二端和第二拉帶42的第二端中的一者設置有帶扣400,另一者設置有鎖舌401,鎖舌401可拆卸地插入至帶扣400的插槽中。具體地,此處可用包括兩種情形:情形一,如圖1所示,第一拉帶41的第二端上設置有帶扣400,第二拉帶42的第二端設置有鎖舌401;情形二,第一拉帶41的第二端上設置有鎖舌401,第二拉帶42的第二端設置有帶扣400。
這樣,安裝備胎30時,通過將鎖舌401插入至帶扣400中,即可快速實現備胎30的外周箍緊。拆卸備胎30時,通過從帶扣400中拔出,即可用快速解除備胎30的周向箍緊。
如圖2和圖3所示,為實現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可滑動地安裝到支架本體10上,如圖3和圖4所示,支架本體10上形成有滑軌11,滑軌11的滑槽沿備胎30的長度方向延伸,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設置有滑芯12,滑芯12嵌裝到滑槽中。這樣,通過拉動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使得滑芯12沿滑軌11滑動,從而可以方便地調節第一拉帶41和/或第二拉帶42的長度。
更進一步地,為減少滑芯12沿滑軌11滑動時的摩擦阻力,滑軌11和滑芯12之間設置有滾動件13。其中滾動件13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可以滾動的結構,例如,滾動件13可以為滾輪。
為使得滑芯12穩定地沿滑軌11滑動,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示,滾動件13為滾珠,滑芯12包括滑動板120和連接在該滑動板120上的連接架,連接架用于和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相連,滑軌11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滑動腔111和第二滑動腔112,滑動板120的相對兩側邊緣分別可滑動地插入第一滑動腔111和第二滑動腔112內,第一滑動腔111和第二滑動腔112內分別容納有夾持在滑動板120上下兩側的滾珠。
即,如圖5所示,第一滑動腔111和第二滑動腔112可以容納上下兩排滾珠,且第一滑動腔111和第二滑動腔112相對的側壁上均形成有第一夾縫110,該第一夾縫110剛好可以允許滑動板120插入,并由上下兩排滾珠穩定夾持。
為使得滑動板120沿滾珠滑動更為平穩,如圖5所示,連接架連接在滑動板120的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并與第一滑動腔111和第二滑動腔112等間隔設置。這樣,可以保證連接架受力更為均勻。其中,連接板120的寬度方向是垂直于滑軌11的滑槽的延伸方向,即,圖5中的左右方向。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連接架包括從滑動板120上向上垂直延伸的第一連接板121和從第一連接板121的末端沿平行于滑動板12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連接板122,為增大滑芯12的滑動行程,第二連接板122和滑動板120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連接板122連接到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具體地,第二連接板122上形成有安裝孔,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形成有連接套,該連接套穿過該安裝孔。
為方便連接架和第一拉帶4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拉帶42的第一端相連,且進一步增大滑芯12的滑動行程,如圖5所示,第二連接板122和滑動板120均朝向備胎30延伸,且第一滑動腔111和第二滑動腔112的面向備胎30的側壁上形成有避讓滑動板120的第二夾縫113。這樣,當滑動板120滑動到第一滑動腔111和第二滑動腔112的面向備胎30的側壁時,第二夾縫113可以允許滑動板120插入,使得滑動板120可以繼續向前滑行。
備胎安裝支架可以安裝到車輛的任何合適的位置,作為一種實施方式,如圖6和圖7所示,該支架本體10安裝到車輛尾門15上。
為提供一種用戶選擇,備胎安裝支架可拆卸地安裝到車輛尾門15上。例如,備胎安裝支架可以通過第二緊固件14安裝到車輛尾門上。第二緊固件14可以包括第二螺栓141、第二螺母142和第二加強板143,第二螺母142焊接到第二加強板143上,第二加強板143焊接到車輛尾門上,車輛尾門上形成有螺紋孔。這樣,安裝時,可以將第二螺栓141依次穿過備胎安裝支架、第二螺母142和第二加強板143,并螺紋連接到車輛尾門上的螺紋孔,即完成備胎安裝支架的安裝。
為防護備胎30,備胎安裝支架還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到支架本體10上的護罩50,例如,護罩50可以通過拉鏈連接到支架本體10上,護罩50用于將備胎30罩蓋在支架本體10上。例如,護罩50可以為橡膠材質,具有重量輕、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該車輛包括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備胎安裝支架。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