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多功能嬰兒推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23026閱讀:678來源:國知局
多功能嬰兒推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多功能嬰兒推車。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即將迎來又一批新生兒,小孩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更為突出,寶寶的相關產品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作為寶寶代步工具的嬰兒推車,是新生兒家庭必不可少的物品。然而現在市場上的嬰兒推車功能單一,重復利用率不高,易造成資源浪費問題。

隨著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產品多功能化受到逐步重視,在此背景下,設計新型多功能嬰兒推車備受關注。如專利CN204077941U公開了可轉換為嬰兒推車的三輪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伸縮彎折上管的前端通過上開口環連接件與套管下端連接,所述座桿位于伸縮彎折上管上方并于伸縮彎折上管的彎折處與伸縮彎折上管連接,所述曲柄鏈輪鏈條機構及驅動輪安裝在伸縮彎折上管的后端;折疊下管的前端通過下開口環連接件與立管下端活動連接,折疊下管的后端與伸縮彎折上管的后端鉸接;兩個轉向輪具有相同的收展支撐機構并且相對立管對稱;嬰兒座固定在套管上,其方式可分別為三輪折疊自行車和嬰兒推車。

但是,上述現有技術中嬰兒座椅由自行車筐旋轉而成,設施較為不安全,且自行車前輪采用兩輪合并結構,不便于作為要求高靈敏度的自行車前轉向輪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多功能嬰兒推車,解決現有嬰兒推車不可實現幼兒騎行功能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多功能嬰兒推車,包括構成嬰兒推車主體形狀的骨架;所述骨架安裝于車底架上,車底架前部安裝有前輪,后部設置兩對稱的后輪;所述前輪設置蹬踏驅動裝置;所述骨架包括推桿,與車底架連接的前腳管和后腳管;所述推桿、前腳管、后腳管與折疊機構連接。

在上述嬰兒推車中,設置了蹬踏驅動裝置,使嬰兒推車具備騎行的功能,蹬踏驅動裝置設置在前輪位置,與幼兒騎行踏板設計位置相符。推桿、 前腳管、后腳管與折疊機構連接,可實現骨架的結構調整,便于嬰兒推車的收放使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多功能嬰兒推車的改進,所述車底架包括連接兩對稱后輪的后輪軸,位于前輪上部的車底架連接件,連接車底架連接件和后輪軸的兩根底架桿。車底架為三桿型設計,作為嬰兒推車使用時,車底架呈較為穩定的三角形構造,為嬰兒提供更舒適的出行體驗;作為騎行車使用時,兩根底架桿合并作為騎行車的中軸車架,整車為工字型結構,便于轉向和騎行,且底架桿采用可伸縮結構,滿足騎行車長度可調,可適用于不同高度和年齡的幼兒。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多功能嬰兒推車的改進,所述后輪軸和底架桿上設有固定孔;所述底架桿中部設置用于固定騎行座椅的通孔。對于上述多功能嬰兒推車,后輪軸和底架桿上設有固定孔,后輪軸和底架桿通過緊固件連接,可實現推桿、前腳管、后腳管的拆卸安裝。同時,底架桿設置通孔,用于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形式中騎行座椅的固定,通過將嬰兒推車上部拆除,合并兩底架桿,將騎行桌椅通過通孔固定于車底架上,可完成騎行狀態座椅部分的改裝。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多功能嬰兒推車的改進,所述蹬踏驅動裝置包括與前輪軸連接的踏板,連接前輪與車架的前叉,位于車架上部的騎行車把手,穿過車架連接騎行車把手與前輪的立管。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方式嬰兒推車使用時,立管不與前叉固定連接,前輪轉彎時車把固定不動,可做腳踏板使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方式騎行車使用時,立管與前叉固定連接,通過轉動騎行車把手,可以控制前輪轉向。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多功能嬰兒推車的改進,所述推桿、后腳管為可伸縮結構;所述折疊機構包括連接左右推桿的折疊軸,位于折疊軸頂端的折疊按鈕;推桿、前腳管、后腳管鉸接于折疊軸;所述折疊軸上連接有可折疊型座椅。上述推桿采用可伸縮結構,可根據使用者的身高調節長短和高度;后腳管采用可伸縮結構,按動折疊按鈕,推桿、后腳管、前腳管的相對位置和角度發生改變,后腳管為壓縮狀態,嬰兒車高度減小,可達到折疊嬰兒推車的目的。同時調節折疊按鈕,改變后腳管的高度,使折疊軸牽引座椅發生橫向和縱向的移動,實現座椅的平鋪或彎折。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多功能嬰兒推車的改進,所述兩側推桿頂部通過可伸縮的助推桿連接;所述兩側推桿中部設置有可伸縮的遮陽桿,遮陽篷通過遮陽桿與骨架連接。助推桿和遮陽桿采用可伸縮結構,兩側推桿間的寬度可進行調節。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多功能嬰兒推車的改進,所述折疊軸上連接有護 欄裝置,避免嬰兒在急行過程中摔落受傷。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多功能嬰兒推車的改進,所述推桿頂部兩側設置可旋轉把手,旋轉把手可適應具有不同握舉習慣的使用者。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嬰兒推車,通過設置蹬踏驅動裝置和折疊機構,可實現嬰兒推車與騎行車功能的轉化。很好地解決現有嬰兒推車不具備現幼兒騎行功能的問題,安裝方便,操作簡易,利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多功能嬰兒推車設計方式一整體圖;

圖2為多功能嬰兒推車設計方式二整體圖。

圖號標識:10、骨架,11、推桿,111、助推桿,113、遮陽桿,115、可旋轉把手,117、推桿伸縮按鈕,12、前腳桿,13、后腳桿,14、折疊機構,141、折疊軸,143、折疊按鈕,20、車底架,21、前輪,22、后輪,23、車底架連接件,24、后輪軸,241、固定孔,25、底架桿,251、通孔,30、蹬踏驅動裝置,31、踏板,32、前叉,33、騎行車把手,34、立管,40、座椅,50、遮陽棚,60、護欄裝置,70、騎行座椅。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

本實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嬰兒推車,如附圖1所示,包括安裝于車底架20上的骨架10,骨架10由推桿11、前腳管12、后腳管13、折疊機構14組成,推桿11、前腳管12、后腳管13鉸接于折疊機構14的折疊軸141,折疊軸141上連接有可折疊型座椅40,座椅40可繞折疊軸141轉動。其中,折疊軸141上鉸接有護欄裝置60,用于防止嬰兒摔落。同時,折疊軸141一端設置有折疊按鈕143,按動折疊按鈕143,推桿11、前腳管12、后腳管13的相對位置和角度可進行調整。

此外,后腳管13采用彈簧式可伸縮結構,壓縮后腳管13可對嬰兒推車進行折疊,使用彈簧結構成本低,彈性形變能力強。按動折疊按鈕143,旋轉座椅的靠背增大椅面夾角,并壓縮后腳管13,可實現嬰兒座椅坐立姿態至平躺姿態的改變。

如附圖1所示,兩側推桿11頂部通過可伸縮的助推桿111連接,兩側推桿11中部設置有可伸縮的遮陽桿113,遮陽棚50通過遮陽桿113與骨架10連接。推桿為可伸縮套管結構,推桿上部設置推桿伸縮按鈕117 調節推桿長度。如附圖2所示,作為騎行車使用時,通過助推桿111、遮陽桿113將兩推桿11之間距離減小,增加推桿11長度,將推桿11安裝于車底架20上,維持遮陽棚50的使用。推桿11頂部設置有兩個可旋轉把手115,把手可繞推桿11圓周旋轉,可根據使用者的握力習慣調節使用。

如附圖1所示,所述車底架20前部安裝有一前輪21,后部設置兩對稱的后輪22,后輪22通過后輪軸24連接,前輪21上部設置車底架連接件23,車底架連接件23使用雙頭鉸接件,車底架20前部和后部通過兩根可伸縮的底架桿25連接,底架桿25前部與車底架20都設有固定孔241,用于固定推桿11、前腳管12和后腳管13。底架桿25中間位置設置通孔251,用于固定騎行座椅70。本實例構件使用固定孔241和通孔251進行的連接均使用螺栓連接,螺栓連接穩定性好,拆裝方便。

如附圖1所示,所述前輪21設置蹬踏驅動裝置30,蹬踏驅動裝置30包括與前輪軸連接的踏板31,連接前輪21與車架20的前叉32,位于車架上部的騎行車把手33,穿過車架20連接騎行車把手33與前輪21的立管34。立管34和前叉32通過緊固件連接,作為嬰兒推車使用時,立管34不與前叉32連接,前輪21轉彎時車把固定不動,可做腳踏板使用;作為騎行車使用時,立管34與前叉32通過螺釘連接,轉動騎行車把手33可控制前輪轉向。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為:

作為本實例多功能嬰兒推車第一種方式使用時,可為正常的嬰兒推車使用。將實例方式一中骨架及座椅部分拆除,斷開車架桿與后輪軸的連接,旋轉車架桿將兩桿合并于中間位置,使車架桿與后輪軸中部連接,騎行車座椅通過通孔與車架桿螺紋連接。此外,將推桿從折疊機構中分離,通過助推桿、遮陽桿將推桿之間距離減小,增加推桿長度,將推桿安裝于車底架上。最后螺紋連接立管與前叉,即可實現多功能嬰兒推車從方式一向方式二的轉變,完成嬰兒推車向幼兒騎行車的轉換。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东宁县| 尉犁县| 和平县| 无锡市| 海晏县| 仙游县| 襄汾县| 隆子县| 孝昌县| 淮安市| 临桂县| 精河县| 淅川县| 砚山县| 新平| 临洮县| 尚志市| 卫辉市| 洛川县| 临安市| 新郑市| 金阳县| 台北县| 顺义区| 阿巴嘎旗| 全南县| 郁南县| 泾川县| 垦利县| 清丰县| 江陵县| 太和县| 晋江市| 霍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英县| 理塘县| 仁寿县| 商水县|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