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三輪車一體化手剎扶手,屬于電動三輪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動三輪車是用以電瓶為動力,電機為驅動的拉貨或拉人用的三輪運輸工具,已經應用在電動城市公交車輛,廠礦電動運輸車輛,電動城市環衛清潔車輛,工程,遂道,地鐵施工專用車輛等諸多領域。
現有的電動三輪車結構將駐車手剎安裝在車架橫梁上,在駐車時需要駕駛員彎腰拉動手剎,在操作上多有不便,影響了使用的舒適度,因此亟待設計出新的駐車手剎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存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三輪車一體化手剎扶手,以提高駐車手剎使用的便捷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三輪車一體化手剎扶手,包括座桶、安裝在座桶上的扶手底座、扶手、內置手剎和手剎拉線;該扶手底座和扶手一端連接在一起形成整體扶手,該內置手剎安裝在整體扶手之內;該手剎拉線一端安裝在內置手剎上,并延伸出扶手底座,固定在座桶頂部的預沖孔內,另一端裝配在制動分配軸上的手剎孔內;拉動與內置手剎相連的扶手另一端時,能夠帶動制動分配軸運動,控制后輪的制動蹄片實現制動。
進一步,所述的內置手剎主要由相互配合的棘爪和棘輪組成,該棘爪頂部連接扶手底部,該棘輪安裝在扶手底座頂部。
更進一步,所述的扶手底座通過安裝螺栓安裝在座桶上。
本實用新型將駐車手剎由原先安裝在車架橫梁上轉移至座桶扶手內,不僅提升了手剎的高度,而且在駐車時不需要駕駛員彎腰拉手剎,直接在座桶旁邊順手將扶手拉起即可,提高了駐車手剎使用的便捷性,又提高了駕駛舒適度。此外,本扶手的結構還精簡了整車外部結構,將手剎和扶手連為一體,使得整車線條更加簡潔流暢,實用性有所增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扶手,2、內置手剎,21、棘爪,22、棘輪,3、扶手底座,4、安裝螺栓,5、手剎拉線,6、座桶,7、制動分配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座桶6,扶手底座3,扶手1,內置手剎2,手剎拉線5,安裝螺栓4。其中:扶手底座3通過安裝螺栓4安裝在電動三輪車的座桶6上;扶手底座3和扶手1一端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形成整體扶手;內置手剎2安裝在整體扶手內,主要由手剎拉線5、相互配合的棘爪21和棘輪22組成,且該棘爪21頂部連接扶手1底部,該棘輪22安裝在扶手底座3頂部,手剎拉線5一端安裝在內置手剎2上,并延伸出扶手底座3,固定在座桶6頂部的預沖孔內,另一端裝配在制動分配軸7上的手剎孔內,帶動制動分配軸7聯動后,控制后輪的制動蹄片實現制動。
實施時,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閉合狀態的結構可做為整體扶手使用。如圖1所示,當駐車時,駕駛員在座桶6旁邊直接順手將扶手1拉起即可帶動內置手剎2。由于電動三輪車通常為鼓式剎車,拉動與內置手剎2相連的扶手另一端時,拉動手剎2能夠帶動制動分配軸7運動,帶動后輪剎車搖臂漲開蹄片實現制動,而無需彎腰拉動原先外置在車架橫梁上的駐車手剎,提升了手剎的便捷性和整車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