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自行車。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越來越重視環保,隨著節能減排概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自行車。自行車作為環保型代步工具,具有健康環保的雙重性能,頗受大眾的喜愛。漸漸有了越來越多以自行車為主題的活動,比如郊游、旅行等,但是在外出郊游野餐或者旅行的過程中,由于自行車無法攜帶郊游野餐所需的遮陽傘、桌子等較大的用品,所以在郊游野餐時十分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自行車,可以攜帶郊游野餐所需的遮陽傘。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多功能自行車,包括車架和車輪,車架尾部設有車后座,車后座上鉸接有遮陽傘,車后座尾端設有限制套筒,限制套筒內部設有扭簧,扭簧一端固定在限制套筒內,另一端連接遮陽傘的傘柄,車后座尾端還設有用于固定遮陽傘的固定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到達郊游目的地或者中途休息時,可以將遮陽傘轉動到豎直位置,然后利用固定部將遮陽傘固定住,此時打開遮陽傘,便可在野外休息,免受陽光暴曬,在下雨時還可以停車避雨;
在利用車后座放東西時,由于自行車騎行過程中較為顛簸,車后座上的東西容易掉落,不易放置物品,本方案中自行車后座的遮陽傘,由于連接扭簧,使得遮陽傘在自然狀態下是貼合在車后座上的,類似于一個夾子,可以將要攜帶的物品夾在遮陽傘與車后座之間,使得自行車可以攜帶更多物品;
自行車的后座是可以載人的,但是坐在后座上的人需要弓腰,且雙手要把持車架或者騎車的人,十分不方便,坐的很累,本方案中的遮陽傘可以當做具有彈性的車后座靠背,還可以利用固定部將遮陽傘固定住再進行依靠,更加安全舒適;
在騎行過程中也可以打開遮陽傘,從而遮擋陽光和雨雪。
優選的,固定部包括設置在傘柄底部的固定螺紋孔、設置在車后座上的鎖緊螺紋孔和與鎖緊螺紋孔相配合的鎖緊螺栓,當傘柄轉動到正對車后座時,固定螺紋孔正對鎖緊螺紋孔,鎖緊螺紋孔的螺紋與固定螺紋孔的螺紋相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需要將遮陽傘支起時,轉動傘柄直到遮陽傘處于豎直狀態,此時固定螺紋孔正對鎖緊螺紋孔,轉動鎖緊螺栓使得鎖緊螺栓逐漸進入固定螺紋孔并擰緊,然后遮陽傘就被固定在豎直狀態了,不需要人把持。
優選的,限制套筒為兩個且正對設置,扭簧為相同的兩個并分別位于兩限制套筒內,且相對的一端伸出限制套筒并固定在傘柄上,另一端固定在限制套筒內,鎖緊螺紋孔設置在兩限制套筒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轉動傘柄的時候,若傘柄轉動時只固定一個扭簧,則容易使扭簧歪扭變形,影響扭簧的使用壽命,本方案中利用兩根扭簧,同時固定傘柄,使得傘柄在轉動時,可以將力平均分擔到兩個扭簧上,由于兩扭簧完全相同,使得扭簧在傘柄轉動的過程中產生的扭力相同,形變程度相同,作用在傘柄上的力的大小也相同,使得傘柄受力均衡,使用壽命更長。
優選的,傘柄與扭簧之間連有連接桿,傘柄可拆卸連接在連接桿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在不需要攜帶遮陽傘時,可以將遮陽傘拆下,減少行車負重,且在到達目的地需要移動時,可以將遮陽傘拆下,隨人移動。
優選的,連接桿上設有凸出連接桿的插塊,傘柄底部設有供插塊插入的插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需要固定遮陽傘時,將傘柄底部的插槽對準連接桿的插塊,使得傘柄通過插槽與連接桿緊密的配合在一起,在需要移動遮陽傘時,拔出傘柄并隨人帶走,本方案使用方便,操作便利。
優選的,車后座上設置有若干塊桌板,每個桌板均與車后座相平行,且相互疊加放置在車后座上,車后座上設有鉸接螺釘,鉸接螺釘依次穿過每個桌板并固定在車后座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郊游或者野餐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選擇在較為平整的地面上鋪設桌布,由于地面凹凸不平,使得液體極易灑出,本方案中可以在需要平整的桌面時,將車后座上的桌板沿鉸接螺釘轉動并展開,形成扇形的桌面,使得人們可以圍著扇形的桌面坐在遮陽傘下享受野餐的樂趣;
在自行車載人的時候也可以展開桌板,多搭載一人,并且可以放置更多物品。
優選的,鉸接螺釘位于車后座上遠離限制套筒的一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因為桌板呈扇形展開,所以展開的一側較寬,若較寬的一側靠近騎行者,則容易阻礙騎行者腿部彎曲,造成不便,本方案中使得鉸接端靠近騎行者,使得桌面呈扇形展開時,不會影響到騎行者。
優選的,車架上設有車把手,車把手包括平直段和彎折段,平直段上設有用于固定手機的固定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外出騎行的時候,需要彎腿為自行車提供動力,手機等需要隨時使用的電子產品不易放在口袋內,若放在口袋內不但不方便取出,還會阻礙騎行,本方案中的固定架可以將騎行者的手機固定住,不但不影響騎行,而且方便隨時使用。
優選的,彎折段一端封閉,另一端設有連接凸緣,連接凸緣的外表面設有連接螺紋,平直段兩端均設有用于配合連接凸緣的轉動螺紋孔,彎折段為手電筒,且燈泡位于連接凸緣圍成的孔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野營進入夜晚時,可以將彎折段擰下,就成為了便攜式手電筒,方便人們在夜晚行動。
優選的,車架上設有鏈輪,鏈輪上設有腳踏板,鏈輪通過車鏈與車后輪傳動連接,鏈輪內設有發電機,發電機連接手電筒。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日常騎行的過程中,腳踏板被踩動,使得鏈輪轉動,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并將電力補充給手電筒,使得手電筒可以在日常騎行中完成電力補給,使用方便、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表示遮陽傘與車后座連接關系的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固定部與車后座位置關系的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二表示桌板與車后座連接關系的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三傘柄與連接桿連接關系的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四表示車把手結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1、車架;2、車輪;3、車后座;4、遮陽傘;401、傘柄;402、插槽;5、限制套筒;6、扭簧;7、固定部;701、固定螺紋孔;702、鎖緊螺紋孔;703、鎖緊螺栓;8、連接桿;801、插塊;9、桌板;10、鉸接螺釘;11、車把手;1101、平直段;1102、彎折段;12、固定架;13、連接凸緣;14、連接螺紋;15、燈泡;16、轉動螺紋孔;17、鏈輪;18、腳踏板;19、車鏈;20、車后輪;21、發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自行車,包括車架1,車架1首端設有車把手11,尾端設有車后座3。車后座3上鉸接有遮陽傘4。
如圖2所示,車后座3尾端設有限制套筒5和鎖緊螺紋孔702,鎖緊螺紋孔702將限制套筒5分成相同的兩部分。限制套筒5內設有扭簧6,位于兩限制套筒5內的扭簧6均與傘柄401相固定。傘柄底部設有固定螺紋孔701,鎖緊螺栓703穿過鎖緊螺紋孔702,當傘柄401處于豎直狀態時,可通過鎖緊螺栓703配合連入固定螺紋孔701內,從而固定遮陽傘4;
遮陽傘4處于收緊狀態時,由于扭簧6的彈性作用,使得遮陽傘4處于向這后座3方向傾斜的狀態。在需要使用遮陽傘4時,將遮陽傘4轉動到豎直方向上。此時,鎖緊螺紋孔702與固定螺紋孔701正對,然后轉動鎖緊螺栓703,使得鎖緊螺栓703依次穿過鎖緊螺紋孔702與固定螺紋孔701,并將遮陽傘4固定好,此時打開遮陽傘4即可使用;
在鎖緊螺栓703松開固定螺紋孔701時,遮陽傘4由于扭簧6的彈性作用,重新向車后座3傾斜。人坐在車后座3上時,遮陽傘4便壓到人的后背上。當人向后倚靠時,遮陽傘4相當于彈性靠背,使人感覺舒適;
若在車后座放置物品,遮陽傘4與扭簧6相配合可以將攜帶的物品固定住;
在遮陽傘4被鎖緊螺栓703固定在豎直位置時,相當于一個固定的靠背,搭乘自行車更加安全。
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車后座3上通過鉸接螺釘10鉸接有若干桌板9;
若干桌板9可沿被鉸接螺釘10固定處呈扇形展開,并構成工人使用的桌子,在騎行中展開桌板9,可以攜帶更多物品或者搭乘更多的人,并且收放自如、使用方便。
實施例三:
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扭簧6固定在連接桿8上,固定螺紋孔701設置在連接桿8一端,連接桿8的另一端設有插塊801,傘柄401上設有供插塊801插入的插槽402。插塊801與插槽402通過螺紋相配合連接;
需要將遮陽傘4固定時,便將遮陽傘4通過插槽402和插塊801連接到連接桿8上,再通過固定部7與車后座3相固定。需要將遮陽傘4取下并隨身攜帶使用時,分離插塊801與插槽402使得傘柄401與車后座3分離開來,便于攜帶。
實施例四:
如圖5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車把手11包括平直段1101和連接在平直段1101兩端的彎折段1102,平直段1101上設有用于固定手機的固定架12,彎折段1102一端封閉,另一端設有連接凸緣13,連接凸緣13的外表面設有連接螺紋14,平直段1101兩端均設有用于配合連接凸緣13的轉動螺紋孔16,彎折段1102為手電筒,且燈泡15位于連接凸緣圍成的孔內。
實施例五:
如圖1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車架1上設有鏈輪17,鏈輪17通過車鏈19與車后輪20傳動連接在一起,鏈輪17上設有供人踩踏的腳踏板18,鏈輪17內設有發電機21,發電機21的輸入端與鏈輪17傳動連接,且發電機輸出端與車把手11的彎折段1102電性連接;
當人在踩踏腳踏板18并帶動鏈輪17轉動時,車鏈19轉動并帶動車后輪20轉動,使自行車可以行進。在鏈輪17轉動時,帶動發電機21的輸入端轉動,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并通過輸出段將電能輸送到彎折段1102內,供燈泡15發光時使用。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