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車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上鞍座的減震結構。
背景技術:
:
電動自行車是一種通過電源作為動力的自行車,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目前一些電動自行車為了實現騎車的舒適性,將電動自行車的鞍座設置成減震的結構,其現有的減震結構一般均通過彈簧減震,其彈簧容易出現機械疲勞,而失去恢復變形的能力,從而會導致減震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電動自行車上鞍座的減震結構,其減震效果好,能避免如彈簧之類的機械疲勞,其減震鞍座的使用壽命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電動自行車上鞍座的減震結構,包括與鞍座固接的插管,插管的下端成型有支管,支管的管徑小于插管的管徑,支管插接在減震管內,減震管的下端插接固定有下端蓋,下端蓋上成型有“d”字形的導向柱,導向柱穿過下永磁鐵和上永磁鐵插接在上端蓋上,導向柱的頂端通過螺栓固定有擋盤,擋盤抵靠在上端蓋上,所述的下永磁鐵和上永磁鐵相斥,下永磁鐵和上永磁鐵分布抵靠在下端蓋和上端蓋上;所述支管的下端成型有翻邊,翻邊上側的支管上插套固定有滑動軸承,滑動軸承的下端抵靠在支管的翻邊上,滑動軸承的外壁抵靠在減震管的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插管外壁的直徑等于減震管外壁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插管和減震管外插套有橡膠套,橡膠套由中部的波紋管套和兩端直管套組成,直管套插套固定在插管或減震管上。
優選的,所述上端蓋或下端蓋的截面均呈“凸”字形,上端蓋或下端蓋分別焊接固定在支管和減震管上,上端蓋下端外壁的直徑小于減震管內壁的直徑;下端蓋下端外壁的直徑不大于減震管外壁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下永磁鐵或上永磁鐵均呈圓形,下永磁鐵和上永磁鐵外壁的直徑小于減震管內壁的直徑,下永磁鐵和上永磁鐵相對端面的磁極相反;下永磁鐵和上永磁鐵采用強力磁鐵。
優選的,所述滑動軸承的上端露出減震管的上端面,滑動軸承的長度大于下永磁鐵和上永磁鐵之間的間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它結構簡單,采用磁鐵代替彈簧來實現減震,減震效果好的同時能避免彈簧彈簧之類的機械疲勞,從而延長減震鞍座的使用壽命。
2、它使用滑動軸承實現減震之間的相對運動,滑動過程中卡死的狀況少。
3、它為減震裝置配設橡膠的外套,受外界影響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b-b處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a處的剖視示意圖。
圖中:1、插管;11、支管;12、翻邊;2、減震管;3、下端蓋;31、導向柱;4、下永磁鐵;5、上永磁鐵;6、上端蓋;7、擋盤;8、螺栓;9、橡膠套;10、滑動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1、2、3所示,一種電動自行車上鞍座的減震結構,包括與鞍座固接的插管1,插管1的下端成型有支管11,支管11的管徑小于插管1的管徑,支管11插接在減震管2內,減震管2的下端插接固定有下端蓋3,下端蓋3上成型有“d”字形的導向柱31,導向柱31穿過下永磁鐵4和上永磁鐵5插接在上端蓋6上,導向柱31的頂端通過螺栓8固定有擋盤7,擋盤7抵靠在上端蓋6上,所述的下永磁鐵4和上永磁鐵5相斥,下永磁鐵4和上永磁鐵5分布抵靠在下端蓋3和上端蓋6上;所述支管11的下端成型有翻邊12,翻邊12上側的支管11上插套固定有滑動軸承10,滑動軸承10的下端抵靠在支管11的翻邊12上,滑動軸承10的外壁抵靠在減震管2的內壁上。
所述插管1外壁的直徑等于減震管2外壁的直徑。
所述插管1和減震管2外插套有橡膠套9,橡膠套9由中部的波紋管套91和兩端直管套92組成,直管套92插套固定在插管1或減震管2上。
所述上端蓋6或下端蓋3的截面均呈“凸”字形,上端蓋6或下端蓋3分別焊接固定在支管11和減震管2上,上端蓋6下端外壁的直徑小于減震管2內壁的直徑;下端蓋3下端外壁的直徑不大于減震管2外壁的直徑。
所述下永磁鐵4或上永磁鐵5均呈圓形,下永磁鐵4和上永磁鐵5外壁的直徑小于減震管2內壁的直徑,下永磁鐵4和上永磁鐵5相對端面的磁極相反;下永磁鐵4和上永磁鐵5采用強力磁鐵。
所述滑動軸承10的上端露出減震管2的上端面,滑動軸承10的長度大于下永磁鐵4和上永磁鐵5之間的間距。
工作原理:本發明為電動自行車上鞍座的減震結構,其減震結構由插管1和減震管2組成,使用時,減震管2插接固定相連的車架上,通過下永磁鐵4和上永磁鐵5之間的斥力實現減震,同時安裝滑動軸承10實現相對運動時的接觸,摩擦力小,并安裝有橡膠套9,能避免外界的灰塵雜質進入減震管2內,從而相比彈簧的減震結構,能延長減震鞍座的使用壽命。
所述實施例用以例示性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所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應如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