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固定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滑板車電機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市場上的電動滑板車通常采用中置電機或者輪轂電機兩種驅動方式。通常采用在車架上開設U型缺口的方式,將輪轂電機的轉軸固定在車架上,并使用螺母將轉軸固定在車架上。這種固定方式需要電機具有較長的轉軸,增加了電機的成本,而且影響整車的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滑板車電機固定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滑板車電機固定結構,電機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的待安裝部位上,轉軸的兩端開設有內螺紋孔,通過螺絲將轉軸固定在車架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螺絲代替螺母在轉軸上鎖緊電機,不需要在車架上開設U形缺口,并且可以減小電機軸的長度,從而減低成本。
可選的,待安裝部位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安裝部,安裝部的外側壁具有安裝槽,安裝槽內開設有供轉軸穿過的軸孔,轉軸依次穿過車架的兩個安裝部的軸孔后,轉軸兩端分別用螺絲緊固。螺絲與轉軸端部的內螺紋孔螺紋配合,代替傳統的采用螺母對轉軸進行緊固的方式,有效減小電機軸的長度,節約材料。
可選的,螺釘具有防脫帽,防脫帽的外徑大于軸孔。
可選的,兩個安裝部平行設置。
可選的,還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止轉片,止轉片上包括供轉軸穿過的第一孔,第一孔與轉軸外側壁配合,轉軸和止轉片在圓周方向上相對固定。輪轂電機均為外轉子電子,止轉片用于形成限制轉軸轉動的第二道保護。
可選的,止轉片上還包括與車架固定的第二孔,安裝槽內還設有與第二孔配合的安裝孔,固定件穿過安裝孔及第二孔后,將止轉片固定在車架上。
可選的,待安裝部位為前叉或后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螺絲代替螺母在轉軸上鎖緊電機,不需要在車架上開設U形缺口,并且可以減小電機軸的長度,從而減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滑板車電機固定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爆炸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為:
1、車架;2、電機;3、轉軸;4、螺絲;5、后叉;6、安裝部;7、安裝槽;8、軸孔;9、止轉片;10、第一孔;12、第二孔;13、安裝孔;14、固定件;15、蓋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描述。
如圖1及圖2所示:一種滑板車電機2固定結構,電機2通過轉軸3安裝在車架1的待安裝部6位上,轉軸3的兩端開設有內螺紋孔,通過螺絲4將轉軸3固定在車架1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螺絲4代替螺母在轉軸3上鎖緊電機2,不需要在車架1上開設U形缺口,并且可以減小電機2的轉軸3的長度,從而減低成本。
可選的,待安裝部6位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安裝部6,安裝部6的外側壁具有安裝槽7,安裝槽7內開設有供轉軸3穿過的軸孔8,轉軸3依次穿過車架1的兩個安裝部6的軸孔8后,轉軸3兩端分別用螺絲4緊固。螺絲4與轉軸3端部的內螺紋孔螺紋配合,代替傳統的采用螺母對轉軸3進行緊固的方式,有效減小電機2軸的長度,節約材料。
可選的,螺釘具有防脫帽,防脫帽的外徑大于軸孔8。
可選的,兩個安裝部6平行設置。
可選的,還包括設置在車架1上的止轉片9,止轉片9上包括供轉軸3穿過的第一孔10,第一孔10與轉軸3外側壁配合,轉軸3和止轉片9在圓周方向上相對固定。輪轂電機2均為外轉子電子,止轉片9用于形成限制轉軸3轉動的第二道保護。
可選的,止轉片9上還包括與車架1固定的第二孔12,安裝槽7內還設有與第二孔12配合的安裝孔13,固定件14穿過安裝孔13及第二孔12后,將止轉片9固定在車架1上。
可選的,還包括與安裝槽7配合的蓋子15。蓋子15與安裝槽7配合,可防止灰塵進入安裝槽7內部。
可選的,待安裝部6位為前叉或后叉5。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