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掛車,尤其涉及裝載太陽能發電供電系統裝置的功能型專用掛車。
背景技術:
裝載發電供電系統裝置的功能專用掛車,又稱拖車電站或電站車,其車體構造是采用全掛拖車底盤,底盤固定落裝護罩方艙,方艙內部集成裝載發電機組、配電柜、電纜盤等。現有發電方艙掛車采用通用底盤平臺,護罩方艙通過副車架裝配安裝在車橋上,該結構難以滿足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機組發電作業和運輸行駛的技術要求。太陽能發電供電系統中,其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需要舉升機構支撐作業,原僅具有封裝和防護功能的車體達不到裝載技術要求;另外,由現有整車裝載太陽能電池板及其舉升機構,整車高度會大大超出產品技術指標允許值,不能滿足車輛高度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整車最終高度滿足技術設計指標要求,且無論是運載中、還是發電作業操作中均具有可靠承載強度,提供一種太陽能發電站方艙掛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發電站方艙掛車技術方案,其主要技術內容是:一種太陽能發電站方艙掛車,由車橋總成、方艙、太陽能電池板及其舉升總成構成,其中的方艙以艙體梁架為骨架,艙體梁架由底面骨架、頂部骨架和兩者之間圍梁構成,底面骨架固定于車橋上,頂部骨架和底面骨架垂直投影對應位設有由凹梁構成的下沉架,舉升總成為多節伸縮驅動機構,其基礎套管底端固定在底面骨架的下沉架,上端穿過頂部骨架的下沉架,并由頂部骨架的下沉架固定支撐。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太陽能發電站方艙掛車技術方案,由新型的艙體梁架取代了原車架總成,無副車架設置,直接安裝車橋上,艙體梁架的凹梁設置有效降低整車結構高度,同時增強了對太陽能電池板舉升總成的支撐強度,提高了其工作穩定性和可靠性、保證了運輸承載安全,在急需供電電力的惡劣環境條件中,如強風等天氣中,依然能夠保持其安全、可靠、穩定的完成應急電力供給。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兩個方向的整體立體圖,其中的太陽能電池板16為折疊狀。
圖3為縱向總裝剖視結構圖。
圖4為橫向總裝剖視結構圖,其中的太陽能電池板16為展開狀。
圖5為圖4的I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發電站方艙掛車,由前、后車橋總成20、23、方艙、太陽能電池板16及其舉升總成15構成,方艙為艙體梁架外圍由護板22固定包圍構成,方艙后部設有后艙門5,側部設有側艙門10及蹬車梯11、操作門12、電源輸出門13和散熱口24,兩側具有上、下高低差的進風口2和排風口3,方艙前部加裝有牽引架19。
所述的方艙以艙體梁架為骨架,艙體梁架由底面骨架39、頂部骨架35和兩者之間圍梁37、43固定構成,底面骨架39由縱梁、橫梁固定焊接構成,如圖3所示,底面骨架39直接固定于車橋總成20、23上,與頂部骨架35和之間的圍梁37、43構成承載骨架。頂部骨架35和底面骨架39的中央,垂直投影對應位均設有由凹梁構成的下沉架36、40,舉升總成15為多節伸縮驅動機構,在本實施例中為多節伸縮舉升油缸總成44,為提高其支撐強度,多節伸縮管為方型套管,內外套管之間配置滑輥50導向,完成穩定、順暢的伸縮舉升作業,其基礎套管48底端固定在底面骨架39的下沉架40上,上端穿過頂部骨架35的下沉架36,頂部骨架35的下沉架36固定支撐在基礎套管48上端,由艙體梁架對舉升總成15和太陽能電池板16發揮可靠、穩定的支撐作用。
太陽能電池板16為可折疊結構,由中央電池板與左右電池板鉸接連接構成,中央電池板背面中央裝配二鉸接樞軸架51,將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舉升總成15的頂端,可隨多節伸縮驅動機構舉升或回落,并由仰角電機和偏轉電機來調整太陽能電池板16迎對太陽光線的角度。方艙頂部四圍設有折疊護板17,在太陽能電池板16回落后疊放、防護太陽能電池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