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保護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空降(機降)人員或空投物資的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軍事領域,空降兵是現代軍事序列里一個非常特殊的軍種,在許多國家的編制里空降兵屬于特種部隊序列。該軍種具有機動快,突然性強,兵器輕量化的特點,能快速的、出其不意的部署到敵方縱深,切斷或控制敵人后方的戰略要點,為陸軍主力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的推進創造有利條件。空降兵作為一個特殊兵種,無論在作戰中或是訓練中都有其他兵種所不具備的危險,比如在作戰中至始至終都處于敵方的包圍之中,在與主力部隊匯合前,基本無任何后方補給,需要自己獨立作戰等。因此空降兵隨身攜帶的裝備比一般步兵多而重,據有關資料介紹,國內的空降兵隨身背負的物資大概在50KG左右,加上傘兵自身體重,他們下落的整備質量在120KG以上。一般來說空降兵為了盡量縮短在空中的滯空時間,更精確的落到空降場內都會使用比民用傘更小面積的軍用傘,并采取低空跳傘的方式完成傘降。再加上空降兵隨身背負的各種裝備重達幾十公斤,這更會加快空降兵的下落速度。具有關資料統計傘兵落地時的重量相當于自身重量的2~2.5倍,相當于人直接從二樓跳下來,這樣會對人體的各個關節和韌帶造成巨大的沖擊,極大的加速人體關節的磨損程度,甚至還會因下落時姿勢沒掌握好而對骨骼和韌帶方面造成嚴重的急性損傷。另據有關資料統計,經過兩年時間的日常訓練(包括地面和空中訓練)大概會導致44%的受訓人員出現急性韌帶損傷或人員骨折,若在訓練時出現落地的急性損傷還可以得到充分的救護,而在戰時條件下出現了急性損傷,人員將馬上失去行動能力,造成不必要的非戰斗減員,團隊還會為傷員的無端增加付出額外的代價,為整個作戰任務的完成增加不確定性因數。
而通過直升機的機降雖然高度較低,但是人員無降落傘的減速,大多通過在很低的高度直接躍至地面或在較高的高度通過繩索繩降到地面,這種方式相對于傘降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對人體的骨骼、關節和韌帶同樣具有巨大的沖擊力。
同樣在軍事領域,特種部隊在執行某些特殊任務時也需要空降到敵人縱深后面,相對于空降兵,特種部隊的降落傘相對于地面的開啟距離更短,該降落傘的張開面積更小,相應的人員下降速度更快,下落后的地形更復雜,人員也更易受傷。而由于是小規模特種作戰,人員受傷后也更不易獲得救助,受傷人員本人也將面臨艱難的選擇。
在民用領域,雖然開傘距離更高,降落傘的張開面積也更大,但在落地時依然會保持5m/s左右的下落速度,空降人員依然會有受傷的危險。
在空投物資時,由于空投地點的地形復雜和空投物資的重量,往往容易造成空投物資落地后破碎或外包裝損毀,造成空投物資的散落,增加空投成本,為地面人員搜集空投物質造成困難。
因此,急需提供一種既能夠有效保護空降(機降)人員在落地時由于下落速度過快或姿勢不對而造成全身韌帶、骨骼和關節的損傷,保證空降(機降)人員的安全,又能夠防止空投物資在空投時受氣流、落地沖擊力等因素而造成散落和損壞,以最大化保護空投物資的整體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空降(機降)人員或空投物資的保護裝置,既能夠有效保護空降(機降)人員在落地時由于下落速度過快或姿勢不對而造成全身韌帶、骨骼和關節的損傷,保證空降(機降)人員的安全,又能夠防止空投物資在空投時受氣流、落地沖擊力等因素而造成散落和損壞,以最大化保護空投物資的整體性。
本發明的用于空降(機降)人員或空投物資的保護裝置,包括可充氣的緩沖氣墊、用于向緩沖氣墊充氣的充氣裝置以及用于控制充氣裝置工作的控制裝置,所述緩沖氣墊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或空投物資上,所述緩沖氣墊上設置有可自動開啟以調節緩沖力度的泄氣部,所述充氣裝置與控制裝置電連接。
進一步,所述泄氣部為多個,分布于緩沖氣墊四周壁上。
進一步,所述泄氣部為活門式結構,該活門式泄氣部包括設于緩沖氣墊壁上的泄氣孔和用于控制泄氣孔開啟的活門。
進一步,所述泄氣部也可為由預加工在緩沖氣墊上的可破裂的刻痕形成的預制式開口結構。
進一步,所述緩沖氣墊通過鎖緊件固定于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或空投物資上。
進一步,所述緩沖氣墊上設有用于防止緩沖氣墊充氣展開后與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發生位移的限位鎖緊件。
進一步,所述緩沖氣墊的著地面設置有耐磨層。
進一步,所述充氣裝置為設置在緩沖氣墊外的物理充氣裝置或設置在緩沖氣墊內的化學充氣裝置。
進一步,所述控制裝置采用手動控制或聯動控制或自動控制的方式控制充氣裝置工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用于空降(機降)人員或空投物資的保護裝置,通過設置緩沖氣墊、充氣裝置、控制裝置,當人員進行空降(機降)或空投物資時,可利用控制裝置控制充氣裝置向緩沖氣墊充氣,使緩沖氣墊充氣后展開對人員或物資落地時進行緩沖和保護;由于沖氣墊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或空投物資上,便于緩沖氣墊與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或空投物資進行快速裝配和脫離,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由于緩沖氣墊上設置有可自動開啟以調節緩沖力度的泄氣部,這樣當需要緩沖的人員或物資落到緩沖氣墊上時泄氣部開始工作,將人員或物資的下降沖擊力通過四周泄氣部的排氣以卸除沖擊力,增加緩沖距離的同時避免多余沖擊力通過緩沖氣墊回彈到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或物資上,從而使得空降(機降)人員或空投物資的下降沖擊力得到充分的釋放,避免在沖擊力未卸盡的情況下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接觸到地面造成損傷或物資接觸到地面造成損壞;因此,本發明既能夠有效保護空降(機降)人員在落地時由于下落速度過快或姿勢不對而造成全身韌帶、骨骼和關節的損傷,保證空降(機降)人員的安全,又能夠防止空投物資在空投時受氣流、落地沖擊力等因素而造成散落和損壞,以最大化保護空投物資的整體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緩沖氣墊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緩沖氣墊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用于空降(機降)人員或空投物資的保護裝置,包括可充氣的緩沖氣墊1、用于向緩沖氣墊1充氣的充氣裝置2以及用于控制充氣裝置2工作的控制裝置3,當人員進行空降(機降)或空投物資時,可利用控制裝置3控制充氣裝置2向緩沖氣墊1充氣,使緩沖氣墊1充氣后展開對人員或物資落地時進行緩沖和保護;所述緩沖氣墊1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或空投物資上,便于緩沖氣墊1與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或空投物資進行快速裝配和脫離,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所述緩沖氣墊1上設置有可自動開啟以調節緩沖力度的泄氣部,泄氣部為常閉狀態,泄氣部用于在緩沖氣墊1完全受力后將緩沖氣墊1內的空氣排出,既使緩沖氣墊1起到緩沖的作用也方便在泄氣后空降(機降)人員將其拋離,泄氣部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當需要加大泄氣效率時,可適當的增加泄氣部數量,當需要減少泄氣效率時則可適當的減少泄氣部的數量或對多余的泄氣部進行封閉,使被封閉的泄氣部即使在達到泄氣壓力時也不會開啟,通過設置泄氣部,將人員或物資的沖擊力通過泄氣部的排氣以卸除沖擊力,增加緩沖距離的同時避免緩沖氣墊回彈,從而使得空降(機降)人員或空投物資的沖擊力得到充分的釋放,避免在沖擊力未卸盡的情況下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接觸到地面造成損傷或物資接觸到地面造成損壞;所述充氣裝置2與控制裝置3電連接,通過控制裝置3控制充氣裝置2工作。本實施例中緩沖氣墊1采用具有優良機械性能、密封性能且具有適當彈性的材料制成,如PVC材料等,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泄氣部為多個,分布于緩沖氣墊1四周壁上,以保證排氣的穩定、高效以及可靠,本實施例的各泄氣部均勻設置于緩沖氣墊1四周壁上,以提高排氣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泄氣部為活門式結構,該活門式泄氣部包括設于緩沖氣墊1壁上的泄氣孔4和用于控制泄氣孔4開啟的活門5,通過設置泄氣孔4和活門5,當緩沖氣墊1內的壓力達到標定值時活門5自動開啟,排出緩沖氣墊1內的氣體,緩沖氣墊1通過排氣使得空降(機降)人員或空投物資的沖擊力得到緩解,利用鎖緊件方便在泄氣后空降(機降)人員將其拋離。本實施例的活門的結構可采用打孔式(上附薄膜),也可采用搭扣式等其它現有結構。
本實施例中,所述泄氣部也可為由預加工在緩沖氣墊1上的可破裂的刻痕6形成的預制式開口結構,刻痕6的形狀則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加工,如:線條狀、幾何形等,刻痕6的破裂強度和活門式結構的開啟強度一致,當緩沖氣墊1內的氣壓達到這個強度時,刻痕破裂,起到為緩沖氣墊1泄氣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緩沖氣墊1通過鎖緊件7固定于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或空投物資上,當空降(機降)人員使用時,鎖緊件可采用安全帶鎖扣、登山安全扣、尼龍搭扣或其它結構堅固且易脫離的小型鎖緊件,便于拉動鎖緊件后緩沖氣墊1能快速脫離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便于使用;當空投物資使用時,緩沖氣墊1可通過鎖緊件7或其它固定方式緊固于空投物資之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緩沖氣墊1上設有用于防止緩沖氣墊1充氣展開后與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發生位移的限位鎖緊件8,該限位鎖緊件8為尼龍搭扣結構、皮帶固定結構或傳統的分段固定結構中的一種或混合運用,用于保證緩沖氣墊1在展開后處于空降(機降)人員特定部位的中心,防止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和緩沖氣墊1產生位移,造成單邊排氣過度、局部緩沖不夠的情況發生,同時能在緩沖完畢后快速脫離空降(機降)人員的特定部位。
本實施例中,所述緩沖氣墊1的著地面設置有耐磨層9,防止運輸及空投時對緩沖氣墊1造成損壞。
本實施例中,所述充氣裝置2為設置在緩沖氣墊1外的物理充氣裝置或設置在緩沖氣墊1內的化學充氣裝置,本實施例的物理充氣裝置可為小型高壓氣瓶、小型充氣泵等;化學充氣裝置可為化學氣體發生器等,以實現對緩沖氣墊1進行快速充氣,且充氣裝置的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
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采用手動控制或聯動控制或自動控制的方式控制充氣裝置工作,當空降(機降)人員使用時,空降(機降)人員出機艙時,關聯傳感器開始工作,或即將著陸前通過控制裝置手動開啟充氣裝置為緩沖氣墊充氣,傳感器可選擇時間、高度、加速度、激光、無線電、超聲波等各類傳感器;當采用自動控制時,空降(機降)人員跳出機艙的一瞬間關聯傳感器啟動,到達傳感器開啟條件后控制裝置打開,緩沖氣墊工作;當參與機降任務時,則直接將控制裝置關聯到機降人員上,機降人員下滑的一瞬間控制裝置控制充氣裝置開始為緩沖氣墊充氣,落地時空降(機降)人員將降落在緩沖氣墊上,大大降低對空降(機降)人員全身的沖擊,從而在軍事訓練時保護空降(機降)人員的身體健康,戰時則有利于減少空降(機降)人員付出無謂的非戰斗減員,民用方面則可減少在傘降過程中出現意外;當用于空投物資時,控制裝置采用自動控制的方式,使用時,可將控制裝置關聯到降落傘的開傘掛鉤上或者關聯到傳感器上,通過加速度傳感器等各類傳感器自動控制降落傘的開啟,傳感器可選擇時間、高度、加速度、激光、無線電、超聲波等各類傳感器,如采用高空開傘的方式空投物資,則緩沖氣墊在離開機艙的一瞬間關聯到開傘掛鉤上的傳感器開始工作,達到傳感器開啟條件后控制裝置控制充氣裝置打開,緩沖氣墊工作;如通過低空通場的方式直接將空投物資空投到地面上則將控制裝置直接連接于開傘掛鉤上,空投物資出機艙的一瞬間控制裝置控制充氣裝置打開,緩沖氣墊工作,落地時空投物資將降落于一個半包圍的緩沖氣墊上,既達到緩沖沖擊力的作用,也可保證空投物資的整體性,使其更不易散落,避免損壞。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