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包括用于盛放物料的瓶體和設置在瓶體的端口上且能相對于瓶體上下移動的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的底面可伸縮地連接在瓶身的下端口上;所述瓶身的下部設有隔板,該隔板與瓶體的底面及兩者所夾的側壁形成密閉的空腔;所述瓶體的側壁上設有導向孔;頂桿穿設在該導向孔內,并且頂桿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端蓋上,頂桿的下端連接撥桿的第一端;所述撥桿設置在所述空腔內,撥桿的第二端鉸接在瓶體的底面上;所述端蓋或瓶體的頂部設有供瓶體內物料倒出的出料孔。本實用新型結構更加簡單,部件更少,動作更準確、靈活,使用壽命更長,成本更低;且避免了配套使用時不方便收納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容器瓶,具體指一種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日常生活用具的質量、性能以及衛生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廚房用品,其使用衛生性尤其重要。
[0003]現有的調味品容器,通常包括用于盛放調味料的瓶體和扣蓋在所述瓶體口部的瓶蓋。使用時,打開瓶蓋,倒出瓶體內盛放的調味料;使用完后再將瓶蓋扣蓋回瓶體的口部。現有的這類調味品容器,在打開或扣蓋瓶蓋時,手上操作時所攜帶的食品很容易從瓶體口落入瓶體,不僅污染瓶內的物品,而且多種物質混雜,也會縮短調味品的保存期限,使之過早的變質失效。同時,這類調味品容器結構的使用也非常不便,尤其是一手在進行別的烹調動作,另一只手使用調味品容器時,很難嫻熟地將瓶體內的調味品傾倒出來。
[0004]為此,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2011203726799公開了一種使用衛生、方便操作的瓶體結構,其包括容器瓶和收納該容器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瓶包括用于盛放物品的內瓶體、套設在所述內瓶體外且能相對于所述內瓶體軸向位移的外瓶體,和能拆卸地扣蓋在所述內瓶體的瓶口上的瓶蓋;所述的瓶蓋能容置在所述的外瓶體內,所述瓶蓋的側壁上設有出料孔;所述內瓶體和所述底座之間設有能使所述內瓶體相對于所述外瓶體軸向位移以使所述出料孔外露于所述外瓶體的彈出機構。其從屬方案中提供了采用磁塊組和彈簧件配合使用的彈出、復位機構。
[0005]該實用新型將出料孔隱藏于外瓶體內,并且在容器瓶和底座之間設置了能使所述內瓶體自動彈出以使出料孔外露的彈出機構,不僅使用方便,而且衛生,即使一只手也可以自如的傾倒出瓶內盛放的物品。但是,該瓶體組件必須給容器瓶配備底座,否則其內瓶體就不能自動彈出和復位,零部件多,就不方便收納,成本也高。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不需要設置配套底座即可自動啟閉的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包括用于盛放物料的瓶體和設置在瓶體的端口上且能相對于瓶體上下移動的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的底面可伸縮地連接在瓶身的下端口上;所述瓶身的下部設有隔板,該隔板與瓶體的底面及兩者所夾的側壁形成密閉的空腔;所述瓶體的側壁上設有導向孔;頂桿穿設在該導向孔內,并且頂桿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端蓋上,頂桿的下端連接撥桿的第一端;
[0008]所述撥桿設置在所述空腔內,撥桿的第二端鉸接在瓶體的底面上;
[0009]所述端蓋或瓶體的頂部設有供瓶體內物料倒出的出料孔。
[0010]較好的,可以在所述瓶體的底面上設有第一定位板,所述撥桿的第二端鉸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上,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上設有第二定位板,所述撥桿的中部通過連接軸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二定位板上。
[0011]還可以在所述瓶體的底面上還設有第三定位板,所述第三定位板位于所述撥桿的第一端的下方。
[0012]作為改進,還可以在所述內腔內設有配重塊。
[0013]所述出料孔設置在所述端蓋的側壁上,所述出料孔有多個,沿所述端蓋的周壁均勻布置。該結構尤其適合盛放粉末或顆粒狀物料。
[0014]或者所述出料孔可以為喙嘴結構,設置在所述瓶體的頂部并外露于所述端蓋。該結構尤其適合盛放液體物料。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結構更加簡單,部件更少,動作更準確、靈活,使用壽命更長,成本更低;且避免了配套使用時不方便收納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裝配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的縱向剖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分解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裝配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至圖3所示,該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包括:
[0023]瓶體1,用于盛放物料,本實施例用于盛放粉末或顆粒狀物料,包括,瓶身16和瓶底15,底面15上設有套設在瓶身16內的環套17,瓶身16的上端口上螺紋連接有定位環7,定位環7內可移動地套設有端蓋2。端蓋2能相對于瓶身16和端蓋2上下移動,且在不出料狀態,端蓋2隱藏于定位環7內。
[0024]端蓋2上的側壁上設有多個出料孔21,這些出料孔沿端蓋的周壁均勻布置。
[0025]瓶身的下部設有隔板3,隔板3則與瓶身16 —體成型,該隔板3與底面15及兩者之間的瓶身的側壁形成空腔19。
[0026]瓶身16的側壁上具有凸筋18,凸筋18上設有導向孔12 ;頂桿4可上下移動地穿設在該導向孔12內,并且頂桿4的上端螺紋連接在端蓋2上,頂桿4的下端穿過隔板3連接撥桿5的第一端。
[0027]底面15上間隔設有第一定位板13和第三定位板14,第一定位板13上設有第一軸孔16 ;第三定位板14位于撥桿的第一端的下方,用于限位撥桿5第一端的位置,本實施例中,在不出料狀態,撥桿5處于水平狀態,即與底面15相平行。內腔19內瓶體的底面15上設有配重塊6。
[0028]隔板3的下表面上設有第二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1位于第一定位板13和第三定位板14之間且靠近第一定位板13 ;第二定位板31和第一定位板14上均設有軸孔。
[0029]撥桿5,設置在空腔19內,用于撥動頂桿4,其第二端設有第一連接軸51,其中部設有第二連接軸52 ;其中第一連接軸51鉸接在第一定位板13的軸孔上,第二連接軸52轉動連接在第二定位板31的軸孔上。
[0030]該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0031]當需要出料時,將瓶體從桌面上拿起來,底面在配重塊的作用下相對于瓶身下移,使第一定位板帶動撥桿的第二端下移,撥桿沿第二連接軸轉動,從而使撥桿的第一端上翹,推動頂桿上移,將端蓋頂出定位環,出料孔外露,即可出料了。
[0032]使用完畢后,將瓶體放到桌面上,瓶身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環套17縮回瓶身內,第一定位板帶動撥桿的第二端反向移動,從而使撥桿的第一端下移,頂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落,端蓋縮回環套17內。
[0033]實施例2
[0034]如圖4所示,該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的瓶身的上端口上設有喙嘴8,端蓋2套設在瓶身內,在不出料狀態時,端蓋2隱藏于瓶身16內。
[0035]本實施例中,瓶身的上端不設定位環,端蓋的側壁上不設出料孔,喙嘴8為本實施例中瓶體的出料孔。
[0036]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相同。
[0037]本實施例中的瓶體用于盛放液體物料。
[0038]該瓶體的工作原理為:拿起瓶體后,底面在配重塊的作用下下移,撥桿的第一端向上推動頂桿,將端蓋向上頂出,外露于瓶身,傾斜瓶體,瓶體內的液體從喙嘴內流出。
[0039]將瓶體放回桌面后,頂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帶動端蓋縮回瓶身內,將喙嘴堵住。
【權利要求】
1.一種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包括用于盛放物料的瓶體⑴和設置在瓶體⑴的端口上且能相對于瓶體(I)上下移動的端蓋(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的底面(15)可伸縮地連接在瓶身(16)的下端口上;所述瓶身的下部設有隔板(3),該隔板(3)與瓶體的底面及兩者所夾的側壁形成密閉的空腔(19);所述瓶體(I)的側壁上設有導向孔(12);頂桿(4)穿設在該導向孔(12)內,并且頂桿⑷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端蓋(2)上,頂桿⑷的下端連接撥桿(5)的第一端; 所述撥桿(5)設置在所述空腔(19)內,撥桿(5)的第二端鉸接在瓶體(I)的底面上; 所述端蓋或瓶體的頂部設有供瓶體內物料倒出的出料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的底面上設有第一定位板(13),所述撥桿的第二端鉸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板(13)上,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上設有第二定位板(31),所述撥桿(5)的中部通過連接軸(9)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二定位板(31)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的底面上還設有第三定位板(14),所述第三定位板(14)位于所述撥桿的第一端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腔(19)內設有配重塊(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設置在所述端蓋的側壁上,所述出料孔有多個。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端蓋自動啟閉瓶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為喙嘴結構,設置在所述瓶體的頂部并外露于所述端蓋(2)。
【文檔編號】B65D43/26GK203921551SQ201420207291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明者】張國平 申請人:寧波廚聚廚房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