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機,特別用于輸送圓形或者類似圓形的被輸送物,該輸送機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輥輪、以及設置在所述輥輪上的輸送帶,所述輥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組,所述輸送帶包括沿支架的縱長方向延伸且于縱長方向上呈對稱設置的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的相鄰側銜接以形成V字型,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所形成的V字型的開口朝上,該運輸機可防止輸送帶上的被輸送物在運輸的過程中滾動,特別是在輸送圓形或者類似圓形的被輸送物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輸送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機,特別用于輸送圓形或者類似圓形的被輸送物。
【背景技術】
[0002]當前,中國已經開始面臨勞動力緊缺的窘境,很多企業(yè)都招不到足夠的人手進行生產,因此生產設備的智能化、自動化已經是今后發(fā)展的趨勢,對于食品包裝行業(yè)也是如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飲食方式也開始發(fā)生變化,更多的人喜歡食用新鮮優(yōu)質的水果蔬菜作為重要日常食物之一。為此我們根據市場的需要,開發(fā)了全自動果蔬包裝稱重系統(tǒng),以適應現代人更多依賴水果蔬菜飲食方式及方便快速的購物習慣。以大型購物中心為例,目前果蔬的稱重、包裝、貼標均由人工完成,費時費力,效率極為低下,且由于其效率低下,導致人員極度擁擠;且新鮮果蔬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時間長了都腐化變質,不能保證果蔬的新鮮,在儲運過程中極易造成嚴重的浪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果蔬的腐爛和水分的蒸發(fā)無形中增加了成本,果蔬的價格便會調高,因此,當大型購物中心批發(fā)回新鮮的果蔬之后需要及時的進行包裝稱重,以保證果蔬保持其原有的新鮮度和水分,便于人們買到價廉物美的新鮮果蔬。
[0003]在日常食用的水果蔬菜中,較大一部分為圓形或者類似圓形的形狀存在,如卷心菜、白菜、茄子、以及各種水果等,目前絕大多數蔬菜包裝機采用平帶進行供料,將需要包裝的蔬菜瓜果送至包裝機進行包封,由于包裝對象受力不均,且在送料帶上具有一定的振動,因此在進入包裝機包封系統(tǒng)時候容易滾動并使得包封位置不準確,甚至包封失敗,從而不利于精確包封,不能調高包裝速度,降低工作效率。
[0004]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新型結構的輸送機,使其更具有產業(yè)上的利用價值。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輸送機。
[0006]本實用新型的輸送機,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輥輪、以及設置在所述輥輪上的輸送帶,所述輥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組,所述輸送帶包括沿支架的縱長方向延伸且于縱長方向上呈對稱設置的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的相鄰側銜接以形成V字型,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所形成的V字型的開口朝上。
[0007]進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安裝臺和用以支撐所述安裝臺的支撐架,所述安裝臺上形成有截面呈V形的安裝腔,所述輸送帶和輥輪設置在所述安裝腔內。
[0008]進一步的,所述輥輪包括第一輥輪組和第二輥輪組,所述安裝腔包括形成于安裝腔兩側的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所述第一輥輪組和第一輸送帶設置在第一安裝部內,所述第二輥輪組和第二輸送帶設置在第二安裝部內。
[0009]進一步的,所述安裝臺包括形成所述安裝腔的框體和形成在所述框體外圍的側板,所述側板包括伸入至所述安裝腔內的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第二折彎部分別對應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設置,且分別平行于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并位于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的內側。
[0010]進一步的,所述側板還包括形成在所述框體外側的外延部。
[0011]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所形成的夾角呈90°。
[0012]借由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優(yōu)點: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輸送機的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的相鄰側銜接形成V字型,且該V字型的開口朝上,從而可防止輸送帶上的被輸送物在運輸的過程中滾動,特別是在輸送圓形或者類似圓形的被輸送物時,進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13]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所示的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所示的輸送機的側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7]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輸送機10包括支架1、設置在支架I上的輥輪2、設置在所述輥輪2上的輸送帶3、以及固定在支架I上以驅動輥輪2運行的電機4。所述支架I包括安裝臺11和用以支撐所述安裝臺11的支撐架12,所述安裝臺11上形成有截面呈V形的安裝腔13,所述安裝腔13包括形成于安裝腔13兩側的第一安裝部131和第二安裝部132。所述安裝臺11包括形成所述安裝腔13的框體14和形成在所述框體14外圍的側板15,所述側板15包括伸入至所述安裝腔13內的第一折彎部151和第二折彎部152、以及形成在所述框體14外側的外延部153。通過在框體14外設置外延部153,從而便于搬運。
[0018]所述輸送帶3和輥輪2設置在所述安裝腔13內。所述輥輪2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組,包括第一輥輪組21和第二輥輪組22。所述輸送帶3包括沿支架I的縱長方向(圖中a所示方向)延伸且于縱長方向上呈對稱設置的第一輸送帶31和第二輸送帶32,所述第一輸送帶31固定在第一輥輪組21上,所述第二輸送帶32固定在第二輥輪組22上。所述第一輸送帶31、第二輸送帶32的相鄰側銜接以形成V字型,所述第一輸送帶31、第二輸送帶32所形成的V字型的開口朝上,以形成夾持被輸送物(未圖示)的夾持腔5,從而防止輸送帶3上的被輸送物左右滾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輸送帶31、第二輸送帶32所形成的夾角呈90°。所述第一輥輪組21和第一輸送帶31設置在第一安裝部131內,所述第二輥輪組22和第二輸送帶32設置在第二安裝部132內。所述第一折彎部151、第二折彎部152分別對應第一輸送帶31、第二輸送帶32設置,且分別平行于第一輸送帶31、第二輸送帶32,并位于第一輸送帶31、第二輸送帶32的內側。所述第一折彎部151和第二折彎部152可以起到遮擋的作用。
[0019]在使用該輸送機時,啟動電機4,由電機4驅動棍輪2運行,第一輸送帶31和第二輸送帶32在輥輪2的作用下,同步朝一個方向移動,以使輸送帶3上的被輸送物移動。
[0020]綜上所述,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輸送機10的第一輸送帶31、第二輸送帶32的相鄰側銜接形成V字型,且該V字型的開口朝上,從而可防止輸送帶3上的被輸送物在運輸的過程中滾動,特別是在輸送圓形或者類似圓形的被輸送物時,進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送機,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輥輪、以及設置在所述輥輪上的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組,所述輸送帶包括沿支架的縱長方向延伸且于縱長方向上呈對稱設置的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的相鄰側銜接以形成V字型,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所形成的V字型的開口朝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安裝臺和用以支撐所述安裝臺的支撐架,所述安裝臺上形成有截面呈V形的安裝腔,所述輸送帶和輥輪設置在所述安裝腔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包括第一輥輪組和第二輥輪組,所述安裝腔包括形成于安裝腔兩側的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所述第一輥輪組和第一輸送帶設置在第一安裝部內,所述第二輥輪組和第二輸送帶設置在第二安裝部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臺包括形成所述安裝腔的框體和形成在所述框體外圍的側板,所述側板包括伸入至所述安裝腔內的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第二折彎部分別對應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設置,且分別平行于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并位于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的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還包括形成在所述框體外側的外延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所形成的夾角呈90°。
【文檔編號】B65G15/12GK204173444SQ201420512105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9日
【發(fā)明者】張 雄, 鄭勝喜 申請人:張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