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伸縮式皮帶輸送雙向裝卸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90789閱讀:529來源:國知局
伸縮式皮帶輸送雙向裝卸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物流運輸貨物中轉裝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適用于港口、站臺、貨場、倉庫、車皮、車輛、貨柜、集裝箱間袋裝貨物中轉裝卸的伸縮式皮帶輸送雙向裝卸機。



背景技術:

在物流運輸行業,特別是鐵路貨場、站臺、倉庫與火車車廂、貨柜、集裝箱、汽車間貨物轉運裝卸場合,在采用叉車、鏟車、皮帶輸送機等通用機械和普通裝卸機作業時,不可避免需要人工輔助裝卸和搬運,有時甚至需要多次裝卸、搬運,反復倒騰。大量貨物裝卸,費工耗時,費力費事, 勞動強度大,環境條件差,作業時間長,工作效率低,裝卸成本高,人員組織困難,工期難以保證。不能滿足現代物流裝卸經濟快捷、便利安全的要求。而現有裝卸機只能單方向裝卸,不能實現雙向裝卸作業,設備功能單一,要么只能裝車,要么只能卸車,裝、卸設備分別投入,雙倍投資,使用效率低,造成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伸縮式皮帶輸送雙向裝卸機,其裝卸機構可以展開和收攏,適應貨物裝卸過程中的距離和高度變化,實現正、反雙向裝卸輸送,裝卸機直接連通裝、卸車輛形成裝卸輸送通道,一次裝卸,貨物直達。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由具有承載和行走功能的車輛、具有擺轉功能的轉臂、可傾斜輸送的中間過渡輸送機、具有變幅、擺轉和伸縮功能的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具有計量、顯示和儲存、打印功能的計量裝置及用于裝卸機整機操作的操縱控制系統組成;所述轉臂固定于車輛上,轉臂的兩端安裝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轉臂的中部安裝中間過渡輸送機,計量裝置固定安裝于中間過渡輸送機或皮帶輸送機一或皮帶輸送機二上;所述車輛實現裝卸機的承載、行走和轉場;轉臂、中間過渡輸送機、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構成裝卸機構,實現物料裝卸,中間過渡輸送機實現物料在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之間的過渡輸送,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分別用做上料和卸料輸送,中間過渡輸送機和皮帶輸送機一及皮帶輸送機二一起,實現物料裝卸的上料和卸料,轉臂實現裝卸機構平面位置的調整和變動,便于裝卸機的展開和收攏及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進出車廂;計量裝置自動計量統計和記錄裝卸貨物數量和重量,顯示、儲存并提供記錄查詢和打印;操縱控制系統實現裝卸機行走駕駛、架車和裝卸工況的操縱控制。

所述轉臂為薄壁、箱型結構,轉臂的中部下面設置用于連接旋轉支撐一并與車架固定的連接凸臺或法蘭,轉臂的中部上面固定中間過渡輸送機,轉臂的兩端上部設置用于連接支撐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的圓形立柱;轉臂的擺轉機構一由旋轉支撐一或軸承、驅動馬達一或電機及傳動齒輪一組成,轉臂通過旋轉支撐一或軸承與車架上的支架連接固定;旋轉支撐一或軸承為外圈帶大齒輪結構,旋轉支撐一或軸承的外圈與轉臂的下部連接,旋轉支撐一或軸承的內圈與車架上部支架連接;與驅動馬達一或電機連接的傳動齒輪一、旋轉支撐一或軸承的外圈大齒輪一構成齒輪傳動副;驅動馬達一或電機啟動,帶動轉臂擺轉,實現裝卸機構方位調整,配合操縱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的伸縮、變幅、擺轉運動,實現裝卸機構方位和姿態調整,便于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進出車廂及適應貨物裝卸點變動要求,實現直線、拐彎裝卸。

所述中間過渡輸送機為傾斜安裝的帶式輸送機,由機架一、驅動滾筒一、張緊輪、張緊裝置一、改向滾筒一、輸送帶一、調偏裝置一、擋帶輪一、托輥一組成;中間過渡輸送機通過支架一固定安裝于轉臂上;機架一的上部為薄壁、半封閉框架結構,中部厚,兩頭薄;驅動滾筒一置于機架一的腹部空腔中;驅動滾筒一的兩側配置張緊輪,張緊輪的張緊裝置一采用螺栓張緊結構,安裝于張緊輪軸的兩端,固定于機架一兩側;改向滾筒一置于機架一的前后兩端;驅動滾筒一為電滾筒或液壓滾筒,電機或馬達帶動驅動滾筒一轉動,帶動輸送帶一作環形傳動,實現貨物輸送;調偏裝置一采用螺栓調節結構,兩側對稱套裝于任一端或兩端改向滾筒一的軸上,與機架一安裝固定;擋帶輪一通過其支架對稱固定于機架一兩側,安裝于任一端改向滾筒一的附近;托輥一裝在輸送帶一的下部。

所述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均為可變幅、變向的三節兩級伸縮式皮帶輸送機,并通過托架、旋轉支撐二或軸承安裝固定于轉臂的兩端;

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由外層機架、中間機架、內層機架、驅動滾筒二、改向滾筒二、調偏裝置二、擋帶輪二、儲帶輪、張緊裝置二、輸送帶二、托輥二、伸縮機構、儲帶機構、變幅機構、擺轉機構二、擋料板組成;

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采用套裝伸縮結構,外層機架、中間機架、內層機架均為薄壁框架結構,中間機架位于外層機架和內層機架之間,三節機架套裝一起,組成三節兩級套裝伸縮式機架二;外層機架兩內側面設置有凹形滑槽,內層機架兩外側面設置有凸型滑軌,中間機架的兩外側面和兩內側面分別設置凸形滑軌和凹形滑槽,凸形滑軌和凹形滑槽構成機架二的伸縮移動滑道;驅動滾筒二置于機架二的后端,固定安裝在外層機架兩側;改向滾筒二置于機架二的前端,固定安裝在內層機架兩側;驅動滾筒二采用電滾筒或液壓滾筒,電機或馬達驅動滾筒二轉動,帶動輸送帶二作環形傳動,實現物料輸送;調偏裝置二采用螺栓調節結構,兩側對稱安裝于改向滾筒二的軸端;擋帶輪二通過其支架分別靠近驅動滾筒二附近、對稱安裝固定于外層機架內側;張緊裝置二采用螺栓張緊結構,對稱安裝于驅動滾筒二的軸端;輸送帶二采用帶花紋的高摩擦環形薄帶;托輥二為多個,分別安裝于改向滾筒二和兩個儲帶輪的右側;一組儲帶輪共四個,分別安裝固定于外層機架前端、中間機架前端和后端、內層機架后端,并通過機架二兩側固定,四個儲帶輪與驅動滾筒二和改向滾筒二共同組成儲帶機構;

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的伸縮機構由伸縮油缸、牽引鋼絲繩一、滑輪一、牽引鋼絲繩二、滑輪二、油缸耳一和外層機架、中間機架、內層機架組成;伸縮油缸置于機架二下部空腔中,伸縮油缸兩端通過油缸耳一分別與外層機架后端和中間機架前端安裝固定;滑輪一固定于中間機架前端,置于中間機架外側和外層機架內側空擋中垂直安裝,滑輪二固定于內層機架后端,置于內層機架外側和中間機架內側空擋中水平安裝;牽引鋼絲繩一的一端與外層機架后端固定,繞過滑輪一后另一端固定于內層機架后端;牽引鋼絲繩二的一端與內層機架中前段固定,繞過滑輪二后另一端固定于中間機架中前段;伸縮機構通過伸縮油缸和牽引鋼絲繩一、牽引鋼絲繩二牽引驅動,伸縮油缸伸出時,推動中間機架伸出,通過牽引鋼絲繩一拉動內層機架伸出;伸縮油缸縮回時,拉動中間機架縮回,通過牽引鋼絲繩二拉動內層機架縮回;操縱伸縮油缸的伸縮,通過牽引鋼絲繩一、牽引鋼絲繩二,拉動中間機架和內層機架一起同步伸縮,實現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的伸長展開和縮短收攏,適應貨物裝卸點的距離變化;

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的變幅機構由變幅油缸和油缸耳二、托架構成;托架上部通過驅動滾筒二兩側軸端與外層機架鉸接固定,托架下部安裝變幅機構和擺轉機構二,變幅油缸的缸筒端與托架上的油缸耳二鉸接,變幅油缸的活塞桿端與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上的油缸耳二鉸接;變幅油缸的活塞桿伸出,則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前端抬高;變幅油缸的活塞桿縮回,則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前端降低;控制變幅油缸的活塞桿伸出和縮回,實現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繞后端傾轉轉軸作上、下傾轉變幅,調節高度,適應貨物裝卸點的高度變化;

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的擺轉機構二由外圈大齒輪、旋轉支撐二或軸承、托架及擺轉驅動裝置組成;擺轉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馬達二或電機及其傳動齒輪二;外圈大齒輪二套裝在托架底部,驅動馬達二或電機固定安裝于轉臂端部立柱上;與驅動馬達二或電機連接的傳動齒輪二和外圈大齒輪構成齒輪傳動副;驅動馬達二或電機啟動,帶動托架及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擺轉變向,進行方位調整,實現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進出車廂和展開、收攏;

擋料板插裝于驅動滾筒二端的一側;

所述計量裝置采用對射式光電傳感器計數器,配置加裝顯示、儲存和打印系統,計量裝置的發射與接收部分分別相向對應安裝于中間過渡輸送機或皮帶輸送機一或皮帶輸送機二上的兩側。

所述車輛由動力系統、行走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車架、穩車液壓支腿組成;車輛采用前橋驅動、后橋轉向、前橋兩側抱箍固定、后橋中間懸掛、分動箱變速、分動箱盤式制動;

車輛及裝卸機構共用動力系統,采用柴油機發電機組和外接電源兩種動力源;動力系統包括柴油機、發電機、電瓶、啟發電機、外接電源插座;

行走系統包括前橋、后橋、分動箱、掛檔桿、皮帶輪或鏈輪、傳動皮帶或鏈條,掛檔桿設在駕駛臺上操作;

轉向系統包括方向盤、液壓轉向器、轉向油缸、轉向拉桿,采用液壓助力轉向,轉向盤操作,油缸推拉轉向拉桿帶動車輪轉向;

制動系統包括制動踏板、制動器、制動拉桿、踩踏制動踏板,通過制動拉桿帶動制動器制動;

車架為框架結構;

穩車液壓支腿為橫向伸縮結構,由固定套臂、伸縮臂、伸縮油缸、升降油缸組成,穩車液壓支腿與車架連接固定;通過操縱電控換向閥,控制伸縮油缸和升降油缸的伸縮和升降,實現穩車液壓支腿落下和收起;

所述操縱控制系統由駕駛臺、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遙控器、液壓站、電磁控制閥、電氣控制箱組成;駕駛臺設置于車輛前部一側,駕駛臺上設置鑰匙開關、動力轉換開關、離合器腳踏、油門踏板、掛檔桿、方向盤、制動踏板、儀表盤、穩車液壓支腿控制按鈕、司機座椅;裝卸機的操縱控制包括駕駛臺操縱、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操縱和遙控器操縱三種方式;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設置于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末端的機架二側面,遙控器采用遠距離無線紅外遙控,佩帶在裝卸人員身上;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和手持遙控器控制按鈕包括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一、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二、中間過渡輸送機的聯動啟停、反轉、皮帶輸送機一、皮帶輸送機二各自伸縮、變幅、擺轉、中間過渡輸送機和轉臂擺轉按鈕。

本發明在行走駕駛工況下,穩車液壓支腿收起,裝卸機構收攏歸位,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呈縮回狀態位于車輛兩側,整機長度短、寬度窄,便于裝卸機以較快速度駕駛行走轉場;架車時車輛上的穩車液壓支腿伸出放下,取代車橋對整機予以支撐,并可調節裝卸機構作業高度;裝卸工況下,裝卸機構可根據工作情況展開、收攏,并進行方位、姿態、裝卸方向調整;操控轉臂的擺轉機構一,驅動其擺動旋轉,帶動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及中間過渡輸送機聯動,方便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和中間過渡輸送機一端進入或退出車廂;操控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的伸縮機構、變幅機構、擺轉機構二運動,實現裝卸機構方位和姿態調整,適應貨物裝卸點變動要求,實現直線、拐彎裝卸;操控皮帶輸送機一和皮帶輸送機二的驅動滾筒二運轉方向,操控轉臂的擺轉機構一擺轉及中間過渡輸送機的驅動滾筒一運轉方向,可實現上料和卸料反方向裝卸輸送。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經濟實用,節能環保;行走時收攏,外形尺寸小,移動和轉場方便快捷;工作時展開,作業范圍大;可調節裝卸機構工作方位和姿態,適應貨物裝卸點間距和高度變動,一次裝卸,貨物直達,避免二次裝卸和搬運;可垂直和平行接近火車車廂,可并行、垂直和錯開進行裝卸,可以直接進入車廂、貨柜、集裝箱內部作業,減少人工輔助搬運,減輕勞動強度,縮短作業時間,提高裝卸工效,降低裝卸搬運成本;有效改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保證裝卸運輸經濟快捷、便利安全;可變更物流輸送方向,實現正反雙向裝卸;一機兩用,降低裝卸設備投入,增加使用效率,減少資金和資源浪費;可自動計量統計和記錄裝卸數量和重量并予以顯示、儲存,提供記錄查詢和打印。特別適用于軟包袋裝物品的裝卸,可廣泛應用于港口、站臺、貨場、倉庫和火車、汽車、輪船、貨柜、集裝箱等各種裝卸場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簡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主視圖。

圖4為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伸出時的結構主視簡圖。

圖5為圖4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伸縮及儲帶機構鋼絲繩牽引驅動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發明由具有行走功能的車輛1、具有擺轉功能的轉臂2、可傾斜輸送的中間過渡輸送機3、具有變幅、擺轉和伸縮功能的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具有計量、顯示和儲存、打印功能的計量裝置6及其操縱控制系統7組成。所述轉臂2固定于車架15上,轉臂2的兩端安裝皮帶輸送機一4和皮帶輸送機二5,轉臂2的中部傾斜安裝中間過渡輸送機3,計量裝置6固定安裝于中間過渡輸送機3或皮帶輸送機一4和皮帶輸送機二5上;所述車輛1作為裝卸機承載和行走機構,可實現裝卸機的承載、行走和轉場;轉臂2、中間過渡輸送機3、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構成裝卸機構,實現物料裝卸,其中,中間過渡輸送機3用做過渡輸送,實現物料在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之間的過渡輸送,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分別用做上料和卸料輸送,可實現物料裝卸的上料和卸料,轉臂2作為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及中間過渡輸送機3的承載體和安裝基礎,可實現裝卸機構平面位置的調整和變動,便于裝卸機的展開和收攏及皮帶輸送機一4或皮帶輸送機二5進出車廂;計量裝置6可自動計量統計和記錄裝卸貨物數量和重量,予以顯示、儲存并提供記錄查詢和打印;操縱控制系統7用于裝卸機整機操作,可實現裝卸機行走駕駛、架車和裝卸工況的操縱控制。

所述轉臂2為薄壁、箱型結構,轉臂2的中部下面設置連接凸臺或法蘭,用于連接旋轉支撐一21并與車輛1的車架15固定;轉臂2的中部上面固定中間過渡輸送機3;轉臂2的兩端上部設置圓形立柱,用于連接支撐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轉臂2的中心布置于車輛1后部居中或稍偏向一側;轉臂2的擺轉機構一由旋轉支撐一21或軸承和驅動馬達一22或電機及傳動齒輪一23組成,轉臂2通過旋轉支撐一21或軸承與車架15上的支架連接固定;旋轉支撐一21為外圈帶大齒輪結構,旋轉支撐一21的外圈與轉臂2的下部連接,旋轉支撐一21的內圈與車架15的上部連接;與驅動馬達一22或電機連接的傳動齒輪一23、旋轉支撐一21外圈的大齒輪構成齒輪傳動副;驅動馬達一22或電機啟動時,帶動轉臂2擺轉,可實現裝卸機構方位調整,配合操縱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的伸縮、變幅、擺轉運動,可實現裝卸機構的方位和姿態調整,便于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進出車廂及適應貨物裝卸點變動要求,實現直線、拐彎裝卸;

轉臂2中心的位置對于裝卸機構的方位調整影響較為關鍵,原則上轉臂2中心應布置于車輛1后部居中或稍偏向一側,以利于裝卸機以尾部和側面接近貨車,并便于裝卸機構進出車廂;

所述中間過渡輸送機3為傾斜安裝的帶式輸送機,由機架一31、驅動滾筒一32、張緊輪33、張緊裝置一34、改向滾筒一35、輸送帶一36、調偏裝置一37、擋帶輪一38、托輥一39等組成,中間過渡輸送機3通過支架一310固定安裝于轉臂2上,用于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之間物料的過渡輸送;中間過渡輸送機的機架一31上部為薄壁、半封閉、框架結構,中部厚,便于驅動滾筒一32及其驅動裝置的安裝,兩頭薄,便于降低過渡輸送落差;驅動滾筒一32布置于機架一31的腹部空腔中,驅動滾筒一32的兩側配置張緊輪33,張緊輪33的張緊裝置一34采用螺栓張緊結構,安裝于張緊輪33軸的兩端,固定于機架一31兩側,調節螺栓松緊,使張緊輪33左右移動,可增減驅動滾筒一32皮帶的包角,調節輸送帶一36松緊;改向滾筒一35布置在機架一31的前后兩端,可改變輸送帶一36的方向;驅動滾筒一32為電滾筒或液壓滾筒,電機或馬達帶動驅動滾筒一32轉動,可帶動輸送帶一36作環形傳動,實現物料輸送;調偏裝置一37采用螺栓調節結構,兩側對稱套裝于任一端或兩端改向滾筒一35的軸上,與機架一31安裝固定,用以調節輸送帶一36兩側的松緊度,防止和糾正皮帶跑偏;擋帶輪一38通過擋帶輪一38的支架對稱固定于機架一31的兩側,安裝于任一端改向滾筒一35的附近,用于阻止皮帶跑偏;托輥一39用于托住輸送帶一36,防止其過度下墜。

所述皮帶輸送機一4和皮帶輸送機二5均采用可以變幅、變向的三節兩級伸縮式皮帶輸送機,并通過托架433、旋轉支撐二436或軸承安裝固定于轉臂2的兩端;

皮帶輸送機一4和皮帶輸送機二5由外層機架41、中間機架42、內層機架43、驅動滾筒二45、改向滾筒二46、調偏裝置二47、擋帶輪二48、儲帶輪49、張緊裝置二410、輸送帶二411、托輥二412、伸縮機構413、儲帶機構414、變幅機構415、擺轉機構二416及擋料板等組成;

皮帶輸送機一4和皮帶輸送機二5采用套裝伸縮結構,外層機架41、中間機架42、內層機架43均為薄壁框架結構,中間機架42前后高度一致,外層機架41后端高度減薄隨形,內層機架43前端高度減薄隨形;外層機架41位于外部和后端(驅動滾筒二45端),中間機架42位于外層機架41和內層機架43之間,內層機架43位于內部和前端(改向滾筒二46端),三節機架套裝一起,組成三節兩級套裝伸縮式機架二;其中外層機架41與中間機架42組成一級伸縮結構,中間機架42與內層機架43組成二級伸縮結構;外層機架41兩內側面設置有凹形滑槽,內層機架43兩外側面設置有凸型滑軌,中間機架42則同時在兩外側面和兩內側面分別設置凸形滑軌和凹形滑槽,凸形滑軌和凹形滑槽構成兩級伸縮式機架的伸縮移動滑道,利于增加機架二的強度和皮帶輸送機的伸縮滑移;驅動滾筒二45布置于機架二的后端,固定安裝在外層機架41兩側(通過兩側外層機架41安裝固定);改向滾筒二46布置于機架二的前端,固定安裝在內層機架43兩側(通過兩側內層機架43安裝固定);驅動滾筒二45采用電滾筒(或液壓滾筒),電機(或馬達)帶動驅動滾筒二45轉動,帶動輸送帶二411作環形傳動,實現物料輸送;調偏裝置二47采用螺栓調節結構,兩側對稱安裝于內層機架43上改向滾筒二46的軸端,用于調節輸送帶二411兩側松緊度,防止和糾正輸送帶二411跑偏;擋帶輪二48通過其支架分別靠近驅動滾筒二45附近、對稱安裝固定于外層機架41內側;張緊裝置二410采用螺栓張緊結構,對稱安裝于外層機架41上驅動滾筒二45的軸端,用于調節輸送帶二411松緊;擰緊張緊螺栓,使驅動滾筒二45向后端移動,輸送帶二411張緊,擰松張緊螺栓使驅動滾筒二45向前端移動,輸送帶二411變松;輸送帶二411采用帶花紋的高摩擦環形薄帶;托輥二412用于托住輸送帶二411防止其過度下墜影響運行,托輥二412的數量和間距可以根據輸送帶二411的下墜情況設置,通常情況下托輥二412采用3個,分別安裝于前端改向滾筒二46和兩個儲帶輪49的右側;儲帶輪49實質上也是改向輪,一組儲帶輪共四個,分別安裝固定于外層機架41前端、中間機架42前端和后端、內層機架43后端,并通過其對應機架兩側固定,四個儲帶輪49與驅動滾筒二45和改向滾筒二46一起組成儲帶機構414,保證輸送帶二411改向和皮帶輸送機伸縮時,輸送帶二411總長度不變,實現伸縮式皮帶輸送機的物料輸送功能,適應貨物裝卸點的距離變化;

伸縮機構413由伸縮油缸421、牽引鋼絲繩一422、滑輪一423、牽引鋼絲繩二425、滑輪二426、油缸耳一424和套裝伸縮式機架組外層機架41、中間機架42、內層機架43組成;伸縮油缸421置于伸縮輸送機機架二下部空腔中,伸縮油缸421兩端通過油缸耳一424分別與外層機架41后端和中間機架42前端安裝固定;滑輪一423固定于中間機架42前端,置于中間機架42外側和外層機架41內側空擋中垂直安裝,滑輪二426固定于內層機架43后端,置于內層機架43外側和中間機架42內側空擋中水平安裝;牽引鋼絲繩一422的一端與外層機架41后段固定,繞過滑輪一423后另一端固定于內層機架43后端;牽引鋼絲繩二425的一端與內層機架43中前段固定,繞過滑輪二426后另一端固定于中間機架42的中前段;伸縮機構413的牽引驅動原理如圖5所示,伸縮機構413通過伸縮油缸421和牽引鋼絲繩一422、牽引鋼絲繩二425牽引驅動,伸縮油缸421伸出時,推動中間機架42伸出,通過牽引鋼絲繩一422拉動內層機架43伸出;伸縮油缸421縮回時,拉動中間機架42縮回,通過牽引鋼絲繩二425拉動內層機架43縮回;操縱伸縮油缸421的伸縮,通過牽引鋼絲繩一422、牽引鋼絲繩二425,拉動中間機架42和內層機架43一起同步伸縮,實現伸縮式輸送機的伸長展開和縮短收攏;

變幅機構415由變幅油缸431和油缸耳二432、托架433構成,托架433為皮帶輸送機及其變幅機構和擺轉機構三416的安裝基礎和支撐,其下部為盤狀、上部為敞口結構,兩側為拐形支撐立板,并設置鉸軸孔;托架433上部兩側拐形支撐立板通過驅動滾筒二45兩側軸端與外層機架41鉸接固定,形成皮帶輸送機變幅傾轉機構轉軸;托架433下部安裝變幅機構415和擺轉機構二416,變幅油缸431的缸筒端與托架433上的油缸耳二432鉸接,變幅油缸431的活塞杠端與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上的油缸耳二432鉸接;變幅油缸431伸出時,伸縮式皮帶輸送機前端(改向滾筒二46端)抬高;變幅油缸431縮回時,伸縮式皮帶輸送機前端(改向滾筒二46端)降低;控制變幅油缸431的伸出和縮回,可實現伸縮式皮帶輸送機繞后端傾轉轉軸作上、下傾轉變幅,調節伸縮式皮帶輸送機前端的高度,適應物料裝卸點的高度變化;

擺轉機構二416由外圈大齒輪435、旋轉支撐二436或軸承、托架433及擺轉驅動裝置組成;擺轉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馬達二437或電機及其傳動齒輪二438;外圈大齒輪435套裝在托架433底部,驅動馬達二437或電機固定安裝于轉臂2端部立柱上;與驅動馬達二437或電機連接的傳動齒輪二438和與托架433連接的外圈大齒輪435構成齒輪傳動副;驅動馬達二437或電機啟動時,帶動托架433及皮帶輸送機一4和皮帶輸送機二5擺轉變向,進行方位調整,實現皮帶輸送機一4和皮帶輸送機二5進出車廂和展開、收攏;

擋料板作為選裝件,采用插接安裝方式,裝卸工況時,插裝于皮帶輸送機一4和皮帶輸送機二5的驅動滾筒二45端一側,用于擋料,防止物料慣性沖出掉落;行走駕駛工況時抽出收起存放。

所述計量裝置6采用對射式光電傳感器計數器,配置加裝顯示、儲存和打印系統,計量裝置6的發射與接收部分分別相向對應安裝于中間過渡輸送機3或皮帶輸送機一4或皮帶輸送機二5上的兩側。

所述車輛1由動力系統11、行走系統12、轉向系統13、制動系統14、車架15、穩車液壓支腿16組成。車輛1采用前橋驅動、后橋轉向、前橋兩側抱箍固定、后橋中間懸掛、分動箱變速、分動箱盤式制動技術方案;

裝卸機車輛1及裝卸機構共用動力系統,采用柴油機發電機組和外接電源兩種動力源;動力系統11包括柴油機、發電機、電瓶、啟發電機、外接電源插座等;

柴油機動力輸出飛輪盤和發電機輸入軸及分動箱輸入軸上,分別加裝皮帶輪(或鏈輪),柴油機動力通過飛輪盤輸出,經皮帶(或鏈條)傳動驅動發電機和分動箱;發電機發電驅動電氣系統和液壓站工作;分動箱經過機械傳動驅動車輛1行走;

轉場行走工況時,由柴油機發電機組自發電,對電瓶充電,同時為照明和油泵電機供電;裝卸工況時,轉換開關斷開自發電系統,接通市電電源,直接驅動油泵電機,并對電瓶充電,為照明供電;兩種工況通過轉換開關進行工況轉換;

車輛1的行走系統12包括前橋、后橋、分動箱、掛檔桿、皮帶輪(或鏈輪)、傳動皮帶(或鏈條)等,行走驅動為分動箱驅動和變速,柴油機動力經過分動箱掛檔變速,帶動前橋驅動車輛1行走;分動箱為三擋(前進快速檔、前進慢速檔、空擋、倒退擋),采用撥叉、拉桿式掛檔變速機構,掛檔桿設在駕駛臺上操作;

車輛1的轉向系統13包括方向盤、液壓轉向器、轉向油缸、轉向拉桿等,采用液壓助力轉向,轉向盤操作,油缸推拉轉向拉桿帶動車輪轉向;

車輛1的制動系統14包括制動踏板、制動器、制動拉桿等,踩踏制動踏板,通過制動拉桿帶動制動器制動;

車架15為框架結構,穩車液壓支腿16為橫向伸縮結構,由固定套臂、伸縮臂、伸縮油缸、升降油缸等組成,穩車液壓支腿16與車輛1的框架結構連接固定;通過操縱電控換向閥,控制伸縮油缸和升降油缸的伸縮和升降,實現穩車液壓支腿16落下和收起。

所述操縱控制系統7由駕駛臺71、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72、遙控器、液壓站、電磁控制閥、電氣控制箱等組成;駕駛臺71設置于車輛1的前部一側,駕駛臺71上設置鑰匙開關、動力轉換開關、離合器腳踏、油門踏板、掛檔桿、方向盤、制動踏板、儀表盤、穩車液壓支腿16的控制按鈕、司機座椅;裝卸機的操縱控制包括駕駛臺操縱、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操縱和遙控器操縱三種方式;裝卸機行走駕駛和架車工況的操作在駕駛臺71內進行,用以操縱裝卸機動力轉換、整機啟動、關機、柴油機離合、車輛1的前進、后退、變速、轉向、制動,穩車液壓支腿16的橫向伸縮、豎向升降;裝卸機構的操縱采用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和手持遙控器操作,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設置于皮帶輸送機一4或皮帶輸送機二5的末端(改向滾筒端二46)機架二的側面,遙控器采用遠距離無線紅外遙控,可佩帶在裝卸人員身上;皮帶輸送機末端按鈕和手持遙控器控制按鈕包括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一4、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二5、中間過渡輸送機3的聯動啟停、反轉,及皮帶輸送機一4、皮帶輸送機二5各自伸縮、變幅、擺轉和中間過渡輸送機3和轉臂2擺轉按鈕,用以控制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一4、伸縮式皮帶輸送機二5、中間過渡輸送機3的啟動、停止、正反向輸送和擺轉、變幅、伸縮等姿態和方位調整,及轉臂2和中間過渡輸送機3旋轉等動作,實現裝卸機構展開、收攏、進出車廂、裝卸點對位和貨物裝卸上、卸料的輸送方向的控制。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可行的實施案例的具體闡述,該實施案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台前县| 平果县| 长治县| 沁阳市| 隆回县| 宣威市| 三穗县| 武冈市| 菏泽市| 乌什县| 曲靖市| 苏尼特左旗| 溆浦县| 顺平县| 揭东县| 东丰县| 上林县| 德令哈市| 垣曲县| 穆棱市| 江华| 西城区| 津市市| 广州市| 贵南县| 阿城市| 逊克县| 大余县| 团风县| 浦北县| 河北区| 定襄县| 两当县| 若羌县| 静宁县| 岗巴县| 西充县| 儋州市| 周宁县|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