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輕工建材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模具車牽引機。
背景技術:
生產輕質節(jié)能墻板的模具車澆灌完成后,需要轉運至生產線軌道上靜停養(yǎng)護?,F(xiàn)有的轉運機構普遍采用卷揚機卷繞鋼絲繩拉動模具車到指定位置,模具車需要實現(xiàn)前進和后退動作,因此需要布置兩套水平設置的卷揚機配合拉動,由于模具車運移場地的限制,兩套卷揚機設備布置比較困難,且設備復雜成本高,操作過程比較麻煩,工作效率較低,數(shù)量較多的鋼絲繩運行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合理布置在模具車的運移場地中,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的模具車牽引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模具車牽引機,用于牽引所述模具車沿軌道移動,所述模具車牽引機包括:
第一卷筒,設置在所述軌道的一端;
電機,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卷筒固定連接,以驅動所述第一卷筒正向或反向旋轉;
第二卷筒,設置在所述軌道的另一端;
牽引繩,繞設在所述第一卷筒及所述第二卷筒上;
頂推機構,包括: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下的滾輪及與頂推塊;所述底座的一端與所述牽引繩的一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牽引繩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頂推塊與所述底座鉸接,所述頂推塊能相對所述底座翻轉,且能鎖定在垂直位置或水平位置。
作為優(yōu)選,所述電機及所述第一卷筒設置在所述軌道平面下方的凹槽內。
作為優(yōu)選,所述模具車牽引機還包括:
反向卷筒,通過所述牽引繩與所述第一卷筒及所述第二卷筒連接;
所述牽引繩依次繞設在所述第一卷筒、所述反向卷筒及所述第二卷筒上。
作為優(yōu)選,所述牽引繩在所述第一卷筒及所述反向卷筒上纏繞3圈以上;
所述牽引繩為鋼絲繩。
作為優(yōu)選,所述頂推塊包括:第一擋邊及第二擋邊;所述第一擋邊與第二擋邊相互垂直固定;所述第一擋邊及第二擋邊的連接部位與所述底座鉸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頂推機構還包括兩根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
當所述第一擋邊從水平位置翻轉到垂直位置后,所述第二擋邊壓設在其中一根所述限位柱上;
當所述第二擋邊從水平位置翻轉到垂直位置后,所述第一擋邊壓設在另一根所述限位柱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車牽引機通過在模具車的運移軌道兩端分別設置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電機帶動第一卷筒轉動,使纏繞在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上的牽引繩運轉,與牽引繩連接的頂推機構跟隨牽引繩沿軌道移動,頂推機構中的頂推塊鎖定在垂直位置后,能推動模具車沿軌道前進或后退,該模具車牽引機的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合理布置在模具車的運移場地中,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模具車牽引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頂推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各標號代表的部件依次為:1電機、2第一卷筒、3反向卷筒、4頂推機構、5軌道、6模具車、7牽引繩、8底座、9滾輪、10第一擋邊、11第二擋邊、12限位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深入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見附圖1和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模具車牽引機,用于牽引模具車6沿軌道5移動,該模具車牽引機包括:第一卷筒2、電機1、第二卷筒、牽引繩7及頂推機構4。
第一卷筒2設置在軌道5的一端;電機1的輸出端與第一卷筒2固定連接,以驅動第一卷筒2正向或反向旋轉;第二卷筒2設置在軌道5的另一端;牽引繩7繞設在第一卷筒2及第二卷筒上。
頂推機構4,包括:底座8、設置在底座8下的滾輪9及與頂推塊;底座的一端與牽引繩7的一端連接,另一端與牽引繩7的另一端連接;頂推塊與底座8鉸接,頂推塊能相對底座8翻轉,且能鎖定在垂直位置或水平位置;底座8跟隨牽引繩7沿軌道移動;頂推塊位于水平位置時,頂推機構4能在模具車6下方自由移動,頂推塊鎖定在垂直位置后抵住模具車6,并能推動模具車6沿軌道5移動。
其中,將頂推塊鎖定在垂直位置,頂推塊抵住模具車6的一端;電機1正向旋轉,帶動第一卷筒2及牽引繩7正向轉動,牽引繩7帶動頂推機構4及模具車6沿軌道前進;將頂推塊設置在水平位置,然后移動到模具車6的另一端,再將頂推塊鎖定在垂直位置,頂推塊抵住模具車6的另一端;電機1反向旋轉,帶動第一卷筒2及牽引繩7反向轉動,牽引繩7帶動頂推機構4及模具車6沿軌道后退。
進一步的,電機1及第一卷筒2設置在軌道5平面下方的凹槽內。該模具車牽引機還包括:反向卷筒3,通過牽引繩7與第一卷筒2及第二卷筒連接,反向卷筒3為了方便布置設備,避免第一卷筒2通過牽引繩7直接與第二卷筒連接時,電機1位置局限比較大,不方便布置;牽引繩7依次繞設在第一卷筒2、反向卷筒3及第二卷筒上。反向卷筒3也位于軌道5平面下方的凹槽內,這樣,通過將電機1、第一卷筒2及第二卷筒布置在凹槽內,能避免牽引設備阻礙模具車6的運移路線,同時避免牽引繩7暴露在生產場地的地面上,運行過程中會存在安全隱患。
作為優(yōu)選,牽引繩7在第一卷筒2及反向卷筒3上纏繞3圈以上;牽引繩7為鋼絲繩。通過多圈纏繞的鋼絲繩保證鋼絲繩與第一卷筒2及反向卷筒3具有較大的摩擦力,使頂推機構4具有足夠的牽引力。
進一步的,參見附圖2,頂推塊包括:第一擋邊10及第二擋邊11;第一擋邊10與第二擋邊11相互垂直固定;第一擋邊10及第二擋邊11的連接部位與底座8鉸接。頂推機構4還包括兩根限位柱12,限位柱12與底座8固定連接;當?shù)谝粨踹?0從水平位置翻轉到垂直位置后,第二擋邊11壓設在其中一根限位柱12上,使第一擋邊10鎖定在垂直位置,無法繼續(xù)翻倒;當?shù)诙踹?1從水平位置翻轉到垂直位置后,第一擋邊10壓設在另一根限位柱12上,使第二擋邊11鎖定在垂直位置,無法繼續(xù)翻倒。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車牽引機通過在模具車6的運移軌道5兩端分別設置第一卷筒2和第二卷筒,電機1帶動第一卷筒2轉動,使纏繞在第一卷筒2和第二卷筒上的牽引繩7運轉,與牽引繩7連接的頂推機構4跟隨牽引繩7沿軌道5移動,頂推機構4中的頂推塊鎖定在垂直位置后,能推動模具車6沿軌道5前進或后退,該模具車牽引機的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合理布置在模具車的運移場地中,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