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包裝盒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抽屜式草莓抑菌保鮮包裝盒。
背景技術:
草莓又名紅莓、洋莓、地莓等,是一種紅色的花果,其外觀呈心形,鮮美紅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濃郁水果芳香。草莓屬于漿果類果蔬,其果肉柔軟,采摘后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極易出現機械損傷和微生物浸染,導致果實軟化和腐爛加快,至售賣時,多數草莓已經軟化不新鮮,失去原有風味甚至不能食用,嚴重影響其貨架期,商戶損失大。同時,消費者也因食用不新鮮草莓,可能遭受微生物感染。傳統的草莓包裝盒,一般為硬塑料包裝盒,草莓容易與硬塑料盒體以及相鄰的草莓之間發生擠壓和變形,極易造成草莓表皮的損傷,縮短草莓保質保鮮期,無法有效地解決草莓在運輸和貯藏中的保鮮和抑菌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抽屜式草莓抑菌保鮮包裝盒,方便運輸和貯藏草莓,防止草莓表皮因碰撞和擠壓造成的損傷,并且有效抑制細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延長草莓的保質保鮮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抽屜式草莓保鮮包裝盒,包括外盒體、置物盒和把手,所述外盒體的頂部密封,外盒體的側壁設置開口,所述置物盒的外壁上設置把手,所述置物盒內部設置若干與草莓形狀相同的孔位,所述置物盒的形狀與所述外盒體的開口形狀一致,所述置物盒抽屜式嵌入所述外盒體的側壁開口內。
進一步的,所述外盒體為圓柱狀,外盒體的側壁設置一對水平對稱的半圓形開口;所述置物盒呈半圓狀,置物盒的弧頂處設置把手,所述置物盒至少為一對,分別以抽屜式嵌入所述外盒體的半圓形開口內。
進一步的,所述包裝盒還包括上紙板和下紙板,所述上紙板和下紙板位于置物盒內,所述上紙板上設置與草莓下半部形狀相同的凸孔位,所述下紙板上設置與草莓上半部形狀相同的凹孔位,所述凸孔位與凹孔位一一對應,兩者圍合后形成供草莓存放的空腔。
進一步的,所述上紙板和下紙板均呈半圓形。
進一步的,所述凸孔位和凹孔位分別以弧形陣列排列于所述上紙板和下紙板上,所述弧形陣列從外到內依次為10個、6個和3個,能夠使草莓整齊排列在置物盒中,避免草莓相互碰撞,減少機械損傷,且增強整體美觀性,方便計數。
進一步的,所述凸孔位和凹孔位的長軸均為A=40mm,短軸均為B=30mm,相鄰凸孔位或凹孔位之間的距離為D=10mm,符合草莓的通用尺寸,能夠將草莓穩穩地放入孔位中,既能避免草莓之間相互碰撞,又可緩沖減震,有效防止草莓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造成的機械損傷。
進一步的,所述凸孔位和凹孔位內均設置有保鮮膜網兜,所述保鮮膜網兜為淀粉/殼聚糖/肉桂精油組成的混合保鮮膜材料,具有柔軟緩沖、通風透氣、抑菌、抗氧化及天然降解等作用,不污染環境,可抑制微生物活性,防止草莓褐變。
進一步的,所述外盒體為雙層瓦楞紙結構,外盒體的上、下層分別設置半圓形開口,所述置物盒為兩對,分別位于外盒體的上、下層半圓形開口內。
進一步的,所述外盒體的頂部設置開窗,能夠保證草莓的通風透氣,防止盒體內高溫加速草莓的腐爛和變質,并便于觀察草莓形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抽屜式草莓包裝盒設計,既方便草莓運輸和保存,又便于取食和及時挑出變質的草莓,還可避免包裝盒體內溫度過高加快草莓變質;采用紙板上設置孔位,根據草莓的橫截面形狀設計孔位的大小,能使草莓在運輸過程中穩固在孔位內部,可避免草莓相互碰撞,減少機械損傷;采用保鮮膜網兜的設計,能夠增加草莓的透氣,抑制微生物活性,防止草莓氧化,保鮮性能好,可延長草莓貨架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圓柱形包裝盒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圓形置物盒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圓形置物盒內部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圓形紙板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外盒體,2為置物盒,3為把手,4為上紙板,5為凸孔位,6為下紙板,7為凹孔位,8為保鮮膜網兜,9為開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僅僅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解釋和說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上述內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4所示,一種抽屜式草莓抑菌保鮮包裝盒,包括圓柱形的外盒體1、半圓形的置物盒2和弧形的把手3,外盒體1為雙層瓦楞紙結構,外盒體1的圓柱半徑R=130mm,圓柱高度H=20mm,外盒體1的頂部設置正方形的開窗9,開窗9邊長為L=120mm,外盒體1的側壁上、下層分邊設置兩對水平對稱的半圓形開口;置物盒2為與半圓形開口相對應的兩對半圓形的盒體,分別以抽屜式嵌入外盒體1的上、下層開口內;置物盒2的外壁弧頂處設置把手3,每一個置物盒2內部均設置一對相同大小的半圓形上紙板4和下紙板6,上紙板4上設置與草莓上半部形狀相同的凸孔位5,下紙板6上設置與草莓下半部形狀相同的凹孔位7,凸孔位5與凹孔位7一一對應,凸孔位5與凹孔位7圍合后形成供草莓存放的空腔,凸孔位5和凹孔位7的長軸A=40mm,短軸B=30mm,凸孔位5和凹孔位7分別以弧形陣列排列于上紙板4和下紙板6上,弧形陣列從外到內依次為10個、6個和3個,相鄰凸孔位6或凹孔位8之間的距離為D=10mm;凸孔位5與凹孔位7內均設置有保鮮膜網兜8,保鮮膜網兜8為淀粉/殼聚糖/肉桂精油混合保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