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機,尤其涉及一種食品袋自動包裝機。
背景技術:
目目前對于食品袋包裝這道工序,老工藝是由不同的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操作,這種方式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現人為誤差,比如包裝不美觀,包裝后重量不一等。新工藝大部分采用自動化設備,但往往自動化程度不高,僅能滿足封邊工序,需要操作人員配合切割包裝袋、填料等,這樣必然影響生產速度,而且耗費人力,一旦操作人員某一環節出現差錯,是非常麻煩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包裝工藝自動化程度不高問題的食品袋自動包裝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食品袋自動包裝機,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頂部設有灌注機構,所述灌注機構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箱體一側,出料口正下方設置有固定在箱體側面的通管,所述通管頂部設置有第一料斗,通管設置有遠離箱體的縱封器,所述縱封器與通管管面至少有兩厘米距離,通管正下方設置有連接于箱體的橫封器。
進一步的是:所述灌注機構還包括設置于箱體頂部的第二料斗與支撐桿,支撐桿頂部設有與之同軸的轉軸,所述轉軸一端連接支撐桿,另一端連接驅動其旋轉的電機,轉軸上設有水平的轉料板,轉料板上設有數個接料杯,第二料斗位于其中一接料杯正上方,另一接料杯位于第一料斗正上方,每個接料杯底部均設有電控閥門。
進一步的是:箱體內部設置有卷筒,所述卷筒纏繞有包裝膜,箱體上設有位于縱封器正上方的成型切割裝置,箱體內設有將包裝膜從卷筒運送至成型切割裝置的運膜帶,箱體上對應成型切割裝置設有一供運膜帶穿出的開口。
進一步的是:所述箱體設置有送料滑梯,所述送料滑梯位于橫封器正下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物料通過灌注機構的進料口進入整個系統,包裝膜由運膜帶運送至成型切割裝置處,將包裝膜切斷并成型為包裝袋,通過通管管面經縱封處熱封,隨后再經過橫封器,先封住包裝袋底部接收物料,再由橫封器封住頂部,整個系統自動化程度高,節約了大量人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中:1-箱體、2-通管、3-第一料斗、4-縱封器、5-橫封器、6-第二料斗、7-支撐桿、8-轉軸、9-電機、10-轉料板、11-接料杯、12-電控閥門、13-卷筒、14-成型切割裝置、15-運膜帶、16-送料滑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食品袋自動包裝機,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頂部設有灌注機構,所述灌注機構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箱體1一側,其特征在于:出料口正下方設置有固定在箱體1側面的通管2,所述通管2頂部設置有第一料斗3,通管2設置有遠離箱體1的縱封器4,所述縱封器4與通管2管面至少有兩厘米距離,通管2正下方設置有連接于箱體1的橫封器5。物料從灌注機構進入整個系統,出料口正下方設置了通管2,通管2頂部設置了第一料斗3是為了方便物料進入通管2,縱封器4能封裝包裝袋的側邊,橫封器5能封裝包裝袋的上下兩個開口。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所述灌注機構還包括設置于箱體1頂部的第二料斗6與支撐桿7,支撐桿7頂部設有與之同軸的轉軸8,所述轉軸8一端連接支撐桿7,另一端連接驅動其旋轉的電機9,轉軸8上設有水平的轉料板10,轉料板10上設有數個接料杯11,第二料斗6位于其中一接料杯11正上方,另一接料杯11位于第一料斗3正上方,每個接料杯11底部均設有電控閥門12。第二料斗6方便物料的進入并避免了物料灑落的情況發生,所述轉料杯11至少有兩個,轉料板10通過轉軸8的轉動,可以將接料杯11轉動至第二料斗6的正下方與第一料斗3的正上方,電控閥門12則控制物料的漏下。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箱體1內部設置有卷筒13,所述卷筒13纏繞有包裝膜,箱體1上設有位于縱封器4正上方的成型切割裝置14,箱體1內設有將包裝膜從卷筒13運送至成型切割裝置14的運膜帶15,箱體1上對應成型切割裝置14設有一供運膜帶15穿出的開口。設置了卷筒13后,操作人員將包裝膜纏繞在所述卷筒13上即可,運膜帶14一端連接包裝膜,另一端連接成型切割裝置14,所述運膜帶14將包裝膜運送至成型切割裝置14處,所述成型切割裝置14切斷包裝膜,并將包裝膜對折成包裝袋的形式,隨后再經過縱封器4與橫封器5的熱封。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再整個工序工作完畢后,即為一個完整的產品,為了方便操作人員收集加工完畢的產品,同時避免摔碎情況的發生,作為優選的方式,所述箱體1設置有送料滑梯16,所述送料滑梯16位于橫封器5正下方,操作人員只需在滑梯16末端放置一個容器即可收集加工完畢的產品,十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