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具領域,具體是一種C型吊具。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工業化機械化的發展,吊車、吊具等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目前市場現有的吊裝技術中的吊具耐磨性比較差,而且韌性非常差,經常出現斷、裂的現象,造成很嚴重的人員傷亡。
尤其是起重機作業,吊裝的物品多為,重量級大型物品,對吊鉤的強度要求更高,現有的吊鉤強度足夠,但是其自身重量與經費就很大,造成損失。
由此可見,一個強度高、自身質量輕的吊鉤是很重要的,不僅要能夠加快整個工作效率,而且還減少制造經費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防撞擊的一種C型吊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C型吊具,包括有吊鉤、防撞塊,所述吊鉤為C字形,所述吊鉤頂部設置有拉接片,所述拉接片上設置有拉接孔,所述吊鉤上方左前端的兩側邊設置有對稱的連接翼,所述對稱的連接翼設置有對稱的螺栓孔,所述防撞塊的右端部的兩側邊設置有對稱的連接翼A,所述連接翼A上設置有對稱的螺栓孔A,所述螺栓孔通過螺栓與螺栓孔A相連接,所述吊鉤右側壁中心位置設置有拉手。
進一步講,所述吊鉤的刨切面為工字型結構,且其其中間豎板為三層豎板疊加焊接在一起,所述吊鉤的下方左前端呈梯型結構。
進一步講,所述工字型吊鉤的左右兩側上下表面之間設置有多個連接片。
進一步講,所述連接片之間的間距為425mm、350mm、200mm三種間距。
進一步講,所述拉接片為三塊拉接片疊放焊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橫截面為工字型結構,中間豎板為三層鋼板疊加焊接在一起,加強整個裝置的安全性,不會使其自身重量過于重,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工字型中間的豎板兩側上下表面之間焊接有連接片,加強整個裝置的強度與韌性,更加耐磨,增加使用壽命,而且吊具右側壁上焊接有把手,使裝置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減少經費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結構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結構剖面圖。
圖1中,1、吊鉤 2、防撞塊 3、拉接片 4、拉接孔 5、連接翼 6、螺栓孔 7、連接翼A 8、螺栓孔A 9、拉手 10、連接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C型吊具,包括有吊鉤1、防撞塊2,所述吊鉤1為C字形,所述吊鉤1頂部設置有拉接片3,所述拉接片3上設置有拉接孔4,所述吊鉤1上方左前端的兩側邊設置有對稱的連接翼5,所述對稱的連接翼5上設置有對稱的螺栓孔6,所述防撞塊2的右端部的兩側邊設置有對稱的連接翼A7,所述連接翼A7上設置有對稱的螺栓孔A8,所述螺栓孔6通過螺栓與螺栓孔A8相連接,所述吊鉤1右側壁中心位置設置有拉手9。
進一步講,所述吊鉤1的剖切面為工字型結構,且其中間豎板為三層豎板疊加焊接在一起,所述吊鉤1的下方左前端呈梯型結構。
進一步講,所述工字型吊鉤1的左右兩側上下表面之間設置有多個連接片10。
進一步講,所述連接片10之間的間距為425mm、350mm、200mm三種間距。
進一步講,所述拉接片3為三塊拉接片3疊放焊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使吊車的繩索與拉接片上的拉接孔相連接,保證不會滑落,緊接著使需要吊裝的物件通過鐵鏈或繩索與吊鉤相連接固定,使其左右平衡,不要出現左右哪一個方向偏重的現象,防止左右晃動出現危險情況,當吊鉤吊裝物品到達需要的地方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拉手,對吊鉤進行穩定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