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舉升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車輛舉升翻轉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生產過程中,對車身進行電泳處理是車身涂裝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現有的車身電泳處理方式是將裝配好的車身整體浸入電泳液中進行處理,但由于車身包含了多處空腔與金屬搭接位置,這些位置存在非常細小的接縫,電泳液難以完全滲透入接縫中,造成車身金屬搭接處內部無漆膜保護,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從車身金屬接縫處開始生銹。另外,車身防銹過程中使用防銹油或防銹蠟對車身進行防銹處理時,防銹油或防銹蠟也難以滲透至車身的微小金屬接縫內,影響防銹效果。此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曾設計過用于車輛保養的舉升翻轉設備,但這些設備均采用四柱舉升設備,升降平臺在舉升設備的四個支柱之間,升降平臺只能在高位翻轉,無法用于車身電泳作業,并且升降平臺只能沿單一方向翻轉,無法實現車輛任意角度的傾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身或車輛舉升翻轉裝置,它的翻轉平臺位于舉升裝置外側,可用于車身電泳作業及車身空腔防銹作業,能夠對未出廠的車身或已出廠的車輛進行舉升和翻轉,可隨意改變車身或車輛的角度,用于車身電泳作業時能夠將車身多角度的反復浸入和提出電泳池,使電泳液更充分的進入車身空腔內部,滲透至金屬接縫中,使車身金屬搭接處與空腔內部都能夠有效形成漆膜,避免后期使用中生銹; 用于車身或車輛防銹作業時能夠多角度的對車身或車輛進行翻轉,使防銹油或防銹蠟在車身空腔內面向各個方向流動,依靠防銹油或防銹蠟自身的流動性和滲透性使其充分進入車身空腔內部,滲透至金屬搭接處的接縫內,增強車輛防銹效果。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包括套筒,套筒與舉升設備連接,舉升設備能夠帶動套筒升降,套筒內安裝轉軸,轉軸與旋轉驅動裝置連接,旋轉驅動裝置能夠帶動轉軸在套筒內沿著軸向旋轉,轉軸端部一側設置翻轉軸,翻轉軸的長度方向與轉軸的長度方向相互垂直,轉軸通過翻轉軸與翻轉平臺鉸接,轉軸與翻轉平臺之間設置翻轉驅動裝置,翻轉驅動裝置能夠驅動翻轉平臺繞翻轉軸的長度方向翻轉,翻轉平臺上安裝工件固定裝置,翻轉平臺與轉軸之間設置平臺定位裝置,翻轉平臺翻轉至與轉軸平行和與轉軸垂直的位置時,平臺定位裝置能夠鎖定翻轉平臺與轉軸的相對位置。套筒遠離翻轉平臺的一端設置導向支架,導向支架外周設置外殼,外殼與舉升設備連接,導向支架靠近舉升設備的一側設置第一導向輥第一導向輥與舉升設備外壁緊密配合,導向支架遠離舉升設備的一側設置第二導向輥,第二導向輥與外殼內壁緊密接觸,第一導向輥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導向輥的水平高度。所述舉升設備是雙柱舉升機,雙柱舉升機的兩個舉升單元分別位于套筒兩側。雙柱舉升機的兩個舉升單元均通過鉸接軸與套筒連接。套筒靠近翻轉平臺的一端外側設置套管,套管內安裝定位銷,定位銷與驅動缸的活塞桿連接,驅動缸能夠驅動定位銷在套管內軸向移動,轉軸靠近套筒的位置設置凸環,凸環周圈開設多個定位孔,定位銷向凸環一側移動時,定位銷的端部能夠插入定位孔內。所述旋轉驅動裝置包括旋轉驅動電機,旋轉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第一齒輪,轉軸上安裝第二齒輪,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所述翻轉驅動裝置包括液壓缸,液壓缸的缸體和活塞桿分別與轉軸和翻轉平臺鉸接。所述平臺定位裝置包括安裝在轉軸端部的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與轉軸的軸向中心線垂直,轉軸側面安裝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與第一定位板垂直,第一定位板側面開設第一銷孔,翻轉平臺上設置第一活動插銷,翻轉平臺與轉軸垂直狀態下,第一活動插銷能夠插入第一銷孔內,鎖定翻轉平臺當前位置,第二定位板上設置第二活動插銷,翻轉平臺側面開設第二銷孔,翻轉平臺與轉軸平行狀態下,第二活動插銷能夠插入第二銷孔內,鎖定翻轉平臺當前位置。舉升設備底部安裝行走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的翻轉平臺位于舉升裝置外側,可用于車身電泳作業及車身或車輛防銹保養作業,能夠對車輛或車身進行舉升和翻轉,可隨意改變車輛或車身的角度,用于車身電泳作業時能夠將車身多角度的反復浸入和提出電泳池,使電泳液更充分的滲透至車身金屬接縫中與空腔內,使車身金屬搭接處與車身空腔內部均能夠有效形成漆膜,避免后期使用中生銹,用于車身或車輛防銹保養作業時能夠多角度的對車身或車輛進行翻轉,使防銹油或防銹蠟在車輛或車身內面向各個方向流動,依靠防銹油或防銹蠟自身的流動性和滲透性使其充分進入車身金屬搭接處的接縫與空腔內,增強車身或車輛防銹效果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為翻轉平臺與轉軸平行的狀態;
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3的A向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結構中轉軸旋轉了90度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結構中翻轉平臺繞翻轉軸翻轉了90度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4中B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車輛舉升翻轉裝置包括套筒1,套筒1與舉升設備連接,舉升設備能夠帶動套筒1升降,套筒1內安裝轉軸2,轉軸2與旋轉驅動裝置連接,旋轉驅動裝置能夠帶動轉軸2在套筒1內沿著軸向旋轉,轉軸2端部一側設置翻轉軸4,翻轉軸4的長度方向與轉軸2的長度方向相互垂直,轉軸2通過翻轉軸4與翻轉平臺3鉸接,轉軸2與翻轉平臺3之間設置翻轉驅動裝置,翻轉驅動裝置能夠驅動翻轉平臺3繞翻轉軸4的長度方向翻轉,翻轉平臺3上安裝工件固定裝置,翻轉平臺3與轉軸2之間設置平臺定位裝置,翻轉平臺3翻轉至與轉軸2平行和與轉軸垂直的位置時,平臺定位裝置能夠鎖定翻轉平臺3與轉軸2的相對位置。使用時,將車輛或車身置于翻轉平臺3上,通過工件固定裝置進行固定,舉升設備能夠帶動翻轉平臺3升降,旋轉驅動裝置能夠帶動翻轉平臺3沿轉軸2的軸向旋轉, 翻轉驅動裝置能夠帶動翻轉平臺3沿翻轉軸4的軸向翻轉,翻轉平臺3可攜帶車輛或車身一起進行舉升和翻轉,可隨意改變車輛或車身的角度。由于翻轉平臺3位于舉升裝置外側,舉升裝置可在電泳池一側安裝,因此本實用新型可用于車身電泳作業及車輛防銹保養作業,用于車身電泳作業時能夠將車身多角度的反復浸入和提出電泳池,使電泳液更充分的滲透至車身金屬接縫和車身空腔中,使車身金屬搭接處與空腔內部均能夠有效形成漆膜,避免后期使用中生銹,用于車身或車輛防銹保養作業時能夠多角度的對車輛或車身進行翻轉,使防銹油或防銹蠟在車輛或車身內面向各個方向流動,依靠防銹油或防銹蠟自身的流動性和滲透性使其充分進入車身金屬搭接處的接縫內,增強車身和車輛防銹效果。所述工件固定裝置可采用夾持式、扣合式等多種結構的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了消除舉升裝置的活動部件受到的側向力,可在套筒1遠離翻轉平臺3的一端設置導向支架5,導向支架5外周設置外殼6,外殼6與舉升設備連接,導向支架5靠近舉升設備的一側設置第一導向輥7第一導向輥7與舉升設備外壁緊密配合,導向支架5遠離舉升設備的一側設置第二導向輥8,第二導向輥8與外殼6內壁緊密接觸,第一導向輥7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導向輥8的水平高度。第一導向輥7和第二導向輥8對為舉升裝置的活動部件提供側向的支撐力,防止舉升裝置的活動部件受側向力過大而受損,
本實用新型所述舉升設備可采用多種結構,其中優選的結構為:所述舉升設備是雙柱舉升機,雙柱舉升機的兩個舉升單元分別位于套筒1兩側。該結構占用空間小,可將套筒1降至地面,用于車輛保養時便于車輛直接開上翻轉平臺3。此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舉升設備也可采用剪式舉升機等其它多種結構,但這些結構占用空間相對較大,并且無法將套筒1降至地面,車輛上下平臺需吊裝設備配合。
本實用新型為了消除雙柱舉升機舉升單元受到的扭力,可將雙柱舉升機的兩個舉升單元均通過鉸接軸22與套筒1連接。該結構可允許套筒1相對雙柱舉升機的兩個舉升單元產生小范圍的扭轉,抵消雙柱舉升機舉升單元受到的扭力。該結構同時還能夠在雙柱舉升機兩個舉升單元的升降出現輕微的不同步現象時消除舉升單元與套筒1連接處的扭力,避免舉升機或套筒1受損。因此該結構有利于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可通過下述結構實現轉軸2與套筒1的鎖定:套筒1靠近翻轉平臺3的一端外側設置套管9,套管9內安裝定位銷10,定位銷10與驅動缸11的活塞桿連接,驅動缸11能夠驅動定位銷10在套管9內軸向移動,轉軸2靠近套筒1的位置設置凸環12,凸環12周圈開設多個定位孔13,定位銷10向凸環12一側移動時,定位銷12的端部能夠插入定位孔13內。該結構安全可靠,鎖緊后轉軸2與套筒1之間不會出現打滑的情況。為避免驅動缸失靈,還可在驅動缸11的活塞桿與套管9之間安裝拉簧23,一旦驅動缸11失靈,拉簧23可使定位銷10自動插入定位孔13內,避免出現意外事故。套筒1上還可安裝接近開關24,定位銷10從定位孔13中拔出時,可進入接近開關24的感應區域,此時接近開關24發出信號,允許旋轉驅動裝置帶動轉軸2旋轉,定位銷10未從定位孔13中拔出時,接近開關24無信號產生,驅動裝置不會啟動,該結構能夠有效避免旋轉功能發生誤操作。除上述鎖定結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采用抱閘式鎖定機構或帶有自鎖裝置的減速電機來實現轉軸2與套筒1的鎖定,但這些結構的可靠性均略有欠缺。
本實用新型所述旋轉驅動裝置優選采用下述結構:所述旋轉驅動裝置包括旋轉驅動電機14,旋轉驅動電機14的輸出軸上安裝第一齒輪15,轉軸2上安裝第二齒輪16,第一齒輪15與第二齒輪16嚙合。該結構具有傳動精確、占用空間小、便于加工等優點。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可采用電機或液壓馬達驅動的鏈輪鏈條機構等多種結構來作為旋轉驅動裝置,但這些結構的傳動精確程度相對較低,占用空間較大,并且加工難度也較高。
本實用新型所述翻轉驅動裝置的優選結構如下:所述翻轉驅動裝置包括液壓缸17,液壓缸的缸體和活塞桿分別與轉軸2和翻轉平臺3鉸接。該結構自身體積小,不易損壞,故障率低。為進一步減少占用空間,還可將轉軸2制成中空的結構,將液壓缸17安裝在轉軸2的空腔內。當然本實用新型所述翻轉驅動裝置還可采用電機驅動翻轉軸等多種結構,但這些結構占用空間較大,容易與其它部件碰撞受損,并且也無法隱藏至轉軸2內部。
本實用新型所述平臺定位裝置可采用多種結構,例如可采用相互配合的鎖扣、掛鉤等,其中優選的結構為:所述平臺定位裝置包括安裝在轉軸2端部的第一定位板18,第一定位板18與轉軸2的軸向中心線垂直,轉軸2側面安裝第二定位板19,第二定位板19與第一定位板18垂直,第一定位板18側面開設第一銷孔31,翻轉平臺3上設置第一活動插銷20,翻轉平臺3與轉軸2垂直狀態下,第一活動插銷20能夠插入第一銷孔31內,鎖定翻轉平臺3當前位置,第二定位板19上設置第二活動插銷21,翻轉平臺3側面開設第二銷孔32,翻轉平臺3與轉軸2平行狀態下,第二活動插銷21能夠插入第二銷孔32內,鎖定翻轉平臺3當前位置。該結構中的定位板能夠對翻轉平臺3起到穩定的支撐作用,活動插銷的鎖緊力度大,操作方便。
當車輛生產或保養過程中需要在多個工位進行翻轉作業時,本實用新型還可在舉升設備底部安裝行走裝置。通過行走裝置來實現在多工位之間的移動,行走裝置可采用行走輪或滑軌滑塊等多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