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物料自動進給裝置。
背景技術:
1、汽車輪罩是車輪飾蓋的一種,其主要作用是擋住輪輞,起到裝飾和保護作用。輪罩位于汽車外部的顯眼位置,是汽車重要的外部裝飾之一。優質的裝飾罩造型各異,外形美觀,安裝在車輪上能襯托出整車的造型效果,使整車更加美觀。此外,輪罩蓋起來對大螺絲有防銹防水的作用,因為這樣可以防止水腐蝕螺絲。
2、汽車輪罩的儲放方式通常是橫著疊加在一起存放,一個套著一個,能夠減少存放空間,在五菱汽車廠的總裝線上,將前排的輪罩拿取完后,處于后排的輪罩不方便拿取,通常需要找到存放架的一側或者后方才能對后排的輪罩進行拿取,耗費大量的時間在行走拿取輪罩上。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物料自動進給裝置,旨在能夠將處于后排的輪罩移動至前排,方便拿取,無需員工走動至后方拿取輪罩,節約大量時間。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缺口,所述缺口處設有兩滑動桿,所述兩滑動桿上套設有移動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設有手柄及配重塊,所述手柄通過設有第一繩索與所述移動件連接,所述配重塊通過設有第二繩索與所述移動件的另一側連接。進一步地,下壓所述手柄,所述手柄通過所述第一繩索拉動所述移動件運動,所述移動件帶動將處于后排的輪罩移動至前排,方便拿取。
3、可選地,所述支撐架的一側設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與所述支撐架之間形成一滑動槽,所述手柄安裝在所述滑動槽中。進一步地,所述手柄能夠在所述滑動槽中進行縱方向的移動。
4、可選地,所述支撐架的側壁上設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與所述支撐架之間形成一夾持空間,所述配重塊安裝在所述夾持空間中。進一步地,所述配重塊可以在所述夾持空間中進行縱方向的移動。
5、可選地,所述配重塊的重量比所述手柄的重量大。
6、可選地,所述移動件上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豎直向上。
7、可選地,所述支撐架一側壁上設有第一滑輪,設有所述第一滑輪的相對側壁上設有第二滑輪,所述第一滑輪及所述第二滑輪均位于所述缺口處。
8、可選地,所述第一繩索以所述第一滑輪為支點與所述移動件及所述手柄連接,所述第二繩索以所述第二滑輪為支點與所述移動件及所述配重塊連接。
9、可選地,所述支撐架的側壁上還設有第三滑輪及第四滑輪,所述第三滑輪用于改變所述第一繩索的傳動方向,所述第四滑輪用于改變所述第二繩索的傳動方向。
10、相對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物料自動進給裝置通過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缺口,所述缺口處設有兩滑動桿,所述兩滑動桿上套設有移動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設有手柄及配重塊,所述手柄通過設有第一繩索與所述移動件連接,所述配重塊通過設有第二繩索與所述移動件的另一側連接;通過下壓所述手柄,所述手柄通過所述第一繩索拉動所述移動件運動,所述移動件帶動將處于后排的輪罩移動至前排,方便拿取,無需員工走動至后方拿取輪罩,節約大量時間。
1.一種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包括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上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缺口,所述缺口處設有兩滑動桿,所述兩滑動桿上套設有移動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設有手柄及配重塊,所述手柄通過設有第一繩索與所述移動件連接,所述配重塊通過設有第二繩索與所述移動件的另一側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的一側設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與所述支撐架之間形成一滑動槽,所述手柄安裝在所述滑動槽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的側壁上設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與所述支撐架之間形成一夾持空間,所述配重塊安裝在所述夾持空間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塊的重量比所述手柄的重量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件上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豎直向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一側壁上設有第一滑輪,設有所述第一滑輪的相對側壁上設有第二滑輪,所述第一滑輪及所述第二滑輪均位于所述缺口處。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繩索以所述第一滑輪為支點與所述移動件及所述手柄連接,所述第二繩索以所述第二滑輪為支點與所述移動件及所述配重塊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自動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的側壁上還設有第三滑輪及第四滑輪,所述第三滑輪用于改變所述第一繩索的傳動方向,所述第四滑輪用于改變所述第二繩索的傳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