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片材一體成型加工方法及其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國際環境下社會對于環保節能的呼聲日益高漲,也為了應對迫切的全球變暖和能源危機,汽車輕量化(Lightweight of Automobile)技術已經成為短期內能夠有效緩解能源和氣候危機的可靠途徑之一。所謂汽車輕量化技術,是指在確保汽車基礎性能的前提下,節能化地對汽車各總成和零部件進行設計和改進,降低汽車整體裝備的質量,從而提高汽車的動力性能,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氣污染。現有的汽車內外飾零部件產品如車輪擋泥板、發動機底護板等,其產品壁厚均在I. 8^2. 5mm之間,其生產成型大部分以注塑為主,直接將成型粒料注塑形成。而當產品壁厚 在I. 5mm以下的則選擇熱壓成型,即用烘箱對片材實行再加熱,然后送入模具成型。因此,這幾種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對于時下響應汽車輕量化,直接注塑成型后的產品壁厚達不到要求,均在I.8^2. 5mm之間;
2、對于壁厚在I.5mm以下的要選擇烘箱對片材加熱,工序復雜,生產效率低下;
3、汽車飾件經過多道程序進行,生產速度較慢,生產周期長,人工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適用于汽車內外飾零部件,如車輪擋泥板、發動機底護板等,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本發明目的之一為提供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
本發明目的之二為提供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包括
步驟01、片材擠出,成型粒料經過加熱熔融,注塑螺桿塑化后通過片狀口模形成片材連續擠出;
步驟02、軋輥碾平,步驟01所得的片材經過三級軋輥碾平,垂直向下流出;
步驟03、熱壓成型,步驟02所得的片材經模具合模熱壓成型,切刀切斷片材,模具移出,片材成型;
步驟04、切邊沖孔,由步驟03制得的半成型制品經冷卻、定型后切邊沖孔;
步驟05、開模取件,模具打開,將經過步驟04切邊沖孔后的成型制品取出,同時切邊廢料自動落入廢料筐中。其中,所述步驟03、04、05在同一個模具內一體完成。其中,所述步驟03、04、05采用左右雙模交替完成。
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所述汽車飾件成型模具是將步驟02中的片材進入模具后,在模具中一體完成步驟03、04、05。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分為左模及右模,左模及右模完全相同或對稱或類似,所述左模及右模各包括上模以及與上模對應的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基板及上內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基板及下內模,所述下模基板上設有模座,所述模座上設有導柱,所述上模上設有導套,所述導柱嵌入所述導套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設有沖針,所述沖針置于下內模中,所述下內模四周設有切刀裝置。其中,所述切刀裝置包括刀座、導向擋片、切刀及導軌,所述刀座與切刀連接,所述切刀置于導向擋片及導軌間。其中,所述下模上分布有多個壓料塊及多個定位鎖,所述壓料塊及定位鎖分為X軸方向和Y軸方向,所述上模上設有與下模上對應的壓料塊及定位鎖。 其中,所述壓料塊表面為齒形狀,所述壓料塊底部設有彈簧。其中,所述模座上設有兩兩互相平行的支撐塊,所述上模上設有與模座上對應的支撐塊。其中,所述刀座形狀與制品形狀一致。本發明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片材經過三級軋輥及模具的熱壓成型,可使制品壁厚降低I.3mm以下,大大減輕了制品重量,相應時下汽車輕量化的號召;
2、由于成型和切邊沖孔在模具中一體成型,減少了后加工工序,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3、采用左右雙模交替連續操作,使得生產速度大大加快,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經濟效
.、
M ;
4、由于是片材擠出后直接進入模具成型,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冗余環節,不需要對片材實行再加熱,節約了能源,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本發明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流程框 圖2是本發明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上模裝配 圖3是本發明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下模裝配 圖4是圖3中A-A剖面 圖5是圖3中B處放大 圖6為本發明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壓料塊配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參見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流程框圖,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01、片材擠出,成型粒料經過加熱熔融,注塑螺桿塑化后通過片狀口模形成片材連續擠出;
步驟02、軋輥碾平,步驟01所得的片材經過三級軋輥碾平,垂直向下流出; 步驟03、熱壓成型,步驟02所得的片材經模具合模熱壓成型,切刀切斷片材,模具移出,片材成型;
步驟04、切邊沖孔,由步驟03制得的半成型制品經冷卻、定型后切邊沖孔;
步驟05、開模取件,模具打開,將經過步驟04切邊沖孔后的成型制品取出,同時切邊廢料自動落入廢料筐中。其中,所述步驟03、04、05在同一個模具內一體完成,減少了后續的加工工序,提
高了生產效率。其中,所述步驟03、04、05采用左右雙模交替完成,即左模具完成步驟03、04后移出,同時完成步驟05的右模具進入;在右模具完成步驟03、04后移出,同時完成步驟05的左模具進入,保證了生產的連續性,可使生產過程操作連貫,提高生產效率。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是將步驟02中的片材進入模具后一體完成步驟03、04、05的操作工序。參見圖2、圖3,是本發明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上模裝配圖和下模裝配圖。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分為左模及右模,所述左模及右模完全相同或對稱或類似,所述左模及右模各包括上模I以及與上模I對應的下模2,所述上模I包括上模基板3及上內模4,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基板5及下內模6,其中所述上內模4和下內模6與制品形狀一致,所述下模基板5上設有模座7,所述模座7上設有導柱8,所述上模I上設有導套9,所述導柱8嵌入所述導套9內,所述下模2上設有沖針10,所述沖針10個數根據制品沖孔個數而定,沖針10尺寸根據制品孔徑而設定,所述沖針10置于下內模6中,所述下內模6四周設有切刀裝置11,所述切刀裝置11布置在制品周邊,用于將制品邊緣廢料切除,在模具內安裝沖針10及切刀裝置11,便于在熱壓成型后一次沖孔切邊,使得制品一次成型,減少了后續制品取出模內后再次進行沖孔、切邊的工序。參見圖4,是圖3中A-A剖面圖,所述切刀裝置11包括刀座111、導向擋片112、切刀113及導軌114,所述切刀113用于將制品邊緣廢料切除,所述刀座111與切刀113連接,所述切刀113置于導向擋片112及導軌114間,所述導向擋片112用于輔助導向切刀113,采用硬質耐磨材料制作,所述導軌114用于導向切刀113,預防切刀113偏離而造成摩擦燒傷,所述刀座111形狀與制品形狀一致。參見圖5、圖6,為圖3中B處放大圖和本發明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壓料塊配合圖。其中,所述下模2上分布有多個壓料塊12及多個定位鎖13,所述壓料塊12及定位鎖13分為X軸方向和Y軸方向,即在X軸方向和Y軸方向壓住制品及保證合模精度。所述上模I上設有與下模2上對應的壓料塊12及定位鎖13,所述壓料塊12表面為齒形狀,合模后壓料,所述壓料塊底部設有彈簧14,防止制品起皺,上模I與下模2的定位鎖13共同作用,保證了合模精度。另外,在所述模座7上設有兩兩互相平行的支撐塊15,所述上模I上設有與模座I上對應的支撐塊15,所述支撐塊15用于不生產放置時支撐模具。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只描述了左模的一種產品形式,因右模與左模完全相同、對稱或類似,在此不必贅述。通過上述描述可知,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I、由于片材經過三級軋輥及模具的熱壓成型,可使制品壁厚降低I. 3mm以下,大大減 輕了制品重量,響應時下汽車輕量化的號召。2、由于成型和切邊沖孔在模具中一體成型,減少了后加工工序,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3、采用左右雙模交替連續操作,使得生產速度大大加快,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經濟效益。4、由于是片材擠出后直接進入模具成型,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冗余環節,不需要對片材實行再加熱,節約了能源,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01、片材擠出,成型粒料經過加熱熔融,注塑螺桿塑化后通過片狀ロ模形成片材連續擠出;步驟02、軋輥碾平,步驟01所得的片材經過三級軋輥碾平,垂直向下流出;步驟03、熱壓成型,步驟02所得的片材經模具合模熱壓成型,切刀切斷片材,模具移出,片材成型;步驟04、切邊沖孔,由步驟03制得的半成型制品經冷卻、定型后切邊沖孔;步驟05、開模取件,模具打開,將經過步驟04切邊沖孔后的成型制品取出,同時切邊廢料自動落入廢料筐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03、04、05在同一個模具內一體完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03、步驟04、步驟05采用左右雙模交替完成。
4.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是將步驟02中的片材在步驟03、04、05—體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干,分為左模及右摸,所述左模及右模完全相同或對稱或類似,所述左模及右模各包括上模以及與上模對應的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基板及上內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基板及下內摸,所述下模基板上設有模座,所述模座上設有導柱,所述上模上設有導套,所述導柱嵌入所述導套內,所述下模上設有沖針,所述沖針置于下內模中,所述下內模四周設有切刀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裝置包括刀座、導向擋片、切刀及導軌,所述刀座與切刀連接,所述切刀置于導向擋片及導軌間。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分布有多個壓料塊及多個定位鎖,所述壓料塊及定位鎖分為X軸方向和Y軸方向,所述上模上設有與下模上對應的壓料塊及定位鎖。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干,所述壓料塊表面為齒形狀,所述壓料塊底部設有彈簧。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設有兩兩互相平行的支撐塊,所述上模上設有與模座上對應的支撐塊。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形狀與制品形狀一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方法,包括片材擠出,軋輥碾平,熱壓成型,切邊沖孔,開模取件。相應的,本發明同時也公開了一種汽車飾件成型模具,片材在模具內熱壓成型切邊沖孔一體成型,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適用于汽車內外飾零部件,如車輪擋泥板、發動機底護板等。
文檔編號B29C69/00GK102825794SQ20121036509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石貴初, 楊軍 申請人:廣州市中新塑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