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注塑模具,特別涉及一種椅腳模具。
背景技術:
塑料椅子一般都是通過塑料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具有加工速度快,成本低,可以回收等特點,有一種椅腳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與下模之間設置有用于注塑椅腳11的型腔,椅腳11的結構圖如圖10所示,在下模上設置有用于往型腔中注入塑料的流道,使用時,注塑機通過流道向型腔中注滿熔融狀態的塑料,等待冷卻成型之后上模與下模分開,使得型腔中的椅腳11出來,完成注塑。
但是,這樣制造出的塑料椅腳為實心結構且強度過剩,在使用時比較笨重,同時在生產這種塑料椅腳時耗費的材料也比較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椅腳模具,該模具生產出的椅腳為空心結構,保證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節省了材料使用量,同時使得椅腳重量較輕。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椅腳模具,包括上模與下模以及設置在二者之間用于注塑椅腳的型腔,所述下模上設置有用于在型腔中注入塑料的注塑口,所述上模上設有用于向型腔中吹氣的吹氣嘴,所述吹氣嘴一端位于型腔中部,所述下模上設置有用于容納多余的塑料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與型腔之間設置有供型腔中的塑料進入容納腔中的導流槽,所述下模上設置有將導流槽截斷的擋料機構。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時,先通過擋料機構將導流槽截斷,之后通過注塑機從注塑口將塑料注入,塑料將充滿整個型腔,由于擋料機構將導流槽截斷,所以在注入塑料時,塑料不會從導流槽中進入容納腔中,等待冷卻一定時間后,由于型腔壁上的溫度較低,所以與型腔壁相貼的塑料將受冷凝固,而靠近型腔中部的塑料溫度較高因此還處于熔融狀態,這時通過擋料機構將導流槽打開,然后通過吹氣嘴向型腔中吹氣,由于吹氣嘴位于型腔中部,而中部塑料未凝固,所以吹氣時未凝固的塑料將被從導流槽中吹出通過導流槽進入容納腔中,之后型腔中部將被吹處一個空心空間,由于氣壓較大,所以較大的氣壓將使得空心空間大小均勻,制造出空心的椅腳的壁厚均勻,各部分的力學性能良好,可以滿足使用需求,同時椅腳重量輕,位于容納腔中的塑料將可以融化后繼續使用,節省原材料,當容納腔裝滿后,需要通過擋料機構將導流槽截斷,這時位于導流槽中的塑料將被擋料機構切斷,使得容納腔中的塑料與型腔中的塑料分開,之后冷卻成型,成型之后吹氣嘴停止吹氣,之后進行脫模;當椅腳冷卻成型后,上模與下模分開,成型的椅腳與容納腔中的廢料都停留在下模上,然后將成型的椅腳與廢料均取出,之后就可以合模進行下一次加工,操作簡單方便;產品脫模后,容納腔中的廢料與產品是分開的,因此不需要后期切斷加工,同時也避免了在脫模時由于廢料與產品未分開,而廢料較大,會使得廢料與產品在廢料自身的重量下折斷,在折斷時容易在產品表面形成缺口,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優選的,所述擋料機構包括設置在導流槽底部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設置有插片,所述插片寬度不小于導流槽的寬度,所述插片連接有用于驅動插片在滑槽中滑動的氣缸,所述氣缸固定在下模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截斷或者導通導流槽時,插片將在滑槽中滑動,滑槽與插片配合滑動時插片工作穩定,不會在工作中卡死,同時插片通過氣缸驅動,工作時效率高,為了在使用中將導流槽完全截斷,使得插片的寬度大于導流槽的寬度,這樣插片將可以把導流槽完全截斷,使得在后期脫模時容納腔中的廢料與成型的產品是分開的,脫模方便,產品表面光滑,不需要后期打磨加工,生產效率高。
優選的,所述容納腔底部設置有滑腔,所述滑腔中設置有將容納腔中的廢料頂出的頂桿。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模具使用時上模與下模左右放置,因此脫模后,通過滑腔中的頂桿將容納腔中的廢料頂一下,廢料將從容納腔中出來,并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掉下,之后回收繼續使用即可,操作簡單方便,脫模時快速,不需要人工拾撿,節省人力物力。
優選的,所述導流槽包括靠近型腔側的漏料段與靠近容納腔的容料段,所述容料段的縱截面的面積大于漏料段的縱截面的面積。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在向型腔中吹氣前,型腔中的產品表面的溫度較低,表面硬度增加,而產品內部的塑料還處于熔融狀態,當向型腔中吹氣時,產品與導流槽相對的地方的表面將會被撕裂,這時,產品中部的塑料將會通過這個撕裂口從導流槽中通過,這時,如果漏料段的開口較大,會使得產品表面形成較大的撕裂部,后期冷卻時撕裂部會被新的塑料填充,但是這會導致撕裂部與其它部分的表面的冷卻時間會產生差異,以及在冷卻時會產生冷卻溫度差,所以撕裂部的產品表面與其它部分的產品表面間將會產生強度差與光潔度差,嚴重影響產品質量,通過使得漏料段的截面積小于容料段的截面積,可以使得漏料段的開口較小,這樣在產品表面產生的撕裂部較小,對產品表面光潔度與強度的影響很小,使得產品滿足使用需求,而且,容料段的截面相對漏料段的較大,所以通過漏料段進入容料段中的塑料將很容易通過并進入容納腔中,避免因漏料段與容料段較小時塑料無法快速通過,進而使得塑料冷卻無法繼續通過的情況產生。
優選的,所述漏料段從靠近型腔側到靠近容納腔側的縱截面的面積逐漸減小。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為了使得型腔中的塑料快速進入容納腔中,使得漏料段呈擴口設置,漏料段朝向型腔側的開口處的截面面積較大,可以方便熔融的塑料涌入漏料段并進入容料段。
優選的,所述滑槽設置在漏料段的底部且靠近型腔設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時會在滑槽中滑動設置插片,通過插片將漏料段截斷,使得漏料段靠近型腔側的塑料與產品注塑在一起,靠近容納腔側的塑料與廢料注塑在一起,使得產品上在漏料段形成的凸起,通過使得滑槽靠近型腔設置,這樣型腔與插片間的距離較小,使得產品上在漏料段形成的凸起小。
優選的,所述容納腔呈擴口設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脫模時容納腔中的廢料需要從容納腔中脫出,為了方便廢料脫出,使得容納腔呈擴口設置,這樣容納腔的開口較大,脫模時不會卡住,脫模簡單方便。
優選的,所述型腔為“幾”字形,所述吹氣嘴位于“幾”字形的型腔的中段位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為了使得產品中部形成的空腔均勻,將吹氣嘴設置在型腔的最中部,這樣在對型腔中吹氣時型腔中熔融的塑料受到的氣體的力均勻,剛好可以使得型腔中的塑料均進入容納腔中。
優選的,所述容納腔數量為兩個,且分別位于“幾”字形的型腔的兩端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吹氣嘴向型腔中吹氣時,型腔中的塑料將向兩個容納腔中運動,并將容納腔充滿,而且吹氣嘴位于“幾”字形的中段,所以吹氣時,型腔的兩端受到的力均勻,這樣型腔中的塑料將均勻的向兩個容納腔中運動,這樣不易出現產品一端較薄一端較厚的情況,產品品質高。
綜上所述,本發明對比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下模上設置容納腔,可以在注塑時向型腔中吹氣,將型腔中的部分塑料排到容納腔,使注塑出來的產品為空心的,這樣產品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減輕的重量,減少了原料使用量,同時容納腔中的廢料又可以回收使用,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注塑好的椅腳與下模的爆炸視圖;
圖2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的下模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突出容納腔在下模上的位置;
圖4為實施例的插片將導流槽截斷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6為圖5中C-C的剖視圖,主要突出氣缸與插片在下模中的位置;
圖7為圖3中A處的放大視圖,主要突出插片未將導流槽截斷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4中B處的放大視圖,主要突出插片將導流槽截斷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6中D處的放大視圖;
圖10為椅腳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上模;2、下模;3、注塑口;4、吹氣嘴;5、容納腔;6、導流槽;611、容料段;612、漏料段;7、滑槽;8、插片;9、氣缸;10、頂桿;11、椅腳。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如圖1、2所示,一種椅腳模具,包括上模1與下模2,上模1與下模2之間設置有型腔,型腔的形狀為“幾”字形,在下模2上設置有注塑口3,注塑口3與型腔導通,使用時可以通過注塑口3向型腔中注入熔融的塑料,上模1上設有吹氣嘴4,使用時吹氣嘴4與氣源連通,通過氣源向吹氣嘴4里通氣;如圖1所示,吹氣嘴4的一端位于型腔縱截面的中部,同時如圖3、4所示,氣嘴位于“幾”字形的中段位置,在下模2上設置有容納腔5,容納腔5與型腔之間通過導流槽6導通,容納腔5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幾”字形的型腔的兩端,如圖9所示,在導流槽6中靠近型腔設置有滑槽7,滑槽7中滑動設置有插片8,插片8的寬度大于導流槽6的寬度,在下模2上設置有氣缸9,氣缸9的活塞桿與插片8端部連接,氣缸9可以驅動插片8從滑槽7中滑出將導流槽6截斷,也可以驅動插片8使得插片8的端部與導流槽6的底部持平,這時導流槽6打開。
如圖7、8所示,容納腔5為長方體形的槽,容納腔5的開口處呈擴口設置,容納腔5內部的各個棱角處均導有圓角,在容納腔5底部設置有滑腔,滑腔中設置有頂桿10,脫模時頂桿10將向滑腔外運動將容納腔5中的廢料從容納腔5中推出,當模具在注塑時,頂桿10的端部剛好與容納腔5的底面持平。
其中,如圖7所示,導流槽6包括靠近型腔側的漏料段612與靠近容納腔5的容料段611,漏料段612從靠近型腔側到靠近容納腔5側的縱截面面積逐漸減小,使得漏料段612的開口較大,方便型腔中的塑料通過漏料段612;容料段611縱截面的面積大于漏料段612縱截面的面積,這樣設計還可以方便塑料從漏料段612進去的塑料快速到達容納腔5中;將滑槽7設置在漏料段612的底部,這樣插片8將更加靠近型腔,同時使得產品與導流槽6之間形成的凸起較小,產品質量更佳。
使用時,先將上模1與下模2封閉固定在注塑機上,之后注塑機將驅動上模1與下模2相互靠近,當上模1與下模2合起來時,驅動氣缸9推動插片8,如圖8所示,使得插片8將漏料段612截斷,之后通過注塑口3向型腔中住滿塑料,等待冷卻一定時間后,與型腔表面與上模1和下模2緊貼的塑料冷卻快速,將硬度增加,之后氣缸9驅動插片8向進入滑槽7中,如圖7所示,使得漏料段612被打開,然后通過吹氣嘴4向型腔中吹氣,這時,氣體將通過吹氣嘴4向“幾”字形的型腔兩端運動,使得型腔中熔融的塑料向型腔兩端涌去,這時位于漏料段612開口所對的型腔中硬度較高的塑料將被撕裂,使得型腔中熔融的塑料將從漏料段612進入容料段611,之后流進容納腔5,直至容納腔5被完全充滿,這時,通過氣缸9驅動插片8將漏料段612截斷,由于這時漏料段612中的塑料較軟,所以通過插片8可以很方便將漏料段612中的塑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型腔中的塑料注塑在一起,另一部分與容納腔5中的廢料注塑在一起,之后會在型腔中部形成一個中空的殼體,然后繼續吹氣,使得殼體充氣均勻冷卻,避免不充氣時殼體癟掉,當殼體冷卻完成后停止通氣。
進行脫模時,注塑機驅動上模1與下模2分離,然后通過頂桿10將容納腔5中的廢料頂出,由于上模1與下模2呈左右放置,所以廢料將自動掉落,之后就可以收集廢料回收使用,然后將注塑好的椅腳11從下模2上拿出,這時會在椅腳11與漏料段612相對處形成一個很小的凸起,通過打磨即可使得產品表面光滑,產品為空心所以重量小,使用方便,且注塑時耗費的原料較小,節省了部分成本,整個過程中全自動化操作,操作簡單方便,效率高。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示范性實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