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屬于熱處理領域,具體涉及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環境承載力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盡最大可能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國家當前重大方針政策要求;隨著工廠的合成車間“廢水處理”及燃煤鍋爐“煤改氣”工作的落實,工廠經營成本有所提高,對工廠長期經濟效益影響較大,其涉及發展和競爭優勢。在合成車間有機廢水中,所含成分主要有酒精、丙酮以及少量苯酚、苯胺、甲醛、甲苯和樹脂等成分,如下表1:廢水成分酒精丙酮苯酚苯胺甲醛甲苯樹脂成分含量%3581273其COD含量>50000,廠區污水處理站無法處置,只能外送至其他廠家處置,成本太高,公司經營壓力大,后又考慮將廢水泵入水泥旋轉窯爐焚燒,但其存在運輸安全、環保風險和一定的費用支出。因此,如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是本申請所需解決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克服上述缺陷,通過對廢水焚燒煙氣處理裝置的改良,解決廢水焚燒煙氣處理成本高、難以處理、不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等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包括燃氣燃燒系統和廢液燃燒系統,所述燃氣燃燒系統包括第一燃燒器和蒸汽鍋爐,所述蒸汽鍋爐具有第一進氣口、第二進氣口和第一出氣口,所述第一燃燒器的進氣端連接天然氣管道,所述第一燃燒器的出氣端通過第一管道與所述第一進氣口連接,所述第二進氣口連接第二管道,所述廢液燃燒系統包括第二燃燒器、焚燒爐和風冷閘門,所述焚燒爐具有第一進液口、第二出氣口和第三進氣口,所述第二燃燒器的一端通過第三管道連接廢水裝置,另一端與焚燒爐的第一進液口連接,所述第二出氣口與所述第二管道通過第四管道連接,所述風冷閘門設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中,所述風冷閘門的一端通過第六管道連接鼓風機,所述風冷閘門的另一端通過第七管道連接第三進氣口。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還包括節能裝置,所述節能裝置包括節能器,所述節能器具有進氣端、進液端、出氣端和出液端,所述進氣端與所述第一出氣口通過第五管道連接,所述出氣端與煙囪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節能器的出氣端與煙囪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引風機。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節能裝置還包括第一除氧器和軟水箱,所述軟水箱與所述節能器的進液端連接,所述第一除氧器與所述節能器的出液端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燃氣燃燒系統還包括燃氣閥組,所述燃氣閥組設置于所述第一燃燒器的進氣端前方的天然氣管道上。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燃氣燃燒系統還包括分汽缸和第二除氧器,所述蒸汽鍋爐上還設有第一汽口和第二汽口,所述第一汽口通過第七管道連接所述分汽缸,所述第二汽口通過第八管道連接第二除氧器。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廢水裝置還包括霧化器,所述霧化器設置于第三管道上。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廢水裝置還包括廢水罐、廢水泵和電調閥,所述廢水罐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廢水泵,所述廢水泵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電調閥,所述電調閥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霧化器。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廢水裝置還包括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設置于所述廢水泵與所述廢水罐之間的管道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將燃氣蒸汽鍋爐、廢水焚燒爐、節能器進行了安全、可靠的系統整合,其工作效率高、余熱利用率高,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第一燃燒器、2為蒸汽鍋爐、4為第二燃燒器、5為焚燒爐、51為第一進液口、52為第二出氣口、53為第三進氣口、6為風冷閘門、7為鼓風機、8為節能器、9為煙囪、10為引風機、11為第一除氧器、12為軟水箱、13為燃氣閥組、14為分汽缸、15為第二除氧器、16為霧化器、17為廢水罐、18為廢水泵、19為電調閥、20為過濾器、21為第一進氣口、22為第二進氣口、23為第一出氣口、24為第一汽口、25為第二汽口、31為第一管道、32為第二管道、33為第三管道、34為第四管道、35為第五管道、36為第六管道、37為第七管道、38為第八管道。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其包括:燃氣燃燒系統(未圖示)、節能裝置(未圖示)和廢液燃燒系統(未圖示)。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首先,此處所稱的“一個實施例”或“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實用新型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其次,本實用新型利用結構示意圖等進行詳細描述,在詳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時,為便于說明,表示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結構的示意圖會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圖只是實例,其在此不應限制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此外,在實際制作中應包含長度、寬度及深度的三維空間。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燃氣燃燒系統包括第一燃燒器1、蒸汽鍋爐2、燃氣閥組13、分汽缸14和第二除氧器15,蒸汽鍋爐2具有第一進氣口21、第二進氣口22、第一出氣口23、第一汽口24和第二汽口25,第一燃燒器1的進氣端連接天然氣管道,第一燃燒器1的出氣端通過第一管道3與第一進氣口23連接,第二進氣口22連接第二管道32,燃氣閥組13設置于第一燃燒器1的進氣端前方的天然氣管道上。第一汽口24通過第七管道37連接分汽缸14,第二汽口25通過第八管道38連接第二除氧器15。廢液燃燒系統包括第二燃燒器4、焚燒爐5、風冷閘門6、霧化器16、廢水罐17、廢水泵18、電調閥19和過濾器20,焚燒爐5具有第一進液口51、第二出氣口52和第三進氣口53,第二燃燒器4的一端通過第三管道33連接廢水裝置,另一端與焚燒爐5的第一進液口51連接,第二出氣口52與第二管道32通過第四管道34連接,風冷閘門6設置于第四管道34中,風冷閘門6的一端通過第六管道36連接鼓風機7,風冷閘門6的另一端通過第七管道37連接第三進氣口53。霧化器16設置于第三管道33上,廢水罐17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廢水泵18,廢水泵18通過管道連接電調閥19,電調閥19通過管道連接霧化器16,過濾器20設置于廢水泵18與廢水罐17之間的管道上。節能裝置包括節能器8、第一除氧器11和軟水箱12,節能器8具有進氣端(未圖示)、進液端(未圖示)、出氣端(未圖示)和出液端(未圖示),進氣端與第一出氣口23通過第五管道35連接,出氣端與煙囪9連接,節能器8的出氣端與煙囪9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引風機10,軟水箱12與節能器8的進液端連接,第一除氧器11與節能器8的出液端連接。如圖1所示,將廢液燃燒系統、燃氣燃燒系統、節能裝置通過管道串、并連接,組成風煙平衡系統,其優點簡介如下:(1)廢水進入定型設計(煙氣滯留時間>3S)的專用焚燒爐5充分燃燒;排出的850℃~1000℃的高溫煙氣通過第四管道34和第二管道32不進入第一燃燒器1(規避燃燒干擾),而是全部進入蒸汽鍋爐2的爐膛后煙室,再到對流受熱面進行傳熱利用,既有效解決了廢水處理問題又使系統能耗得到降低;(2)燃氣燃燒系統和廢液燃燒系統相對獨立,燃燒控制互不干擾,鍋爐燃燒運行狀態由蒸汽鍋爐2的蒸汽壓力控制,廢液焚燒爐燃燒運行狀態由焚燒爐5出口煙溫控制,系統平衡由焚燒爐5與蒸汽鍋爐2對接煙道上設置風冷閘門6對系統引風機10運行狀態進行變頻調節平衡,焚燒爐3與蒸汽鍋爐2可分別運行,也可并列運行;由引風機10變頻控制煙道負壓,調節靈活方便、安全可靠,可穩定、持續滿足生產用熱負荷;(3)焚燒爐5根據燃燒三T(溫度、時間、渦流)原則,進行專業設計,從爐體幾何尺寸、燃燒溫度、燃燒時間滿足廢水充分燃燒條件,殘留物低,極少量殘留物通過焚燒爐5尾部豎井煙道進行重力分離,可隨時從清灰孔清除;鍋爐對流煙管(屬直通管、無彎曲)堵塞幾率小,清堵簡單易行。所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能夠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或目的之一在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廢水焚燒煙氣熱利用裝置,在投入運行后,蒸汽鍋爐的蒸汽燃氣消耗可降低約6—8m3/噸汽,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特點。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