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減少熱載體突沸避免造成損失和傷害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減少熱載體突沸噴出,減少和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和污染環境的方法。對熱載體罐頂部揮發線進行改造,安裝一個小型冷卻器和一個輕污油罐,使熱載體突沸時噴出的熱載體經冷卻器冷卻后送入輕油回收罐。既避免了熱載體噴出造成人員傷害,也避免了熱載體揮發入大氣造成環境污染,還回收了噴出的輕油,保證了安全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減少熱載體突沸避免造成損失和傷害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載體加熱系統改進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減少熱載體突沸造成損失和傷害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熱載體加熱系統克服了蒸汽加熱、電加熱、明火直接加熱等系統中存在的熱效率不高、循環利用率低、不易控制、影響環境等諸多不利因素。采用液相作為熱載體,無需水制備、無冷凝排放和余熱浪費,是上世紀80年代初在國內逐漸推廣采用的加熱系統。目前廣泛應用與化工、建材、路橋工程和印染等需要加熱的各行各業。
[0003]熱載體加熱系統主要由燃料供應系統、熱載體循環傳熱系統和被加熱系統組成。具體主要是由熱載體加熱爐、熱載體泵、熱載體罐和受熱體組成。熱載體加熱系統的工藝流程圖如圖1。
[0004]現有工藝在載熱體罐頂部安裝有一揮發管線。直接通入大氣中。揮發管線的作用是防止熱載體“突沸”,溢出,造成事故。
[0005]熱載體突沸產生的主要原因有:1、煮爐時,新加入的熱載體中可能含有少量水分,煮爐的目的就是為了趕走熱載體中的水分,當熱載體溫度達到水的汽化溫度時,便會引起突沸;2、煮爐時,升溫速度過快,會造成熱載體突沸;3、熱載體加熱時,其中的輕油組分處于過熱狀態,當達到一定溫度后,輕組分在有限空間內突然汽化,造成突沸。突沸現象發生時,很容易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同時溢出的油品也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0006]中國專利CN1601197A報道了一種防噴溢的熱載體裝置。該裝置在熱載體罐頂設置了一個油氣分離罐,罐頂有水蒸氣排空管,水蒸氣排空時,難以避免攜帶一小部分油氣,排入大氣中。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防止熱載體突沸時從熱載體罐噴出,發生燙傷操作人員的事故,回收突沸時噴出的輕油,避免輕油組分揮發入大氣,造成環境污染。
[0008]本發明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0009]在熱載體罐頂部的揮發管線出口裝一小型冷卻器,冷卻器后安裝一個輕污油回收罐,當熱載體產生突沸時,油汽從揮發管線進入冷卻器,與低于熱載體工作溫度的物料進行換熱冷卻,經冷卻后進入輕污油罐,回收輕油。熱載體中的輕油經回收后,熱載體加熱突沸現象就能夠被避免。
[0010]本發明提供的這種減少熱載體突沸造成損失和傷害的方法,可以將熱載體中的水分和輕油等不安全組分有效去除和回收,逐漸減少熱載體中存在輕組分情況下在加熱時產生突沸現象的次數,從而有效防止載熱體突沸現象的發生。在減少突沸現象的同時,還回收了熱載體中的輕油組分,防止熱載體揮發的油氣進入大氣,避免了油氣對環境的污染。
[0011]本發明減少了熱載體突沸現象發生,避免突沸現象發生時溢出的高溫輕油燙傷操作人員,避免了損失,保證了石油化工裝置安全生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熱載體加熱系統的工藝流程。
[0013]圖2是本發明的流程圖
圖中:1-1:熱載體--? ;1-2:熱載體泵;1-3:加熱爐;1-4:受:熱體;1-5:撣發線。
[0014]2-1:熱載體罐;2_2:冷卻器;2_3:輕油回收罐;2_4:揮發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結合附圖1、附圖2,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是:
在加熱系統運轉過程中,熱載體罐(1-1)中的熱載體經熱載體泵(1-2)輸送至加熱爐(1-3)加熱后,送至受熱體(1-4),然后再回到熱載體罐(1-1 )。
[0016]當熱載體罐(1-1)新加入熱載體后,需要對熱載體進行加熱,趕走熱載體中的水分和熱載體中的輕油組分,避免以后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生突沸現象。
[0017]在熱載體升溫過程中,當熱載體溫度達到水氣化的溫度時,水分突然氣化體積膨脹,攜帶大量熱載體從揮發線(2-4)噴涌出來,經過冷卻器(2-2)冷卻,進入輕油回收罐(2-3)。
[0018] 當熱載體溫度達到一定溫度時,達到熱載體中的輕油組分的氣化溫度時,發生突沸現象,大量熱載體從揮發線(2-4)噴涌進入冷卻器(2-2),經冷卻,進入輕油回收罐(2-3)。輕油回收罐中的水分可從罐底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減少熱載體突沸避免造成損失和傷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熱載體罐頂部的揮發管線出口裝一小型冷卻器,冷卻器后加一輕污油罐,當熱載體產生突沸時,輕油組分從揮發管線進入冷卻器,經冷卻進入輕污油罐,回收輕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少熱載體突沸避免造成損失和傷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卻器的冷卻介質為任何低于熱載體工作溫度的工藝物料。
【文檔編號】F24H9/00GK103471246SQ201310363803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孔德林, 楊曉麗, 顧寶忠, 孫永良, 楊轉紅 申請人:寧夏寶塔石化科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