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高效焙燒爐。
背景技術:
目前焙燒爐作為能有效降低燒結溫度的裝置,被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然而不同的焙燒爐使用不同能源進行焙燒作業,這樣勢必導致會產生污染,天然氣作為一種相對清潔的能源,可以有效克服污染的問題。但是天然氣作為氣體,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很好的保證密封性,不然將會造成很大的天然氣浪費,而且現在的焙燒爐為滿足焙燒更多零件的目的普遍行程很長,將零件放入焙燒爐內部深處也是一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高效焙燒爐,解決目前天然氣焙燒爐焙燒效果不理想前期工作時間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高效焙燒爐,包括焙燒爐主體,焙燒爐主體中心為貫穿的焙燒內腔,焙燒爐主體兩端設有滑槽,滑槽內內嵌有重力門,焙燒爐主體的頂部設有沿著焙燒爐主體分布的天然氣管道,天然氣管道上均勻分布有通入到焙燒內腔的分支管道,焙燒爐主體內側壁均布設有與外部連通的通氣孔,沿著焙燒內腔的通道底部均布有滾輪,滾輪放置有載物板。這樣設置后,將需要焙燒的零件放置載物板上并送入焙燒內腔,放下焙燒爐主體兩端的重力門,由于重力門是內嵌在滑槽中的,在能保證重力門移動平順的同時又能很好的對焙燒內腔進行密封,這對焙燒作業是至關重要的,封閉的空間更有利于在有限的燃氣下實現焙燒工作,天然氣通過天然氣管道通入到焙燒內腔內,通氣孔用于通入空氣,提高燃氣的燃燒效率,焙燒內腔的滾輪用于放置載物板這樣載物板移動時的摩擦力更小移動將更加順暢。
進一步改善,焙燒爐主體前端設有推動氣缸,推動氣缸高度與滾輪相配合。推動氣缸用于將置于焙燒爐主體外部的載物板推入焙燒內腔,在不斷推入載物板的時候,后面的載物板不斷推動前面的載物板進入到焙燒內腔深處,無需額外的推動力控制載物板進入到焙燒內腔深處,大大減少了前期工作的時間。
進一步改善,重力門頂部設有滾動輪,滾動輪與重力門通過繩索連接,滾動輪連接有外部的驅動裝置。外部的驅動裝置帶動滾動輪來抬升或者放下重力門,實現整個焙燒內腔的開啟和封閉。
進一步改善,通氣孔連接有鼓風機。鼓風機可以將空氣通過通氣孔送入到焙燒內腔中去,提高天然氣的燃燒效率,使燃燒更充分,節能減排,也更環保。
進一步改善,驅動裝置為轉柄。通過轉柄可以手動控制重力門的抬升,簡單易操作。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緊湊,通過焙燒爐主體兩端內嵌的重力門,對焙燒內腔很好的進行密封,在節約燃氣的同時保證正常的焙燒作業,做到燃氣的最有效利用,滾輪提升了載物板的移動能力,節約前期工作的時間,效果好效率高,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焙燒爐主體1,重力門2,天然氣管道3,分支管道4,通氣孔5,滾輪6,載物板7,推動氣缸8,滾動輪9,鼓風機10,轉柄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本實施例中的這種高效焙燒爐,包括焙燒爐主體1,焙燒爐主體1中心為貫穿的焙燒內腔,焙燒爐主體1兩端設有滑槽,滑槽內內嵌有重力門2,焙燒爐主體1的頂部設有沿著焙燒爐主體1分布的天然氣管道3,天然氣管道3上均勻分布有通入到焙燒內腔的分支管道4,焙燒爐主體1內側壁均布設有與外部連通的通氣孔5,沿著焙燒內腔的通道底部均布有滾輪6,滾輪6放置有載物板7。
焙燒爐主體1前端設有推動氣缸8,推動氣缸8高度與滾輪6相配合。
重力門2頂部設有滾動輪9,滾動輪9與重力門2通過繩索連接,滾動輪9連接有外部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為轉柄11。
通氣孔5連接有鼓風機10。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