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溫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減溫器,其結構包括筒體,所述筒體的一端設有第一封頭,所述筒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封頭,所述第一封頭端部設有冷水進口,所述第二封頭端部設有熱水出口,所述筒體的一側端部設有蒸汽進口,筒體的另一側端部設有冷凝水出口,在筒體的底部設有支架,所述筒體內腔設有換熱管,所述換熱管的外壁與筒體內壁之間形成換熱腔,所述換熱管呈螺旋狀。該減溫器體積小,減溫效率高,不易泄漏、換熱管不易結垢,熱應力小,且不容易老化。
【專利說明】
減溫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器,具體地說是減溫器。
【背景技術】
[0002]減溫器是用水作冷卻介質調節過熱式再熱汽溫的裝置,其作用是控制和保持過熱汽溫或再熱汽溫為規定值,并防止過熱器、再熱器管壁受熱。目前的表面式減溫器是一種在圓柱形的筒體內裝有U形管以省煤器前的給水作為冷卻水在管內流動,對冷卻水的水質無特殊要求,但體積大,易產生熱疲勞,容易結垢老化,縮短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溫器,該減溫器體積小,減溫效率高,不易泄漏、換熱管不易結垢,熱應力小,且不容易老化。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減溫器,其結構包括筒體,所述筒體的一端設有第一封頭,所述筒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封頭,所述第一封頭端部設有冷水進口,所述第二封頭端部設有熱水出口,所述筒體的一側端部設有蒸汽進口,筒體的另一側端部設有冷凝水出口,在筒體的底部設有支架,所述筒體內腔設有換熱管,所述換熱管的外壁與筒體內壁之間形成換熱腔,所述換熱管呈螺旋狀。
[0005]進一步,所述第一封頭的一端通過法蘭與筒體的一端連接,第一封頭的另一端與冷水進口相通,所述第二封頭的一端通過法蘭與筒體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封頭的另一端與熱水出口相通。
[0006]進一步,所述蒸汽進口與筒體側壁垂直連接,蒸汽進口與筒體內換熱腔相通,所述冷凝水出口與筒體內換熱腔相通。
[0007]進一步,所述冷凝水出口的自由端與板式熱換器連接。
[0008]進一步,所述冷水進口與換熱管的一端相通,所述換熱管的另一端與熱水出口相通。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減溫器體積小,減溫效率高,不易泄漏、由于換熱管為螺旋狀,流體在換熱管內也是螺旋流動的,流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對管壁有較強的沖刷,減溫效果好的同時,換熱管內壁又不易結垢,熱應力小,且不容易老化,延長了減溫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12]圖中:I筒體、2蒸汽進口、3第二封頭、4熱水出口、5第一封頭、6冷水進口、7冷凝水出口、8法蘭、9支架、1換熱腔、11換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減溫器作以下詳細說明。
[0014]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減溫器,其結構包括筒體I,所述筒體的一端設有第一封頭5,所述筒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封頭3,所述第一封頭5端部設有冷水進口 6,所述第二封頭3端部設有熱水出口 4,所述筒體I的一側端部設有蒸汽進口 2,筒體I的另一側端部設有冷凝水出口 7,在筒體I的底部設有支架9,所述筒體I內腔設有換熱管11,所述換熱管11的外壁與筒體I內壁之間形成換熱腔10,所述換熱管11呈螺旋狀。
[0015]所述第一封頭5的一端通過法蘭與筒體I的一端連接,第一封頭5的另一端與冷水進口 6相通,所述第二封頭3的一端通過法蘭與筒體I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封頭3的另一端與熱水出口 4相通。
[0016]所述蒸汽進口2與筒體I側壁垂直連接,蒸汽進口 2與筒體內換熱腔10相通,所述冷凝水出口與筒體內換熱腔相通。
[0017]所述冷凝水出口7的自由端與板式熱換器連接。
[0018]所述冷水進口與換熱管的一端相通,所述換熱管的另一端與熱水出口相通。
[0019]蒸汽從蒸汽進口進入筒體內換熱腔,冷水在筒體內腔中的換熱管內流動,冷水從冷水進口流動至熱水出口的過程中將蒸汽熱量帶走,由于換熱管為螺旋狀,冷水在管內流動的行程長,減溫效果好。另外,流體在管內也是螺旋流動的,流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對管壁有較強的沖刷,管內壁不易結垢,減溫后的冷凝水通過筒體下部的冷凝水出口排出,冷凝水出口可以連接板熱換熱器,為板式換熱器提供能源,充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
[0020]本實用新型的減溫器體積小,減溫效率高,不易泄漏、由于換熱管為螺旋狀,流體在換熱管內也是螺旋流動的,流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對管壁有較強的沖刷,減溫效果好的同時,換熱管內壁又不易結垢,熱應力小,且不容易老化,延長了減溫器的使用壽命。
[0021]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說明書并非是要將本實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范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范圍。
[0022]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其余技術特征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技術。
【主權項】
1.減溫器,其特征是,包括筒體,所述筒體的一端設有第一封頭,所述筒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封頭,所述第一封頭端部設有冷水進口,所述第二封頭端部設有熱水出口,所述筒體的一側端部設有蒸汽進口,筒體的另一側端部設有冷凝水出口,在筒體的底部設有支架,所述筒體內腔設有換熱管,所述換熱管的外壁與筒體內壁之間形成換熱腔,所述換熱管呈螺旋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溫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封頭的一端通過法蘭與筒體的一端連接,第一封頭的另一端與冷水進口相通,所述第二封頭的一端通過法蘭與筒體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封頭的另一端與熱水出口相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溫器,其特征是,所述蒸汽進口與筒體側壁垂直連接,蒸汽進口與筒體內換熱腔相通,所述冷凝水出口與筒體內換熱腔相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溫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凝水出口的自由端與板式熱換器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溫器,其特征是,所述冷水進口與換熱管的一端相通,所述換熱管的另一端與熱水出口相通。
【文檔編號】F28D7/02GK205690929SQ201620485150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5日 公開號201620485150.0, CN 201620485150, CN 205690929 U, CN 205690929U, CN-U-205690929, CN201620485150, CN201620485150.0, CN205690929 U, CN205690929U
【發明人】曹明峰, 殷緒斌
【申請人】山東淙匯工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