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包括毛細管網、空氣循環裝置、防凝結水裝置和水箱,所述毛細管網與所述空氣循環裝置安置于同一空調區域,所述毛細管網的入水管和出水管接入到所述空氣循環裝置上部,所述毛細管網下部設置有防凝結水裝置,所述防凝結水裝置通過排水管接入設置在所述空氣循環裝置側面的水箱中,該實用新型采用防凝結水裝置,有效解決凝結水無法排放,污損房間吊頂問題,并且該空調系統設計合理,不占空間,節能效果顯著,可實現一機冬夏兩用,適宜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
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毛細管網空調系統大多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制冷過程中毛細管網內外溫度差異導致毛細管外部生成凝結水,并外溢到房間頂棚上,濕透吊頂,破壞裝修,被迫關掉數以百計的風機盤管,致使空調負荷大為減少,冷凍機不能正常運轉。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該實用新型采用防凝結水裝置,有效解決凝結水無法排放,污損房間吊頂問題,并且該空調系統設計合理,不占空間,節能效果顯著,可實現一機冬夏兩用,適宜推廣應用。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包括毛細管網、空氣循環裝置、防凝結水裝置和水箱,所述毛細管網與所述空氣循環裝置安置于同一空調區域,所述毛細管網的入水管和出水管接入到所述空氣循環裝置上部,所述毛細管網下部設置有防凝結水裝置,所述防凝結水裝置通過排水管接入設置在所述空氣循環裝置側面的水箱中。
[0006]其中,所述防凝結水裝置由若干彈性掛鉤和排水槽組成,所述防凝結水裝置一端接有排水管。
[0007]其中,所述空氣循環裝置與所述空調區域內表面為活動連接或固定連接,所述空調區域內表面為墻面。
[0008]其中,所述水箱的底部開有排水孔。
[0009]由于采取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0]1、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不占空間,節能效果顯著,可實現一機冬夏兩用;
[0011]2、采用防凝結水裝置,有效解決凝結水無法排放問題;
[0012]3、本實用新型一機冬夏兩用,適宜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防凝結水裝置的截面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凝結水裝置的側面示意圖。
[0016]圖中:1、毛細管網2、防凝結水裝置3、出水管4、入水管5、排水管6、水箱7、空氣循環裝置8、彈性掛鉤9、排水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實施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8]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包括毛細管網
1、空氣循環裝置7、防凝結水裝置2和水箱6,所述毛細管網I與所述空氣循環裝置7安置于同一空調區域,所述空氣循環裝置與7所述空調區域內表面為活動連接或固定連接,所述空調區域內表面為墻面,所述毛細管網I的入水管4和出水管3接入到所述空氣循環裝置7,所述毛細管網I下部設置有防凝結水裝置2,所述防凝結水裝置2由若干彈性掛鉤8和排水槽9組成,所述防凝結水裝置2—端接有排水管5,所述防凝結水裝置2通過排水管5接入設置在所述空氣循環裝置7側面的水箱6中,所述水箱6的底部開有排水孔。
[0019]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
【主權項】
1.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細管網、空氣循環裝置、防凝結水裝置和水箱,所述毛細管網與所述空氣循環裝置安置于同一空調區域,所述毛細管網的入水管和出水管接入到所述空氣循環裝置上部,所述毛細管網下部設置有防凝結水裝置,所述防凝結水裝置通過排水管接入設置在所述空氣循環裝置側面的水箱中。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結水裝置由若干彈性掛鉤和排水槽組成,所述防凝結水裝置一端接有排水管。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循環裝置與所述空調區域內表面為活動連接或固定連接,所述空調區域內表面為墻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防凝結水裝置的毛細管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部開有排水孔。
【文檔編號】F24F13/22GK205690627SQ201620559837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2日 公開號201620559837.4, CN 201620559837, CN 205690627 U, CN 205690627U, CN-U-205690627, CN201620559837, CN201620559837.4, CN205690627 U, CN205690627U
【發明人】郭愛龍
【申請人】北京華盛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