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空調器、空調室內機及其空調面板。
背景技術:
目前,空調在夏天進行制冷作業時,空調吹出的冷風遇到外界的熱空氣會在空調的出風口的四周產生凝露水。當凝露水聚集過多時會使空調出現漏水故障。同時,當凝露水聚集過多時,凝露水還可能滲入到空調器中,使得空調器存在電氣安全隱患。凝露水會影響空調的使用性能,降低空調的可靠性,影響用戶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目前的空調器制冷時出風口四周產生凝露水導致的漏水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將空調器制冷時產生的凝露水蒸發、避免出現漏水問題的空調面板,同時還提供了一種含有上述空調面板的空調室內機,以及一種含有上述空調室內機的空調器。
上述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空調面板,所述空調面板適用于安裝于所述空調室內機上;所述空調面板包括:
面板本體,所述面板本體上開設有出風口;及
發熱組件,包括薄膜發熱片,所述薄膜發熱片安裝于所述面板本體上,且,所述薄膜發熱片靠近所述出風口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薄膜發熱片位于所述出風口的上方。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薄膜發熱片沿所述出風口的邊沿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薄膜發熱片設置于所述面板本體位于所述空調室內機的內表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發熱組件還包括粘貼件,所述薄膜發熱片通過所述粘貼件設置于所述面板本體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薄膜發熱片與所述空調室內機的控制裝置電連接;
所述控制裝置能夠控制所述薄膜發熱片發熱或者停止工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薄膜發熱片為平面型發熱片;
且所述薄膜發熱片由電絕緣材料及發熱電阻材料制成;
所述發熱電阻材料封裝于所述電絕緣材料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薄膜發熱片的形狀為片狀、圓圈狀、長條狀或者錐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發熱組件凸出于所述面板本體的表面;
且所述發熱組件的凸出高度為1mm~10mm。
還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殼體、控制裝置及如上述任一技術特征所述的空調面板;
所述空調面板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所述空調面板的薄膜發熱片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
所述控制裝置能夠控制所述薄膜發熱片發熱或者停止工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調室內機為分體式掛壁機或者柜體。
還涉及一種空調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術特征所述的空調室內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器、空調室內機及其空調面板,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在面板本體上增加發熱組件,發熱組件的薄膜發熱片在發熱時能夠產生熱量,使得面板本體上的凝露水能夠蒸發。空調室內機在制冷時,冷風從面板本體的出風口吹出后,與外界環境中的熱空氣相接觸后,會在面板本體上產生凝露水,薄膜發熱片發熱能產生熱量,使得凝露水蒸發,避免凝露水通過出風口落到室內,進而避免空調室內機出現漏水故障。同時,薄膜發熱片使面板本體上的凝露水蒸發還能夠避免凝露水滲入到空調室內機中,保證空調內機的電氣安全,提高空調室內機的使用性能,提高空調器的可靠性,便于用戶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空調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00-空調面板;
110-面板本體;
111-出風口;
120-薄膜發熱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器、空調室內機及其空調面板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面板,空調面板100適用于安裝于空調室內機上。本實用新型的空調面板100能夠蒸發空調室內機在制冷時產生的凝露水,避免凝露水從空調室內機的出風口漏出,解決了空調室內機漏水的隱患。空調面板100還能夠避免凝露水滲入空調室內機中,保證空調室內機在運行時的電氣安全。
在本實用新型中,空調面板100包括面板本體110及發熱組件。面板本體110上開設有出風口111,空調室內機的出風由出風口111輸出。發熱組件是用來產生熱量的。空調室內機在制冷時,出風口111輸出冷風,冷風遇到外界的熱空氣會在面板本體110上形成凝露水。此時,發熱組件加熱后能夠產生熱量,使得面板本體110上的凝露水蒸發,避免凝露水從出風口111漏出或者滲入到空調室內機中。
具體的,發熱組件包括薄膜發熱片120,薄膜發熱片120安裝于面板本體110上,且,薄膜發熱片120靠近出風口111設置。發熱組件的熱量是由薄膜發熱片120產生的。通過薄膜發熱片120產生熱量來蒸發面板本體110上的凝露水。本實用新型的空調面板100的結構簡單,便于應用,通過發熱組件蒸發凝露水保證空調室內機的電氣安全,延長使用壽命,有效的解決了空調室內機漏水的質量隱患,保證空調室內機工作的可靠性。
目前,空調在夏天進行制冷作業時,空調吹出的冷風遇到外界的熱空氣會在空調的出風口的四周產生凝露水。當凝露水聚集過多時會使空調出現漏水故障。同時,當凝露水聚集過多時,凝露水還可能滲入到空調器中,使得空調器存在電氣安全隱患。凝露水會影響空調的使用性能,降低空調的可靠性,影響用戶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空調面板100在面板本體110上增加發熱組件,發熱組件的薄膜發熱片120在發熱時能夠產生熱量,使得面板本體110上的凝露水能夠蒸發。空調室內機在制冷時,冷風從面板本體110的出風口111吹出后,與外界環境中的熱空氣相接觸后,會在面板本體110上產生凝露水,薄膜發熱片120發熱能產生熱量,使得凝露水蒸發,避免凝露水通過出風口111落到室內,進而避免空調室內機出現漏水故障。同時,薄膜發熱片120使面板本體110上的凝露水蒸發還能夠避免凝露水滲入到空調室內機中,保證空調內機的電氣安全,提高空調室內機的使用性能,提高空調器的可靠性,便于用戶使用。
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薄膜發熱片120位于出風口111的上方。這樣,能夠便于薄膜發熱片120發熱產生的熱量發散,便于蒸發面板本體110上的凝露水。
進一步地,薄膜發熱片120沿出風口111的邊沿設置。也就是說,薄膜發熱片120的長度大于等于出風口111的長度,這樣,能夠增加薄膜發熱片120發熱產生的熱量,提高凝露水的蒸發效果,杜絕空調室內機出現漏水問題及電氣安全隱患。在本實用新型中,薄膜發熱片120可以呈條形設置于出風口111的邊沿,也可以沿著出風口111的邊沿折彎設置。
再進一步地,薄膜發熱片120設置于面板本體110位于空調室內機的內表面上。這樣能夠保證空調面板100的外觀整潔,進而保證空調室內機的外觀,提高用戶使用時的舒適度。
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發熱組件還包括粘貼件,薄膜發熱片120通過粘貼件設置于面板本體110上。這樣能夠便于薄膜發熱片120的安裝,使得薄膜發熱片120的位置固定,避免薄膜發熱片的位置發生竄動,保證蒸發凝露水的效果。同時,粘貼件還能夠適應薄膜發熱片120在不同位置的安裝,以適應面板本體110上預留裝配的卡扣、螺釘孔等結構,以免影響面板本體110的裝配。
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薄膜發熱片120與空調室內機的控制裝置電連接。控制裝置能夠控制薄膜發熱片發熱或者停止工作。具體的,薄膜發熱片120與控制裝置的控制主板電連接,通過控制主板為薄膜發熱片120供電,保證薄膜發熱片120能夠發熱產生熱量或不發熱。并且,控制主板還能夠控制薄膜發熱片120的開始工作的時間,即控制主板控制薄膜發熱片120在何種制冷狀態下進行發熱,以節省能耗。
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薄膜發熱片120為平面型發熱片,這樣,能夠減小薄膜發熱片120的占用空間,使得薄膜發熱片120不會與空調室內機的其他零部件相接觸,避免發生干涉。
薄膜發熱片120由電絕緣材料及發熱電阻材料制成,并且,發熱電阻材料封裝于電絕緣材料內,以保證薄膜發熱片120的發熱性能及絕緣性能。薄膜發熱片120工作時能夠將電能轉化成熱能,并將熱能主要以輻射的方式向外傳遞,以蒸發面板本體110上的凝露水。
進一步地,發熱組件凸出于面板本體的表面;且發熱組件的凸出高度為1mm~10mm。也就是說,發熱組件的凸出的高度不能太高,這樣能夠避免發熱組件與空調室內機的其他零部件相接觸,避免發生干涉。同時,凸出的發熱組件還不會阻擋出風口111處的出風的輸出。
再進一步地,薄膜發熱片120的形狀為片狀、圓圈狀、長條狀或者錐形。薄膜發熱片120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制造成不同的形狀,如片狀、圓圈狀、長條狀或者錐形等。比如說,當本實用新型的面板本體110應用于具有圓形出風口的空調室內機時,薄膜發熱片120的形狀可以為片狀或者圓圈狀等;當本實用新型的面板本體110應用于具有方形出風口的空調室內機時,薄膜發熱片120的形狀可以為片狀或者長條狀或者錐形等。采用薄膜發熱片120產生熱量蒸發凝露水,能夠降低薄膜發熱片120工作時所消耗的功率,并且,薄膜發熱片120導熱快,使用壽命長,熱能轉化率高。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殼體、控制裝置及上述實施例中的空調面板100。空調面板100安裝于殼體上;空調面板100的薄膜發熱片120與控制裝置電連接。控制裝置能夠控制薄膜發熱片120發熱或者停止工作。控制裝置能夠根據實際需求控制薄膜發熱片120的開始工作的時間,節省能耗,便于使用。
進一步地,空調室內機可以為分體式掛壁機或者柜體。也就是說,空調面板100的應用不受限制,適用范圍廣。空調面板100可以應用到不同形狀的空調面板100上,以適應不同形狀、結構的空調室內機。通過空調面板100使得凝露水能夠蒸發,有效解決空調室內機在制冷時空調面板100上產生凝露水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室內機采用上述空調面板后,能夠避免空調室內機出現漏水問題以及電氣安全隱患,保證空調室內機的使用性能,提高空調室內機的可靠性,便于用戶使用。
本實用新型一種空調器,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空調室內機。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器采用上述空調室內機后,能夠避免空調器出現漏水問題及電氣安全隱患,提高空調器的使用性能,保證空調器的可靠性,便于用戶使用。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