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燃煤式熱風爐,尤其涉及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熱動力機械的熱風爐于 20 世紀 70 年代末在我國開始廣泛應用,它在許多行業已成為電熱源和傳統蒸汽動力熱源的換代產品,其作用是把空氣作為介質加熱到要求的溫度,隨著風機輸出熱風,利用熱風作為介質和載體能更大地提高熱利用率和熱工作效果,目前的熱風爐在使用時,需要手動開啟或關閉煤倉門,浪費人力,工作麻煩,難以控制煤塊下落速度和煤量,工人近距離的與高溫接觸,爐內高溫還可能會燙傷工人,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當前的熱風爐需要手動開啟或關閉煤倉門,難以控制煤塊下落速度和煤量,工人近距離與高溫接觸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該熱風爐推動裝置可以自動調節擋板位置,控制出煤量和出煤速度,安全高效。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包括進料倉、擋板、螺桿和限位軌道,所述擋板位于進料倉底部,限位軌道安裝于進料倉兩側,擋板左、右兩側活動設置在限位軌道內,兩條限位軌道末端固定一橫桿,橫桿中心位置安裝有電機,橫桿兩側對稱設有開孔,開孔處安裝有螺柱Ⅰ,螺柱Ⅰ上方垂直相貫焊接有螺柱Ⅱ,螺柱Ⅱ內置蝸桿,蝸桿通過傳動軸與電機相連,所述螺桿一端固定于擋板上,另一端穿過開孔與螺柱Ⅰ、蝸桿咬合。
上述的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所述限位軌道為具有凹槽的矩形殼體。
上述的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所述限位軌道與進料倉兩側壁通過螺栓固定。
上述的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所述螺桿通過螺栓固定于擋板前側。
上述的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所述螺桿為兩根,且與限位軌道平行,螺桿長度不小于限位軌道長度。
上述的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所述螺柱Ⅰ、螺柱Ⅱ為內螺紋螺柱。
上述的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所述螺柱Ⅰ、螺柱Ⅱ、螺桿、蝸桿的螺紋螺距均相等。
上述的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所述螺柱Ⅰ通過螺栓固定于橫桿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該熱風爐推動裝置自動調節擋板位置,控制出煤量和出煤速度,供熱穩定,自動化程度高,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不需要工人近距離的與高溫接觸,安全高效,節省人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料倉,2-擋板,3-螺桿,4-限位軌道,5-橫桿,6-電機,7-螺柱Ⅰ,8-螺柱Ⅱ,9-蝸桿,10-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一種熱風爐推動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進料倉1、擋板2、螺桿3和限位軌道4,所述擋板2位于進料倉1底部,限位軌道4通過螺栓固定安裝于進料倉1兩側,限位軌道4為具有凹槽的矩形殼體,擋板2左、右兩側活動設置在限位軌道4內,兩條限位軌道4末端固定一橫桿5,橫桿5中心位置安裝有電機6,橫桿5兩側對稱設有開孔,開孔處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螺柱Ⅰ7,螺柱Ⅰ7上方垂直相貫焊接有螺柱Ⅱ8,螺柱Ⅰ7、螺柱Ⅱ8為內螺紋螺柱,螺柱Ⅱ8內置蝸桿9,蝸桿9通過傳動軸10與電機6相連,所述螺桿3為兩根,且與限位軌道4平行,螺桿3長度不小于限位軌道4長度,螺桿3一端固定于擋板2上,另一端穿過開孔與螺柱Ⅰ7、蝸桿9咬合。
熱風爐推動裝置工作時,電動機6通過傳動軸10帶動兩側的蝸桿9進行轉動,螺柱Ⅰ7、螺柱Ⅱ8、螺桿3、蝸桿9的螺紋螺距均相等,蝸桿9與螺桿3咬合,帶動螺桿3前后直線運動,由于螺桿3端部在擋板2上固定,故整塊擋板2隨螺桿3在限位軌道4內移動,擋板2原來位置成為缺口,進料倉1的煤塊從缺口處下落,通過改變螺桿3位移來控制煤塊的下落速度和出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