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加熱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燃氣熱泵供暖機組。
背景技術:
空氣源熱泵,作為熱泵技術的一種,有“大自然能量的搬運工”的美譽,有著使用成本低、易操作、采暖效果好、安全、干凈等多重優勢。以無處不在的空氣中的能量作為主要動力,通過少量電能驅動壓縮機運轉,實現能量的轉移,無需復雜的配置、昂貴的取水、回灌或者土壤換熱系統和專用機房,能夠逐步減少傳統采暖給大氣環境帶來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保證采暖功效的同時兼顧節能環保的目的。但現有技術中的空氣源熱泵在大型項目實際應用中,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在環境溫度低于-15℃時,能效比大大降低,而且存在運行噪音大、不適宜的問題,因此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燃氣熱泵供暖機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空氣源熱泵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燃氣熱泵供暖機組,包括:
依次連接且形成回路的冷凝器、熱泵、蒸發器和節流閥,所述蒸發器位于水箱內,所述冷凝器還依次與蓄熱水箱和加熱器連接,所述蓄熱水箱與驅動機構連接。
進一步,所述加熱器為燃氣鍋爐。
進一步,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蓄熱水箱內的溫度傳感器一,所述加熱器、所述驅動機構和所述溫度傳感器一均與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蓄熱水箱與所述冷凝器連接管路上的循環泵一、設置在所述蓄熱水箱和所述加熱器連接管路上的循環泵二。
進一步,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水箱內的溫度傳感器二,所述溫度傳感器二、所述熱泵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通過加熱器即燃氣鍋爐將蓄熱水箱內的水溫加熱到5℃以上,給熱泵提供一個人為的工作環境,從而使熱泵在工作狀態能達到最佳效果,提高供暖機組的能效比,節能能源消耗,提高本實用的節能性。
2、溫度傳感器一將蓄熱水箱的溫度信號傳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據水溫信號和用戶需求控制加熱器和驅動機構做出相應調整,增加整個供暖機組的實用性。
3、水箱內的溫度傳感器二將水箱內的溫度傳送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水箱內水溫和用戶需求對熱泵做出相應調整,方便供暖機組的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控制結構框線示意圖;
圖中:1-冷凝器,2-熱泵,3-蒸發器,4-節流閥,5-水箱,6-蓄熱水箱,8-溫度傳感器一,9-加熱器,10-控制器,11-循環泵一,12-循環泵二,13-溫度傳感器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燃氣熱泵供暖機組,包括:
依次連接且形成回路的冷凝器1、熱泵2、蒸發器3和節流閥4,蒸發器3位于水箱5內,冷凝器1還依次與蓄熱水箱6和加熱器9連接,蓄熱水箱6與驅動機構連接。
本實用通過加熱器9即燃氣鍋爐將蓄熱水箱6內的水溫加熱到5℃以上,給熱泵2提供一個人為的工作環境,從而使熱泵2在工作狀態能達到最佳效果,提高供暖機組的能效比。
進一步,加熱器9為燃氣鍋爐。
進一步,還包括設置在蓄熱水箱6內的溫度傳感器一8,加熱器9、驅動機構與溫度傳感器一8均與控制器10連接。
溫度傳感器一8將蓄熱水箱6的溫度信號傳送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根據水溫信號和用戶需求控制加熱器9和驅動機構做出相應調整,增加整個供暖機組的實用性。
進一步,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蓄熱水箱6與冷凝器1連接管路上的循環泵一11、設置在蓄熱水箱6和加熱器9連接管路上的循環泵二12。
進一步,還包括設置在水箱5內的溫度傳感器二13,溫度傳感器二13、熱泵2均與控制器10連接。
水箱5內的溫度傳感器二13將水箱5內的溫度傳送給控制器10,控制器10根據水箱5內水溫和用戶需求對熱泵2做出相應調整,方便供暖機組的使用。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