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及冷卻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空調在制冷過程中會產生冷凝水,現有空調會直接把冷凝水通過排水管排出到室外,浪費冷凝水的冷量,不利于節能環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及冷卻方法,以達到合理利用冷凝水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包括蒸發器和冷凝器,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包括:冷凝水管路,連接蒸發器的冷凝水出口和冷凝器的冷卻水管路的入口;接水盤,設置在冷凝水管路中,由蒸發器中流出的冷凝水經接水盤流入冷凝器的冷卻水管路中;排水管路,與冷凝器的冷卻水管路的出口連通;液位開關,設置在接水盤內,液位開關能夠控制排水管路的開閉;感溫控制組件,設置在冷凝水管路中用于檢測冷凝水的溫度,感溫控制組件能夠根據冷凝水的溫度控制排水管路的開閉。
進一步地,冷凝水管路包括第一冷凝管路和第二冷凝管路,第一冷凝管路的入口與蒸發器的冷凝水出口連接,第一冷凝管路的出口與接水盤的入口連接,第二冷凝管路的入口與接水盤的出口連接,第二冷凝管路的出口與冷凝器的冷卻水管路的入口連接。
進一步地,第二排水管路上設置有排水閥。
進一步地,冷凝器內盤繞設置有冷卻水管路。
感溫控制組件設置在冷凝器的冷卻水管路中并用于檢測冷卻水的溫度。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冷卻方法,采用上述的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進行冷卻,冷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通過感溫控制組件檢測冷卻水管路內冷凝水的溫度;步驟2、當冷凝水的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排水管路關閉,冷凝水能夠輸送至冷凝器中進行換熱;當冷凝水的溫度高于設定值時,感溫控制組件控制排水管路開啟,冷凝水能夠直接由排水管路排出。
進一步地,步驟2包括以下步驟:步驟2a、當冷凝水的溫度低于設定值且接水盤中的液位未達到設定高度時,排水管路關閉,冷凝水通過冷凝管路進入冷凝器中進行換熱;步驟2b、當冷凝水的溫度低于設定值且接水盤中的液位達到設定高度時,液位開關控制排水管路開啟,冷凝水通過排水管路直接排出。
進一步地,設定高度為接水盤沿豎直方向的高度。
進一步地,設定溫度為45℃-50℃。
進一步地,第二排水管路上設置有排水閥,步驟2還包括,通過排水閥控制排水管路的開閉。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將空調系統制冷過程中蒸發器中產生的冷凝水輸送到冷凝器中用于冷凝器散熱,能夠提高空調系統的制冷性能,同時,由于設置有液位開關和感溫控制組件,可以通過液位高度和冷凝水溫度來控制冷凝水是否需要直接由接水盤排出,提高冷凝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1、第一冷凝管路;12、第二冷凝管路;20、接水盤;21、第一排水管路;30、液位開關;40、感溫控制組件;50、第二排水管路;51、排水閥;91、蒸發器;92、冷凝器;93、壓縮機;94、四通閥;95、第一風機;96、第二風機;97、電子膨脹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包括蒸發器91和冷凝器92,冷凝器92內設置有冷卻水管路,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包括冷凝水管路、接水盤20、液位開關30、感溫控制組件40,排水管路50。冷凝水管路連接蒸發器91的冷凝水出口和冷凝器92的冷卻水管路的入口。接水盤20設置在冷凝水管路中,由蒸發器91中流出的冷凝水經接水盤20流入冷凝器92的冷卻水管路中。排水管路50與在冷凝器92的冷卻水管路的出口連接,并且第二排水管路50上設置有排水閥51。液位開關30設置在接水盤20內,液位開關30能夠控制排水管路50的開閉。感溫控制組件40設置在冷凝水管路中用于檢測冷凝水的溫度,感溫控制組件40能夠根據冷凝水的溫度控制排水管路50的開閉。
將空調系統制冷過程中蒸發器91中產生的冷凝水輸送到冷凝器92中用于冷凝器散熱,能夠提高空調系統的制冷性能,同時,由于設置有液位開關30和感溫控制組件40,可以通過液位高度和冷凝水溫度來控制冷凝水是否需要排出,提高冷凝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感溫控制組件40為感溫包,該感溫包設置在冷凝器92內。當然根據不同的需要該感溫包也可以設置在冷凝管路的其他位置,凡是可以有效檢測冷凝管路中冷凝水溫度的位置均可以設置本申請中的感溫包。
具體地,冷凝水管路包括第一冷凝管路11和第二冷凝管路12,第一冷凝管路11的入口與蒸發器91的冷凝水出口連接,第一冷凝管路11的出口與接水盤20的入口連接,第二冷凝管路12的入口與接水盤20的出口連接,第二冷凝管路12的出口與冷凝器92的冷卻水管路的入口連接。
冷凝器92內盤繞設置有冷卻水管路。如圖1所示,圖中冷凝器92中靠左側部分為冷卻水管路,該冷卻水管路與冷媒管路間隔設置,并且該冷卻水管路盤繞設置在冷凝器92內,以增大換熱面積。
接水盤20為具有一定高度的敞口接水盤,能夠用于盛接蒸發器91排出的冷凝水。上述第一冷凝管路11位于接水盤20的敞口處,冷凝水能夠直接排入到接水盤20內并不會飛濺出。上述第二冷凝管路12的入口位于接水盤20的下部,接水盤20內的冷凝水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第二冷凝管路12中并進入冷凝器92的冷卻水管路中進行換熱。
本發明實施例中還包括壓縮機93、四通閥94、第一風機95、第二風機96和電子膨脹閥97。壓縮機93的入口與四通閥94的第一接口連接,壓縮機93的出口與四通閥94的第二接口連接。四通閥94的第三接口與冷凝器92的冷媒入口連接,冷凝器92的冷媒出口與蒸發器91的冷媒入口連接。在冷凝器92的冷媒出口與蒸發器91的冷媒入口之間連接管路上設置有電子膨脹閥97。蒸發器91的冷媒出口與四通閥94的第四接口連接。第一風機95用于對壓縮機93進行冷卻,第二風機96用于對蒸發器91進行冷卻。上述連接方式為空調的常規連接方式,此處不再進行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也可以用于窗機,當用于窗機時,需要設置水泵把蒸發器91的冷凝水抽到接水盤20上。其他結構均與在先實施例中相同。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冷卻方法,采用上述的冷凝水輔助冷卻空調進行冷卻,該冷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通過感溫控制組件40檢測冷卻水管路內冷凝水的溫度;
步驟2、當冷凝水的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排水管路50關閉,冷凝水能夠輸送至冷凝器92中進行換熱;當冷凝水的溫度高于設定值時,冷凝水能夠直接由排水管路50排出。
其中,本發明實施例中,上述設定溫度為45℃至50℃。根據不同冷卻環境,該設定溫度可以適當改變,例如在另一種實施例中,該設定溫度為50℃。
通過感溫控制組件40檢測冷凝水的溫度,當冷凝水的溫度高于設定溫度時,該冷凝水不能起到有效的冷凝降溫作用,可以直接排出,避免降低冷凝效果。當冷凝水的溫度低于設定溫度,可以很好的對冷凝器92進行降溫,提高冷卻降溫效果。
進一步地,步驟2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a、當冷凝水的溫度低于設定值且接水盤20中的液位未達到設定高度時,排水管路50關閉,冷凝水通過冷凝管路進入冷凝器92中進行換熱;
步驟2b、當冷凝水的溫度低于設定值且接水盤20中的液位達到設定高度時,液位開關30控制排水管路50開啟,冷凝水通過排水管路50直接排出。
本發明實施例中,設定高度為接水盤20沿豎直方向的高度。當液位高度到達設定高度時,為了避免接水盤20內液體溢出,上述液位開關30可以控制排水管路50開啟,從而使接水盤20中的液位降低至合理位置,達到防止冷凝水溢出的目的。
優選地,排水管路50上設置有排水閥51,步驟2還包括,通過排水閥51控制排水管路50的開閉。上述排水閥51可以與感溫控制組件40以及液位開關30聯動,當需要進行排出冷凝器92內的冷凝水時,上述排水閥51能夠控制第二排水管路50開啟。當不需要進行排水時,上述第二排水管路50關閉。
當然,以上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