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空氣調節,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
背景技術:
1、空調器包括空調室內機和空調室外機。空調室內機通常設置于室內,可用于對室內空氣進行換熱。空調室外機設置在室外,可用于將冷媒中的熱量與室外空氣相交換。
2、空調室內機包括機殼,機殼上設置有換熱進風口和換熱出風口,在制熱和制冷時,室內空氣經換熱進風口流入機殼內,經換熱出風口流出。在換熱進風口處對應設置有濾網,濾網用于過濾流入機殼內的灰塵。
3、空調室內機的濾網如果不定期清潔,會積聚大量灰塵和細菌,這不僅會影響空調室內機的工作效率,增加能耗,還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如引發呼吸道疾病等。
4、傳統的空調過濾網清潔方式需要人工定期清潔,既費時又費力,而且清潔效果也無法保證。相關技術中的空調自清潔裝置存在裝置復雜,可靠性差且成本較高,清掃效果差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的問題和其它問題。
3、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可以是使得清潔模塊的傳動更加簡單。
4、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可以是使得濾網的傳動更加流暢。
5、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可以是使得濾網平整鋪設在換熱進風口處。
6、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可以是提高對濾網的清潔效果。
7、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可以是便于清潔第一清潔刷。
8、本實用新型的問題不限于以上提及的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從以下的記載中明確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問題。
9、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10、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提出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
11、機殼;
12、換熱進風口,形成于所述機殼的頂部;
13、換熱出風口,形成在所述機殼的底部;
14、清潔模塊,對應所述換熱進風口設置,所述清潔模塊包括:
15、濾網,對應所述換熱進風口設置,所述濾網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6、第一滾筒,連接于所述第一端;
17、第二滾筒,連接于所述第二端,至少部分所述濾網卷設于所述第二滾筒;
18、轉向柱,與所述濾網相抵接,所述轉向柱可相對所述濾網轉動,所述濾網由所述第二滾筒繞所述轉向柱以連接于所述第一滾筒;
19、所述第一滾筒轉動以將至少部分所述濾網卷設于所述第一滾筒,且至少部分所述濾網脫離所述第二滾筒;
20、空氣可流經所述換熱進風口和所述濾網,經所述換熱出風口流出。
21、本申請還提出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
22、主體,其底部到其頂部為所述主體的高度方向;
23、所述主體包括:
24、機殼;
25、換熱進風口,形成于所述機殼的頂部;
26、換熱出風口,形成在所述機殼的底部;
27、清潔模塊,對應所述換熱進風口設置,所述清潔模塊包括:
28、濾網,對應所述換熱進風口設置,所述濾網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29、第一滾筒,連接于所述第一端;
30、第二滾筒,連接于所述第二端,至少部分所述濾網卷設于所述第二滾筒;
31、轉向柱,與所述濾網相抵接,所述濾網繞設所述轉向柱以連接于所述第一滾筒,在所述主體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轉向柱設置于所述第一滾筒的上方;
32、所述第一滾筒轉動以將至少部分所述濾網繞所述轉向柱轉動以卷設于所述第一滾筒,且至少部分所述濾網脫離所述第二滾筒。
33、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潔模塊還包括:
34、支撐架,設置在所述濾網一側,所述支撐架與所述濾網相抵接,所述支撐架用于支撐所述濾網,至少部分所述濾網沿所述支撐架的一側延伸設置。
35、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潔模塊還包括:
36、盒體,其內設置有所述第一滾筒、所述第二滾筒和所述轉向柱,至少部分所述濾網設置在所述盒體內,所述第一滾筒、所述第二滾筒和所述轉向柱分別轉動連接于所述盒體。
37、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潔模塊還包括:
38、第一清潔刷,設置在所述濾網的下方,所述第一清潔刷可轉動連接于所述清潔模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清潔刷可與所述濾網相接觸;
39、集塵盒,設置在所述第一清潔刷的下方,所述集塵盒用于收集灰塵。
40、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潔模塊還包括:
41、第二清潔刷,設置在所述盒體內,所述第一清潔刷和所述第二清潔刷設置在所述濾網的長度方向的同一側,所述第二清潔刷可與所述第一清潔刷相接觸以清理所述第一清潔刷的灰塵。
42、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清潔刷和所述第一清潔刷沿所述濾網的長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清潔刷設置在所述第一滾筒和所述第二清潔刷之間;或
43、所述第二清潔刷設置在所述濾網的下方;或
44、所述第二清潔刷設置在所述第一滾筒和所述第一清潔刷之間。
45、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滾筒和所述第二滾筒位于所述濾網的同一側;
46、所述清潔模塊包括:
47、第一驅動組件,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傳動連接于所述第一滾筒和所述第二滾筒,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可驅動所述第一滾筒和所述第二滾筒轉動。
48、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潔模塊還包括:
49、第二驅動組件,所述第二驅動組件傳動連接于所述第一清潔刷,所述第二驅動組件可單獨驅動所述第一清潔刷轉動。
50、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潔模塊還包括:
51、第一驅動組件,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傳動連接于所述第一滾筒,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可驅動所述第一滾筒轉動;
52、第三驅動組件,所述第三驅動組件傳動連接于所述第二滾筒,所述第三驅動組件可驅動所述第二滾筒轉動。
53、實用新型效果
5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至少一個,節省了濾網的齒條或邊框,使得清潔模塊的傳動更加簡單。
5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至少一個,設置轉向柱,減少了濾網運行的摩擦阻力,改變了濾網的運行方向,使得濾網的傳動更加流暢。
5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至少一個,支撐架可支撐起濾網,使得濾網平整鋪設在換熱進風口處。
5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至少一個,設置第一清潔刷,與轉向柱相抵接,可提高對濾網的清潔效果。
5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至少一個,設置第二清潔刷,可便于清潔第一清潔刷。
59、本實用新型的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從權利要求書的記載中明確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1.一種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10.一種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