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制冷裝置及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84295閱讀:320來源:國知局
制冷裝置及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制冷裝置及壓縮機。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空調制冷循環,主要包括一個室外換熱器、一個室內換熱器、一個節流裝置、一個普通壓縮機(帶一個排氣口和一個吸氣口),節流后氣液兩相冷媒中的氣態冷媒分離出并排回至壓縮機中進行壓縮,該部分氣態冷媒并不參與換熱且氣態冷媒壓力等于蒸發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節能環保,如何進一步提高空調系統是研究趨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制冷裝置,有效降低壓縮比使得壓縮機功率下降,提高了系統性能,降低了冷媒流經蒸發器的壓力損失,提升蒸發器的換熱效率,進一步提高系統性能。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壓縮機,有效降低壓縮比使得壓縮機功率下降。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包括主氣缸和副氣缸,所述主氣缸具有主吸氣口,所述副氣缸內設有一個副活塞和N個副滑片,每個所述副滑片的兩側均設有副吸氣口和副排氣口,每個所述副滑片的先端與所述副活塞的外周壁接觸,其中N≥2;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所述室內換熱器和所述室外換熱器中的其中一個與所述壓縮機的主吸氣口連通;N個氣液分離器,每個所述氣液分離器包括兩個接口和氣體出口,所述N個氣液分離器的所述氣體出口分別與N個所述副吸氣口相連,所述室外換熱器和所述室內換熱器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管路與其中兩個所述氣液分離器的接口相連,相鄰的兩個所述氣液分離器的接口通過第二連接管路相連,每個所述第一連接管路和每個所述第二連接管路上分別串聯有節流元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通過設置多個氣液分離器,副氣缸設有多個副滑片和多個副吸氣口,多個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分別與多個副吸氣口連通,從每個副吸氣口吸入的冷媒的壓力都高于蒸發壓力,從而可以有效降低壓縮比使得壓縮機功率下降,提 高了系統性能,同時降低了作為蒸發器的室內換熱器或者室外換熱器的入口干度,降低了冷媒流經蒸發器的壓力損失,提升蒸發器的換熱效率,進一步提高系統性能。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制冷裝置還包括換向組件,所述換向組件包括第一閥口至第四閥口,所述第一閥口與第二閥口和第三閥口中的其中一個連通,所述第四閥口與所述第二閥口和所述第三閥口中的另一個連通,所述第一閥口與所述壓縮機的排氣管相連,所述第四閥口與所述主吸氣口相連,所述第二閥口與所述室外換熱器相連,所述第三閥口與所述室內換熱器相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主氣缸的排氣量Qz與所述副氣缸的總排氣量Qf之間滿足如下關系:5%≤Qf/Qz≤3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N個副滑片分別為第一副滑片至第N副滑片,所述副活塞轉動至與第i副滑片對應的第i副吸氣口接觸時,在所述副活塞的轉動方向上,所述副活塞的外周壁、所述副氣缸的內周壁、所述第i副吸氣口、位于所述第i副吸氣口下游的第i+1副滑片限定出的區域為與所述第i副吸氣口對應的第i區域,所述第i區域的容積為Vi,所述副氣缸的壓縮總容積V總=V1+……Vi+……VN,所述第i區域對應的排氣量Qi=(Vi/V總)×Qf,Qf為所述副氣缸的總排氣量,其中第i區域的排氣量Qi與第i+1區域的排氣量Qi+1之間的關系為:Qi+1=(0.8~1.2)Qi。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副氣缸的周向上,所述N個副滑片均勻間隔分布。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縮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排氣管;主氣缸,所述主氣缸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主氣缸設有主吸氣口和主排氣口,所述主排氣口與所述排氣管連通;副氣缸,所述副氣缸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副氣缸內設有一個副活塞和N個副滑片,每個所述副滑片的兩側均設有副吸氣口和副排氣口,每個所述副滑片的先端與所述副活塞的外周壁接觸,其中N≥2。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縮機,通過在副氣缸上設有多個副滑片和多個副吸氣口,從而可以降低壓縮比使得壓縮機功率下降,提高了系統性能。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主氣缸的排氣量Qz與所述副氣缸的總排氣量Qf之間滿足如下關系:5%≤Qf/Qz≤3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N個副滑片分別為第一副滑片至第N副滑片,所述副活塞轉動至與第i副滑片對應的第i副吸氣口接觸時,在所述副活塞的轉動方向上,所述副活塞的外周壁、所述副氣缸的內周壁、所述第i副吸氣口、位于所述第i副吸氣口下游的第i+1副滑片限定出的區域為與所述第i副吸氣口對應的第i區域,所述第i區域的容積為Vi,所述副氣缸的壓縮總容積V總=V1+……Vi+……VN,所述第i區域對應的排 氣量Qi=(Vi/V總)×Qf,Qf為所述副氣缸的總排氣量,其中第i區域的排氣量Qi與第i+1區域的排氣量Qi+1之間的關系為:Qi+1=(0.8~1.2)Qi。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副氣缸的周向上,所述N個副滑片均勻間隔分布。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壓縮機還包括儲液器,所述儲液器設在所述殼體外,所述儲液器的出口與所述主吸氣口連通。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制冷裝置制冷時的冷媒流路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制冷裝置制熱時的冷媒流路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的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的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的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縮機的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副氣缸的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副氣缸的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副氣缸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制冷裝置1000、

壓縮機100、主氣缸10、主吸氣口a、副氣缸11、副活塞12、副滑片13、副吸氣口14、副排氣口15、排氣管b、殼體16、儲液器17、

室內換熱器200、室外換熱器600、

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第四氣液分離器300d、

第一節流元件400a、第二節流元件400b、第三節流元件400c、第四節流元件400d、第五節流元件400e、

換向組件500、第一閥口c、第二閥口d、第三閥口e、第四閥口f、

第一連接管路2、第二連接管路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10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1000,其中制冷裝置1000可以為冷暖型制冷裝置1000(如圖1-圖3、圖5-圖6所示),制冷裝置1000還可以為單冷型制冷裝置1000(如圖4所示)。

如圖1-6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1000,包括:壓縮機100、室內換熱器200、室外換熱器600和N個氣液分離器。其中壓縮機100包括主氣缸10和副氣缸11,主氣缸10具有主吸氣口a,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主氣缸10可以為一個即壓縮機100為雙缸旋轉式壓縮機,主氣缸10還可以為多個即壓縮機100為三缸及以上的旋轉壓縮機。

副氣缸11內設有一個副活塞12和N個副滑片13,每個副滑片13的兩側均設有副吸氣口14和副排氣口15,每個副滑片13的先端與副活塞12的外周壁接觸,其中N≥2。也就是說,副氣缸11設有多個副吸氣口14和多個副排氣口15,每個副滑片13對應一個副吸氣口14和一個副排氣口15,多個副滑片13分別與副活塞12配合以限定出多個壓縮腔。優選地,在副氣缸11的周向上,N個副滑片13均勻間隔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壓縮機100還包括殼體16、電機、曲軸、設在主氣缸10內的主活塞等 元件,殼體16上設有排氣管b,主氣缸10的主排氣口和副氣缸11的多個副排氣口15分別與排氣管b連通,壓縮機100內的壓縮后的冷媒從排氣管b排出。

主活塞和副活塞12分別外套在曲軸上以由曲軸驅動轉動,電機的轉子固定在曲軸上以驅動曲軸轉動。曲軸轉動時帶動副活塞12在副氣缸11內偏心轉動,副活塞12偏心轉動的過程中帶動多個副滑片13分別進行往復運動。需要進行說明的是,活塞與滑片配合以對冷媒進行壓縮的壓縮原理已為現有技術,在此就不進行詳細描述。

室內換熱器200和室外換熱器600中的其中一個與壓縮機100的主吸氣口a連通。當制冷裝置1000為單冷型制冷裝置時,如圖4所示,室外換熱器600的第一端與壓縮機100的排氣管b相連,室內換熱器200的第一端與壓縮機100的主吸氣口a相連。當制冷裝置1000為冷暖型制冷裝置時,如圖1-圖3、圖5-圖6所示,制冷裝置1000還包括換向組件500,換向組件500包括第一閥口c至第四閥口f,第一閥口c與第二閥口d和第三閥口e中的其中一個連通,第四閥口f與第二閥口d和第三閥口e中的另一個連通,第一閥口c與壓縮機100的排氣管b相連,第四閥口f與主吸氣口a相連,第二閥口d與室外換熱器600相連,第三閥口e與室內換熱器200相連,當制冷裝置1000制冷時第一閥口c與第二閥口d連通且第三閥口e與第四閥口f連通,當制冷裝置1000制熱時第一閥口c與第三閥口e連通且第二閥口d與第四閥口f連通。

每個氣液分離器包括兩個接口和氣體出口,N個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分別與N個副吸氣口14相連,室外換熱器600和室內換熱器200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管路2與其中兩個氣液分離器的接口相連,相鄰的兩個氣液分離器的接口通過第二連接管路3相連,每個第一連接管路2和每個第二連接管路3上分別串聯有節流元件。

可以理解的是,氣液分離器的數量和副滑片13的數量相同,每個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與一個副吸氣口14連通,其中氣液分離器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例如如圖1-圖4所示,氣液分離器為兩個;在圖5的示例中,氣液分離器為三個;在圖6的示例中,氣液分離器為四個。

如圖1-圖4所示,氣液分離器為兩個且分別為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和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兩個接口分別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副氣缸11的副吸氣口14為兩個且分別為第一副吸氣口和第二副吸氣口,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第一接口與室外換熱器600的第二端之間串聯有第一節流元件400a,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一副吸氣口14連通,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第二接口和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第一接口之間串聯有第二節流元件400b,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二副吸氣口14連通,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第二接口與室內換熱器200的第二端之間串聯有第三節流元件400c。

如圖5所示,氣液分離器為三個且分別為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和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副氣缸11的副吸氣口14為三個且分別為第一副吸氣口、第二副吸氣口和第三副吸氣口,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第一接口與室外換熱器600的第二端之間串聯有第一節流元件400a,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一副吸氣口14連通,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第二接口和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第一接口之間串聯有第二節流元件400b,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二副吸氣口14連通,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第二接口與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的第一接口之間串聯有第三節流元件400c,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的第二接口與室內換熱器200的第二端之間串聯有第四節流元件400d,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三副吸氣口14連通。

如圖6所示,氣液分離器為四個且分別為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和第四氣液分離器300d,副氣缸11的副吸氣口14為四個且分別為第一副吸氣口14、第二副吸氣口14、第三副吸氣口14和第四副吸氣口14,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第一接口與室外換熱器600的第二端之間串聯有第一節流元件400a,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一副吸氣口14連通,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的第二接口和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第一接口之間串聯有第二節流元件400b,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二副吸氣口14連通,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的第二接口與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的第一接口之間串聯有第三節流元件400c,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的第二接口與第四氣液分離器300d的第一接口之間串聯有第四節流元件400d,第三氣液分離器300c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三副吸氣口14連通,第四氣液分離器300d的第二接口與室內換熱器200的第二端之間串聯有第五節流元件400e,第四氣液分離器300d的氣體出口與副氣缸11的第四副吸氣口14連通。

下面以制冷裝置1000為冷暖型制冷裝置、副氣缸11具有兩個副吸氣口14、氣液分離器為兩個為例進行示例性說明。

如圖2中的箭頭所示,制冷裝置1000制冷運行時,壓縮機100排出的高溫高壓氣態冷媒進入室外換熱器600被冷卻成高壓低溫液體,接著經過第一節流元件400a降溫降壓后成為氣液混合物,氣液混合物被導入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其中被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分離出來的氣體通過第一副吸氣口14進入到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接著被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另外被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分離出來的液體經過第二節流元件400b降溫降壓后成為氣液混合物,氣液混合物被導入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其中被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分離出來的氣體通過第二副吸氣口14進入到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接著被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另外被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分 離出來的液體經過第三節流元件400c降溫降壓后進入室內換熱器200蒸發變成過熱氣體,這些過熱氣體被壓縮機100的主氣缸10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被壓縮機100的主氣缸10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和被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一起進入室外換熱器600,如此反復。

如圖3中的箭頭所示,制冷裝置1000制熱運行時,壓縮機100排出的高溫高壓氣態冷媒進入室內換熱器200被冷卻成高壓低溫液體,接著經過第三節流元件400c降溫降壓后成為氣液混合物,氣液混合物被導入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其中被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分離出來的氣體通過第二副吸氣口14進入到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接著被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另外被第二氣液分離器300b分離出來的液體經過第二節流元件400b降溫降壓后成為氣液混合物,氣液混合物被導入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其中被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分離出來的氣體通過第一副吸氣口14進入到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接著被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另外被第一氣液分離器300a分離出來的液體經過第一節流元件400a降溫降壓后進入室外換熱器600蒸發變成過熱氣體,這些過熱氣體被壓縮機100的主氣缸10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被壓縮機100的主氣缸10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和被壓縮機100的副氣缸11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一起進入室內換熱器200,如此反復。

由此可知,在制冷和制熱時,冷媒經過三次節流兩次氣液分離,通過副吸氣口14進入到副氣缸11內的冷媒的壓力大于蒸發壓力,從而可以降低壓縮比使得壓縮機功率下降,提高了系統性能。氣液分離器越多,制冷時與室外換熱器600相連的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排出的冷媒壓力越高于蒸發壓力,制熱時與室內換熱器200相連的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排出的冷媒壓力越高于蒸發壓力,從而可以更加降低壓縮比。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1000,通過設置多個氣液分離器,副氣缸11設有多個副滑片13和多個副吸氣口14,多個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分別與多個副吸氣口14連通,從每個副吸氣口14吸入的冷媒的壓力都高于蒸發壓力,從而可以有效降低壓縮比使得壓縮機功率下降,提高了系統性能,同時降低了作為蒸發器的室內換熱器200或者室外換熱器600的入口干度,降低了冷媒流經蒸發器的壓力損失,提升蒸發器的換熱效率,進一步提高系統性能。

實用新型人對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1000在國際標準工況ARI條件下且采用R410A冷媒時的性能進行計算,與現有的制冷裝置相比,實用新型人發現采用三次節流兩次氣液分離可以提升能效12.8%,采用四次節流三次氣液分離可以提升能效14.3%,采用五次節流四次氣液分離可以提升能效15.2%,采用九次節流八次氣液分離可以提升能效17%。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主氣缸10的排氣量Qz與副氣缸11的總排氣量Qf之間滿足如下關系:5%≤Qf/Qz≤3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N個副滑片13分別為第一副滑片13至第N副滑片13,副活塞12轉動至與第i副滑片13對應的第i副吸氣口14接觸時,在副活塞12的轉動方向上,副活塞12的外周壁、副氣缸11的內周壁、第i副吸氣口14、位于第i副吸氣口14下游的第i+1副滑片13限定出的區域為與第i副吸氣口14對應的第i區域,第i區域的容積為Vi,副氣缸11的壓縮總容積V總=V1+……Vi+……VN,第i區域對應的排氣量Qi=(Vi/V總)×Qf,Qf為副氣缸11的總排氣量,其中第i區域的排氣量Qi與第i+1區域的排氣量Qi+1之間的關系為:Qi+1=(0.8~1.2)Qi。例如Q2=(0.8~1.2)*Q1,Q3=(0.8~1.2)*Q2,……,QN=(0.8~1.2)*QN-1。

下面參考圖1-圖10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縮機100。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縮機100,包括:殼體16、主氣缸10和副氣缸11。殼體16上設有排氣管b。主氣缸10設在殼體16內,主氣缸10設有主吸氣口a和主排氣口,主排氣口與排氣管b連通。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主氣缸10可以為一個即壓縮機100為雙缸旋轉式壓縮機,主氣缸10還可以為多個即壓縮機100為三缸及以上的旋轉壓縮機。

副氣缸11設在殼體16內,副氣缸11內設有一個副活塞12和N個副滑片13,每個副滑片13的兩側均設有副吸氣口14和副排氣口15,副氣缸11的多個副排氣口15分別與排氣管b連通,每個副滑片13的先端與副活塞12的外周壁接觸,其中N≥2。優選地,在副氣缸11的周向上,N個副滑片13均勻間隔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壓縮機100還包括電機、曲軸、設在主氣缸10內的主活塞等元件。主活塞和副活塞12分別外套在曲軸上以由曲軸驅動轉動,電機的轉子固定在曲軸上以驅動曲軸轉動。曲軸轉動時帶動副活塞12在副氣缸11內偏心轉動,副活塞12偏心轉動的過程中帶動多個副滑片13分別進行往復運動。需要進行說明的是,活塞與滑片配合以對冷媒進行壓縮的壓縮原理已為現有技術,在此就不進行詳細描述。

當將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縮機100應用在制冷裝置中時,壓縮機100與其他元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已在上述進行了詳細描述,在此就不再贅述。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縮機100,通過在副氣缸11上設有多個副滑片13和多個副吸氣口14,從而可以降低壓縮比使得壓縮機功率下降,提高了系統性能。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主氣缸10的排氣量Qz與副氣缸11的總排氣量Qf之間滿足如下關系:5%≤Qf/Qz≤3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N個副滑片13分別為第一副滑片13至第N副滑片13,副活塞12轉動至與第i副滑片13對應的第i副吸氣口14接觸時,在副活塞12的轉動方 向上,副活塞12的外周壁、副氣缸11的內周壁、第i副吸氣口14、位于第i副吸氣口14下游的第i+1副滑片13限定出的區域為與第i副吸氣口14對應的第i區域,第i區域的容積為Vi,副氣缸11的壓縮總容積V總=V1+……Vi+……VN,第i區域對應的排氣量Qi=(Vi/V總)×Qf,Qf為副氣缸11的總排氣量,其中第i區域的排氣量Qi與第i+1區域的排氣量Qi+1之間的關系為:Qi+1=(0.8~1.2)Qi。例如Q2=(0.8~1.2)*Q1,Q3=(0.8~1.2)*Q2,……,QN=(0.8~1.2)*QN-1。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壓縮機100還包括儲液器17,儲液器17設在殼體16外,儲液器17的出口與主吸氣口a連通,其中儲液器17起到氣液分離作用,從而可以降低從主吸氣口a吸入到主氣缸10內的冷媒的液體含量,避免出現液擊現象,提高壓縮機100的使用壽命。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探索| 衡水市| 东方市| 湖南省| 桃园县| 连州市| 清徐县| 来安县| 青铜峡市| 伊川县| 平山县| 明水县| 嘉鱼县| 策勒县| 肥乡县| 芜湖县| 扶绥县| 曲麻莱县| 安新县| 沁水县| 南安市| 阳信县| 扶绥县| 蓬莱市| 老河口市| 海宁市| 武城县| 巴东县| 海盐县| 侯马市| 乐亭县| SHOW| 日喀则市| 巴里| 凌海市| 柳林县| 石景山区| 伽师县| 柳江县|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