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模式冷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雙模式冷卻系統,包括:冷卻塔,其出口設置有冷卻輸水管路,冷卻水輸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水泵;冷凍機組,其入口與第一水泵出口通過第一水循環支路相通,冷凍機組出口設置有第一回水支路,第二回水支路和冷凍輸水管路,所輸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水泵,第一回水支路與冷卻塔出口相通;設備冷卻水塔,其入口與第一水泵出口通過第二水循環支路相通,且與冷凍輸水管路相通,所設備冷卻塔出口與第二回水支路相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用多個回路和閥門控制,在低溫環境時使用冷卻塔的冷卻水直接降溫,在高溫環境是時使用冷凍機降溫,雙模冷卻方式節省了能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雙模式冷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模式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般的冷卻方式是一年四季均通過冷卻塔(或其它風冷、地熱等模式)提供冷源給冷凍機,冷凍機制冷后的冷水進入工作設備降溫。在冬季當外界環境溫度低于設備工作溫度時,不需要冷凍機制冷就可滿足設備降溫需要時,會造成能源浪費及設備損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不足,設計了一種雙模式冷卻系統,采用多個回路和閥門控制,在低溫環境時使用冷卻塔的冷卻水直接降溫,在高溫環境是時使用冷凍機降溫,雙模冷卻方式節省了能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雙模式冷卻系統,包括:
[0006]冷卻塔,其出口設置有冷卻輸水管路,所述冷卻水輸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水栗;
[0007]冷凍機組,其入口與所述第一水栗出口通過第一水循環支路相通,所述冷凍機組出口設置有第一回水支路,第二回水支路和冷凍輸水管路,所述輸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水栗,所述第一回水支路與所述冷卻塔出口相通;
[0008]設備冷卻水塔,其入口與所述第一水栗出口通過第二水循環支路相通,且與所述冷凍輸水管路相通,所述設備冷卻塔出口與所述第二回水支路相通。
[0009]優選的是,在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中,所述第一水栗和所述冷凍機組之間的第一水循環支路上設置有第一電動閥。
[0010]優選的是,在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中,所述第一水栗和所述設備冷卻水塔之間的第二水循環支路上設置有第二電動閥。
[0011]優選的是,在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中,所述第二水栗與所述設備冷卻塔之間的冷凍水輸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三電動閥。
[0012]優選的是,在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中,所述設備冷卻塔出口與所述第二回水支路之間設置有第四電動閥。
[0013]優選的是,在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中,所述冷凍機組出口和所述冷卻塔之間的第一回水支路上設置有第五電動閥。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用多個回路和閥門控制,在低溫環境時使用冷卻塔的冷卻水直接降溫,在高溫環境是時使用冷凍機降溫,雙模冷卻方式節省了能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8]如圖1所示的一種雙模式冷卻系統,包括:
[0019]冷卻塔I,其出口設置有冷卻輸水管路2,冷卻水輸水管路2上設置有第一水栗3;冷凍機組4,其入口與第一水栗3出口通過第一水循環支路5相通,冷凍機組4出口設置有第一回水支路6,第二回水支路7和冷凍輸水管路14,冷凍輸水管路14上設置有第二水栗9,第一回水支路6與冷卻塔I出口相通;設備冷卻水塔10,其入口與第一水栗3出口通過第二水循環支路11相通,且與冷凍輸水管14路相通,設備冷卻塔10出口與第二回水支路7相通。其中,第一水栗3和冷凍機組4之間的第一水循環支路5上設置有第一電動閥12,第一水栗3和設備冷卻水塔10之間的第二水循環支路11上設置有第二電動閥13,第二水栗9與設備冷卻塔10之間的冷凍水輸水管路14上設置有第三電動閥15,設備冷卻塔10出口與第二回水支路7之間設置有第四電動閥16,冷凍機組4出口和冷卻塔I之間的第一回水支路6上設置有第五電動閥17。
[0020]使用本實用新型時,當夏季溫度高時,關閉第二電動閥13和第四電動閥16,冷卻水從冷卻塔出來經過經冷凍機組和設備冷卻水塔循環,當冬季溫度低時,關閉第一電動閥12,第三電動閥15和第五電動閥17,冷卻水從冷卻塔出來不經過冷凍機組直接進過設備冷卻水塔進行循環,節省了能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0021]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主權項】
1.一種雙模式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卻塔,其出口設置有冷卻輸水管路,所述冷卻水輸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水栗; 冷凍機組,其入口與所述第一水栗出口通過第一水循環支路相通,所述冷凍機組出口設置有第一回水支路,第二回水支路和冷凍輸水管路,所述輸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水栗,所述第一回水支路與所述冷卻塔出口相通; 設備冷卻水塔,其入口與所述第一水栗出口通過第二水循環支路相通,且與所述冷凍輸水管路相通,所述設備冷卻塔出口與所述第二回水支路相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栗和所述冷凍機組之間的第一水循環支路上設置有第一電動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栗和所述設備冷卻水塔之間的第二水循環支路上設置有第二電動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栗與所述設備冷卻塔之間的冷凍水輸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三電動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冷卻塔出口與所述第二回水支路之間設置有第四電動閥。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凍機組出口和所述冷卻塔之間的第一回水支路上設置有第五電動閥。
【文檔編號】F25D16/00GK205690781SQ201620592634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公開號201620592634.5, CN 201620592634, CN 205690781 U, CN 205690781U, CN-U-205690781, CN201620592634, CN201620592634.5, CN205690781 U, CN205690781U
【發明人】潘勤峰, 明小軍, 彭偉
【申請人】江蘇銘豐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