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漁業設施,特別是一種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均采用傳統的設備型工廠化循環水養魚系統,其投資額大、設備昂貴、 運行能耗高、操作管理復雜,經濟、生態效益低,推廣應用難。本人發明的200610018309.9 "生態節能型工廠化養魚平位雙循環水處理設施"專利,雖省略了傳統養魚工廠的成套專 用設備,減少了投資與能耗,但還存在規模生產魚池和水處理設施前后分開,進出水溝渠 占地面積大,利用率不高的缺陷。而本人的200810008753.1專利"一種工廠化養魚廢水生 態處理循環利用系統"中存在動力設備使用較多、能耗較高和進排水管道與溝渠有隱患的 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魚池和生態水處理設施有機結合,對環境友好的工廠化 循環水養魚高效生產模式,進出水溝渠占地面積小、利用率高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 設施。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包括魚池,魚池與 包括一級沉淀池、二級泡沫分離池、人工濕地生物濾池、集水池和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的 生態凈化水系統組成一個獨立的生產單元,魚池通過池底壁排水孔與一級沉淀池連通,一 級沉淀池與二級泡沫分離池連通,二級泡沫分離池通過底壁出水孔與人工濕地生物濾池連 通,人工濕地生物濾池中設有集水槽,集水槽通過環周回水溝和溢流孔與集水池連通,集 水池中設有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集水池通過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和進水孔與魚池連通, 一級沉淀池、二級泡沫分離池和人工濕地生物濾池通過排污孔與沼氣池連通。
一級沉淀池和二級泡沫分離池中填充有生物濾料。
人工濕地生物濾池中設置的集水槽底部由水泥隔板交叉高低排列成T字形,水泥隔板 上設有包括碳酸鹽礦石、塑料球、納米陶粒和聚苯烯纖維毛刷組成的濾料,集水槽內設有 包括微生物、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組成的人工濕地。
魚池與包括一級沉淀池、二級泡沫分離池、人工濕地生物濾池、集水池和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的生態凈化水系統一體化,并處于靜態水位同一水平面上,由氣泵使養殖廢水經 池底壁排水孔注入一級沉淀池、再流入二級泡沫分離濾池,然后由底壁出水孔流入人工濕 地生物濾池經沉淀、微生物降解、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吸收有毒有害物質凈化處理后再流 入集水池再經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消毒、殺菌、曝氣、增氧后經進水孔進入魚池,周而復 始循環使用。
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利用地熱、沼氣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調控魚池 1和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水溫,使溫度全年控制在13-26'C范圍內。
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其獨立生產單元為庭院型,可單獨建設,也可
多組串聯并聯為產業規模型。
本發明提供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采用無管道連接和無進、排水渠的模塊 化設計,其結構緊湊合理,消除了地下管道堵塞隱患,便于維護管理。節省了渠道占地面 積,提高利用率,降低工程造價,更適合于民宅庭院養魚。凈化水系統采用一級沉淀,二 級泡沫分離,人工濕地生物過濾(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凈化連成整體,優化了 人工濕地濾池的水體流向,延長了循環水在池中停留時間,增強微生物降解和水生動物、 水生植物吸收有毒有害物質的功效。整體設施(單元)僅采用一臺氣泵為循環水全程動力 及一臺殺菌設備,并利用氣管、氣石曝氣、增氧提水功能,加快水體循環,日交換量達60 次以上,實現節水、節能、節地、節省飼料、節省勞力、環保高效,凈化空氣,美化環境, 實現養魚廢水殘渣資源化利用,達到零排放。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發明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2、本發明水處理池、人工濕地生物濾池剖面示意圖 圖3、本發明產業規模型平面布局示意圖 圖4、本發明民宅庭院式剖面圖 圖5、本發明循環水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包括魚池1,魚池1與包括一級沉淀池4、 二級 泡沫分離池5、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集水池11和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的生態凈化水系 統組成一個獨立的生產單元,魚池1通過池底壁排水孔2與一級沉淀池4連通, 一級沉淀 池4與二級泡沫分離池5連通,二級泡沬分離池5通過底壁出水孔6與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連通,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中設有集水槽9,集水槽9通過環周回水溝8和溢流孔10與 集水池11連通,集水池11中設有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集水池11通過氣管氣石及殺 菌設備12和進水孔13與魚池1連通, 一級沉淀池4、 二級泡沫分離池5和人工濕地生物 濾池7通過排污孔17與沼氣池18連通。
一級沉淀池4和二級泡沫分離池5中填充有生物濾料。
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中設置的集水槽9底部由水泥隔板16交叉高低排列成T字形, 水泥隔板16上設有包括碳酸鹽礦石、塑料球、納米陶粒和聚苯烯纖維毛刷組成的濾料14, 集水槽9內設有包括微生物、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組成的人工濕地15。
魚池1與包括一級沉淀池4、 二級泡沫分離池5、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集水池11和 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的生態凈化水系統一體化,并處于靜態水位同一水平面上,由氣 泵使養殖廢水經池底壁排水孔2注入一級沉淀池4、再流入二級泡沫分離濾池5,然后由 底壁出水孔6流入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經沉淀、微生物降解、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吸收有 毒有害物質凈化處理后再流入集水池11再經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消毒、殺菌、曝氣、 增氧后經進水孔13進入魚池1,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利用地熱、沼氣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調控魚池 1和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水溫,使溫度全年控制在13-26。C范圍內。
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其獨立生產單元為庭院型,可單獨建設,也可
多組串聯并聯為產業規模型。 實施例一
1、 廠房可采用塑料大棚,也可磚混結構,屋頂分成透光區(水處理池上面)和遮 光區(魚池1上面)兩個部分修建而成,在庭院型建設中,可將住房22建設在魚池1上 作為遮光區。
2、 魚池其深度2m,由池底壁排水孔2與一級沉淀池4相連通,魚池l水表層泡沫 由池表壁出水孔3匯集入二級泡沫分離池5,魚池1 一邊設有一排進水孔13。
3、 多功能水處理池呈長條形,是由一級沉淀池4、 二級泡沫分離池5和集水池11 組合而成。 一級沉淀池4沉積于池底的殘渣污物,直排沼氣池18。經初級處理的池水溢入 二級泡沫分離池5。魚池1表層夾帶泡沫水經池表壁出水孔3流入二級泡沫分離池5通過 篩網進行泡沫分離,再由底壁出水孔6流入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
4、 人工濕地生物濾池在其內設有集水槽9,集水槽9底部架設水泥隔板16,成T字 形高低交叉排列,其上鋪有包括碳酸鹽礦石、塑料球、納米陶粒和聚苯烯纖維毛刷組成的
6濾料14,由底壁出水孔6進入的水,自下而上通過濾料中附著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氨氮和 亞硝酸氮,再溢入集水槽9,經槽中人工濕地15的水生動物、植物吸收硝酸氮、磷酸鹽及 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經凈化處理后的清水流入環周回水溝8,經溢流孔IO匯合于集水池11, 然后由池中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消毒、曝氣增氧,將凈化的消毒水平位低水頭、大流 量、快速推入魚池,周而復始循環利用。其池底沉積的殘渣污物由排污孔17排入沼氣池 18。
5、 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由魚池l與包括一級沉淀池4、 二級泡沫分離池5、 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集水池11和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的生態凈化水系統一體化組成 一個獨立生產單元,每個單元用一臺氣泵和一臺殺菌設備,可使魚池循環水日交換量達60 次以上。整個設施采用一級、二級、三級水處理拉長了流程,并通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改換水處理池水流向,使整池水形成環狀上升的旋流,延長了循環水在處理池中停留時間, 使池水中生物膜載體(濾材)、微生物和池表水生動物、植物吸收及降解更徹底,從而提 高了水處理的效果。
6、 本發明利用地熱、沼氣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來調控魚池水溫。將設施建在地平 線19以下可保溫,地熱水(井水)常年為18'C,冬天架設陽光棚20利用太陽能升溫、夏 天抽取井水降溫,使魚池水溫全年控制在13-26。C的范圍內,使養魚車間或養魚民宅室內 氣溫全年控制在13-26'C范圍內。
7、 本發明的獨立生產單元設施為庭院式,適合民宅房前屋后筑池養魚。還可用新建 民宅室內地下筑池養魚,樓上居住;室外包括樓房頂層陽光區建人工濕地15種植水生植 物21。若串聯和并聯則組合成產業規模型養魚工廠。
實施例二
按照本發明的設計要求,修建養魚設施,進行了商品鱘養殖試驗,具體如下 1、設施修建和器材、設備安裝
1. 1魚池1:呈正八角形,長寬均為11米,深2m,面積120 m2,體積240m3,由二個等 同魚池和一個水處理池組建而成。
1.2多功能水處理池呈長條形,分隔成三個小池, 一級沉淀池2X2X3m面積4m2, 體積12m3; 二級泡沫分離池3. 5X2X3m,面積7 m2,體積21m3;集水池5. 5X2X3m,面 積11 m2,體積33m3。
1.3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呈正方形,長寬均llm,深3m,面積121 m2,體積363m3。 在池深安裝水泥隔板,安放礦石等濾料;池頂部修集水槽9和環周回水溝8,槽中栽培水 生植物21。1.4在集水池11中安裝氣管、氣石,由一臺氣泵供氣供循環水全程動力;并安裝紫外線殺 菌消毒機一臺,作池水應急消毒用。
2. 鱘魚種放養
2.1苗種來源系宜昌天峽鱘業公司繁育的雜交鱘魚種。
2.2放養規格投放體長15-22cm,體重20-50g的大規格魚種。 2.3放養密度和數量每nf放養50尾,兩池共放養24000尾,總重720kg。
3. 飼養管理 3.1投詞
3.1.1飼料來源為宜昌天峽鱘業公司飼料廠生產的天峽牌C6-8mra鱘魚成料,其營
養成分含量如下
水分《12. 5°/。,粗蛋白> 12%,粗灰分《15%,組纖維《4. 5% 。
3. 1.2投喂次數和數量日投喂量按池魚總重1.5-2.5;每日3-4次,每餐分4次投喂。
3.2日常管理
3. 2.1加注新水每天補充池水總量2-3%的深井水。
3. 2. 2水質監控每天測定水溫、溶解氧、PH;每1-2天測定NH4+、 N02—、 N03—和PO, 等項目;定期抽檢C0D、 B0D、 H2S、堿度、硬度等水質指標。
3. 2. 3每天檢查魚的攝食活動及水質變動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增減投喂量,排污或加 注新水,預防疾病等,并每天做好養殖日志。
3. 2. 4每隔15-30天進行池魚抽樣檢查,按增重情況調整日投餌量。
3. 2. 5病害防治
3. 2. 5. 1魚種在放養前需用2-3%食鹽水浸泡消毒10-15min。
3. 2. 5. 2飼養工具和走道定期用100ppm 二氧化氯殺菌消毒。
3.2.5.3每隔15-20天對魚池潑灑微生態制劑如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菌等, 按池水水質監控情況靈活掌握。并定期投喂中藥魚餌或常用藥物防治魚病。
4. 試驗結果
4.1水質調控試驗期間各項指標測定分析結果,其水溫保持在14-26。C適溫,溶解 氧6-7mg/L、 PH7. 8-8. 3、 NH4+-NO. 118-0. 45mg/L、 N02~M). 43-0. lmg/L、 N0314. 43-24. 5mg/L、 P0/一P0. 28-3. 4mg/L,其余各項指標均符合GB11607和NY5051水質標準。
4. 2商品鱘產量,自2007年3月1日至10月26日,經230天飼養商品鱘22800尾,總重28854kg,平均1.2kg/尾,成活率95%,產量60. llkg/m2。 4.3飼料投喂量共投喂鱘成料33688kg,餌料系數1. 2。 4.4能耗(水、電)L28元/kg魚。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包括魚池(1),其特征在于魚池(1)與包括一級沉淀池(4)、二級泡沫分離池(5)、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集水池(11)和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的生態凈化水系統組成一個獨立的生產單元,魚池(1)通過池底壁排水孔(2)與一級沉淀池(4)連通,一級沉淀池(4)與二級泡沫分離池(5)連通,二級泡沫分離池(5)通過底壁出水孔(6)與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連通,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中設有集水槽(9),集水槽(9)通過環周回水溝(8)和溢流孔(10)與集水池(11)連通,集水池(11)中設有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集水池(11)通過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和進水孔(13)與魚池(1)連通,一級沉淀池(4)、二級泡沫分離池(5)和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通過排污孔(17)與沼氣池(18)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其特征在于 一級沉淀池(4)和二級泡沫分離池(5)中填充有生物濾料。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其特征在于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中設置的集水槽(9)底部由水泥隔板(16)交叉高低排列成T字形,水 泥隔板(16)上設有包括碳酸鹽礦石、塑料球、納米陶粒和聚苯烯纖維毛刷組成的濾料 (14),集水槽(9)內設有包括微生物、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組成的人工濕地(15)。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其特征在于 魚池(1)與包括一級沉淀池(4)、 二級泡沫分離池(5)、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集 水池(11)和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的生態凈化水系統一體化,并處于靜態水位同 一水平面上,由氣泵使養殖廢水經池底壁排水孔(2)注入一級沉淀池(4)、再流入二 級泡沫分離濾池(5),然后由底壁出水孔(6)流入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經沉淀、微 生物降解、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吸收有毒有害物質凈化處理后再流入集水池(11)再經 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12)消毒、殺菌、曝氣、增氧后經進水孔(13)進入魚池(1), 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其特征在于利用地熱、 沼氣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調控魚池(1)和人工濕地生物濾池(7)水溫,使溫度全年控 制在13-26。C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其特征在于其獨立生 產單元為庭院型,可單獨建設,也可多組串聯并聯為產業規模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生態凈化循環水養魚設施,涉及一種漁業設施,本發明將魚池與包括一級沉淀池、二級泡沫分離池、人工濕地生物濾池、集水池和氣管氣石及殺菌設備的生態凈化水系統組成一個獨立的生產單元,采用了無進排水管道、無溝渠的工藝技術,并優化了魚池水體流向,增加了循環水的停留時間,提高了水處理效果。整套設施僅用一臺氣泵作為循環水的動力。其獨立生產單元為庭院型,其多組串聯并聯為產業規模型。本發明可實現養魚池水體平位低水頭大流量、快速曝氣、增氧、蛋白分離、殺菌消毒,全生態循環利用,具有設備簡單,結構合理,投資少、運行安全、管理維護方便、節能節水、高效環保等特點,可實現養魚廢水殘渣資源化利用,達到零排放。
文檔編號C02F9/14GK101445309SQ200810237459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3日
發明者蘭澤橋 申請人:蘭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