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太陽能海水凈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太陽能凈水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太陽能海水凈化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海水凈化器需消耗其它能源才能達到凈化海水的目的,無法達到綠色低碳的指標,現(xiàn)有的海水凈化器結構復雜、造價高,在某些緊急如沒有其它能源注入的情況下,不能處理無法直接飲用的水資源。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海水凈化器,該凈化器可將海水通過處理去除其中的鹽分以及重金屬,達到初步飲用標準。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海水凈化器,其結構包括太陽能集熱管、導水管、暫存水槽和海水存放槽,所述的海水存放槽位于頂部水箱的上半部,暫存水槽設置在海水存放槽的下方,海水存放槽與暫存水槽之間由一冷熱接觸壁分隔開,冷熱接觸壁為V形斜面,且與海水存放槽底面最低處平齊的水箱壁設一水嘴;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與暫存水槽相連通,所述的導水管位于海水存放槽的末端,與海水存放槽連通,并且與太陽能集熱管相連通,所述的導水管設有一閥門。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太陽能海水凈化器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沒有其它能源注入時,將無法直接飲用的水資源或不可飲用水轉化為可飲用的水源,適合海上作業(yè)應急以及凈化等諸多領域。
圖I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側視圖。圖中I海水存放槽,2冷熱接觸壁,3水嘴,4暫存水槽,5太陽能集熱管,6導水管,7閥門。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一種太陽能海水凈化器,其結構包括太陽能集熱管5、導水管6、暫存水槽4和海水存放槽1,所述的海水存放槽I位于頂部水箱的上半部,用來存放需要被凈化的水,暫存水槽4設置在海水存放槽I的下方,海水存放槽I與暫存水槽4之間由一冷熱接觸壁2分隔開,冷熱接觸壁2為V形斜面,兩側高,中間低,是水蒸氣凝結為水珠的地方,冷熱接觸壁一面與海水存放槽接觸便于水蒸氣的快速凝結同樣有利于海水的初步加熱,此外冷熱接觸壁表面是幅度不大的凹凸不平狀,有利于集水。與海水存放槽底面2最低處平齊的水箱壁設一水嘴3,當液體順斜面流下時可通過水嘴流出。暫存水槽4位于海水存放槽I的下方,是用來存放適量的需被凈化水。所述的海水暫存器I以及海水暫存器4內部均電鍍一層惰性金屬,防止長時間存放海水致使箱體產生氧化生銹被腐蝕等現(xiàn)象。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5是此裝置的核心部分,可以收集太陽的熱量,對管內的水進行加熱使其蒸發(fā),與暫存水槽4相連通,可以視被要求的海水凈化速度安裝不同根太陽能集熱管5,這樣可以人為的改變凈化速度,有利于提高采集的效率。所述的導水管6位于海水存放槽I的末端,是用來做液體流動的載體,可將海水導入到太陽能集熱管5中進行加熱,與海水存放槽I連通,并且與太陽能集熱管5相連通,所述的導水管6設有一閥門7,可以控制流入太陽能集熱管中的水量多少,給暫存水槽一個得以凝結的空間。本裝置運用蒸發(fā)凝結原理與液壓原理,使用時,在海水存放槽I內加入適量被凈化水,打開閥門7使水通過導水管6流入到太陽能集熱管5以及海水暫存器4中,關閉閥門,等待一段時間,使被凈化水被蒸發(fā),在水嘴3處收集被初步處理的液體。每間隔一段時間可拆裝可以定期清理殘留在集熱管中的鹽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改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太陽能海水凈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太陽能集熱管、導水管、暫存水槽和海水存放槽,所述的海水存放槽位于頂部水箱的上半部,暫存水槽設置在海水存放槽的下方,海水存放槽與暫存水槽之間由一冷熱接觸壁分隔開,冷熱接觸壁為V形斜面,且與海水存放槽底面最低處平齊的水箱壁設一水嘴;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與暫存水槽相連通,所述的導水管位于海水存放槽的末端,與海水存放槽連通,并且與太陽能集熱管相連通,所述的導水管設有一閥門。
全文摘要
一種太陽能海水凈化器,屬于太陽能凈水裝置,其結構包括太陽能集熱管、導水管、暫存水槽和海水存放槽,所述的海水存放槽位于頂部水箱的上半部,暫存水槽設置在海水存放槽的下方,海水存放槽與暫存水槽之間由一冷熱接觸壁分隔開,冷熱接觸壁為V形斜面,且與海水存放槽底面最低處平齊的水箱壁設一水嘴;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與暫存水槽相連通,所述的導水管位于海水存放槽的末端,與海水存放槽連通,并且與太陽能集熱管相連通,所述的導水管設有一閥門。該太陽能海水凈化器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沒有其它能源注入時,將無法直接飲用的水資源或不可飲用水轉化為可飲用的水源,適合海上作業(yè)應急以及凈化等諸多領域。
文檔編號C02F103/08GK102863038SQ201210362049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耿士達 申請人:耿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