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包括與養殖池的廢水端連通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水泵通過砂濾罐進水管與所述砂濾罐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砂濾罐進水管上設置有文丘管,文丘管通過臭氧進氣管與臭氧發生器連接,砂濾罐的輸出端連接蓄水池,砂濾罐的輸出端和蓄水池之間連接有紫外線殺菌裝置。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大大的減少了養殖污水的排放,實現了養殖污水的重新利用,從根本上解決了養殖水體零排放的問題;同時可以用于任意水產養殖品種污水的處理,處理效果明顯。
【專利說明】一種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循環水養殖系統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在目前的水產養殖發展階段當中,養殖污水的大量排放已經引起嚴重的環境問題。養殖污水中所攜帶的大量的N、P等污染元素,已經嚴重超過湖泊、河流及近海海域的自凈能力,引起嚴重污染。與此帶來的更多問題,包括養殖水體水源的污染;使用被污染的水質導致魚類病害增加;亂用魚藥導致食品安全等等問題。養殖污水不經過處理隨意排放及回收利用將導致水資源的嚴重缺乏,嚴重阻礙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能夠有效處理水產養殖污水。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包括與養殖池的廢水端連通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水泵通過砂濾罐進水管與所述砂濾罐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砂濾罐進水管上設置有文丘管,砂濾罐的輸出端連接蓄水池。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水泵通過文丘管與所述砂濾罐的輸入端連接,文丘管通過臭氧進氣管與臭氧發生器連接。砂濾罐的輸出端和蓄水池之間連接有紫外線殺菌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養殖池中的水經過水泵流經文氏管,利用文氏管將適當濃度的臭氧吸入,使得污水與臭氧高度均勻混合,在流經沙濾罐進行沉淀吸附,最后流入蓄水池。蓄水池的水經過沉淀可以重新作為養殖水源得以利用。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大大的減少了養殖污水的排放,實現了養殖污水的重新利用,從根本上解決了養殖水體零排放的問題;同時可以用于任意水產養殖品種污水的處理,處理效果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圖所示,一種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包括與養殖池I的廢水端連通的水泵2,其特征在于水泵2通過砂濾罐進水管與所述砂濾罐3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砂濾罐進水管上設置有文丘管5,文丘管5通過臭氧進氣管與臭氧發生器6連接,砂濾罐3的輸出端連接蓄水池4。砂濾罐3的輸出端和蓄水池4之間連接有紫外線殺菌裝置7。砂濾罐進水管的前端設置有一帶閥門的進水管,文丘管5與所述帶閥門進水管并聯,正常工作時候,大部分水經過文丘管與臭氧混合,進入砂濾罐3,閥門呈現10-15度角微開狀態,防止文丘管無法正常工作時,確保水泵不被損壞及少部分進水正常經過沙濾罐。臭氧進氣管與文丘管連接處設有一 U型管9,防止文丘管內水體倒吸通過進氣管進入臭氧發生器導致損壞。
[0009] 本實用新型利用文丘管可以充分吸收臭氧,將臭氧和養殖污水充分混合,利用臭氧強氧化能力氧化氨氮、亞硝酸鹽以及有害細菌等,從而大量減少水體中總含氮量及殺滅所有有害病菌;利用砂濾罐吸附一些養殖污水中的糞便等高蛋白雜質,同時增加臭氧混合污水的接觸反應時間;利用紫外線燈管提高臭氧水處理能力,加強臭氧的氧化能力,同時確保有害微生物百分百消除。該系統工藝可以用于任意海水、淡水品種的養殖污水處理回收利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包括與養殖池的廢水端連通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水泵通過砂濾罐進水管與所述砂濾罐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砂濾罐進水管上設置有文丘管,文丘管通過臭氧進氣管與臭氧發生器連接,砂濾罐的輸出端連接蓄水池,砂濾罐的輸出端和蓄水池之間連接有紫外線殺菌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砂濾罐進水管的前端設置有一帶閥門進水管,文丘管與所述帶閥門進水管并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臭氧進氣管與文丘管連接處設有一 U型管。
【文檔編號】C02F9/08GK203959973SQ201420248466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5日
【發明者】郭益頓 申請人:喃嶸水產(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