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能夠在家具廠廢水處理中提高除氧效率的系統。
背景技術: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防止熱力設備及其管道腐蝕,必須除去溶解在鍋爐給水中溶解氧及其它氣體。以保證熱力設備安全運行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在鍋爐給水處理工藝過程中,除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氧是給水系統和鍋爐的主要腐蝕性物質,給水中的氧應當迅速得到清除,否則它會腐蝕鍋爐的給水系統和部件,腐蝕產物氧化鐵會進入鍋爐內,沉積或附著在鍋爐管壁和受熱面上,形成傳熱不良的鐵垢,而且腐蝕會造成管道內壁出現點坑,造成阻力系數增大。管道腐蝕嚴重時,甚至會發生管道爆炸事故。國家規定蒸發量大于等于2噸每小時的蒸汽鍋爐和水溫大于等于95℃的熱水鍋爐都必需除氧。但是現有的除氧設備結構復雜,其除氧的效率低,大量殘余氧留在管壁,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出現爆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的除氧設備結構復雜,其除氧的效率低,大量殘余氧留在管壁,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出現爆炸的問題,設計了一種能夠在家具廠廢水處理中提高除氧效率的系統,該設備的結構簡單,能夠大大提高除氧效率,使得水中殘留氧含量,保證了使用壽命以及運行安全,而且消耗的能源少,解決了現有的除氧設備結構復雜,其除氧的效率低,大量殘余氧留在管壁,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出現爆炸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能夠在家具廠廢水處理中提高除氧效率的系統,包括內部中空且密封的殼體,所述殼體中設置有進水管,且進水管的兩端設置在殼體外部,進水管的外壁上套合有若干根旋膜管,旋膜管均與進水管內部連通,且旋膜管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孔,噴孔均與旋膜管內部連通,旋膜管均設置在殼體內部,旋膜管下方設置有汽水分離器,汽水分離器的頂面向著其中心呈5°至10°凹陷,汽水分離器的側壁安裝有隔板,且隔板與汽水分離器的側壁形成密封連接,隔板的另一側壁與汽水分離器的側壁形成無縫連接,隔板和水平面之間呈15°至45°的夾角,隔板下方設置有導氣管,導氣管穿過殼體的底部與外部連通,殼體底部安裝有落水管,且落水管穿過殼體的底部與外部連通,導氣管的頂端設置在落水管的頂端上方,殼體中安裝有水位計,水位計設置在汽水分離器下方,殼體頂端設置有若干個排汽孔,且排汽孔均與殼體內部連通,在殼體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管,進氣管均與殼體內部連通,且進氣管設置在隔板上方,在殼體上安裝有氣壓表和溫度表。
所述殼體的側壁上安裝有觀測孔,且觀測孔設置在隔板上方。
所述殼體底部設置有支撐腿,支撐腿的頂部與殼體底部垂直固定。
所述隔板和水平面之間呈30°的夾角。
所述汽水分離器的頂面向著其中心呈7°凹陷。
所述殼體的頂端安裝有安全閥。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設備的結構簡單,能夠大大提高除氧效率,使得水中殘留氧含量,保證了使用壽命以及運行安全,而且消耗的能源少,解決了現有的除氧設備結構復雜,其除氧的效率低,大量殘余氧留在管壁,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出現爆炸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氣壓表;2—安全閥;3—進水管;4—旋膜管;5—排汽孔;6—蒸汽腔;7—溫度表;8—水位計;9—液體腔;10—落水管;11—導氣管;12—支撐腿;13—汽水分離器;14—隔板;15—進氣管;16—觀測孔;17—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能夠在家具廠廢水處理中提高除氧效率的系統,包括內部中空且密封的殼體17,所述殼體17中設置有進水管3,且進水管3的兩端設置在殼體17外部,進水管3的外壁上套合有若干根旋膜管4,旋膜管4均與進水管3內部連通,且旋膜管4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孔,噴孔均與旋膜管4內部連通,旋膜管4均設置在殼體17內部,旋膜管4下方設置有汽水分離器13,汽水分離器13的頂面向著其中心呈5°至10°凹陷,使得水汽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向著汽水分離器13中心聚集,其最佳角度為7°,汽水分離器13的側壁安裝有隔板14,且隔板14與汽水分離器13的側壁形成密封連接,隔板14的另一側壁與汽水分離器13的側壁形成無縫連接,隔板14和水平面之間呈15°至45°的夾角,便于凝結于其上的水汽能夠順著隔板14表面流下,其最佳角度為30°,隔板14下方設置有導氣管11,導氣管11穿過殼體17的底部與外部連通,殼體17底部安裝有落水管10,且落水管10穿過殼體17的底部與外部連通,導氣管11的頂端設置在落水管10的頂端上方,殼體17中安裝有水位計8,水位計8設置在汽水分離器13下方,殼體17頂端設置有若干個排汽孔5,且排汽孔5均與殼體17內部連通,在殼體17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管15,進氣管15均與殼體17內部連通,且進氣管15設置在隔板14上方,在殼體17上安裝有氣壓表1和溫度表7;所述殼體17的側壁上安裝有觀測孔16,且觀測孔16設置在隔板14上方;所述殼體17底部設置有支撐腿12,支撐腿12的頂部與殼體17底部垂直固定;所述殼體17的頂端安裝有安全閥2。本技術方案的除氧原理是遵照亨利定律和道爾頓定律,對溶于水中各種氣體,在一定的壓力下,水的溫度越高,溶解度越低。熱力除氧就是利用蒸汽把給水加熱到相應的壓力下的飽和溫度時,蒸汽分壓力將接近于水面上全壓力,溶于水中的各種氣體的分壓力接近于零,因此,水就不具有溶解氣體的能力,溶于水中的氣體就被析出,從而清除水中的氧和其他氣體。在殼體上設置有足夠數量的全啟式安全閥,安全閥數量和規格應滿足設計技術規程。支撐腿12是對殼體17進行支撐,其高度要大于落水管10和導氣管11伸出殼體17的長度,防止落水管10或導氣管11無法對接其它設備,隔板14將殼體17內部腔室分為兩個密封腔室,上方的腔室為蒸汽腔6,進氣管15與蒸汽腔6連通,位于下方的腔室為液體腔9,落水管10和導氣管11均與液體腔9連通,凝結水及補充水通過進水管3進入旋膜管4,在一定的壓差下從膜管的小孔斜旋噴向內孔,形成射流,由于蒸汽腔6充滿了上升的加熱蒸汽,水在射流運動中便將大量的加熱蒸汽吸卷進來,在極短時間內很小的行程上產生劇烈的混合加熱作用,水溫大幅度提升,而旋轉的水繼續下旋,形成一層翻滾的水膜裙,水在旋轉流動時的臨界雷諾數下降很多即產生紊流翻滾,此時紊流狀態的水傳熱傳質效果最理想,水溫達到飽和溫度。氧氣即被分離出來,由于旋轉水流基本上是緊貼管壁旋轉而下,在旋膜管中間形成汽-氣通道,不存在氣體流動死區,因氧氣在內孔內無法隨意擴散,析出的不凝結氣體被迅速排出,只能隨上升的蒸汽從排汽孔5排向大氣,汽水分離器13對達到含氧標準的水進行汽水分離,分離出的水進入液體腔9,由于液體腔9也是保持在一定溫度,其頂部存有部分氣體,通過導氣管11將其導出,水位計8對液體腔9中的液體位置進行顯示,氣壓表1和溫度表7分別顯示壓力和溫度,便于人們得知。該設備的結構簡單,能夠大大提高除氧效率,使得水中殘留氧含量,保證了使用壽命以及運行安全,而且消耗的能源少,解決了現有的除氧設備結構復雜,其除氧的效率低,大量殘余氧留在管壁,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出現爆炸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法實質上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