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環保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污泥水的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對污水、污泥的處理一般采用加藥凝絮,然后分離凝絮,并對分離出來的凝絮進行脫水的工藝步驟。由于絮凝劑中含有鐵磁性粉末,需要對絮凝劑處理過的污泥水進行磁性吸附處理。現有的磁性吸附裝置通過磁性盤于分離箱體中轉動,吸附污泥后經刮板將污泥刮下后輸出。這種結構的磁性吸附裝置的吸附效率較低、效果差,并且結構不緊湊,占用空間大,污泥容易堆積在分離箱體底部,影響吸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進行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氣泡輔助分離式污泥水分離吸附裝置,提高整個污泥水的處理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氣泡輔助分離式污泥水分離吸附裝置,包括反應罐及分離箱體,所述反應罐位于分離箱體的上方;所述反應罐的底部為錐形部,錐形部的下端具有開口,分離箱體為大于所述錐形部的錐形腔,分離箱體的內壁與所述錐形部的外壁間具有吸附環隙,所述吸附環隙中安裝有傾斜設置的磁吸盤,磁吸盤上部分伸出分離箱體外,分離箱體的外周側安裝有傾斜的導料板及位于導料板下方的儲料環腔,所述導料板上安裝有刮板,刮板的上端與磁吸盤的下表面接觸;
所述分離箱體的底部連通有多根進風管,多根進風管的下端連接主通風管,主通風管與風機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進風管包括主進風管及對稱位于主進風管周側的側進風管,側進風管的上端及主進風管的上端均朝向所述錐形部的底部開口。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明的結構簡單,由于反應罐的底部與分離箱體的外形相適,提高磁吸盤的吸附力,從而提高吸附效果;上下布置的反應罐、分離箱體及儲料環腔,整個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采用通風裝置,于分離箱體的底部產生氣泡,防止污泥堆積,提高污泥的分散效果,進而提高磁吸盤的吸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反應罐;11、錐形部;2、分離箱體;3、吸附環隙;4、磁吸盤;5、導料板;6、儲料環腔;7、刮板;8、進風管;81、主進風管;82、側進風管;9、主通風管;10、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氣泡輔助分離式污泥水分離吸附裝置,包括反應罐1及分離箱體2,反應罐1位于分離箱體2的上方;反應罐1的底部為錐形部11,錐形部11的下端具有開口,分離箱體2為大于錐形部11的錐形腔,分離箱體2的內壁與錐形部11的外壁間具有吸附環隙3,吸附環隙3中安裝有傾斜設置的磁吸盤4,磁吸盤4上部分伸出分離箱體2外,分離箱體2的外周側安裝有傾斜的導料板5及位于導料板5下方的儲料環腔6,導料板5上安裝有刮板7,刮板7的上端與磁吸盤4的下表面接觸;
分離箱體2的底部連通有多根進風管8,多根進風管8的下端連接主通風管9,主通風管9與風機10連接。進風管8包括主進風管81及對稱位于主進風管81周側的側進風管82,側進風管82的上端及主進風管81的上端均朝向錐形部11的底部開口。
污泥水從反應罐1底部錐形部11出口導入至分離箱體2中,磁吸盤4由電機驅動,于吸附環隙3中持續轉動,對污泥水中的鐵質物質吸附,刮板7將磁吸盤4表面的吸附物質刮下,從導料板5導出至儲料環腔6中。由于錐形部11與分離箱體2的錐形腔相適,故提高污泥水與磁吸盤4的附著力,提高吸附效果。風機10向分離箱體2中通入空氣,在主進風管81及側進風管82的導向下,空氣集中吹向錐形部11的底部開口,從而分離箱體2的底部產生大量氣泡,防止污泥堆積,提高污泥的分散效果,進而提高磁吸盤4的吸附效果。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發明,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發明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發明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特征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