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濕地,特別涉及一種人工濕地的密封系統。
背景技術:
人工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其作用機理包括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動物的作用。人工濕地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在促進廢水中污染物質良性循環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的再污染,獲得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
公開號為CN20405807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結構,包括分布在四周的外墻體和由外墻體包圍、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粗砂層、小礫石層、中礫石層、大礫石層,所述大礫石層底部鋪設有一層LDPE襯層;所述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結構還包括多根通水管,所述通水管橫穿粗砂層、小礫石層、中礫石層和大礫石層,所述大礫石層設有一排水管,所述多根通水管與所述排水管相連接;所述粗砂層、小礫石層、中礫石層和大礫石層均按照1%的坡度設置;所述粗砂層、小礫石層、中礫石層和大礫石層的厚度滿足1:3:2:3。該實用新型的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結構既保證植物的良好生存環境,又確保了垂直方向的潛流順暢循環。在污水從濕地的上層流到下層時,凈化后的水流到LDPE襯層上,而LDPE襯層上端為大礫石層,由于一層LDPE襯層與地面沒有固定,因此LDPE襯層易于地面分離,進而使得凈化后的水易通過LDPE襯層滲到地下,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人工濕地的密封系統,使人工濕地池底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凈化的水通過密封系統滲入地下造成資源浪費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人工濕地的密封系統,包括設置在池體底部和側壁上的混凝土層,所述混凝土層背離池體底部和側壁的一側的設有若干固定桿,相鄰固定桿中的其中一個所述固定桿設有若干向遠離混凝土層方向延伸的支撐桿,且所述支撐桿與另一個固定桿之間設有連接桿,相鄰所述固定桿之間設有加強桿,所述混凝土層上設有防水水泥砂漿層,所述固定桿、支撐桿和連接桿位于防水水泥砂漿層內部,所述防水水泥砂漿層背離混凝土層的一側設有PE薄膜層,所述PE薄膜層朝向防水水泥砂漿層的一側設有若干伸入防水水泥砂漿層內的限位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混凝土層設置在池體底部和側壁上便于后續防水水泥砂漿層以及PE薄膜層的鋪設,且能夠阻止水滲入地面,在混凝土層上設置的防水水泥砂漿層,有效的阻止了水滲入防水水泥砂漿層,在混凝土層上設置的固定桿,便于固定支撐桿,以及與連接桿形成一個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當混凝土層上鋪設防水水泥砂漿層時,固定桿、支撐桿以及連接桿位于防水水泥砂漿層內,形成的三角形可以增強防水水泥砂漿層和混凝土層的連接,避免防水水泥砂漿層與混凝土層在長期水流過程中發生錯位,進而使得水能夠透過防水水泥砂漿層,且形成的三角形可以減小位于池體側壁上的防水水泥砂漿層與混凝土層發生滑移,以及防水水泥砂漿層內部發生滑移錯位,增強了防水水泥砂漿層的密封效果,PE薄膜層的設置也起到防水作用,在PE薄膜層上設置的限位桿增強了PE薄膜層與防水水泥砂漿層的連接,多層防水層的設置增強了人工濕地池底的密封效果,避免凈化的水滲入地下,延長了人工濕地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位桿朝向防水水泥砂漿層的一端設為錐形,且限位桿外壁設有螺旋狀的倒刺。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限位桿朝向防水水泥砂漿層的一端設為錐形便于限位桿插入防水水泥砂漿層內,進而固定了PE薄膜層,避免PE薄膜層在使用過程中從防水水泥砂漿層上滑下,且在限位桿外壁設有螺旋狀的倒刺,使得限位桿插入防水水泥砂漿層時,倒刺阻止限位桿從防水水泥砂漿層內移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桿設為弧形,且所述連接桿與加強桿之間設有若干加強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弧形的連接桿的設置增大連接桿與防水水泥砂漿層的接觸面積,使得位于池體側壁上的防水水泥砂漿層內更多的防水水泥砂漿嵌入到弧形連接桿內,避免防水水泥砂漿層內的防水水泥砂漿出現斷層的現象,進一步加強了防水水泥砂漿層與混凝土層的連接,且加強了防水水泥砂漿層內部強度,加強筋的設置起到支撐連接桿的作用,避免連接桿受到防水水泥砂漿的壓力而向加強桿方向變形。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PE薄膜層背離防水水泥砂漿層的一側設有土工布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土工布層的設置避免人工濕地池內的植物根系穿透PE薄膜層,進而破壞人工濕地池的密封系統,且能夠過濾一些雜質與PE薄膜層接觸,起到保護PE薄膜層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土工布層由土工織物和EVA復合而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土工織物和EVA復合而成的土工布層,具有獨特的防滲、防護功能,進一步加強池體的密封性,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延長土工布層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PE薄膜層與土工布層通過由劍麻植物纖維制成的麻繩縫合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劍麻植物纖維制成的麻繩在水中不會被腐蝕且遇水后強度增大,因此適合用于將PE薄膜與土工布層縫合,避免PE薄膜與土工布層分離。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混凝土層的厚度為60mm到120mm。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混凝土層的厚度設為60mm到120mm,增強了池體的穩定性的同時便于后續防水水泥砂漿層的鋪設,使得防水水泥砂漿層與地面隔離。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混凝土層上防水水泥砂漿層以及PE薄膜層的設置增強了池體的密封效果,混凝土層上固定桿、支撐桿,以及連接桿的設置增強了混凝土層與防水水泥砂漿層的連接,限位桿的設置增強了PE薄膜層與防水水泥砂漿層之間的連接,多層防水層的設置以及各層之間的連接加強了池體的密封,避免凈化的水通過密封系統滲入地下造成資源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用于體現限位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池體;11、混凝土層;111、固定桿;112、支撐桿;113、連接桿;114、加強桿;115、加強筋;12、防水水泥砂漿層;13、PE薄膜層;131、限位桿;132、倒刺;14、土工布層;141、麻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人工濕地的密封系統,參照圖1,在池體1底部和側壁上設置混凝土層11,將混凝土層11的厚度設為60mm到120mm,增強了池體1的穩定性,便于在混凝土層11上鋪設防水水泥砂漿層12,防水水泥砂漿層12有效的阻止水的滲入,加強了池體1的密封效果,為了增加混凝土層11與防水水泥砂漿層12的連接,在混凝土層11背離池體1底部和側壁的一側的設有若干固定桿111,固定桿111相互平行設置,相鄰固定桿111之間設有加強桿114且相鄰固定桿111中的其中一個固定桿111設有若干向遠離混凝土層11方向延伸的支撐桿112,支撐桿112與另一個固定桿111之間設有連接桿113,支撐桿112平行設置且將連接桿113設為弧形,弧形連接桿113的設置增大連接桿113與防水水泥砂漿層12的接觸面積,使得位于池體1側壁上的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更多的防水水泥砂漿嵌入到弧形連接桿113內,加強了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部強度,避免位于池體1側壁上的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的防水水泥砂漿由于受到向池體1池底方向的力而出現斷層的現象,在連接桿113與加強桿114之間設有若干加強筋115,避免連接桿113受到防水水泥砂漿的壓力而向加強桿114方向變形,對連接桿113起到支撐作用,固定桿111、支撐桿112和連接桿113形成一個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且都位于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部,加強防水水泥砂漿層12和混凝土層11的連接的同時增大了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部的連接。
參照圖1和圖2,在防水水泥砂漿層12背離混凝土層11的一側設有PE薄膜層13,也起到防水作用,PE薄膜層13朝向防水水泥砂漿層12的一側設有若干伸入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的限位桿131,限位桿131增強了PE薄膜層13與防水水泥砂漿層12的連接,將限位桿131朝向防水水泥砂漿層12的一端設為錐形,減小限位桿131進入防水水泥砂漿層12的阻力,便于限位桿131插入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在限位桿131外壁設有螺旋狀的倒刺132,當限位桿131插入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時,螺旋狀的倒刺132增加了限位桿131與防水水泥砂漿層12之間的摩擦,使得限位桿131難以從防水水泥砂漿層12內移出。
混凝土層11、防水水泥砂漿層12以及PE薄膜層13的設置增強了人工濕地池底的密封效果,避免凈化的水滲入地下,延長了人工濕地使用壽命。
實施例2:一種人工濕地的密封系統,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參照圖3,在PE薄膜層13背離防水水泥砂漿層12的一側設有土工布層14,PE薄膜層13與土工布層14通過由劍麻植物纖維制成的麻繩141縫合連接,土工布層14避免人工濕地池內的植物根系穿透PE薄膜層13,進而破壞人工濕地池的密封系統,且土工布層14能夠過濾一些雜質與PE薄膜層13接觸,起到保護PE薄膜層13的作用,由劍麻植物纖維制成的麻繩141在水中不會被腐蝕,保證PE薄膜層13與土工布層14的連接,土工布層14由土工織物和EVA復合而成,具有獨特的防滲、防護功能,進一步加強池體1的密封性,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延長土工布層14的使用壽命。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